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水,五脏水肿病之一。因脾阳虚、脾失运化水湿的功能而致的水肿病。 《素问·至真要大论》有“诸湿肿满,皆属于脾”的记述。《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脾水者,其腹大,四肢苦重,津液不生,但苦少气,小便难。”常兼见食少,面色萎黄等症,其脉多濡。脾主腹,而气行四肢,脾受水气则腹大,四肢重。津气生於谷,谷气运於脾,脾湿不运,则津液不生而少气,小便难者,湿不行也。
1:《不居集》方—焙土养阴汤
制首乌25 g ,丹参10 g ,扁豆10 g ,谷芽10 g ,白芍药10 g ,车前子10 g ,莲子肉15 g ,猪腰1对。
2:《傅青主女科》方—健固汤
人参15 g ,巴戟15 g ,炒白术30 g ,茯苓9 g ,炒薏苡仁9 g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s://zydq.1006ss.com/?p=49507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