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极阴阳——真正体现中医之道的阴阳
脾胃补养,兹事体大。《灵枢》曰:“真气者,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也。”钦安则说“无先天而后天不立,无后天而先天亦不生。水谷之精气,与先天之真气,相依而行,周流上下四旁,真是无微不照者也”;又说“后天专重脾胃,人日饮食,水谷入脾胃,化生精血,长养神气,以助先天之二气。二气旺,脾胃运行之机即旺,二气衰,脾胃运行之机即衰。然脾胃旺,二气始能旺,脾胃衰,二气亦立衰。先后互赖,有分之无可分,合之不胜合者也”(《医理真传》)。这里真气和先天二气,就是坎离二气。此二气相对先天坎水是后天,相对后天五行是先天。话很清楚——坎离二气旺,是脾胃之机运行正常的前提。虽然,二气亦赖脾胃补养,但二气前,脾胃后。
以上所述,无不昭示人后天生命皆在坎离二气操持。故钦安强调“坎离为人生立命之根”,以及人出生“十月功圆,性与命立,打破一元,坎离立极”(《医理真传》),实合道之言。继之,钦安提出了“坎离中立极之阴阳”(《医理真传》)。这个“立极之阴阳”超级重要,是一个带根本性的概念。
怎么说?人之先天坎水(☵)(如上述之受精卵)生成后,在天地阴阳变化中直接变出后天坎离二卦,该二卦所蕴阴阳的本质,仍是先天坎水之真阴真阳化出。钦安即将此阴阳称为“坎离中立极之阴阳”,直指根本。此坎离阴阳二气往来交济最主要的特征是什么呢?我们看,后天之坎(☵)居正北方,子位;后天之离(☲)居正南方,午位。子时一阳生,午时一阴生。钦安应之“子时一阳发动,起真(肾)水上交于心;午时一阴初生,降心火下交于肾。……性命于是乎立”(《医理真传》)。故一个必然至理——坎离中阴阳二气的往来交济,非是人之后天五行中肾为水、心为火的阴阳活动,而是先天坎离之真阴真阳的活动(前已说明,后天坎离于先天坎水是后天,于后天五行是先天),即坎水之真阳乃从内从下起肾水上交于心;离火之真阴乃从外从上降心火下交于肾(所谓“益火之源以消阴翳”者,此“火之源”即坎中真阳,非后天五行心火)。为简明计,尤为突出“坎离中立极之阴阳”之于人体生命的根本性,我们将此“坎离中立极之阴阳”简称“立极阴阳”。——立极阴阳才是真正体现中医之道的阴阳。
无疑,未来岁月,这一观念将会愈来愈令人折服与倾倒。立极阴阳上下往来交济,构成了扶阳学派最基本的匡廓图景。鉴于此,余曾发表《论“立极阴阳”——谈谈扶阳学派的理论支点》一文。而之前发表的《论人体阴阳本体结构及由此对桂枝汤与四逆汤的基本解》(此余早年的一个研究成果),所描述的该本体结构阴阳的运行走向,似较方便理解立极阴阳的运行走向。即仅就阴阳走向而言,内阳外阴本体结构的阴阳走向可与立极阴阳的阴阳走向齐观,而更通俗易懂一些。后来余又在《中医杂志》发表《论人体内阳外阴本体结构理论与扶阳学派核心思想的贯通》,就上述方便进一步阐述。或曰,这是“攀高枝”了。——你说是就是吧。志在活人,哪里顾得上这的那的。况乎,“曲士不可以语于道”也。
不惮烦讲了上面许多,终抓住“坎离中立极之阴阳”,道出“立极阴阳”来龙去脉。下面,我们可以放心谈阴阳合一与阳主阴从了。从立极阴阳谈,正合深入浅出。其实,言至于此,彼岸在望。说阴阳合一,钦安毫不含糊,最直接一句——“阴者,水也。阳者,火也。水火互为其根。合而为一,不可分为二也”(《医法圆通》),仍是阴阳互根立场。耐人寻味一句——“坎中真阳,肇自乾元,一也;离中真阴,肇自坤元,二也。一而二,二而一,彼此互为其根”(《医法圆通》)。“彼此互为其根”,除了彼此以对方为存在前提这第一义外,还能解释得通的就是真阴真阳具有共同之根。该共同之根是什么?是先天坎水,以坎离二卦由先天坎水变出故也。钦安又曰“一点真阳,含于二阴之中,居于至阴之地,乃人立命之根,真种子也”(此真阳又名“命门火”),意味着这“乾分一气落于坤宫”化成的先天坎水(☵),所蕴真阴真阳,真阳是“立命之根”,是主导,至尊无二。这不仅把阴阳合一的最后归处道出,亦带出了“阳主阴从”的问题。此问题容议于后。需要强调,阴阳不但合一,而且是全方位的合一。如上所述,坎离中立极阴阳的往来,贯穿了人体后天五行的一切生命活动,而立极阴阳是合一的。故曰阴阳全方位合一,逻辑已经成立。但如是说余觉得不过瘾,欲多言若干。如上所述,钦安论坎离,曰“子时一阳发动,起真水(肾水)上交于心;午时一阴初生,降心火下交于肾。一升一降,往来不穷,性命于是乎立”。前面还阐明“后天坎离二卦所蕴阴阳的本质,仍是先天坎水中真阴真阳化出”。意味钦安上面所曰之坎卦子时发动的“一阳”,与离卦午时所降的心火”同源真阳;离卦午时初生的“一阴”与坎卦子时所起的“真水”同源真阴。即说,坎离中立极阴阳的一上一下,实是真阴真阳这一阴一阳在作交感互抱合一的升降开合运动。钦安又说“真气也,天之体也,气虽在下,实无时而不发于上也。若离中真阴,地体也,虽居于上,实无时而不降于下也。故《易》曰:’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此阴阳升降之要”。将钦安上面两段话合一处观,似可看清“阴阳合一”的真实面目——如钦安所说:子时真阳发动,起真水上交于心,此过程“实无时而不发于上”;午时一阴初生,降心火下交于肾,此过程“实无时而不降于下”。注意,这一上一下运行是每时每刻同时存在的。我们观想之,能给出的唯一合理图像,便是此真阴真阳两团气互抱合一,作须臾不停相向运行、时空转圜。欲图像更清晰,当凝神此真阴真阳二气互抱一升一降、一开一合同时运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是浑然一气、氤氲化育之消息者也,兹正是一太极图阴阳运转的形象写照,亦阴阳合一的形象写照。故曰阴阳合一是全方位的,旨哉斯言!
补充说,阴阳合一的问题,余从不认为形象思维可以彻底解决,它只是一个方便(其实,坎离二气升降开合运行是立体的,非平面图能够完全刻画。该立体图景曾似一个隐藏的宇宙幻像困扰我许久,最后我想我还是解决了)。而理性的彻底解决,唯老老实实回到阴阳互根上来,完成一次深刻觉悟,一次真正的心智升华。或说,按上所述,阴阳互根者,基本点就是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嘛。——喝!阴阳互根,非阴中有阳,阳中有阴。究竟是无阳则无阴,无阴则无阳!有道是“一真一切真”——倘还不出落,洗洗睡吧!(又问,言“无阴则无阳”,那乾元何出?此问在“一睹扶阳真容之一”讲了。)
“观浩然之正气,扶坎中之一阳”
文字丨李耕
美术丨玄子
编辑丨泻心汤
审核丨扶阳且认真
审核丨妙书
宣发丨朗霁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zydq.1006ss.com/?p=57833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