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见过心跳只有30次/分的人吗?
正常人每分钟的心率一般是60-90次,有的人天生心率会稍微慢一些。
但是,为什么有的人心跳仅有30次/分?这会有怎样严重的后果?中医又有什么调理的方法呢?
01
心跳过慢导致心肌缺血
严重时可能会猝死
这位70多岁的叔叔,近年来经常感到胸闷、胸痛,症状很像是心绞痛,但是做冠脉CTA和平板运动试验检查,都没有发现问题。他以为是自己年纪大了,心血管有点“老化”,再加上年轻时身体一直很不错,因此并没有太放在心上,想着忍一忍就过去了。
可是没想到,胸痛的问题不仅没好,反而越来越严重。实在忍受不了的他,来到刘如秀主任的门诊,刘主任安排他做了24小时心电图检查,这回总算抓住了“真凶”!
原来,叔叔的心跳比正常人慢得多,全天平均心率只有每分钟40多次,最慢的时候甚至只有30次!仅仅只有正常人的一半!
刘主任告诉叔叔,这种情况在医学上叫做心动过缓。我们的心脏每一次跳动,不仅仅是向全身器官供血,同时也是在给心脏自身供血。当心跳特别慢,血液就供应不上了。早期可能没有明显的症状,容易误以为是“体虚”,甚至完全没有感觉。但是随着病情的进展,心、脑、肾这些器官都会慢慢出现缺血,严重的还会晕厥,甚至猝死!叔叔反复发作的胸闷胸痛,就是心动过缓引起的心肌缺血。
02
心跳过慢
根源在于心肾阳虚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这位叔叔的心脏跳得这么慢?
1、现代医学:生理性因素和病理性因素
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说,大致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
生理性原因:有的人天生心跳就稍微慢一点,比如每分钟50多次。还有的是运动员,长期的体育锻炼让他们的心肺功能非常好,心脏收缩能力很强,即使心率偏慢,每次跳动的射血量也能满足人体需求。像这些情况,只要不影响正常生活,一般来说不需要特殊的治疗。
病理性原因:比如甲减、心梗、冠心病、颅内疾病、高钾血症等疾病,会引起心动过缓。如果是这个原因,需要积极治疗和控制原发病。
还有一些治疗心律失常、高血压和精神类疾病的药物,用药不当也可能导致心动过缓。
像案例里叔叔的情况,无论他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心动过缓,都已经对他的健康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必须要接受治疗了。
专家提醒:眼前发黑、意识丧失、心绞痛,这些都是非常危险的征兆,必须立刻就医。
2、中医认为:心肾阳虚
从中医的角度来说,心主血脉,心脏的跳动有赖于心阳的推动。肾又是全身阳气之根本。肾中阳气充足,心阳才能充分推动心脏的跳动。否则,心脏的跳动就会无力、迟缓,表现为心跳异常减慢,中医称之为“迟脉症”。
自测迟脉症的小方法
摸一摸手腕脉搏处,一呼一吸之间,正常人的脉搏跳动次数是4-5次,如果脉搏跳动次数仅有3次,甚至还不足3次,就属于迟脉症。
温馨提示:此方法仅供参考,诊断心动过缓需由专业医生进行。
03
国医大师经验:
迟脉症需温阳、通阳
国医大师刘志明刘老出生中医世家,今年已经96岁了。在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血管疾病方面,有80多年的临床经验。
刘如秀主任是刘老的女儿,同时也是刘老的学术传承人,她告诉我们,针对迟脉症的治疗,刘老提出了一个独到的观点:不仅要补阳,还要通阳。
心肾阳气不足当然需要补,但光是补还不够,必须要让阳气流转起来,让“生命的小舟”真正动起来,才是有效的补。
叔叔出院后,来到刘主任的门诊上治疗。刘主任按照刘老的思路,给叔叔号脉开方。经过4个月的中医调理,现在叔叔的心率已经基本和正常人一样,安静状态下最快可以达到75次/分,胸闷胸痛再也没有发作过。而且觉得自己的精神状态也更好了。
温馨提示:心动过缓的治疗需由专业医生进行,切勿自行抓药。
03
两个药膳方、一组养心穴通阳、养心
迟脉症的治疗需要专业医生开方,在治疗的同时,可以配合刘主任带来的两个药膳辅助调理。
1、米酒核桃汤饮
食材:米酒、核桃。
做法:把核桃仁敲碎放入锅中,倒入适量米酒,小火煮10分钟左右。每天吃1-2次,没有特别的禁忌。便秘的人更适合。2、椰肉糯米饭
食材:椰肉、糯米
做法:新鲜椰肉切成细丝,蒸糯米饭的时候,放入适量椰肉一起蒸即可。
除了两个小药膳,建议你还可以经常揉一揉手臂上的“护心穴”,不爱花钱、不费力,就能养心护心。
1、内关穴
在腕横纹上2寸(大约3指并拢宽度),两根肌腱之间。内关穴归属心包经,有理气、宽胸、宁心、安神、止痛的功效。现代研究[1]也证实,刺激内关穴有助于改善心肌细胞传导性,预防和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
2、灵道穴
这个穴位和内关穴挨得很近,在腕横纹下1.5寸(大约食指、中指并拢的宽度),手握拳时鼓起的内侧一根肌腱上。灵道穴归属心经,可以升发心气,它在临床上也常用于治疗心律失常,改善心慌、胸闷等症状[2]。
内关穴和灵道穴位置很接近,平时可以用大拇指按揉腕横纹下方的这一带位置,两个穴位都能同时顾及到。
参考文献
[1]刘艳秋, 符校魁, 宋国平,等. 经皮穴位电刺激内关穴对右美托咪定诱发患者心动过缓的影响[J]. 中华麻醉学杂志, 2021, 41(6):4.
[2]张小艳, 熊鹏, 樊亚崑,等. 针灸内关、灵道及曲泽穴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研究[J].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6, 16(11):3.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s://zydq.1006ss.com/?p=47833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