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仅供学习和参考,不能替代医嘱和处方。文中所述方剂,非专业读者务必在中医师辨证指导下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本文理论依据:《中医方剂学》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今天这篇文字,我想和你说说,腰以下发凉这个事儿。可以说,这是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症状。患者往往没啥大毛病,就是腰以下不热乎,腰凉屁股凉,两条腿发凉。到医院去检查,也查不出任何问题。对这个情况,中医有什么可行办法呢?来,咱们还是结合具体的医案来说明吧。话说有这么一个男子,当时57岁。初诊的时间,是1986年的10月。啥毛病呢?和方才说的一样,腰以下部位发凉,而且十分怕风,嘴巴里头还经常泛清水。这些症状,已经有十年了,近些年逐渐加重。由于已经严重影响到生活质量,此人不得已投中医治疗。刻诊,患者脉象细软,舌淡,苔薄白。患者自述,现在可以说是全身乏力,每天都处于“半死不活”的状态。晚上夜尿也多,平均每天晚上3次左右。细问之,患者大便每天1到2次,便溏。
当时接诊的医家是谁呢?是刘俊士前辈。刘师是当代西学中的优秀代表,在中西医结合研究方面有很深的造诣。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查阅一下。刘师在了解到患者基本情况以后,提笔书方一首。但见:熟地15克,山萸肉10克,山药30克,泽泻9克,茯苓12克,丹皮9克,制附片6克,肉桂5克,干姜6克,一共开3剂。结果如何?患者服用3剂以后,很快就觉得下肢发凉明显减轻,其他的一些症状也有好转。此时原方加减,再投6剂,后来以成药金匮肾气丸善后。最终,患者诸证悉平。十年顽疾,总算告一段落。这就是医案的基本经过。它在刘师编著的一些古方、经方验案专著里,有所收录。来吧,咱分析一下这个病例。此人主诉,是腰以下发凉、怕风。我们都知道,腰以下部分,属阴。中医常常将其和肾联系在一起。腰为肾致府。肝肾,主腰膝筋骨。所以腰以下部分的发凉、怕风,首先得考虑肾阳不足,温煦功能失常。按照肾阳不足的思路走,你会发现,患者其他的一些问题,也都有了合理解释。比如说口泛清水。中医讲,肾在液为唾。肾阳不足,唾液收纳不固,所以患者口水特别多。肾阳不足,肾的固摄之力不强,所以患者夜尿频多。肾阳虚日久,脾阳跟着虚弱,所以患者便溏。至于说脉细软,舌淡苔薄白,以及全身乏力等, 也都是肾阳虚的典型表现。那这时候怎么办呢?自然是温补肾阳,兼补脾阳。你来看当时医家的配伍:熟地15克,山萸肉10克,山药30克,泽泻9克,茯苓12克,丹皮9克,制附片6克,肉桂5克,干姜6克。这个方子,很简单,是金匮肾气丸的加减。其中桂枝改肉桂,加上一个干姜。
对金匮肾气丸的方义,想必你已经非常熟悉了。其中,熟地、山萸肉和山药,用于滋补肾阴肾精。泽泻、茯苓和丹皮,用于泄浊。坏东西搬出来,好东西才能补进去。在滋补肾阴肾精的基础上,加一把火,附子和肉桂填进去,用于温补肾阳。这就是阴中求阳,补阳而不燥,阴阳兼顾。最后,加一个干姜,用于补脾阳。你看,通过这样的办法,患者的问题很快得到缓解。读者朋友,其实从专业的角度看,这张医案里所体现出的治疗方法,平淡无奇,是中规中矩的常用治法,没啥特别之处。但是,它所针对的病情,却十分普遍。金匮肾气丸加味这个治法,也是可以效法的。所以说,它有很强的示范意义,实用性很强。不信,你可以去观察。在生活中,有很多人,尤其是上了年纪的人,在当下这个季节主打一个“凉”字。腰凉、腿凉、屁股凉,夜尿频多,身体疲乏无力。看舌头,多半舌淡,苔薄白,甚至有些舌体胖大。病情久一点的,脾阳受累,消化还可能不太好。这个时候,以金匮肾气丸加味来应对,确实是很好的治疗方法。不用汤剂,以成药应之,也完全可以。总之,这就是针对常见亚健康状态的一种常见治法,我们中医爱好者和从业者,是必须知道的。当然,有些人的凉,不是真的缺少阳气,而是气机郁滞,阳气发不出来。这个时候,以肾气丸加减应对,效果就一般。可见,同样是类似表现,还需要辨证论治,不能一概而论。好了。这个事儿,我就和你聊这么多。希望这小小文说,能给一些人带来启发。全文完。我感谢你的阅读。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s://zydq.1006ss.com/?p=46592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