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养生 > 本是同根生,白芍和赤芍有何区别?
2025
02-14

本是同根生,白芍和赤芍有何区别?

作者: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扶宇


芍药

芍药作为中药应用的历史悠久,最早在《神农本草经》中记载,芍药为中品“味苦平。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寒热,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气。生川谷及丘陵”。南朝梁代著名医药学家陶弘景首次提出芍药有白、赤之分,在他的著作《本草经集注》中记载,芍药“今出白山、蒋山、茅山最好,白而长大,余处亦有而多赤,赤者小利。”虽未明确划分出白芍、赤芍,但提到了药材的性状、产地与功效的差异。

简而言之,在梁代之前,只有芍药,没有白芍、赤芍之说。而在陶弘景之后,我国的医药学家经过前人的用药经验积累和总结,也开始认识到芍药的白、赤之分。到了现代,《中国药典》中已不再记载芍药,而是分别记载了白芍和赤芍两种中药。

那么,本是同根生的白芍和赤芍到底有什么区别呢?查阅历代本草和医药书籍,其中不乏对于白芍和赤芍的功效差异记载,如下:

金代,《注解伤寒论》:“芍药,白补而赤泻,白收而赤散。”

明代,《本草纲目》:“白芍药益脾,能于土中泻木。赤芍药散邪,能行血中之滞。”

现代,《本草正义》中阐释得更透彻:“一为补血养肝脾真阴,而收摄脾气之散乱,肝气之态横,则白芍也;一为逐血导瘀,破积泄降,则赤芍也。”

综上,我们可知白芍的功效偏补、收,既能补肝血养肝;又能柔肝、敛肝、疏肝,兼能安脾;而赤芍功效偏泻、散,长于清热凉血,能清血分实热,活血化瘀,兼泻肝火。“土中泻木”是指在调理脾胃的同时能疏利肝胆。

区别一

最后编辑:
作者:y930712
这个作者貌似有点懒,什么都没有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