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银花丹皮汤
【组成】银花20g,丹皮10g,当归15g,赤芍15g,山甲8g,桃仁15g,红花10g,莪术12g,黄芩10g,防风10g,白芷10g,元参10g,陈皮10g,白鲜皮20g,地肤子20g。
【用法】水煎服,日1剂,服50剂后改为隔日1剂
【适应证】瘢痕增生,质地变硬,颜色紫暗,需活血化瘀、软坚散结。
【出处】《中西医结合治疗瘢痕的案例与方法》
2、 软坚消瘢散
【组成】乌梅肉15g,白蒺藜10g,白僵蚕10g
【用法】蜂蜜调服,每次6g,每日4次
【适应证】食道、皮肤瘢痕狭窄
【出处】张氏经验方
3、八味消痕散
【组成】白芷、天花粉、三七、丹参、桃仁、夏枯草、山慈菇、当归各10g
【用法】研末调黄瓜汁外涂,日2次,每次2小时
【适应证】凹陷性痘坑及色素沉着
【出处】痤疮中医辨证治疗专家经验
4、蒺藜山栀醋调方
【组成】蒺藜子、山栀子各一合(约15g)。
【用法】研末,加醋调匀,夜涂患处,晨起洗净。
【适应证】面部瘢痕,色素沉着。
【出处】《中医偏方与外用药瘢痕疙瘩的探索》
5、清热解毒软坚散结方
【组成】酒黄芩20g,黄连15g,黄柏12g,赤芍20g,丹参20g,桃仁12g,三棱20g,蜈蚣2条,全蝎5g等。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数月。
【适应证】瘢痕疙瘩伴红肿热痛,需清热活血。
【出处】《重庆市巴南区中医院临床研究》
6、复方艾叶煎
【组成】艾叶15,老松皮30,威灵仙15,红花10
【用法】煎汤3000ml湿敷,每日2次
【适应证】炎症后红斑及瘢痕增生
【出处】中西医结合治疗疤痕经验
7、大黄芒硝散
【组成】大黄、芒硝(等量)
【用法】75%酒精调糊外敷,红外线照射,日2次
【适应证】硬结性瘢痕、痤疮后结节
【出处】秘方集锦
8、麦麸调油方
【组成】大麦麸(春夏用)或小麦麸(秋冬用)。
【用法】筛粉后调植物油敷涂患处。
【适应证】全身瘢痕,尤适于新旧瘢痕软化。
【出处】《中医偏方与现代疗法结合治疗瘢痕》
9、蛋黄去瘢膏
【组成】熟鸡蛋黄5-7枚。
【用法】取蛋黄炒至焦黑,外涂瘢痕,每日3次。
【适应证】浅表瘢痕,淡化瘢痕颜色。
【出处】《中医偏方与现代疗法结合治疗瘢痕》
10、鹰屎僵蚕蜜敷方
【组成】鹰屎白60g,僵蚕45g。
【用法】研末调蜂蜜外敷,每日3-5次。
【适应证】瘢痕疙瘩,顽固性增生。
【出处】《中医偏方与外用药瘢痕疙瘩的探索》
11、 水蛭活血汤
【组成】水蛭9-15g,桃仁、红花、制乳香、制没药、三棱、莪术、伸筋草、炙山甲、威灵仙各10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1-3个月。
【适应证】淤血阻滞型瘢痕,需破血逐瘀。
【出处】《中西医结合治疗瘢痕的临床经验》
12、消积排通汤
【组成】白芷、甲珠、雷丸、寸冬、元胡、桃仁
红花、荆芥各10-15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适应证】瘢痕实热型,伴疼痛瘙痒。
【出处】《中西医结合治疗瘢痕的临床经验》
13、丹参注射液外敷法
【组成】复方丹参注射液。
【用法】浸透棉球后外敷瘢痕,日2次,2-3个月。
【适应证】瘢痕疙瘩,促进胶原降解。
【出处】《中西医结合治疗瘢痕的案例与方法》
14、灭瘢膏(超声透入法)
【组成】羊脂100g,丹参80g,五倍子120g,蜈蚣30条,刺五加60g。
【用法】制膏后作超声耦合剂,结合超声治疗。
【适应证】增生性瘢痕,软化结缔组织。
【出处】《中西医结合治疗瘢痕的案例与方法》
15、鸡蛋灭瘢方
【组成】熟鸡蛋黄5-7枚(炒黑成油)
【用法】外涂患处,每日3次,至瘢痕消退
【适应证】各类新旧瘢痕
【出处】《中医偏方与外用药瘢痕疙瘩的探索》
16、消痕油
【组成】五倍子50g,五灵脂10g,紫草30g,乳香5g,没药5g,蜈蚣20条
【用法】麻油浸泡后煎制,外涂加压包扎
【适应证】烧伤、创伤后增生性瘢痕
【出处】杨氏经验方
17、瘢痕止痒软化膏
【组成】五倍子100g,强的松0.1g,地卡因10g,氧化锌200g,羊毛脂40g
【用法】外涂后加压包扎,每日换药
【适应证】增生性瘢痕伴瘙痒
【出处】应氏经验方
18、五灵脂丸
【组成】五灵脂1500g
【用法】炼蜜为丸,每丸3g,每次半至一丸半,日2次口服
【适应证】瘢痕疙瘩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s://zydq.1006ss.com/?p=47474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