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你的中医朋友赵健樵,大家也可以叫我老赵,
咱中医看耳鸣,不单看耳朵,得瞅全身这盘棋。像脉象弦细,舌苔薄黄,典型的’少阳枢机不利’。
啥叫枢机?
就像老式木门轴,转不动了门就吱呀响。少阳经主全身气机升降,堵住了就上攻耳窍。
小柴胡汤这方子,可是张仲景在《伤寒论》里留下的宝贝。
基础方:柴胡、黄芩、半夏、人参、炙甘草、生姜、大枣4枚。
加减法:急躁易怒加龙胆草6克;失眠多梦加酸枣仁15克;头晕目眩加天麻9克。
里头柴胡为君药,专门疏通少阳经这条’高速路’;黄芩清上焦火,半夏降逆气,一升一降把气机捋顺;
人参、甘草、姜枣护着脾胃,免得清火药伤了正气。这就好比既疏通交通,又给交警叔叔(脾胃)加餐,道路自然畅通无阻。
前几天患者老李,六十来岁,耳鸣整三十年,用他的话说:’耳朵里像住了一窝知了,白天嗡嗡响,晚上吱吱叫,连老伴唠嗑都听不清。’
《黄帝内经》早说了:’耳者,宗脉之所聚也。’十二经脉都跟耳朵有牵连。张仲景在《伤寒论》263条明讲:’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
后世医家叶天士更直白:’凡耳聋皆属于热,少阳厥阴热多。’老祖宗早把道理讲透了,咱不过是根据患者情况照方抓药。
老李吃了七天,耳鸣就轻了三分。复诊时我摸他脉象,弦细变柔和了,但舌尖还红。这说明少阳经通了,但心火还没撤。
遂在原方基础上加莲子心3克、竹叶6克,专清心经余热。
又调了二十一天,老李乐呵呵来送锦旗:’赵大夫,现在能听见孙子背《三字经》了!’
要说这耳鸣啊,说大不大,说小真能折腾人。千万别当’方子搬运工’:前些年有后生跟我说,网上抄个治耳鸣方子就敢开药。
我气得拍桌子:’你当这是炒回锅肉呢?火候不对菜就糊!’
咱老祖宗留下的宝贝方子,只要用对了地方,照样能四两拨千斤,好方子要配好郎中,好郎中得有颗热心肠。
记得83年在农村巡诊,有个老邮递员也患耳鸣。我除了给他开方子还教他“鸣天鼓”的法子:两手掌心紧按耳孔,食指叠中指敲后脑勺24下。
三个月后,他特意骑自行车三十里来送信,就为说声“耳朵清亮了”。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zydq.1006ss.com/?p=51989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