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养生 > 【换个角度学中药】连翘 名医重剂中药使用经验 临床中药大剂量
2024
04-06

【换个角度学中药】连翘 名医重剂中药使用经验 临床中药大剂量

连   翘

连翘为木犀科连翘的干燥果实。主产于山西、河南、陕西、湖北、山东等地。

【重剂效验】

1、李文端教授自拟连根汤(连翘、白茅根)治疗血淋,包括原因不明的血尿、肾小球肾炎、泌尿系感染等,重用连翘30~60g,疗效肯定。(《方药传真》)

2、于格教授为江苏名医,擅长应用连翘治疗温病、黄疸、血淋、急性肾炎、粒细胞减少症、丹毒、肺痈、肠痈等,以上诸证无论为气分热或热郁营血,连翘均为必用之品。一般用量为15~30g,最大剂量为120g,少于10g无效。于教授认为,连翘苦辛无毒,升浮宣散,具清热祛风、透肌解毒、凉血散结、消疮托毒之功。本品安全,大剂量服用后可有轻度胃肠道反应,停药后一二天即自行消失,如配以甘草,则无此反应或反应轻微。素体脾胃虚寒者慎用,恶寒无热、舌淡、脉迟者忌用。(《方药心悟》)

3、王之炳医生用连翘60g,炒焦水煎服,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呃逆,均有良效。【四川中医,1986,4(8):23】

按:呃逆,气滞气聚而气逆所致也。连翘具宣散之力,流通气血,通行经络。《药品化义》言其对“一切血结气聚,无不调达而通畅也。”

4、郑强教授常用连翘、紫草、生地、乌梅、白芍、防风、甘草、陈皮,随证加减,治疗过敏性紫癜,方中连翘用量为30~60g。郑教授认为连翘轻清芬芳,其性升浮,对郁结火热,可扬之越之散之,流通气血,治经脉血凝气聚。重剂应用则增强其消血热、散血结效力,退热消斑之著功。【陕西中医,1994,15(6):250】

按:现代药理研究显示,连翘具有抗炎、抗组胺、促巨噬细胞吞噬作用,而且合有丰富的维生素P(又名柠檬素、芦丁),能增强毛细血管的致密性,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对毛细血管破裂出血、皮下出血有防治作用。连翘还能抑制磷酸二酯酶,有利于细胞内环磷酸腺苷含量的升高,这在本品治疗过敏性疾病中具有重要意义。

5、黄和医师认为,连翘质轻性寒,流通气血,治十二经血凝气聚,善行善散,能升能降,对各种气郁、血瘀、热蕴、毒结、痰凝、积滞、结聚均可散而去之。又能透肌解表,清热逐风,且能托毒外出,为治风热及透发瘾疹之要药。临证习以重剂连翘治疗外感发热、肺炎、痤疮、皮肤软组织感染、乳腺炎、慢性胃炎、糜烂性胃炎、消化道溃疡、化脓性扁桃体炎、淋巴结炎、鼻炎、肾炎、血管炎、过敏性紫癜、系统性红斑狼疮、银屑病、结节性红斑、荨麻疹等,凡一切风热、湿热、痰热、郁(瘀)热、毒热、虚热等均可用之。用量为30~150g。本品毒性很低,使用时剂量宜大,尤其是单味使用时更宜如此,否则疗效欠佳。

【评析】

连翘,苦,微寒。归肺、心、小肠经。清散之剂也,两入气血,清气为主。

具清热解毒,消痈散结,疏散风热之功效。其用主四:①清热,总清三焦诸经之热,尤善清心、肺、肝胆、脾胃、气分之郁热;②解表,透肌解表,疏散风热;③解毒消肿,功擅散结消肿解毒,治内痈外痈.诸疮肿毒,为疮家圣药,以其清热解毒、抗炎、抗变态反应之故,现代亦常用于自身免疫性疾病;④宣通气血,两入气血,解散郁气,通利经络,畅滞逐瘀。升浮以清散上焦之风热,行中以理脾胃之湿热,降行以泻肝胆之郁火,宣散以治内外热结毒聚,并能开痹止痛,利水通经。《药品化义》言其对“一切血结气聚无不调达而通畅也”。主治痈肿疮毒,瘰疬痰核,外感风热,温病初起,热淋尿闭,肢体湿肿等。

连翘功擅清热解毒,清肝胆,通三焦,畅血脉,护心包,清热而不伤阳,利湿而不损阴,不仅用于实证,亦可用于虚证。又以其性凉平和,不独热证宜用,寒证亦可配用,重在随证灵活配伍。遣方之时,或舍其用而取其性,或舍其性而扬其用,或性用并行,皆据证以定。现代临床以连翘为治疗多种病原微生物所致感染性疾病之要药,尤以细菌、病毒性疾病为常用。于治疗过敏性紫癜、荨麻疹等变态反应性疾病方面,亦有一定疗效,配合他药亦治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结节性红斑、银屑病等自身免疫性疾病,此盖与其抗炎、促进吞噬细胞吞噬功能、抗组胺、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等有关。

常用量:煎服,6~15g,脾胃虚寒及气虚脓清者不宜用。现代药理研究:连翘具有抗菌、抗病毒、解热、抗炎、促进吞噬细胞的吞噬功能、抗组胺、抑制抗体生成、抑制磷酸二酯酶(PDE)活性、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毛细血管致密度、抗内毒素性休克、保肝、利胆、强心、改善微循环、利尿、降血压、镇吐等作用。

重剂效验中所举5例,反映了重剂连翘在治疗感染性疾病、变态反应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皮肤病等方面之应用经验,可见连翘之用颇为广泛。其最小用量为30g,最大用量为150g。连翘苦凉无毒,临床应用较为安全,如证情需要,尽可放胆重剂用之。部分病人口服剂量过大可出现胃区不适、恶心等消化道反应,减量或停药后即可消失。

不良反应:连翘注射液小鼠腹腔注射的LD50为(24.85±1.12)g/kg。【医卫通讯,1973,2(3):24】

图书名称:中药重剂证治录

图书作者:黄和,姜顺编著

#artContent h1#artContent p img#artContent table

最后编辑:
作者:y930712
这个作者貌似有点懒,什么都没有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