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不出来(尿潴留)是泌尿系统常见问题,针灸可通过刺激特定穴位
调节膀胱功能。
以下是一些常用穴位及特点:
中极穴
位置:位于下腹部,脐中下4寸,前正中线上。
作用:膀胱的募穴,能调节膀胱气化功能,促进尿液排出,常用于治疗
小便不利、遗尿等。
三阴交
位置:小腿内侧,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作用:足三阴经交会穴,可调节肝、脾、肾功能,改善水液代谢,
对肾气不足或膀胱气化不利导致的尿潴留效果较好。
膀胱俞
位置:骶部,第2骶后孔水平旁开1.5寸。
作用:膀胱的背俞穴,针刺此穴可调节膀胱经气,增强膀胱收缩力,
常与中极穴配合使用。
关元穴
位置:脐中下3寸,前正中线上。
作用:小肠的募穴,具有培元固本、补益下焦的作用,可辅助调节膀胱
功能。
水道穴
位置:脐中下3寸,距前正中线2寸。
作用:足阳明胃经穴位,有利水通淋、理气止痛的功效,对小便不通利
有一定疗效。
注意事项:
针灸需由专业医生操作,根据具体证型(如肾气不足、湿热下注等)
辨证选穴。
若存在器质性病变(如前列腺增生、尿道狭窄等),需结合其他治疗方法。
治疗期间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心情舒畅,必要时及时就医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zydq.1006ss.com/?p=56355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