洞天奥旨 骨羡疮
骨羡疮生于神堂二穴,或膈关、膈俞之穴上也。
虽穴属太阳膀胱之经。似乎阳经之病,然而,此疮不发则已,发则未有不痒者也。
夫疮之痛乃毒发于阳,疮之痒乃毒发于阴也,痒之极者,阴之极矣。
骨羡疮之痒,正患其痒之极也,痒极则可忍,必抓搔而少已,而无如愈搔而愈痒,愈痒而愈搔,抓搔不已,必至皮肉损破,久而抓搔,乃见骨矣。
此疮虽是阴虚而生,亦生于祟也。祟之来也,原非无故,大约乃冤家债主耳,急为祈祷,庶几易救。但既已祈祷,而无神方治之,恐亦难痊也。
我有仙传之方,不忍秘隐,公传万世,以救之也。
救崇汤
巫彭真君传。治骨羡阴疮。
人参五钱 黄芪一两 当归一两
金银花二两 茯苓三钱 贝母三钱
草乌一钱
水数碗,煎一碗半,饥服,服数剂即不痒而渐愈。
扫癞丹
由莨菪子(烧末)组成,主治恶疮十年不愈似癞者,使用方法为敷于患处。该方出自《外科秘录》卷十六,多用于治疗顽固性皮肤疾病。
救祟汤
由人参、黄耆、当归、金银花等药材组成,主治骨羡阴疮,用法为水煎后半饥时服用。该方出自《洞天奥旨》卷八,适用于治疗特定类型的皮肤溃疡或疮疡。
两方均属中医外科常用方剂,但需注意具体使用需结合患者体质及病情调整剂量。
救祟汤
处方 人参5钱,黄耆1两,当归1两,金银花2两,茯苓3钱,贝母3钱,草乌1钱。
功能主治 骨羡阴疮。
用法用量 上用水1碗,煎半碗,半饥服。
摘录 《洞天奥旨》卷八
陈士铎顽癣方出自清代医家陈士铎的著作,主张通过清热解毒、活血祛风、养血润燥等法治疗顽固性皮肤癣症。其方剂多选用当归、生地、白鲜皮、苦参等药材,注重内调外治结合,强调根据患者体质辨证加减用药,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使用。
一、方剂组成与功效
陈士铎治疗顽癣的方剂(如《洞天奥旨》记载的“扫癞丹”“救顽汤”)常包含以下核心药物:
清热解毒:白鲜皮、苦参、金银花,用于清除湿热毒邪,缓解皮肤红肿、渗液;
活血祛风:当归、川芎、荆芥,改善局部气血瘀滞,减轻瘙痒脱屑;
养血润燥:生地、白芍、麦冬,针对血虚风燥型癣症,修复干燥皲裂皮损;
健脾利湿:茯苓、白术,调理脾胃功能,减少湿热内生。
二、配伍特点与辨证思路
攻补兼施:祛邪药与补益药同用,避免久用寒凉损伤正气。例如,苦参配当归,清热不伤血;
内外同治:内服汤剂调理体质,外用洗剂(如蛇床子、黄柏煎汤)直接作用于患处;
辨证分型:
湿热蕴肤型:重用白鲜皮、土茯苓,配合龙胆草;
血虚风燥型:增加熟地、玄参,减少苦寒药比例;
瘀血阻络型:加入桃仁、红花增强活血通络之效。
三、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
煎服方法:药材需浸泡30分钟,文火慢煎至药液浓缩,每日1剂分2次服用;
疗程控制:一般连用14-21天,需观察皮疹变化调整剂量;
饮食禁忌:忌辛辣、海鲜、酒类,避免助长湿热;
禁忌人群:孕妇、脾胃虚寒者慎用苦参、龙胆草等大寒之品。
四、临床应用与机制探讨
现代研究认为,陈士铎顽癣方的疗效可能与其调节免疫、抑制真菌增殖、修复皮肤屏障有关:
抑菌作用:苦参碱、白鲜碱对红色毛癣菌、絮状表皮癣菌有抑制作用;
抗炎止痒:当归多糖、荆芥挥发油可降低IL-6、TNF-α等炎症因子水平;
免疫调节:生地、麦冬能提升Th1细胞活性,纠正Th1/Th2免疫失衡。
五、注意事项与替代方案
专业指导:中医治疗需结合舌脉辨证,不建议自行照方抓药;
中西结合:顽固性癣症可配合抗真菌药(如特比萘芬),但需避免药物相互作用;
替代方案:部分患者可尝试针灸(取穴曲池、血海)或药浴(马齿苋、地肤子煎汤)辅助治疗。
若症状反复或伴发热、淋巴结肿大,需排除银屑病、红斑狼疮等疾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医宗金鉴》外科卷下 \ 发无定处
白疕
【方歌】白疕之形如疹疥,色白而痒多不快,固由风邪客皮肤,亦由血燥难荣外。
【注】此证俗名蛇虱。生于皮肤,形如疹疥,色白而痒,搔起白皮。由风邪客于皮肤,血燥不能荣养所致。初服防风通圣散,次服搜风顺气丸,以猪脂、苦杏仁等分共捣,绢包擦之俱效。
方剂:搜风顺气丸
组成:大黄(酒浸,蒸晒九次,五两)
车前子(酒炒)山萸肉山药(炒)牛膝(酒浸)
菟丝子(酒煮)独活火麻仁(微火焙,去壳)槟榔枳壳(麸炒)郁李仁(滚水浸,去皮)羌活(一两)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茶、酒任下,早晚各一服。
【方歌】搜风顺气车前子,萸药大黄膝菟丝,羌独火麻榔枳郁,服去风邪血燥滋。
又方:防风通圣散
【洞天奥旨】白壳疮
白壳疮,生于两手臂居多,或有生于身上者,亦顽癣之类也。
如风癣、花癣、牛皮癣、杨梅癣,皆因毛窍受风湿之邪,而皮肤无气血之润,毒乃附之而生癣矣。此等之疮,非一二剂补气补血可以速愈也,故必须外治为妙。
更有一种小儿,食母之湿乳,流落唇吻,积于两颔间,亦生癣疮,名曰湿奶癣,与前疮少异。盖风、花、牛皮、杨梅癣,多是风燥之疮,而奶湿疮实湿症也。
惟疮皆白壳,无他异耳。故皆以白壳名之。
大约白壳疮,俱用治顽癣方多效,独湿奶疮,用粉霜散而效速,不必用顽癣之方耳。
顽癣方
岐天师、张真君传方。载后。治白壳疮癣。
顽癣方
治白壳疮,即顽癣。
羊蹄根、枯白矾,捣汁,入米醋少许调,搽之,一二次效。
粉霜散
治湿奶白壳疮。
羊蹄根三钱 轻粉一钱 白矾一钱
天花粉二钱 冰片一分 儿茶一钱
各为末,醋调搽之,一二次即效。
陈士铎治疗牛皮癣以辨证论治为核心,强调根据患者体质、症状分型施治,常用清热解毒、养血润燥、活血化瘀等法,配合外用药方,注重内外兼治与生活调理。其治疗思路以平衡气血、祛除病邪为主,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
一、辨证分型与用药特点
陈士铎在《辨证录》等著作中提出,牛皮癣(中医称“白疕”)的病因与血热、血虚、湿热、风邪等因素相关,需分型论治:
血热型:皮损鲜红、鳞屑厚,伴口渴、便秘,多用凉血地黄汤(生地、赤芍、丹皮等)清热解毒。
血虚型:皮损干燥脱屑、瘙痒夜甚,常以当归饮子(当归、川芎、白芍等)养血润燥。
湿热型:皮损潮红糜烂、渗出液多,推荐龙胆泻肝汤(龙胆草、黄芩、泽泻等)清热利湿。
二、外治法与药浴方剂
陈士铎重视外治与内服结合,常用药浴或外敷缓解症状:
清热解毒药浴:黄柏、苦参、地肤子等煎水外洗,减轻瘙痒及红斑。
润肤止痒药膏:以黄连、青黛、凡士林调制外涂,修复皮肤屏障。
三、治疗中的综合调理
饮食禁忌:避免辛辣、油腻、发物(如牛羊肉、海鲜),多食百合、银耳等滋阴食物。
情志管理:强调情绪稳定,避免焦虑、压力加重病情。
作息规律:保证充足睡眠,避免熬夜耗伤阴血。
四、注意事项与疗程
个体化治疗:中医强调“一人一方”,需根据患者体质调整用药,不可自行套用成方。
疗程较长:牛皮癣易反复,需坚持治疗数月,结合复诊调整方案。
慎用激素:外用药避免长期依赖激素类制剂,防止皮肤萎缩等副作用。
五、现代研究与局限
现代临床发现,陈士铎的养血活血法对缓解慢性期皮损有效,但急性期需结合西医抗炎治疗。其理论对调节免疫、改善微循环有一定科学依据,但仍需更多研究验证。
总结:陈士铎的治法以整体调理为核心,适合慢性、稳定期患者,急性发作或重症需中西医结合治疗。患者应选择正规中医院,避免轻信偏方延误病情。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zydq.1006ss.com/?p=59494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