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想象吗?一种恐怖的疾病正悄然蔓延,它会让患者的眼睛开始出血,场面宛如恐怖电影中的一幕。然而,这并不是科幻,而是真实发生在我们眼前的危机。
最近,非洲的卢旺达爆发了一种被称为“眼出血疾病”的致命病毒,引起了全球的关注。为了遏制这种病毒的扩散,卢旺达政府已紧急宣布旅行禁令,美国也开始采取措施,对过去曾在卢旺达停留的旅客进行筛查。
这样的紧急措施让我们意识到,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或许比我们想象中离我们更近。全球化的今天,没有人可以完全置身事外,我们每一个人都可能受到这场危机的影响。
致命的“眼出血疾病”:它是什么?
“眼出血疾病”其实是由马尔堡病毒(Marburg Virus)引起的一种出血热,类似于我们更为熟知的埃博拉病毒。这种病毒以其极高的致死率和令人恐惧的出血症状著称,患者可能会出现发热、呕吐、腹泻等症状,最为显著的是,病毒会引起身体内外的广泛出血,其中包括眼睛的出血。这种画面不仅令患者和医护人员恐惧,也让人们意识到,这种疾病的残酷和不可控性。
马尔堡病毒与埃博拉病毒同属丝状病毒科,是是致命的埃博拉病毒的“近亲”。它们的传播途径类似,主要通过与感染者体液的直接接触传播。正因为传播途径的特点,一旦某地区暴发疫情,很容易引起局部甚至跨区域的扩散,特别是在医疗条件有限的地区。
2014至2016年期间,埃博拉病毒在西非爆发,造成11,000 多人死亡。
卢旺达的紧急行动:为何全球都应关注?
此次疫情暴发在卢旺达,尽管看似遥远,但由于现代航空网络的高度发达,任何一个局部疫情都可能迅速传播到全球其他地区。为了防止疫情扩散,卢旺达政府迅速采取了措施,限制人员的跨境流动。根据英国《太阳报》的报道,卢旺达政府已对受影响地区实施了紧急旅行禁令,希望通过控制人员流动来遏制病毒的蔓延。
与此同时,美国疾控中心也高度重视此次疫情的潜在威胁。据CNN报道,美国将于10月14日开始,对过去21天内曾在卢旺达停留的入境旅客进行筛查。早在10月7 日,美国疾控中心将其旅行健康警告提升至 3 级,敦促人们重新考虑前往卢旺达的非必要旅行
这一举措表明,美国担忧病毒通过国际旅行进入本国,可能会对公共健康造成威胁。这样的举措不仅在防范病毒的跨国传播,更提醒了我们每一个普通人,在这个地球村里,我们与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都紧密相连。
马尔堡病毒的可怕之处:致死率高达88%
第一次疫情发生在 1967 年,当时德国和南斯拉夫的实验室工作人员正在研究从乌干达进口的非洲绿猴。该病毒最初是在德国马尔堡市的一个实验室中被发现的,因而得名。当时,德国马尔堡、法兰克福以及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的实验室工作人员,均出现了出血热。
它的致死率高达23%到90%,这取决于患者的健康状况以及是否能够得到及时的医疗干预。不幸的是,在卢旺达和其他一些非洲国家,医疗资源的短缺使得病毒的致死率更高。
马尔堡病毒的自然宿主是果蝠,但也能感染灵长类动物、猪等动物。当人类进入果蝠栖息的洞穴或矿井,接触到受感染的唾液、尿液和粪便时,就会被感染。
例如,在1998-2000年刚果爆发的马尔堡病毒疫情中,有154人感染,128人死亡。
人类与受感染的动物接触后,就会开始爆发疫情。它主要通过直接接触在人与人之间传播,尤其是通过体液,并导致类似埃博拉的疾病,出现发烧、头痛和不适,继而出现呕吐、腹泻和酸痛。感染大约5天后就会出现出血现象,高达 90%的感染者可能会死亡。
患者感染马尔堡病毒后,往往在几天内病情急剧恶化。病毒会攻击人体的内皮细胞,破坏血管壁,导致体内器官和组织的严重出血。在2周内,病毒就会扩散至全身并导致多器官衰竭。
这不仅让患者承受极大的痛苦,也增加了医护人员在护理患者时的感染风险。更为可怕的是,这种疾病目前没有特效药,也没有经过广泛验证的疫苗,治疗主要依赖于支持性疗法,如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和输血。
该病毒引起的早期症状与其他疾病相似,包括高烧、头痛和不适。但感染马尔堡病毒的人很快就会出现严重的水样腹泻、恶心和呕吐等症状。患者的鼻子、牙龈或身体其他部位(包括眼睛)也可能开始出血。
英国卫生安全局指出,病毒会通过与受感染患者的血液、体液或分泌物密切接触在人与人之间传播。这可能是通过直接接触或触摸带有血液或体液的表面而引起的。
在卢旺达,一些人最初被检测出患有疟疾。但当常规治疗不起作用时,医护人员就知道有些不对劲。后来,当人们意识到身边爆发了马尔堡病毒时,其中许多人已经被感染。
此前,由于发现两例疑似马尔堡感染病例,德国汉堡的一个主要火车站被关闭。
波士顿大学的病毒学家亚当·休姆向《自然》杂志透露,在过去的疫情中,马尔堡病毒的死亡率为 23%至90%。
无国界医生组织的急诊医生兼流行病学家 Armand Sprecher 说。他曾参与实地丝状病毒疫情应对工作,包括 2004-2005 年安哥拉马尔堡病毒病疫情,这是有史以来最大的疫情,252 名感染者中有 227 人死亡。他说:“越来越多的人病情会越来越严重。”
对中国的启示:疫情离我们并不遥远
虽然此次疫情爆发在非洲,但我们并不能因此就放松警惕。在疫情的全球化时代,任何一个地区的传染病都有可能迅速传播到其他地区。正如新冠病毒向我们展示的那样,病毒的跨国界传播速度远超我们的想象,而人类的流动性是疾病传播的最大助推器。
对于中国公众来说,我们应当关注的是,国际旅行和跨境贸易的频繁,使得我们与这些远方的疫情息息相关。尽管中国目前并没有报告马尔堡病毒的病例,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掉以轻心。尤其是对于计划前往非洲,或者与来自疫区的人有接触的公众,更需要保持高度的警惕。
减少不必要的跨境旅行,这些都是我们每一个普通人能够做出的努力。在面对传染病时,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s://zydq.1006ss.com/?p=47860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