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养生 > 13种方法用黄芪效果很神奇
2024
06-15

13种方法用黄芪效果很神奇

经方是中医临床实践的宝贵遗产,它是历代医家临床经验的结晶。这些方剂以中药为基础,通过精准的药物配伍和剂量调整,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黄芪主治

肺脾气虚所致的水肿、自汗、崩漏、内脏下垂、疮疡久溃不敛等。

指征

面色㿠白、倦息乏力、内脏下垂、自汗、易感风寒;浮肿尿少;肢体瘫痪;疮疡脓水清稀,久溃不敛;脉濡细、舌质胖淡。

禁忌

黄芪甘温,甘能满中,温能助热,故湿热盛者不宜使用。

本品虽有健脾益气之功,但脾虚气滞者不宜单独使用,应配木香、砂仁、陈皮、茯苓等行气化湿之药,以收补而不壅之效。

黄芪虽有益气利水功效,但每剂用量在30g左右为宜,如配白术、茯苓、泽泻等健脾利水诸药收效更显。

若用量过大,每剂超过100g,易致壅中碍脾,运化不健,出现腹胀满、尿量反少诸症。

配伍

1、配党参、焦白术、升麻,治气虚下陷所致的少气、便溏、崩漏、内脏下垂;

2、配白术、防风,治气虚自汗、易感风寒;

3、炙黄芪60g,配当归身12g,治气虚血少;

4、配汉防己、薏苡仁,治风水、湿痹;

5、配煅牡蛎、浮小麦,治表(气)虚自汗;

6、配桂枝、茯苓,治脾阳虚浮肿尿少;

7、黄芪60g,配川芎10g、桃仁10g、红花10g、地龙 12g,治中风偏瘫属气虚血瘀者;

8、黄芪 45g,配党参 20g,河白草20,治肾炎蛋白尿;

9、配生地、山萸肉、五味子、天花粉,治消渴(糖尿病);

10、配黄精、茯苓、炙甘草,治心悸(病毒性心肌炎);

11、配桑寄生、白花蛇舌草、龙葵草,治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

12、炙黄芪60g,配淡附子10g,治阳气虚衰之厥胀证;

13、配当归、金银花、生甘草,治疮疡久溃不敛。

用量:   10~60g。

黄芪的最大用量每剂60g,如治气虚血少、气虚血瘀之偏瘫。

最小用量每剂10g,如治气虚脾运不健者。

体会

黄芪益气升阳、固表止汗、托毒生肌、利水退肿。

补益中气宜用蜜炙,

托毒固毒宜生用,

配茯苓、泽泻、车前子利尿作用加强,

配白术、浮小麦等止汗功效更好。

每剂30g左右利尿作用增强,

每剂超过100g利尿作用不显著,甚或减弱。

2024年4月25号,整理于易和学堂。

最后编辑:
作者:y930712
这个作者貌似有点懒,什么都没有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