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养生 > 中医抄方5║一文全搞定古今中医名家“荨麻疹效方” 精选汇编
2025
10-21

中医抄方5║一文全搞定古今中医名家“荨麻疹效方” 精选汇编

“此篇文章精选了各位名老中医、民间中医治疗荨麻疹的经方,验方,单方,自拟方,皆为不吹嘘,实用系方子,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杨承岐:民间验方,一味药搞定荨麻疹

县供销合作总社副主任有一个顽固性荨麻疹的祖传方,疗效不错,影响很大,上门讨方者甚众,但他从不示人,潘某系县社副主任,为感激我每日辛劳,将祖传秘方告我:一味路路通治顽固性荨麻疹有特效。【组成】道出了方的内容15g路路通组成,单味即可

【来源】《三十年基层临证得失录》

2、荨麻疹特效方(无需辩证)

【内服方】:生地黄35克,荆芥16克;水煎服,每日一剂,早晚饭后,15天一疗程。

【外用方】:荆芥穗,打细粉,搽患处,搽至发热,每天两次。

【来源】患者家用方,患者献方

3、疏风止痒汤—急性荨麻疹【组方】荆芥10g,防风10g,菊花10g,浮萍10g,苦参10g,地肤子10g,蝉蜕10g,全蝎10g【抓手】①针对急性荨麻疹,若是慢性荨麻疹或者是受寒导致的荨麻疹则不适合

②若荨麻疹症状严重,建议保留全蝎这味药;如果症状较轻,可以考虑去掉全蝎,以免过于猛烈。

③可以抓个三剂药,一天一剂,饭后服用,服用三天没有效果就不要服用了。这个是晁老先生研究了60多年的经验方,可谓压箱底的宝贝

【来源】:国医大师晁恩祥

4、各种瘙痒外洗方(各种瘙痒,见痒就用)

①外洗方

【组成】治遍身风痒方,其灵验。茵陈煎浓汁,擦洗患处。效不效,一试便知。②外洗方

【组成】柴胡10g、黄芩10g、生甘草10g、生地10g、荆芥10g、防风10g、滑石30g、丹皮10g、栀子10g、黄柏10g【来源】《黄煌经方沙龙》,文中记载治了二三十例从未失败。

5、难治性荨麻疹(《杏林医选》

【组成】刘寄奴9克,土茯苓12克,大青叶12克,生地9克,蝉衣6克,玄参6克,甘草3克,红花6克,板蓝根9克,地丁9克,水煎。所剩药渣可以擦处【抓手】经临床试用,对风热型荨麻疹以及血热引起的皮肤瘙痒却有良效。如果湿热较重者,可以加大土茯苓的用量30-50克。【来源】江西已故地方名医汪承恩在《杏林医选》书中记载,用《千金》刘寄奴汤治疗瘾疹瘙痒,很有效

6、过敏煎北京协和医院中医科主任 祝谌予

【组方】银柴胡10g,防风10g,五味子10g,乌梅10g,甘草10g

【抓手】止痒如神,过敏性瘙痒皆可,不限荨麻疹

过敏煎煎是建国以来或者说是从古代以来唯一的一个用西医的名称作为中医汤剂的一个方子。

祝谌予老先生言:“在临床,对于一切过敏性疾病都可以过敏煎为主方,结合辨证用药,收效较好。治疗过敏性疾病,诸如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荨麻疹、过敏性紫癜等也有很多很多显效验案的报道。

7、荨麻疹外洗方(国医大师周仲瑛)

葎草120~250g,外洗炒苍耳草15,苦参6g,防风10g,荆芥10g透骨草10g,川椒10g,艾叶10g,外洗

蝉蜕、白矾、地肤子草各适量,外洗桃树叶、艾叶50,白矾15g,食盐9g,外洗8、急、慢性荨麻疹(贵州名医石恩骏拿手方)【组方】徐长卿25g、蜂蜜15g【用法】一般急性者用水蜜煎剂,水煎每天分3次服。

慢性者多用徐长卿粉碎以蜜为丸,每丸重9g,每次1丸,每天3次,温开水服。徐长卿以蜂蜜为丸,对于慢性荨麻疹疗效尤佳。贵州名医石恩骏先生用一味治荨麻疹顽证在当地闻名,方精药简,使用方便,被好多地方引用。

9、桃仁液外擦治疗荨麻疹(中国中医药导报记载)

【组方一】鲜桃仁500克,置1000毫升酒精中。

【制作方法】取鲜桃仁500克,置1000毫升酒精中。夏、秋季浸泡7日,冬、春季浸泡15日。浸泡后过滤装入瓶中,密封备用。【用法】每当荨麻疹发作时,用棉签蘸桃仁液,外涂于患处。每次发作即涂,涂后瘙痒即止,随后风疹块可消失。【组方二】取鲜桃仁250克,苦参20克,置于500毫升白酒中,密封连浸10天,过滤瓶装,密封备用。用时外搽患部。

10、中医世家张显臣荨麻疹家传方

(1)疹色红者用“隐疹立消汤”

生地30 丹皮20 桑叶15 金银花30-50 蝉蜕15 地肤子15 薄荷叶15 青蒿30 (后下)水煎服,往往一剂而愈。

(2)疹色白者用“痒消汤”

荆芥穗15 独活15 牛蒡子20 蛇床子15 地肤子15 苍耳子15 生姜15 制首乌20 当归20 水煎,早晚饭后1小时各温服一次。(3)返复发作经久不愈用“顽痒汤”:生黄芪20 黄精30 当归20 酒白芍15 荆芥15 白藓皮15麸炒枳壳25 蛇床子15 水煎,分二次早晚饭后1小时温服。注:返复发作经久不愈之荨麻疹,生黄芪须量大方能取效,鉴于当今药材质量,临床建议可重用生黄芪40—60克。【来源】闲在居士

11、胃寒型荨麻疹(上海中医大学夏少农)

【组方】肉桂粉3g(另吞) 白术12g 砂壳6g 吴茱萸3g 青皮6g 陈皮6g

【抓手】①本方适用于治疗肠胃荨麻疹因为胃肠受冷而出现。除皮疹外,以胃脘疼痛,得暖则减,泛吐清水,苔白腻 ,脉弦缓为主证。

12、丘疹样荨麻疹荨麻疹 (南京中医药大学许履和)

【组方】牛蒡子12g  薄荷4.5 g 荆芥6g  蝉蜕6g 苍耳子9g 地肤子9g 生地12g 丹皮6g 赤芍6g 连翘12g 【备注】本方适用于治疗丘疹样荨麻疹。临床常用本方治疗,一般服3~7剂即能见效。

13、慢性荨麻疹( 浙江中医药大学何任)

【组方】麻黄3g,连翘9g,赤小豆12g,胡麻仁30g,何首乌9g,苦参6g,石菖蒲6g,甘草4.5g【备注】①特别是对于浴后“风疹”更是疗效卓著。本方适用于治疗慢性荨麻疹。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证明,多能收到非常理想的疗效。14、慢性荨麻疹(福建中医药大学俞长荣)【组方】当归9g,白芍9g,生地15g,何首乌30g,川芎6g,白及9g,地龙9g,路路通15g,地肤子12g,乌药6g,荆芥6g,防风6g,甘草5g【抓手】本方适用于治疗慢性荨麻疹。此方系经过临床30余年的摸索总结而出,临床用后,效果很好。

15、民间中医方,外用方剂,首先选用一位民间中医治各种皮肤瘙痒的药醋秘方

【组方】苦参、百部各200克,老陈醋一升,泡一周即可擦涂。【用法】先用温水洗干净患处,反复搓磨发热,也可以拍打发红,使血液循环加快,然后再用棉球沾药液擦涂。一般寻常瘙痒,早中晚各擦一次,数日即愈。16、瘙痒六药和瘙痒三药(《奇效良方》《奇效良方》中有一首诗,说的是“瘙痒六药”:“威灵甘草石菖蒲,苦参胡麻何首乌。药末二钱酒一碗,浑身瘙痒一时无。”

有的老中医将“瘙痒六药”缩减为“瘙痒三药”:丹参、石菖蒲、威灵仙。

17、各种皮肤病,只要疹子是鲜红色用这个方用艾叶、苦参煎水外洗。天气一热就痒得厉害,抓手手痒,抓脸脸痒,抓背背痒;天气一转凉又消失了。取苦参、艾叶各30克,熬水外洗。这是用《金匮要略》一味苦参汤改良出来的。18、朱老荨麻疹方(国医大师朱良春)【组成】僵蚕60g,蛇蜕30g,生大黄120g,片姜黄45g【方法】研细末,每服6g,以白糖水送下,服后得微汗即愈。未愈可继续服数次,每日一次。【抓手】对顽固性风疹块有效。体质壮实者适用。

19、活血祛风汤(朱仁康,《朱仁康临床经验集》)【组成】当归尾、赤芍、桃仁、红花、荆芥、白蒺藜各9克,蝉衣、甘草各6克。【抓手】用于荨麻疹日久发作,以及皮肤瘙痒不止,舌质紫、脉细涩等证,颇为合拍。【适应】慢性荨麻疹、皮肤瘙痒证等。20、消疹汤(陶航,《中医杂志》)【组成】苍术、黄芩、连翘、地肤子、茯苓、蝉蜕各10克,厚朴6~9克,陈皮6克,甘草5克,丹皮10~12克【适应】慢性胃肠型荨麻疹。且多伴有脘腹痛或不适、恶心或呕吐、大便稀溏或不爽、苔白腻或黄腻等肠胃症状

21、固正御风汤(朱仁康,《中国当代中医名人志》)【组成】炙黄芪20克,防风、炒白术、桂枝、赤芍、白芍各10克,生姜3片,大枣10枚。【适应】冷激性荨麻疹。【加减】日久发作不休,加乌梅、五味子酸收之品,并有抗过敏作用。22、潜阳熄风汤(朱仁康,《朱仁康临床经验集》)

【组成】生熟地各15克,当归、何首乌、白芍各9克,紫贝齿、珍珠母各30克,磁石、生龙骨、生牡蛎、代赭石各15克。抓手】适用于风燥日久、伤阴耗血、内风不熄、皮肤瘙痒不止、舌质淡、苔净或光、脉弦细之证,颇有效验【适应】慢性荨麻疹、泛发性神经性皮炎。【疗效】临床屡用,疗效颇著。

23、多皮饮(赵炳南,《赵炳南临床经验集》)

【组成】地骨皮、五加皮、大腹皮、粉丹皮、川槿皮各9克,桑白皮、白鲜皮、赤苓皮、冬瓜皮、扁豆皮各15克,干姜皮6克【抓手】用于顽固性慢性荨麻疹、经常复发,而发作时以皮疹为主。湿重于热,用过麻黄方不效者最为适宜。【适应】亚急性、慢性荨麻疹。【加减】若遇冷而复发者,则重用干姜皮;遇热而发作者,去干姜皮,加干生地15~30克。24、麻黄蝉衣汤(冉雪峰,《冉氏经验方》)【组成】麻黄、蝉蜕各6克,槐花米、黄柏、乌梅、板蓝根、甘草、生大黄各9克【抓手】用于治疗风热型荨麻疹,实有捷效,是已故名医冉雪峰创立的特效验方之一。一般2~3剂即荨麻疹消退

25、麻黄方(赵炳南,《赵炳南临床经验集》)【组成】麻黄、干姜皮、浮萍各3克,杏仁4.5克,白鲜皮、丹参各15克,陈皮、丹皮、白僵蚕各9克【抓手】因血虚而外受寒湿之邪传经入里而致的荨麻疹【适应】血虚因寒湿或风寒而发者的慢性荨麻疹,或急性荨麻疹。【疗效】临床屡用,颇有佳效。曾验证数例急性荨麻疹、证属风寒者、均获痊愈。

26、现代中医皮肤科的奠基人和开拓者赵炳南老师他认为荨麻疹常见的证型有4种:风寒型、风热型、滞热受风型、血虚受风型。针对这4种证型,可以用4个方子治疗,大家可对照①风热型(多见于急性荨麻疹)【抓手】全身或暴露处可见风团样扁平皮疹,稍凸于皮肤,色泽红或粉红,瘙痒难耐。舌质呈红,苔或薄白,或白腻,脉象滑数。【组成】:荆芥穗6克,防风6克,金银花12克,牛蒡子9克,丹皮6克,浮萍6克,生地9克,薄荷4.5克,黄芩9克,蝉蜕3克,生甘草6克。②风寒型(多见于慢性荨麻疹)

【抓手】全身广泛地出现粉白色、粉红色风团样的扁平丘疹,伴有瘙痒症状,而且当遇到风邪、寒邪时,瘙痒会更加严重。

【成分】麻黄3克,杏仁4.5克,干姜皮3克,防风6克,浮萍4.5克,白鲜皮15克,荆芥穗6克,蝉衣4.5克,陈皮9克,丹皮9克,生甘草6克。③滞热受风(多见于急性荨麻疹)【抓手】风团、风疹迁延不愈,反复出现。疹块颜色或白或红,瘙痒剧烈,令人难以入眠。【组成】防风9克,金银花15克,地肤子18克,荆芥穗9克,大黄4.5克,厚朴9克,茯苓9克,赤芍9克,甘草9克④血虚受风(多见于慢性荨麻疹)【抓手】皮疹反复出现,通常在午后或夜间加重,而午前或后半夜则有所减轻。患者舌质或淡或红润,舌苔干净无苔,脉象沉细且缓。【组成】生地30克,当归15克,赤芍18克,白芍18克,首乌15克,黄芪15克,防风9克,荆芥穗9克,刺蒺藜15克,麻黄9克。

27、补气消疹汤(国医大师李振华)【组成】黄芪20g,当归12g,川芎10g,赤芍12g,羌活12g,防风10g,荆芥10g,地肤子(包煎)15g,地骨皮12g,浮萍15g,苍术10g,蛇床子(包煎)12g,丹参15g,甘草3g。【功效主治】益气养血,燥湿除风。治疗气血亏虚,风湿郁表型荨麻疹。28、荨麻疹验方(祁吉安,中医杂志记载)①基本方苍术12克,麻黄6克,白芷6克,荆芥9克,蝉蜕6克,独活6克,赤芍6克,藏红花6克(冲服,也可用南红花12克代替),天麻6克,桃仁6克,当归尾9克,白僵蚕9克,丹参15克,丹皮9克,天花粉9克,粉甘草6克。分型加减①风寒型:上方加桂枝6克,姜皮3克,红枣5枚。②风热型:上方去麻黄、白芷、独活,加黄芩6克,生苡仁12克,苦参10克,浮萍10克。③气血两虚型:上方去丹参、桃仁、红花、赤芍、粉甘草,加生黄芪15克,党参10克,白芍10克,何首乌12克,炙甘草10克。治疗荨麻疹的单方较多,用之有验有不验。本方在验方的基础上进行辨证分型化裁,笔者应用于临床20余年,效果满意。

▶ 版权声明:

最后编辑:
作者:y930712
这个作者貌似有点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留下一个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