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养生 > 中医诊断学(共128讲)-124讲脏腑辨证
2025
05-23

中医诊断学(共128讲)-124讲脏腑辨证

2

(二)肠燥津亏证

1.概念:肠燥津亏证是指津液亏损,肠失濡润,传导失职,以大便燥结难下及津亏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证。

2.致病因素:阴津不足,或年老阴津亏损,或嗜食辛辣之物,或汗、吐、下太过或温热病后期耗伤阴液所致。3.临床表现:大便干燥、状如羊屎,数日一行,腹胀作痛,或见左少腹包块,口干、或口臭,或头晕,舌红少津,苔黄燥、脉细数。

3

(三)肠热腑实证

1.概念:肠热腑实证是指邪热入里,与肠中糟粕相搏,以腹满硬痛、便秘及里热炽盛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证。肠热腑实证即为六经辨证里的阳明腑实证。

2.致病因素:邪热炽盛,汗出过多,或误用汗剂,津液外泄,致使肠中干燥,里热更甚,燥屎内结而成。3.临床表现:腹部硬满疼痛,拒按,大便秘结,或热结旁流,气味恶臭,壮热。日晡潮热、汗出口渴、甚至神昏谵语、狂乱、小便短黄、舌质红、苔黄厚而燥,或焦黑燥裂起刺,脉沉数有力,或沉迟有力。肠燥津亏证和肠热腑实证之间都以便秘为主要症状,两者之间的区别在于有无热象。肠热腑实证是实热证,虽然便秘但是同时伴随着腹胀、腹痛和日晡潮热的表现,病程短,发病急的过程。肠燥津亏证是津液亏虚,是虚证。除了便秘还有大便干结,属于一个慢性过程

4

(四)大肠湿热证

1.概念:大肠湿热证是指湿热壅阻肠道气机,大肠传导失常,以腹痛、泄泻及湿热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证。大肠湿热证又叫作肠道湿热证。(里实热证)

2.致病因素:外感暑湿热毒,暑多夹湿,被热气蒸熏;或饮食不洁,湿热秽浊积于大肠,伤及肠道气血所致。3.临床表现:腹痛、腹泻、肛门灼热、或暴注下泻,色黄味臭;或下痢赤白脓血,里急后重,口渴,小便短赤,或伴有恶臭发热,或但热不寒;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或濡数。如果是肠道湿热引起的痢疾可以用地瓜粉,2勺放在纸上碾碎,凉白开调进去喝几次效果不错。拉肚子脱液可以喝点可乐补充津液,因为可乐里面有碳酸氢钠。 

5

(五)膀胱湿热证

1.概念:膀胱湿热证是指湿热壅阻肠道气机,大肠传导失常,以腹痛、泄泻及湿热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证。大肠湿热证又叫作肠道湿热证。(里实热证)

2.致病因素:外感暑湿热毒,暑多夹湿,被热气蒸熏;或饮食不洁,湿热秽浊积于大肠,伤及肠道气血所致。胆郁痰扰证在116讲脏腑辨证如有错误,请指正!

最后编辑:
作者:y930712
这个作者貌似有点懒,什么都没有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