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养生 > 冯世纶经方医案:桂枝芍药知母汤的灵活应用
2025
04-21

冯世纶经方医案:桂枝芍药知母汤的灵活应用

整理:杨雅阁 苗志学 喻刚

某女,51岁。干燥综合征病史15年,SS-A阳性,2024年7月2日查血沉84mm/h,尿蛋白±。

初诊2024年8月3日。

症见手指足趾关节及肘膝关节疼痛,汗出恶寒,口中和,纳可,晚上7点困乏必睡一会,晨起脸浮肿,小腹冰凉,矢气多,腰部易汗出,闭经8月,大便粘日1行,小便多;苔白,脉细弦。

辨六经为少阴太阴合病。

辨方证为桂枝加苓术附芪汤证。

处方:生黄芪15g,桂枝10g,白芍10g,炙甘草6g,苍术15g,茯苓12g,黑附片24g,自加生姜3片、大枣4枚。

按:此证汗出恶寒、关节疼痛属少阴表虚不固;小腹冰凉、晨起脸浮肿、尿多便粘乃里虚寒并水饮内停。桂枝加附子汤治在少阴,强壮解表、调和营卫,苓术利水,黄芪固表实卫。

二诊2024年9月7日。

关节疼痛好转,汗出减,进食汗出,但手鱼际红疼,右4趾红肿疼,左2趾疼,咽干,眼稍干,眼涩,晚上7点困乏减,食后嗳气,右胁不适,左胸到后背疼,大便日1行,自感腹变小,白天尿频,量少,夜尿2次;苔白,脉细弦。

辨六经为少阴阳明太阴合病

辨方证为桂枝芍药知母去麻防加芪己苓豆归枣汤证。

处方:生黄芪15g,桂枝10g,白芍10g,炙甘草6g,知母12g,苍术15g,茯苓12g,黑顺片30g,防己10g,赤小豆15g,当归10g,自加生姜3片、大枣4枚。

按:关节红肿热痛提示阳明郁热,此表虚未解,湿郁化热,呈少阴太阴阳明合病。老师以桂枝芍药知母汤去麻黄易黄芪固表,合赤豆当归散养血祛湿,防己利水,知母清热消肿,附片温阳振奋祛寒痛。

三诊2024年10月12日。

上药服25剂,关节痛减,足趾疼已,眼干已,进食后汗出,嗳气,纳可,大便日1行,恶风不明显,既往睡觉穿袜子,现已不穿,发落多,鱼际红已;苔白,脉细。

辨六经为少阴阳明太阴合病

辨方证为桂枝加龙骨牡蛎加苓术附豆当芪陈汤证。

处方:生黄芪15g,桂枝10g,白芍10g,炙甘草6g,生龙牡各15g,苍术10g,茯苓12g,黑顺片30g,赤小豆15g,当归10g,陈皮30g,自加生姜3片、大枣4枚。

按:阳气渐复而虚阳浮越,故加龙牡潜镇敛浮越;加陈皮理气化浊。

四诊2024年11月9日。

关节痛减,足掌前痛,上唇干痛,胸上前皮疹无明显痒,腰腿酸,进食后汗出,嗳气减,矢气多;苔白,脉细。

方药调整:上方去生龙牡加厚朴10g。

按:仍有嗳气,且矢气多,去龙牡加厚朴行气宽中。

五诊2024年12月14日。

关节疼已,唇干已,胸前皮肤不痒,近脚底起水泡,近一周心慌明显,饭后汗出,嗳气减,腰酸腿酸,乏力,矢气多,大便不成形日1行;苔白,脉细。

辨六经为少阴阳明太阴合病

辨方证为二加龙骨牡蛎加苓术陈汤证。

处方:桂枝10g,白芍10g,白薇12g,炙甘草6g,苍术15g,茯苓15g,生龙牡各15g,黑顺片30g,陈皮30g,自加生姜3片、大枣4枚。

按:患者干燥综合征诸症如关节痛及口眼咽部黏膜干燥等缓解。此阶段呈现“虚羸浮热汗出”之候,取二加龙骨汤(桂枝加龙牡汤加白薇、附子)调和阴阳、温潜兼施。白薇清浮热,附子温阳强壮,龙牡潜镇敛浮越,加茯苓、苍术、陈皮健胃理气祛湿。

老师答疑解惑

问:老师,您讲讲关于二诊时辨方证的具体思路?

答:这是桂枝芍药知母汤,把黄芪代替了麻黄,她有表证,表虚证呀,表实用麻黄,出汗多是不能用麻黄的。又可以怎么理解呢?实际也是黄芪桂枝五物汤,桂枝加黄芪汤也行,我们现在的思路就是桂枝芍药知母汤去麻黄换黄芪,这么着好记,因为表虚的厉害,用桂枝芍药知母汤去麻黄加黄芪,其他的都是桂枝芍药知母汤里面有的,又加了赤豆当归,表虚的厉害,但是还有表,是少阴阳明太阴合病,辨方证为桂枝芍药知母汤去麻黄加黄芪,加赤豆当归,这么个意思,表虚的厉害不能用麻黄,但是她有阳明,有红肿热痛的时候考虑有阳明,知母、防己可以消肿。用桂枝芍药知母汤,如果不汗出或出汗少用麻黄,出汗多就把麻黄换掉,用黄芪解表固表。

跟师心得体会

此案为冯世纶老师复杂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经方辨治案,学习此案,笔者有如下收获:

1.六经传变:从初诊少阴太阴合病,后合并阳明郁热,反映正邪交争的动态过程。

2.方证对应:遍看诸诊之方,老师处方有桂枝加黄芪汤、桂枝加附子汤、桂枝芍药知母汤、桂枝加龙骨牡蛎汤、二加龙骨汤等,始终不离桂枝加苓术附汤治在少阴,再次印证胡希恕先生提出的“痹证多在少阴”的临证经验。冯世纶老师此案辨证遣方用药,既体现“观其脉证,随证治之”的原则,又灵活变化应用经方。

3.温阳强壮思想:全程使用附子(从24g渐增至30g),配合黄芪、桂枝等治在少阴温阳强壮解表,佐以清热利湿而不伤阳。

4.桂枝芍药知母汤的灵活应用:当患者呈现“肢节疼痛、身体尪羸”的桂枝芍药知母汤证时,若其表闭无汗或汗出不畅之表实证,当取麻黄辛温发汗以开表闭;若见汗出较多、腠理不固之表虚证,则易麻黄为黄芪以固表解表。临证应用经方,不仅要方证相应,更要药证契合。

最后编辑:
作者:y930712
这个作者貌似有点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留下一个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