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常听一句话,叫“久病多瘀,久湿多痰”。很多人体检发现囊肿、结节,一问病史,往往都好几年了。这些问题最深处的根儿,常常就出在“痰湿”和“瘀血”上面。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身体里有这些“垃圾”,人就会感觉浑身没劲、身体发沉、吃也吃不下、还肚子胀、恶心,大便也总是不成形,容易粘在马桶上。看看舌头,常常是苔白厚、边上有齿痕,舌色还可能发紫。脸上、头发也容易出油,身上这里那里还可能隐隐作痛。如果这些痰湿和瘀血一直不清,时间长了,还会拖累五脏六腑,让身体更吃不消。
想把痰湿化开、瘀血赶走,有个很管用的方子叫“双合汤”。这个方子用药很有章法,像派出了几支小分队,分工合作。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第一队,是“清道夫小分队”,专门解决痰湿。
– 如果把半夏换成天南星,它化痰的能力也很强,尤其擅长清理那些黏糊糊的痰。
– 如果把陈皮换成枳壳,它理顺气机的效果也很好,气顺了,水液就不容易停住变成痰湿。
– 如果把茯苓换成薏苡仁(也就是薏米),它同样能引导湿气向下走,通过小便给排出去。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第二队,是“开路先锋队”,打通瘀血快准狠。
– 如果把桃仁换成丹参,它可以温和且持久的活血化瘀,是打通血脉的好手。
– 如果把红花换成鸡血藤,它既能活血,又能补血,让血液流动循环起来,冲开淤堵。
– 如果把川芎换成延胡索,它行气活血的效果也很好,气走通了,血自然就跟上了,能有效防止新的瘀血产生。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痰湿和瘀血都清理得差不多了,但不能让身体虚着,这就轮到 “后勤补给队”上场了。
– 瘀血化开后,需要新血来滋养,这时可以用当归补血养血。
– 为了防止活血药伤及阴血,可以用白芍来敛阴养血,它还能舒缓肝气。
– 化痰活血的药偏“燥”,这时用上熟地,它能滋阴润燥,平衡药性,同时也能辅助补血。
最后,还会派出一位 “特种兵” ,比如白芥子。它的药性善于“钻”,能深入到经络脏腑之间,把藏在角落里的顽固老痰都给搜刮出来,化散掉,对于化解那些日积月累的囊肿、结节很有帮助。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这个“双合汤”的思路,其实就是把化痰的方子和活血的方子合在一起用,既能清除病根,又不会过度消耗人体的正气,可以说是既治标又治本。
当然,中医最讲究的是“一人一方”。每个人体内痰湿和瘀血的严重程度都不一样,用这个方子时,必须根据个人情况来调整化痰药和活血药的分量。要是身体底子特别虚的人,还得配上补气的药一起来调,不然身体可能会吃不消。
好了,今天就和大家聊到这里。如果还有什么不明白的,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提醒大家,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适还是要及时线下就医。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zydq.1006ss.com/?p=59115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