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太阳病,以火熏之,不得汗,其人必躁,到经不解,必圊(qīng)血,名为火邪。
【115】脉浮热甚,反灸之,此为实,实以虚治,因火而动,必咽燥唾血。
《内经》有言,阳络伤则唾血,阴络伤则便血数升。太阳之病,本当从汗外解,漫以火熏,使毛孔干燥,汗不得泄,阳气内张,皮外固拒,则其人必躁,以至欲坐不得,欲卧不安。七日不解,阳热内陷,伤其阴络,遂致圊血。脉浮固属太阳,热甚则将传阳明,本属实热,反误认为假热实寒而灸之,于是阳热上炽,伤其阳络,遂致咽燥唾血。咽为胃管,以咽燥,故知其将传阳明也。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zydq.1006ss.com/?p=51481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