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蛰虫丸(中成药)瘀血内停所致的癥瘕、闭经,症见腹部肿块、肌肤甲错、面色黯黑、潮热羸瘦、经闭不行。
桂枝茯苓丸
下瘀血汤:下瘀血汤出自《金匮要略》,其方组成:大黄二两(6克)桃仁20枚(9克),䗪虫20枚熬去足(9克)。有活血逐瘀破结的功效,原为治疗产后腹痛有瘀血者,药力峻猛,原方以上三味药研成细末,用蜂蜜调和做成4个药丸,每次煎服一丸。可加减用于治疗痛经、子宫肌瘤、产后胎盘不下、宫外孕、癫狂症、慢性肝炎、脑外伤后遗症、中风后遗症等属于瘀血内结者。
桃仁承气汤
抵当汤:
水蛭(熬)三十个、 虻虫(去翅足,熬)三十个、 桃仁(去皮尖)二十个、 大黄(酒洗)三两。
注:以上为《伤寒论》原书剂量,汉朝一两为15.625克。
【组成】水蛭、虻虫各30个(各6克),桃仁20个(9克),大黄三两(9克)。
【用法】水煎服。
【功效】破血逐瘀。
【主治】主治下焦蓄血,少腹硬满疼痛,小便自利,喜忘发狂,大便色黑,舌淡紫,苔白,脉沉迟或弦细涩。
【临床医案】临床主要用于治疗慢性肾夏竭、瘗闭、高黏血症等病症。
抵当丸虻虫(去足翘熬,一作二十个)、水蛭(猪脂熬黑,如无,以陵鲤甲米漆涂炙代之,一作五分)各三十个(9g),大黄(酒浸)三两(一作一两,一作五钱)(9g),桃仁(去皮尖)三十个(一作二十个,一作五钱)(12g)。
“成无己曰:伤寒有热,少腹满,是蓄血于下焦.若热蓄津液不通,则小便不利,其热不蓄津液,而蓄血不行,小便自利者,乃为蓄血,当与桃仁承气汤、抵当汤下之。然此无身黄尿黑,又无喜妄发狂,是未至于甚,故不可用其余快峻之药也,可与抵当丸小下之。”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s://zydq.1006ss.com/?p=47409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