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养生 > 中药的12种搭配方式:
2025
04-16

中药的12种搭配方式:

中药的配伍合用,宛如一幅精致的画卷,从单味药的简练笔触逐渐演变而来,构成了方剂艺术的深厚底蕴。这种配伍,恰似乐曲的和弦,和谐统一,能极大地增强药效,提高治疗的精准度,以适应那些错综复杂的病情。

而异类相使,则如同兵法中的“以逸待劳,以柔克刚”。它将两味或多味功用各异的药物巧妙结合,如是舞者间的默契配合、如是琴瑟和鸣,使得疗效倍增,甚至可能实现增效减毒,达到治疗与调理的双重功效。

中药的12种搭配方法:

1-补阴与补阳:例1:熟地黄、附子:熟地黄补肾阴,附子补肾阳。二者合用可水中补火,以治肾虚。例2:龟甲、鹿角胶:龟甲补任脉之阴,鹿角胶补督脉之阳。二者合用阴阳并补,填补精血(如龟鹿二仙胶)。

2-补气与补血:

例1:黄芪、当归:黄芪益气生血,当归入血(为引)补血。二者合用可益气生血,治血虚形痿。例2:当归、人参:当归补血,人参益气。二者合用补阴中之阳,血中之气,治气虚(补血益气)。

3-补与消:例1:白术、枳壳:白术补脾健脾,枳壳破气开痞。二者合用消补兼施(补破兼施),治脾虚气滞,食积成痞。例2:熟地黄、砂仁:熟地黄补肾阴,砂仁健脾胃。二者蒸后合用,治肾虚脾弱,能减少地黄滋腻碍胃之弊。

4-补与散:例1:黄芪、防风:黄芪补气固表,防风祛风散寒。二者合用治表虚自汗、易感冒。防风升散阳气,引黄芪达表。例2:枸杞子、菊花:枸杞子补肝肾阴,菊花清散风热。二者合用治肝虚、目疾、眩晕。

5-补与泻:例1:熟地黄、泽泻:熟地黄滋肾阴,泽泻泄肾经湿热。二者合用治肾阴虚而有湿热。例2:黄芪、防己:黄芪益气,防己利水湿。治风水浮肿,表虚身重,汗出恶风。对狼疮性肾炎、心源性水肿有效。

6-补与攻:例1:芫花、大枣:芫花逐水,大枣护胃气、解毒。二者合用治悬饮、胸水。例2:大黄、当归:大黄泻下通腑,当归润燥补血。二者合用润下通腑,治阴血亏耗,燥热内结。

7-行气与活血:例1:川楝子、延胡素:川楝子理气,延胡素活血。二者合用治气结血瘀、血气刺痛。例2:香附、当归:香附理气解郁,当归和营活血。二者合用治气血郁结之痛。

8-升与降:例1:桔梗、枳壳:桔梗化痰宣肺,枳壳下气利膈。二者合用治痰气郁结、胸膈痹闷、脘部痞满。例2:川芎、大黄:川芎引药上行,大黄清热泻火。二者合用清上部湿热火毒,治疮疡、目赤、头眩、头痛。

9-散与敛:例1:细辛、五味子:细辛散寒解表,五味子收敛肺气。二者合用治寒饮蕴肺、肺虚上气咳逆。例2:桂枝、白芍:桂枝发汗解肌,白芍敛阴和营。二者合用调和营卫,治表虚感受风邪,恶风自汗,脉缓。

添加助教老师参加学习

10-表与里:例1:麻黄、石膏:麻黄宣肺散寒,石膏清肺泄热。二者合用治表寒里热、邪热郁肺之喘咳等。例2:柴胡、黄芩:柴胡透达半表之邪,黄芩清泄半里之热。二者合用,入少阳肝胆,和解枢机,疏散郁热,治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心烦欲呕,口苦,咽干等。例3:桂枝、石膏:桂枝祛卫表之寒,石膏清内伏郁热。二者合用治外寒束表、内热烦躁、热痹、关节痛、身痛。例4:麻黄、附子:麻黄发表散寒,附子温里。二者合用温经散寒,治风湿相搏,身体疼烦。

11-寒与热(温与清):例1:细辛、黄连:细辛升散郁火,黄连清心泻火(如属肾火改黄柏)。二者合用治心肾火炎,口舌生疮。例1:苍术、黄柏:苍术燥湿,黄柏清热。二者合用治湿热在下焦,腿膝肿痛,小便赤涩、短少疼痛。

12-开与泄:例1:黄连、干姜:黄连清热,干姜温中散寒。二者合用开中焦胃家之痞,令热从中散,治寒热互结,脘部痞胀或痛,呕恶。例2:黄连、吴茱萸:

黄连苦泄清中,吴茱萸辛通理气。二者合用泻肝经之痞结,令热从下达,解肝郁,治肝胃不和,气郁化火,脘痞痛,胁痛,恶心吐酸嘈杂。

中医思维,是古老的东方智慧结晶。

在中医思维的整体构架里,每一味中药,都拥有独特的专长与魅力。它们所体现的最大价值,不在于孤立的药性药效,而是在相互交织的关系中去发挥相互成就的力量。

在中药的世界里,配伍的艺术就如同指挥家手中的乐谱,不同的配伍方式,就像不同的乐章,能够激发中药的潜在能量,使它们发挥出独特的疗效。如同琴瑟和鸣,和谐共生,中药的配伍,也是一门追求和谐与平衡的艺术。有时,即便是相同的药材,其用量的不同,也如同音调的高低,影响着整个治疗的旋律。药量的增减,可能使原本平和的药性变得峻烈,或者使峻烈的药性变得平和。这种微妙的变化,需要医者具备深厚的功底和敏锐的洞察力。

因此,面对疾病,医者必须像个德高望重的智者,学会深入探究事物背后的本质、和矛盾的主次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准确把握药物的配伍,使中药的治疗效果最大化。同时,我们还需要深刻理解药与药之间的不同特性、及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关系,这是中药配伍的精髓所在。

总之,中药的配伍,不仅是一门技艺,更是一种哲学。它要求我们用对立统一的辩证法思想,去理解和总结药物的配伍规律,使中药的神奇力量得以充分发挥。

END

温馨提示:本平台分享健康图文信息,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参考学习,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请勿盲目试用,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最后编辑:
作者:y930712
这个作者貌似有点懒,什么都没有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