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曾跟随首届全国名中医毛德西和“河南最美医生”李发枝教授学习,总结了自拟龙胆夏枯汤、镇肝熄风汤、麻黄附子细辛汤和芍药甘草汤辨治三叉神经痛的经验方药,现将治疗验案总结如下。
案例一
王某,女,56岁,退休职工,以间断性右侧面部疼痛4年余、加重1周为主诉,于2016年11月15日来就诊。患者4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面部疼痛,曾在某医院被诊断为三叉神经痛,初服卡马西平片、加巴喷丁胶囊后疼痛减轻,近1周痛势加重,发作渐频,每天发作4次~5次,发作历时约3分钟,再服前药无效。因患者不愿接受现代医学微血管减压术及神经射频热凝术,遂来笔者处求诊。
刻见:疼痛局限于上颌部,痛似针刺,有时亦如刀割,并且有烧灼感。扳机点位于上颌部,以手轻触患者即出现电击样感觉,情绪激动时疼痛加剧。痛发时,患者俯首呻吟,目闭流涎,痛苦异常。疼痛影响睡眠,平时口苦口干,目赤干涩,颜面稍浮似肿;大便秘结,2天~3天一次;舌质红、苔薄黄、脉弦稍数。中医诊断为面痛,证属肝胆郁热,肝风痰火流窜经络,治宜清泻肝火,祛风豁痰,缓急止痛。方用自拟龙胆夏枯汤加减。
处方:龙胆草10克,夏枯草30克,柴胡12克,黄芩15克,清半夏20克,白芍30克,葛根20克,僵蚕12克,蝉蜕12克,牡蛎30克,制川乌10克,甘草10克。共7剂,每天1剂,每剂水煎两次,每次煎1小时以上。
7天后复诊:患者痛势渐减,睡眠好转,大便已正常。守上方,制川乌加至15克,甘草也加至15克,再服10剂,煎服法同上。
10天后三诊:患者自述近3日每天仅发作1次,发作时间缩短,精神好转,睡眠正常。守二诊方续服7剂后诸症痊愈,随访半年病未复发。
按语:本例患者的疼痛特点为阵发性、突发性的一侧头、面、耳疼痛,有缓解期,似属风火夹痰上窜少阳之征。方中夏枯草、龙胆草为清泻肝火的主药,是治疗肝火头痛或风火牙痛的主方。柴胡、黄芩、清半夏为小柴胡汤去人参、大枣,加上白芍、葛根、僵蚕、蝉蜕、牡蛎是治疗小儿抽动症的主药,有平肝熄风、缓急止痛之功。
《诸病源候论·风病诸候·贼风候》中记载:“贼风者,谓冬至之日,有疾风从南方来,名曰虚风。此风至能伤害于人,故言贼风也。其伤人也,但痛不可得按抑,不可得转动,痛处体卒无热。”三叉神经痛与贼风所述之痛颇相类似,其疼痛剧烈,非乌头类药不能缓解,故加制川乌以温阳祛风止痛,且能防止过用苦寒药伤胃;复诊时制川乌加量至15克,且与等量的甘草并用,煎1小时以上,以防止乌头碱过量引发中毒。
案例二
张某,女,39岁,农民,于2017年7月28日以“反复右侧头面部疼痛2年,加重3天”为主诉来就诊。患者近2年经常发生右侧头面部疼痛,痛如锥刺,昼轻夜重,时作时止,剧痛时影响睡眠,平日急躁易怒,无高血压及头部外伤史。西医诊断为三叉神经痛,服用卡马西平片等药后效果差。此次又因情绪过激后发病,伴口苦且干;大便秘结,3天~4天一次;舌质红,苔薄黄,脉弦细。中医辨证属肝阳上亢。治宜镇肝息风,潜阳止痛。方用镇肝息风汤加减。
处方:代赭石30克,醋龟板20克,怀牛膝20克,玄参30克,天冬20克,白芍30克,白芷15克,醋延胡索20克,生龙齿30克,生牡蛎30克,茵陈15克,酒大黄9克,钩藤15克,羚羊角粉(冲服)3克,甘草10克。共10剂,水煎服。
10天后复诊:患者服上方后诸症悉减,舌红、苔薄黄、脉细弦。考虑患者患病已达2年,久病入络,拟上方加入蜈蚣2克、全蝎3克以熄风通络;患者便秘已缓解,故酒大黄减至5克。再进15剂而痊愈,半年后随访,疼痛未再发作。
按语:此案之头面痛以情志刺激发病,以急躁易怒、口苦苔黄为特点,为肝胆郁热、肝阳上亢之征;其口干便秘,脉弦而细,是肝肾阴虚、肝阳上亢之象,故选镇肝熄风汤为主方治疗。方中代赭石质重沉降,镇肝降逆;生龙齿、生牡蛎、醋龟板、白芍镇惊安神,滋阴潜阳,平肝熄风;怀牛膝引血下行,补益肝肾;玄参、天冬滋阴清热,合龟板、白芍滋水以涵木;白芷、醋延胡索祛风活血止痛,茵陈、酒大黄清泄肝热;钩藤、羚羊角粉清热凉肝熄风,甘草调和诸药;此后又加入蜈蚣、全蝎以熄风通络,药证相属,故获痊愈。
案例三
赵某,女,46岁,职工,于2017年11月12日以“反复出现左侧面痛3年,加重2周”为主诉来就诊。患者近3年经常发生右侧面部疼痛,痛如针刺,遇风寒易加重,2周前受凉后疼痛加重,平时怕冷,容易感冒,时有低热,四肢厥冷,少寐多梦,神疲乏力,大便溏薄,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无力。曾在某医院诊断为三叉神经痛,予服卡马西平片、布络芬缓释胶囊等药后效果差。中医诊断为面痛,证属心肾阳虚,寒滞经络。治宜温阳散寒,通经止痛。方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合芍药甘草汤加味。
处方:炙麻黄10克,淡附片12克,细辛9克,羌活10克,秦艽10克,白芷15克,川芎15克,白芍30克,蜈蚣2克,僵蚕15克,甘草12克,大枣6枚。共14剂,每天1剂,每剂水煎两次,每次煎1小时以上。
2周后复诊:患者服上方后面痛减轻,睡眠好转;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考虑患者患病已3年,久病入络,拟上方加橘络10克以疏通经络、行气导滞,淡附片加量至15克以温经散寒、通络止痛,甘草也加至15克。共14剂,煎服法同上。
2周后三诊:患者服药后诸症逐渐减轻,守复诊方淡附片加量至20克,甘草也加至20克,细辛减至6克,续服2周而痊愈,随访半年未复发。
按语:方中炙麻黄散寒解表,《神农本草经》谓麻黄“主中风,伤寒头痛,温疟”,淡附片“温补肾阳,散寒止痛”。《本草正义》曰:“附子,本是辛温大热,其性善走,故为通行十二经纯阳之要药,外则达皮毛而除表寒,里则达下元而温痼冷……”细辛气味辛温,助麻黄以解表,助淡附片以温经散寒。《神农本草经》谓其“主咳逆,头痛脑动,百节拘挛,风湿痹痛,死肌。明目,利九窍”。羌活、秦艽祛风散寒止痛;白芷、川芎行气活血,祛风止痛;白芍缓急止痛,且能防止淡附片、细辛等温燥药过量伤阴;蜈蚣、僵蚕搜风止痉,通络止痛。甘草、大枣和中解毒,调和药性。
(感谢毛德西、李发枝教授对本文的指导,作者供职于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责编:张 驰审核:刘 旸终审:杨 明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s://zydq.1006ss.com/?p=39587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