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养生 > 药食同源解(二)大米,外感发热离不开的食物
2025
04-27

药食同源解(二)大米,外感发热离不开的食物

承古文化根基,融今时代变化,理论临床并重,尊重客观事实。行山野之中,感万物之性。以己身探药,用阴阳思考。内外治不离,食养为根基。求源不唯书,内证不糊涂。自觉自醒,为灯为明。燃己,不悔,众明,我归。

大米味甘,入脾胃肺三经。

它有南北之分,南方米细长叫籼米,气微温。又高又瘦成熟期短,所以阴分少,水份少不粘,一年能收二三次,泰国缅甸都是种这种米,做米线等食品加工比较多。

而北方米相比之下短胖,叫粳米。气微凉。又矮又胖成熟期长,所以阴分足,水多而黏,能养阴补津。

伤寒白虎汤用的是粳米,阳明证最耗津液,用石膏知母清热,用粳米来补充津液耗损,而粳米又性微凉能润能清,又能利小便而解热。

而麦门冬汤也同样用粳米来应对肺燥虚火形成的黏痰无痰咳逆口燥手脚热等各种症状。

粳米补津作用可见一斑。

外感期间,最耗津液。无论伤寒温病,只要没有小便不禁,都可以多饮粳米粥或持续饮米汤来补充津液损耗。并且又有利小便而解热的作用,是外感必须之品。

粳米有糙米和精米之分。

稻谷简单脱壳后就是糙米,糙米由胚芽,皮层和胚乳组成。

而把胚芽和皮层也加工掉后,就是又去了一层皮,只留下里面的胚乳就是精米了,也就是我们平时吃的白白的东北大米了。

胚芽是种子,它有升发之力,而且糙米比较硬,所以外感期间用白精米会更好一些。

但我们平时吃饭,偶尔还是要吃一点糙米的,因为糙米的胚芽就是米的种子,种子都是能补肾中之精的。

多吃种子类的东西其实都可以补这个。

但是糙米都比较硬,所以吃之前要提前泡一宿。其实偶尔吃点硬的食物对肠胃是有好处的,总吃软的,脾胃功能反而会弱化了。

但平时吃不了硬东西的人还是尽量少吃糙米。

而痰比较多的人要少吃白精米,因为太黏了,不适合痰多的人,相反籼米对痰多的人反而更会适合一些。

最后编辑:
作者:y930712
这个作者貌似有点懒,什么都没有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