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养生 > 张仲景的5个祛瘀方,从头到脚化淤血,可治腰疼、腿疼、关节疼、颈椎疼!
2025
08-10

张仲景的5个祛瘀方,从头到脚化淤血,可治腰疼、腿疼、关节疼、颈椎疼!

大家好,我是三甲医院骨科主任林一峰。

如果明明没有磕碰到,身上却到处青一块紫一块,过一段时间后又自行消失了,这就是典型的血瘀体质。那么血瘀体质到底是怎么来的呢?

中医认为,血液凝滞即为瘀血,当体内血液运行不畅或瘀血内阻,便形成了血瘀体质。其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

1、气滞血瘀

身体气血运行出现问题,如同原本流动的河道流速变缓,会有物质沉淀,久而久之形成瘀堵。

2、寒凝血瘀

长期处于寒冷环境中,血液运行变慢,产生瘀血,就像冬天的河道易结冰。

3、血热

身体温度过高,会灼伤津液,导致血管内形成瘀血,如夏天河道河水蒸发变稠,易发生瘀堵。

接下来分享名医张仲景的五大“逐淤汤”,将从头到脚的淤血都囊括在内。

1、头面部血瘀——桂枝茯苓丸加味

组成:桂枝、茯苓、丹皮、桃仁、赤芍、川芎、丹参、菊花。

临床应用:头痛、眩晕、面部色斑、脱发等。若平时总觉得头晕、头痛,昏昏沉沉,脸色暗淡,嘴唇颜色深或发紫,舌下青筋黑紫等,这时可参考这个方子加减。

2、胸中瘀血——瓜蒌薤白白酒汤加丹参饮

组成:瓜蒌、薤白、白酒、丹参、檀香、砂仁。

临床应用:胸痛、胸闷、心悸等。若平时总觉得胸闷,胸痛,像针扎似的,比较急躁,伴有恶心,呕吐,容易失眠,心慌,心跳加快等,这时可参考这个方子加减。

3、上腹部瘀血——大柴胡汤加味

组成:柴胡、黄芩、芍药、半夏、生姜、枳实、大枣、大黄、桃仁、红花。

临床应用:胆囊炎、胆结石、胰腺炎等。膈下,就是横膈膜以下、肚脐以上的部位,包括肝、胃、脾,小肠所在区域。这些区域如果是淤血性疼痛,就可以用此方。

4、小腹部两侧瘀血——当归芍药散加味

组成:当归、芍药、茯苓、白术、泽泻、川芎、丹参。

临床应用:妇科疾病如盆腔炎、卵巢囊肿、痛经等;男性的前列腺增生,会阴部坠痛等也可以用。中医说的少腹,就是“小肚子”。这个区域是主管生殖的,男性的前列腺,女性的子宫等就归属于这里。

5、肩颈腿腰痛——桂枝加葛根汤加味

组成:桂枝、芍药、生姜、大枣、甘草、葛根、桃仁、红花、羌活。

临床应用:颈椎病、肩周炎、腰腿痛等。若平时总是觉得腰酸腿痛,肩颈痛,有时连活动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而且疼痛的位置固定,这时可以参考这个方子加减。

最后提醒大家,任何疾病都需结合年龄、病程、症状等辨证用药,切不可照搬经方使用,调理的过程也需根据好转情况调整组方。

如果你也有相关问题,不知道具体该如何用药,都可以加下方微信来找我帮你进行调理。

我是林一峰,临床工作40余年,擅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腰椎椎管狭窄、腰椎滑脱、颈椎病等骨科疾病。

#artContent h1#artContent p img#artContent table

最后编辑:
作者:y930712
这个作者貌似有点懒,什么都没有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