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历来是国学重地,早在唐代,玄奘大师就来到成都学习“摄论”。可见当时释家学问氛围。
1943年前后,南怀瑾先生也是在成都随袁焕仙学习禅学,并共同开创了维摩精舍。南怀瑾先生讲了很多成都传奇高人的故事。
其实,还有很多生活在成都、工作在成都的国学养生大家,也许你随时可以见到。
我之前介绍过成都中医大李仲愚教授,今天再介绍一位养生家:方宗骅。
方宗骅先生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非常著名,媒体纷纷报道,是四川省保健专家,也是被政府认可的高级气功师,曾任四川气功医学研究所所长。
方宗骅将其所学功法总结为峨眉内功,这与峨眉临济气功不一样,读者应知。
一、方宗骅功法体系略讲
总体而言,方宗骅先生功法体系来源于峨眉剑派,属于道家养生功法。
1. 理论体系
方宗骅曾总结道家养生历史,基本沿用道家基本常识,推崇“太平经”、“周易参同契”、“抱朴子内篇”等传统经典。
方宗骅将其所学归为“玄门内功”,为道家剑派功法,并将其功法源头推到三国时代(溯源是传统,武学、道家多如此,甚至家谱也如此。但就实际意义言,大可不必)。
对于养生气功的认识更侧重于练法,对于整体理论和认知没有李仲愚先生讲得透彻。
2. 功法体系
方宗骅的功法比较多,就功能而言可分为健生功(如六步按摩、放松、修真功,简化六步功等)、强身功(如玄门内功拳法、神功掌、清虚剑、八法拳、修真功等)、养生功(如六步纯阳功、内丹术)、功能性动功(如十二导引术、内劲功、乾坤功、方道等)。
虽然功法多,但不少动作有重复。
加上功法来源不同,全部归为峨眉内功,有拼凑之嫌。
就其单个功法而言,还是有非常好的参考价值。
二、方宗骅养生功练功诀要
1. 先功后静:
方宗骅认为应先与大自然沟通,采天地灵气,即先练动功,气血流通,再练静功。所谓先收精华,后起先火。
2. 劲、气、养、彩:
以传统导引术为基础,采用独特采气法、意识诱导法、调动气机,自然的升降开合,形成以动为导,以静为养,累精集气,聚气全神。有“劲”(强身)、气(却病)、养(延年)、彩(潜能)四种作用。
3. 炼功诀要
要一:顺应法:顺应自然变化,阴阳配合。早为阳,动为主,但以静为先;晚为阴,以静为主,但动为先。
要二:炼形法:根据自己身体确定练法,不拘泥于固定功法。架子可高可低,重视自悟。
要三:风火法:初练功,不要管呼吸,更不能搞深呼吸,自然为主,动作为先。熟练后,才可用发声导引激发,所谓呼吸法,如哼、哈、嗨。
要四:神守法:随意才是真。似守非守才是守。
三、六步养生功概要
六步养生功是方宗骅峨眉内功基础,用意较少,不容易出问题。
六步养生功包含:按摩功、放松功、修真功、水火功。
其中不少动作与传统坐功八段锦、十六段锦可以找到相应。
1. 六步按摩功:即干洗脸洗头的详细法。
1.1 搓手浴面容色春(面部)
即搓脸,顺序为:两手搓热——贴面部向上用力,向下微贴——面部搓热后——两手罩面部,手不触面,上下浮动,反复六次。
1.2 梳头压府神智清(风府穴)
即手指梳头,顺序为:两手梳发极(左右手五指指腹贴头侧发际线,相对来回按擦)——两手梳后脑(两手指腹贴后脑,上下按擦)——两手梳头顶(两手指腹贴头顶,来回前后按擦)——按风府(两手从前发际线梳到后发际线,再按风府穴三次,反复六次)。
均以微疼痒,发热为度。
1.3 分额揉阳御风邪(太阳穴)
即按太阳穴:两手空握拳,屈食指,食指中节放眉额,用柔力向两边滑动到太阳穴,揉太阳穴,顺逆各三圈为一次,连续三次。
1.4 旋目运眼通肝经(眼周)
即转眼睛,按眼:
先闭眼,两眼左旋六圈,右旋六圈;
再两手大拇指鱼际贴眼眶内(晴明穴),先从下向外旋转按摩眼眶六圈,再从上向外按摩眼眶六圈。
1.5 擦鼻按迎强肺肾(迎香穴)
即按摩鼻子和迎香穴:
先两手大拇指侧擦热,上下按摩鼻翼;
再用食指点按迎香穴到发热。
1.6 转耳点承通全身(承浆穴)
两手食指从下沿外耳道旋转按摩,再用食指堵住外耳道,突然拔出;连续六次;
再用左手(女右手)食指按摩承浆穴至发热。
2. 六步放松功
此法通坐功八段锦和站功八段锦。
2.1松颈摇头天柱通
即狮子摇头,与坐功八段锦转天柱类似,但幅度更大:
肩宽站立,两手握拳贴于腰肾部;
头由左向右摇转三圈,再右右向左腰转三圈,此为一次,反复三次。
需注意,摇转需慢而柔和,有颈椎不适者不宜摇动,应转动即可。
2.2转指旋腕肝肺舒
即双凤戏翅,两臂胸前交叉,再左右斜上举,手心相对;
手腕先外旋3圈,再内旋3圈;反复三次。
2.3伸臂划肩利关窍
即黑熊伸臂,类似张至顺长寿功“浪里行舟漂海洋”,但更简单;
肩宽站立,两手握拳,上举头高,伸臂如划船:双手有前向后划船三圈;手下垂,再由后向前划船三圈;反复三次。
也可弓箭步。
2.4侧身转腰强肾功
即岩鹰寻食:
肩宽站立,两手垂身侧,十指张开成鹰爪,再曲指成虎爪,手心向下,上提胸前;
两臂成椭圆,两脚不动,腰为轴左转三次;再右转三次;
此为一遍,连续三遍。
2.5擦腰摆胯理脾胃
即白虎摆尾,就是转胯:
两手背腰侧,掌心贴髂脊下,先由左向右转胯三圈,再右向左转胯三圈。
此为一遍,转三遍。
2.6抖手活腿气血通
即仙鹤展翅,此为抖动,不同于八段锦背后起颠。
肩宽站立,两手合胸,指尖向上,由快到慢,前后抖动手指,108次;
两手分开抖动,从头到体侧,再降到胯部;再上升到头前;如此为一遍;反复三遍。
再两膝微屈,随手抖动,两腿内外摆动1-2分钟。
3. 六步修真功
包含:双手采气调真元、电击命门火自添、叩齿漱津坎填离、出掌探珠神贯鼎、熏炼真金填气海、无为内养大还丹。
因其用意较多,动作复杂,不详细介绍。
其动功与大雁功有类似之处,对于初学者而言,起调太高,不如八段锦简单明快。
4. 六步水火功
即站桩功,或说峨眉十八养生桩,有高、中、下不同练法,包含:双凤朝阳、狮子抱球、岩鹰展翅、白鹤敞翅、虎坐中堂、黑熊扑笋。
此桩法比较复杂,就养生而言,不如混元桩简单直接。
四、其他功法略评
方宗骅介绍功法较多,无法一一介绍,但就养生而言,也不必全部了解,就武术而言,不若太极、形意、八极拳系统。
方宗骅功法名字和部分招式名字过于高大,不够简单质朴,反而显得底蕴不足。
如金罡神掌功,用金罡和神掌容易让人产生误解,感觉像江湖套路,但实际内容却很有特色,内容较多有49式。
又如金罡清虚剑,有43式,应为峨眉剑派传承,也有独有特点,与一般武术剑法不一样。
而内功八法拳、内功八法剑、八法修真功应为系列功法,关于八法之解读并不完整。
此外,其传十二导引术、内劲功、乾坤功与八段锦、易筋经有类似之处,此处不展开介绍。
总体而言,方宗骅功法有其特点,特别六步养生功适合初学和自学者,其他功法多数需要亲授。
其功法系统较为复杂,其中不少功法名字过于玄乎,特别容易被现代浮躁且胆大的神秘爱好者利用。
有心者应仔细辨别。
感谢关注
卫昌国学
2025年4月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zydq.1006ss.com/?p=50811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