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养生 > 我治中风偏瘫:
2024
05-05

我治中风偏瘫:

中风偏瘫后遗症一般由脑梗,脑出血导致,出现挎篮手,足内翻,足外翻,走路画圈,上下肢举动无力。

治疗思路:外展~内收;内旋~外旋;屈~伸为主要思路。

点穴拉筋手法操作:

1.拉伸患侧足跟做上屈多次5~10分钟。

2.拉伸激活腰部力量,患者平卧双腿屈膝,我双臀坐其双足背上,我双足背放入其臀下上翘帮助患者发力,我双手抱拉患者双膝向前一直运动。

2.手部:患者平卧,拉患者手右侧手往左侧拉,左侧手从左往右拉,做肩背力量激发。

3.腿部僵硬的。将患者腿抬到最高点放于合适椅子上,视情况看抬高度,由低到高。然后身体往前屈做腰腿力量训练。如果患者严重自己做不了以上动作的,百卧床上,将患者患侧屈膝屈髋压腿,让他双手抱颈后做对抗,做不到的一人帮扶后脑勺对抗。

4.靠墙。让患者背向墙尽量双腿靠墙,保护患者,站患者患侧,抹平患者肩,辅助患者做由小到大辐度的下蹲动作,蹲不了的先练站也行,锻炼腿部力量。

5.挎篮手的,健手拿一个小棍子顶患侧手腕上举上撑多次训练。

6.针灸:用0.40×60针

手部:用手指点患侧尺枕骨阴面骨缝等麻点,感觉手不由自主的抽动点下针强刺激抽出,不留针。

腿部:用手指点患侧胫骨内阴面麻点,感觉脚不由自主的抽动点下针强刺激抽出,不留针。

头部,重点扎头对侧。从百会进针向后直刺,再鸡爪刺,回正后留针一小时。

放气疗法:

一般出现身体一侧会有肢体问题。疾病来源于头,重点重点先处理头部,从上星→百会的整个头部找鼓包或凹陷点,点刺通气血平衡,扎到患者有感觉,然后处理枕骨下沿,颈椎1-2-3部位是重点,先扎中间后扎两边也是重点。

例如右侧偏瘫,在头上扎到患者有知觉,手脚有反映没那么僵硬了,同侧手脚骨头逢都扎。僵硬的关节联接处搭桥处都扎上,骨关节缝是重点。

朱丹溪认为中风偏瘫的病因主要是湿邪。他提出,湿邪会导致脾土生痰,痰生热,热生风,从而引发中风偏瘫。具体来说,左瘫主要是由于血虚加血瘀而形成,而右瘫则是由气虚加痰湿加络邪形成。因此,在治疗中风偏瘫时,需要根据病因的不同,采用不同的穴位和治疗方法。

醒脑开窍针治疗左侧偏瘫的方法”主要采用醒脑开窍针法治疗左侧偏瘫的步骤和穴位。这种方法主要基于中医的针灸理论,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来调和气血、疏通经络,从而达到治疗偏瘫的目的。

治疗时,首先会选择主穴,如百会、四神聪、夹脊、悬钟、足三里和合谷等。这些穴位具有健脑调神、益智、益髓补脑、强壮筋骨、调理气血、化瘀通络等作用。

接着,会采用毫针补发或平补平泻法对这些主穴进行刺激,每日一次,每次留针30分钟或采用速刺法不留针。同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还会选取配穴进行辅助治疗,如极泉、尺泽、委中等。配穴的选取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进行,如吞咽障碍会加风池、翳风、完骨;手指握固会加合谷;语言不利会加上廉泉,金津、玉液放血;足内翻会加丘墟透照海等。

整个治疗过程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反应和症状变化,灵活调整穴位和刺激方法,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针灸治疗需要由专业的医生进行操作,以确保安全和有效。同时,针灸治疗也不是唯一的治疗方法,偏瘫患者还需要结合其他治疗方法,如药物治疗、康复训练等,以全面促进康复。

左偏瘫:

*左侧偏瘫的方法**主要使用特定的穴位和针法来治疗左侧偏瘫。治疗过程中,主要选取的穴位包括内关、人中以及三阴交,这三个穴位是醒脑开窍针法的核心。

首先,内关穴的针刺深度为13~25mm,采用捻转提插泻法,施手法1分钟。人中穴则是向鼻中隔方向斜刺7~13mm,用重雀啄法,直至眼球湿润或流泪。三阴交穴则需要沿胫骨内侧缘与皮肤呈45°角斜刺,进针25~37mm,用提插补法,使患侧下肢抽动3次。

除了主穴,还会根据病情选取配穴,如极泉、尺泽、委中等。配穴的针刺方法和深度也各不相同,如极泉穴原穴沿经下移1寸,避开腋毛,直刺25~37mm,用提插泻法,以患侧上肢抽动3次为度。尺泽穴则是屈肘成120°角,直刺25mm,用提插泻法,使患者前臂、手指抽动3次为度。

整个治疗过程需要由专业的医生进行操作,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灵活调整穴位和刺激方法,以确保安全和有效。同时,偏瘫的治疗还需要结合其他方法,如药物治疗、康复训练等,以全面促进康复。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治疗方法需由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制定。

右瘫针法:

治疗右侧瘫痪的穴位主要包括:

1. **印堂穴**:位于两眉之间,即眉毛中间的位置。

2. **双侧内关穴**:内关穴位于手腕横纹上两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3. **患侧的三阴交穴**:三阴交穴位于小腿内侧,足内踝尖上三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4. **患侧极泉穴**:极泉穴位于腋窝顶点,腋动脉搏动处。

5. **患侧尺泽穴和委中穴**:尺泽穴位于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委中穴位于腘横纹中点,股二头肌腱与半腱肌肌腱的中间。

6. **患侧合谷穴**:合谷穴位于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7. **患侧肩髃穴**:肩髃穴位于肩部三角肌上部中央,臂外展或平举时,肩部出现两个凹陷,当肩峰前下方凹陷处。

8. **患侧环跳穴**:环跳穴位于股骨大转子最凸点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外1/3与中1/3交点处。

9. **患侧阳陵泉穴和足三里穴**:阳陵泉穴位于小腿外侧,腓骨头前下方凹陷处;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外侧,犊鼻穴下三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

以上穴位仅供参考,具体治疗还需结合患者情况,由专业医生进行操作。

“右侧瘫痪的治疗方法与穴位醒脑开窍”主要针对右侧瘫痪患者的中医针灸治疗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和穴位:

1. **醒脑康健针**:首先,使用针灸针在患者的印堂穴进行刺激。印堂穴位于两眉之间,通过刺激这个穴位可以有助于醒脑开窍。

2. **双侧内关穴**:接下来,针灸针被插入到双侧内关穴,每个穴位插入一寸深。当针感出现时,轻轻提针一下。

3. **患侧三阴交**:然后,针灸针被插入到患侧的三阴交穴。这个穴位位于小腿内侧,上三寸,即四个手指的宽度。针深为一点五寸,同样需要让患者有针感。

4. **取穴**:之后,针灸针被插入到拇指与食指之间的赤白露际之间,这是七穴的位置。使用平行进针的方法,让针柄留在外边。同样的方法也被用于无名指与中指之间,以及小指与无名指之间的赤白露际之间。

5. **第二、三、四脚趾之间**:针灸针还被插入到第二脚趾与第三脚趾之间,以及第三脚趾与第四脚趾之间的赤白露际之间。

6. **风市与驷马穴**:最后,针灸针被插入到风市和驷马穴。风市穴位于颈椎部位,针深为一寸到一寸半。驷马穴则位于风市穴附近,通过刺激这些穴位,可以帮助治疗右侧瘫痪。

整个治疗过程中,医生需要询问患者是否有针感,以确保针灸针插入的位置和深度正确。治疗结束后,医生还会轻轻捏患者的肌肉,并让患者屈膝、蹬腿等动作,以帮助恢复肌肉功能。

此外,风市与驷马穴不仅可以治疗瘫痪,还可以治疗皮肤病,如浑身痒、牛皮癣等。通过刺激这些穴位,可以在一分钟之内止痒,效果显著。

三阴交和三养肉是中医理论中的穴位名称,它们分别代表着人体下半身和上半身的阴阳交汇点。

三阴交位于小腿内侧,是足三阴经(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的交汇点,因此被称为“三阴交”。这个穴位对于调节女性生理周期、治疗妇科疾病、调整内分泌等方面有重要作用。

而三养肉则位于上臂外侧,是手三阳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的交汇点,因此被称为“三养肉”。这个穴位对于调节气血、舒筋活络、增强免疫力等方面有重要作用。

总的来说,三阴交和三养肉是人体中非常重要的穴位,通过刺激这些穴位可以调节身体的阴阳平衡,促进气血流通,达到治疗疾病、保健养生的目的。

透穴刺法通过一定的手法在后枕部项部俞穴进行透刺,产生生物电信号的过程如下:

1. **选穴与透刺**:透穴刺法选择特定的穴位,如脑空、风池、玉枕等,进行透刺。这种透刺的方式可以使得一针透过多个经脉,使各经经气沟通交融。

2. **手法操作**:在透刺过程中,通过一定的手法,如碾转手法,使得针刺达到一定的强度。这种强度可以刺激穴位,产生生物电信号。

3. **生物电信号的产生与传递**:当针刺达到一定强度时,会产生生物电信号。这些信号通过高阻抗的颅骨,作用于小脑,对其产生良性的生物电刺激。

4. **作用机制**:透穴刺法产生的生物电信号可以增强神经元间的信息传递,改善椎基底动脉系统和小脑血液循环,从而对小脑性共济失调发挥治疗作用。同时,它还能促进神经组织代谢,恢复神经及经络正常的生理功能。

总的来说,透穴刺法通过特定的穴位选择和手法操作,产生生物电信号,进而作用于小脑,达到治疗中风后小脑性共济失调的效果。

透穴刺法作用于小脑的过程如下:

透穴刺法是一种中医临床实用技术,主要用于治疗中风后小脑性共济失调。这种方法通过在后枕部项部的特定穴位进行透刺,利用一定的手法刺激穴位,产生生物电信号。

当这些生物电信号产生后,它们会通过高阻抗的颅骨,直接作用于小脑。这种作用对小脑产生良性的生物电刺激,从而增强神经元间的信息传递,改善椎基底动脉系统和小脑的血液循环。

同时,透穴刺法还能通过一针透多经的方式,使各经经气沟通交融,贯通上下,运行气血,达到气滞病所,疏导并改善各经脉循行失调。这样能促进神经组织代谢,恢复神经及经络正常的生理功能,从而对小脑性共济失调发挥治疗作用。

总的来说,透穴刺法通过产生生物电信号并作用于小脑,以及改善经络和血液循环,实现对中风后小脑性共济失调的治疗。这种方法疗效显著,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最后编辑:
作者:y930712
这个作者貌似有点懒,什么都没有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