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养生 > 《金匮要略》译注(一)
2025
01-05

《金匮要略》译注(一)

​《金匮要略》为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之一。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诊治杂病的专著,为东汉杰出的医学家张机(字仲景)于公元三世纪初所撰。张仲景原著名《伤寒杂病论》,后流散,经后人多次收集整理,辑成《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两书。这两种书开创了理、法、方、药的辨证论治体系,为中医学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从现代观点来看,是我国最早有关疾病鉴别诊断学、症状鉴别诊断学、治疗学与方剂学的医学著作。

从原名“伤寒杂病论”,可知该书由伤寒与杂病合编而成,但仲景序中有“杂病”一词,而无“金匮”二字,这是为何?这是后人对仲景著作的尊称。匮,古通“  ”,“金匮”则是古人用以保藏珍贵资料的金属铸成的  。“要略”表明并非是原著的全貌。

成书与沿革

东汉末年,社会动乱,朝政腐败,张仲景出生在河南南阳,自小勤奋好学,聪明过人。早年曾学医于同郡张伯祖,他酷爱医学,尤其赞赏扁鹊高超的诊病医术。成年后张仲景在汉灵帝时曾举孝廉,做过长沙太守,但当他看到当时疫病流行,其宗族二百余人,竟在不到十年间,病死者达三分之二,其中患伤寒而死的占十分之七。但是医生看病只求名利,不精究疗效,于是他放弃仕途,一心钻研医学,广泛收集前人的医疗经验,并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发愤著书,而成《伤寒杂病论》张仲景在序中写道:“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

该书问世后又散佚,西晋医学家王叔和(名熙,山东高平人),在任魏国少府太医令期间,偶然见到《伤寒杂病论》的断简残章,经不断搜集整理,最终编成《伤寒论》,流传至今。并在其所撰的脉学专著——《脉经》一书中,收录了《伤寒杂病论》三分之一的内容,其中不少与现行《金匮要略》相应,这是迄今为止杂病论最早被引用的见证。故王叔和是历史上整理仲景遗著的第一人。皇甫谧(公元215—282年)在其所撰的《针灸甲乙经》序文中指出:“仲景论广伊尹汤液为数十卷,用之多验。近代太医令王叔和,撰次仲景遗论甚精,指事施用。”又据宋代《太平御览》卷七二二《方术部》引高湛《养生论》曰:“王叔和,性沉静,好著述,考核遗文,采摭群论,撰成《脉经》十卷,编次张仲景方论为三十六卷,大行于世。”可见,王叔和对仲景著作流传的重大贡献。

此后数百年中,《伤寒杂病论》的杂病内容频繁地被各方书引用、离析。公元315年葛洪所撰《肘后备急方》、五世纪陈延之所著《小品方》,都载有杂病的某些病名及治方,如《小品方》中有胸痹、九种心痛、奔㹠气等病证,还有硝石矾石散治黄症等。唐代孙思邈《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及王焘《外台秘要》中,都有不少杂病的病证及方药。从魏晋直至五代,虽然仲景著作中的杂病内容屡被引用,但未见“金匮要略”之名。《金匮要略》作为书名最早见于元代编纂的《宋史·艺文志》,谓“《金匮要略方》三卷,张仲景撰,王叔和集”。可惜,未见流传。

宋代,国家建立校正医书局。林亿、孙奇、高保衡等奉敕校正医书,发现经王叔和整理的《伤寒论》仍在流传,而《伤寒杂病论》早已亡佚而无传本,故林亿等谓:“张仲景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今世但传《伤寒论》十卷,杂病未见其书。”有幸的是,公元1034—1041年,王洙在编纂《崇文总目》期间,在图书馆的残简中发现了《金匮玉函要略方》,从此《金匮要略》复现,林亿《金匮方论序》谓:“翰林学士王洙在馆阁日,于蠹简中得仲景《金匮玉函要略方》三卷,上则辨伤寒,中则论杂病,下则载其方,并疗妇人。”此书并非是《伤寒杂病论》十六卷的全貌,而是一部经过修改的删节本。校订医书时看到其上卷伤寒部分内容简略,不如已流传的《伤寒论》完整,故删去上卷,仅将中、下二卷整理,重新编次,并将其他方书中引用的内容补入或列入附方中,依旧分为上、中、下三卷,取名为《金匮方论》。这是仲景书自汉建安十年(205)至宋治平二年(1065),上下八百余年的分合隐显的大概。

现行的《金匮要略》祖本是宋治平三年(1066)刊印的。初刊须呈献皇帝(宋英宗)检阅,因而字体较大,称为大字本。由于大字本价格昂贵,不易传播,后在绍圣三年(1096)再次经过校订重刊小字本。至今流传的元明五版(邓珍本、无名氏本、俞桥本、徐镕本、赵开美本)均为大字本系统,而明吴迁本为小字本系统。可是南宋以后,宋版的大、小字本均又遭亡佚。历经一千多年,现存的辑佚复原的《金匮要略》版本,有以下几种:

1. 元邓珍刊本:后至元六年(1340)邓珍(字樵川,号玉佩,福建南平人),从江西抚州丘氏那里得到了大字本的一种传本,于明嘉靖年间又修刻重印,书名为《新编金匮方论》。书中较多保存了宋版的旧貌,是现存大字本系统中最早的善本。此后四种明版均从邓珍版派生而出。此书为清末藏书家杨守敬入手于上海寄观阁。经过两百多年的流传,最后藏于北京大学图书馆。日本茨城大学人文学部真柳诚先生发现这是唯一的藏本,并于1988年10月在东京燎原书店影印出版。本书即以此为底本整理。

2. 明无名氏刊本:此版长期未受到国内研究界的重视,现存极少。日本真柳诚先生发现北京中国科学院图书馆有一刊本,断为嘉靖时所刊。又台北故宫博物院有一种日本江户后期的影抄本(缺下卷),因刊者不详,故称为无名氏版。书中脱文、误字等最多,仅可作为文献研究和校勘考证的参考。

3. 明俞桥刊本:该版在明嘉靖年间(1536年前后)由俞桥作序刊行。1929年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四部丛刊初编》影印收录。书中也多误字,脱文,只适于文献研究及校勘。

4. 明徐镕刊本:此版于明万历十三年(1585)由徐镕校合古今版本而成。1598年又经吴勉学校刊,1601年编入王肯堂辑的《古今医统正脉全书》,也称医统本,此后经多次重印、修刻单行本。近代该版影印本被收入《四部丛刊正编》,在中国(包括台湾)、日本有多种刊本流传,十分普及。书中误字也不少,多作为研究与教本的校勘依据。

5. 明赵开美刊本:该版于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被编入《仲景全书》,目前收藏地有中国中医科学院、沈阳中国医科大学、上海图书馆、上海中医药大学及台湾“中央图书馆”。1956、1982年人民卫生出版社两次影印赵开美本《金匮要略方论》。1997年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也影印了中医科学院所藏的《仲景全书》。清末藏书家杨守敬认为:“《金匮要略》以赵开美仿宋本为最佳,次则俞桥本,然皆流传绝少,医统本则脱误至多。”

6. 明吴迁抄本:此写本长期无人关注,直至2007年才被发现藏于上海图书馆。吴迁抄本《金匮要略方》三卷,为现存唯一的北宋小字本系统。明洪武二十八年(1395)吴迁(字景长)觅得祝均实所藏古本《金匮要略方》(绍圣三年刊行的小字本),认为“《金匮要略》诚医家之要书也,然学者漫不之顾,少有蓄之者”(见吴迁抄本《金匮要略方》所附吴迁识),于是他不顾73岁高龄,花费二十余日抄录这本珍贵医籍。该抄本在篇目、脉证、方药等方面与其他版本有较多差异。可纠正邓珍本中不少文字上的错误,并补充其未见的内容,可作为研究《金匮要略》重要的参考资料,是独一无二的善本,已被选入《国家珍贵古籍名录》。

内容与价值

《金匮要略》全书共二十五篇。第一篇相当于总论,从脏腑经络(空间)与先后(时间)两方面的唯物论观点,阐述了疾病发生、发展与转变的规律,从而提出上工治未病的总则。第二至二十二篇为各论,论述了内、外、妇、产科六十多种病证的诊治方法。第二十三篇为急症,论述各种猝死的急救法。第二十四至二十五篇为食忌,分别论述禽兽动物类及蔬果植物类食物的禁忌与治疗。由于最后三篇编写体例与前二十二篇不同,后人怀疑非仲景原著。

从篇目可知,尽管书中所载病名与今不同,但各篇的归类与现代极为相似。如《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第七》相当于呼吸系统病;《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相当于循环系统病;《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相当于消化系统病。又如虽同称为“痈”,但“肺痈”(类似今之支气管扩张感染、肺脓疡)归属于内科病篇,而“肠痈”(类似今之阑尾炎、阑尾脓肿)则归属于外科病篇。这是我国最早的疾病分类,并已具有一定的科学性,有利于病证的鉴别诊断。

书中所论的病证,不少是世界医学史上首先提出的,如狐惑病(相当于现代的眼、口、生殖器综合征,也称白塞氏综合征),不仅认识最早,记载最详,而且还首创了一整套治疗方法,包括内服的汤药、散剂和外用的熏剂、洗剂。疟病早在甲骨文中就有记载,《内经素问·疟论》中已有疟病的分类,但《金匮要略》首先提出疟病反复发作会形成症瘕,名为“疟母”(即今之脾肿大),并创制了治法。在《禽兽鱼虫禁忌并治第二十四》篇中多次提到“食生肉”,“牛肉共猪肉”“必作寸白虫”(即今之牛肉绦虫、猪肉绦虫),这是对肠寄生虫病感染途径的较早认识。

全书的治法,包括汗、吐、下、温、清、和、消、补,八法尽备。所用药物相当于今之解热药、催吐药、导泻药、利尿药、镇静药、健胃药、截疟药、止痛药、止痢药、平喘药、抗休克药、解毒药等等。共载方剂205首(不包括附方)。剂型有内服的汤、丸、散、酒等剂,外用有熏、洗、敷以及坐药(即今之栓剂)等法。在《杂疗方第二十三》篇中还记载了救治自缢死的人工呼吸法,“一人以手按据胸上数动之,一人摩捋臂胫屈伸之”。在治疗中还创举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如一种胸痹病针对轻重缓急的不同病情制定九首方剂。又如呕吐,“食已即吐”是实热性呕吐(类似今之急性胃炎),用大黄甘草汤;“朝食暮吐”是虚寒性呕吐(相当于今之幽门梗阻),用大半夏汤治疗;更有“呕而脉弱”的全身亡阳虚脱(类似现代的休克)出现的呕吐,则用四逆汤(回阳救逆,相当于今之抗休克)治疗。再如一首“八味肾气丸”的方剂,在本书中可主治虚劳、痰饮、消渴、小便不利等多种病证,这充分体现了“治病必求于本”的原则。

《金匮要略》中的许多方剂,千百年来一直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并被推崇为“医方之祖”。例如“八味肾气丸”为补肾的祖方,历代经加减化裁而成“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杞菊地黄丸”、“七味都气丸”以及“八仙长寿丸”等百余首方剂。“炙甘草汤”成为千古养阴的祖方,在此方基础上,后人创制出“一甲复脉汤”、“二甲复脉汤”、“三甲复脉汤”、“加减复脉汤”及“大定风珠”等多首方剂。著名的补气祖方“四君子汤”与养血祖方“四物汤”,都是从薯蓣丸中化裁而出。“逍遥散”则是从“当归芍药散”变化而来。当然,这些方剂并非尽出仲景之手,而是仲景汇集了历代相传的经方。这些经方不仅为国人传承,而且为日本汉方界所赏用。

读法及注本

本书是一千七百多年前的古医籍,文辞精练,义理深玄。《经籍纂诂》曰:“时有古今,犹地有东西、有南北。相隔远,则言语不通矣。”初阅《金匮要略》,读者心中自会产生不少疑团,故必须了解其文法。《金匮要略补正》云:“读仲景书者,总宜知其文法,乃能识其言外之意。”又曰:“知其文法,则全书之旨,如桶底脱矣。”

首先要运用训诂(即解释字义)的方法,明白字的本义、引申义以及多义字、通假字的应用。例如“烦”字,在本书中多见,但字义不一,有训为“热”、“剧”、“动”、“乱”、“闷”等的不同。“劳之为病,其脉浮大,手足烦”(《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中,释为“热”,“手足烦”即手足热;“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痓湿暍病脉证治第二》)中,释为“剧”,“疼烦”即疼剧;“蛔厥者,当吐蛔,令病者静而复时烦,此为脏寒,蛔上入膈,故烦”(《趺蹶手指臂肿转筋阴狐疝蛔虫病脉证治第十九》)中,释为“动”,是“静”的反义词,指躁动不安的症状;“妇人乳中虚,烦乱呕逆,安中益气,竹皮大丸主之”(《妇人产后病脉证治第二十一》)中,释为“乱”,“烦”“乱”两字同义;“阴气孤绝,阳气独发,则热而少气烦冤,手足热而欲呕,名曰瘅疟”(《疟病脉证并治第四》)中,则释为“闷”,“冤”古通“悗”,闷也,“烦”“冤”两字为同义复词。

古人撰文还善用修辞表达,读古籍若不明修辞,理解仅拘于一字一词,随文敷衍,则大乖本旨。本书中最为难解的,也就在于形式多样的修辞手法。如互文、借代、连及、双关、相形、避复、错综、分承、倒装、省略、举隅、顶真、夸张、比喻、摹状等,原文中多见运用。只有掌握了古汉语修辞手法,才能正确理解仲景原旨。如《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第七》篇[02]条“风中于卫,呼气不入,热过于荣,吸而不出”,这是一种挟句形式的互文。第一与第三句互见风热侵入荣卫,第二与第四句互见呼吸不入不出(实则是难入难出),其本意是风热侵入荣卫,出现呼吸困难的症状。又如《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治第三》篇[10]条“狐惑之为病……其面目乍赤乍黑乍白”,其中“面目”二字当着眼于“目”,言“目”而连及“面”,这是一种连及的修辞形式;“乍”,或也,其意是“目或赤或黑或白”,表明狐惑病眼部病变的全过程。其下[13]条原文可证。“目赤”即“初得之三四日,目赤如鸠眼”。“目黑”即“七八日,目四皆黑”。“目白”即“脓已成也”。由此亦可见阅读古籍要前后联系,相互补充,将一篇之上下段,一段之前后句,相互呼应,视为整体。

当然,研读医学典籍还要结合医理,文理要以医理验证,求得两者统一。如《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篇首条“趺阳脉微弦,法当腹满,不满者,必便难……”,从字面理解,腹满与便难不能并见,而临症所见则恰恰相反,腹满病往往伴有大便难,故“不”字在此与“丕”通用,丕即大。“不满”即大满,“必”为连词,与“则”同义,其意是腹满者则兼大便艰难之症。一字之差,义不相同,正如《助字辨略》云:“一字之失,一句为之蹉跎;一句之误,通篇为之梗塞。”

对于本书中的医理还要活读活解,既要掌握其规矩准绳,又要领会其圆机活法,不能拘于某方某药,要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例如《妇人产后病脉证治第二十一》篇[11]条“产后下利虚极,白头翁加甘草阿胶汤主之”,白头翁汤燥湿清热,本是治热利的常用方,产后得热利理应可用,但加甘草、阿胶于理难解。探其本义,甘草可补气,阿胶以养血,仲景提示后人在治疗产后下利时,除燥湿清热为定用之法外,当虑其气血两虚,并非必加甘草、阿胶二味。正如《金匮要略浅注》云:“读金匮书,读其正面必须想到反面,以及对面、旁面。”

另外,研读《金匮要略》,还可参阅前人的注解。《金匮》的注本历来较少,比之《伤寒论》仅十之一二。近代胡毓秀《金匮要略集注折衷》曰:“释《伤寒》者,代有其人,而自宋逮今,释《金匮》杂病者,寥不数靓,则此书之难解可概见矣。”《金匮》注本自明初赵以德首起注释,至今约六七十种。早期注本以经解经,阐发精义为重。如《金匮要略论注》(徐彬注)、《金匮要略直解》(程林注)、《金匮玉函经二注》(赵以德注、周扬俊补注);晚近注本以验证临床、沟通中西见长。如《金匮要略浅注补正》(陈念祖注、唐宗海补注)、《金匮要略今释》(陆渊雷撰)、《金匮要略新义》(余无言著);日本注本则以重视考据、汇集诸说而著称。如《金匮玉函要略方论辑义》(丹波元简撰)、《金匮玉函要略述义》(丹波元坚撰)、《金匮玉函要略方论疏义》(喜多村直宽著)等;此外,尚有辨析方药的专注,如《绛雪园古方选注》(王子接注)、《经方例释》(莫文泉撰)等。这些注本皆可作为阅读《金匮要略》的重要参考资料。

《金匮要略》荟萃了我国汉以前的医学大成,是我国医学发展史上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但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书中也有不实之处。笔者的译注中也可能有误,望读者指正。


译注说明

一、本书各篇内容依次为按语、各条原文、注释、译文。

二、按语中扼要介绍篇中所列内容。如病名的考证、数病合篇的意义。

三、原文底本取自北京大学图书馆所藏元刻《新编金匮方论》(1988年日本燎原书店影印本)。

四、各条注释中包括校勘,以明刻俞桥本(简称俞本)、徐镕本(简称徐本)、赵开美本(简称赵本)、吴迁本(简称吴本)为对校本,并参考《伤寒论》(张仲景著)、《金匮玉函经》(简称《玉函经》,张仲景著)、《脉经》(王叔和撰)、《备急千金要方》(简称《千金要方》,孙思邈撰)、《千金翼方》(孙思邈撰)、《外台秘要》(简称《外台》,王焘撰),将歧义之处一一校出。

五、为帮助读者领会原文的内容,在各条原文的最后注释中列有提纲。如本条论述治病的总则、本条论述防病的纲要、本条论述刚痉的证治。

六、注释中注重文理与医理的结合与统一。文理中对字义的考证,一字多义以及修辞格式均加以说明,并摘录历代及日本注本中的精辟见解。

七、原文均加标点,原文和译文中一律采用简体字(如“癰”作“痈”,“鬱”作“郁”,“癥”作“症”)。对意义相同的异体字均改为正体字,如“噉”作“啖”,“佀”作“似”,“欬”作“咳”等。

八、某些中医病名及术语与现代医学相类似的,多有指明。如“狐惑病”类似眼、口、生殖器综合征,“心胸中大寒痛”的腹满病类似“肠梗阻”,“寸白虫”类似“绦虫”。

九、每首方剂均用中医理论解释其功效,每种药物或食物均注明其生物学科属及应用部位。

十、本书所有方剂可从书末索引中查询。


《伤寒杂病论》序

论曰,余每览越人入虢之诊,望齐侯之色〔1〕,未尝不慨然叹其才秀也。怪当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医药,精究方术〔2〕,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但竞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务;崇饰其末,忽弃其本,华其外而悴其内。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卒然遭邪风之气,婴非常之疾,患及祸至,而方震栗,降志屈节,钦望巫祝〔3〕,告穷归天,束手受败。赍百年之寿命,持至贵之重器,委付凡医,恣其所措。咄嗟呜呼,厥身已毙,神明消灭,变为异物,幽潜重泉,徒为啼泣。痛夫!举世昏迷,莫能觉悟,不惜其命,若是轻生,彼何荣势之云哉?而进不能爱人知人,退不能爱身知己,迂灾值祸,身居厄地,蒙蒙昧昧,蠢若游魂。哀乎!趋世之士,驰竞浮华,不固根本,忘躯徇物,危若冰谷,至于是也!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4〕、《八十一难》〔5〕、《阴阳大论》〔6〕、《胎胪药录》〔7〕,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若能寻余所集,思过半矣。夫天布五行,以运万类;人禀五常,以有五藏。经络府俞,阴阳会通;玄冥幽微,变化难极。自非才高识妙,岂能探其理致哉!上古有神农、黄帝、岐伯、伯高、雷公、少俞、少师、仲文,中世有长桑、扁鹊,汉有公乘阳庆及仓公。下此以往,未之闻也。观今之医,不念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终始顺旧。省疾问病,务在口给;相对斯须,便处汤药。按寸不及尺〔8〕,握手不及足;人迎趺阳〔9〕,三部不参;动数发息,不满五十。短期未知决诊,九候〔10〕曾无仿佛;明堂阙庭〔11〕,尽不见察。所谓窥管而已。夫欲视死别生,实为难矣!孔子云:生而知之者上,学则亚之。多闻博识,知之次也。余宿尚方术,请事斯语。汉长沙太守南阳张机著。

【注释】

〔1〕越人入虢之诊,望齐侯之色:越人,姓秦,就是扁鹊,春秋战国时(公元前四世纪前后)勃海郡鄚(今河北省人),曾学医于长桑君,有丰富的医疗实践经验,反对巫术治病。入虢之诊,是指扁鹊有一次去看虢国太子的病,太子假死不到半日,鼻孔还在翕动,两腿内侧及阴部还有温度,扁鹊诊为“尸蹶”(类似现代的休克),然用针刺急救,就治好了。望齐侯之色,是指扁鹊到齐国见到齐桓侯,观其面色,说他有病,应及早医治,齐桓侯很不高兴。后来扁鹊见到齐桓侯一次就说一次,但齐桓侯终究没有听进去。最后一次,扁鹊见到齐桓侯就不声不响走了。过了五天,齐桓侯果然病了,去找扁鹊,但扁鹊早已走了,齐桓侯也就死了。

〔2〕方术:用方药治病的技术。

〔3〕巫祝:古代用画符、念咒等迷信方法来治病的人。

〔4〕《素问》九卷:指秦汉时代挂名黄帝作的古典医籍,即《黄帝内经》,内有“素问”和“灵枢”两部分。

〔5〕《八十一难》:古医经名。今指《难经》,后人称秦越人著。

〔6〕《阴阳大论》:古医经名,现已失传。

〔7〕《胎胪药录》:古代妇产科和小儿科一类的书,现已失传。

〔8〕按寸不及尺:寸和尺是诊脉部位。寸指寸口脉,尺指尺脉,在两手腕后挠动脉搏动部位。一说尺指尺肤,指前臂内侧自寸口以上至腕关节的皮肤。

〔9〕人迎趺阳:指诊脉部位。人迎,在结喉两侧,指颈动脉搏动处;趺阳,在足背上,指足背动脉搏动处。

〔10〕九候:指诊脉部位。据《素问·三部九候论》,上部指头部两额、两颊和耳前,中部指寸口、神门、合谷,下部指内踝后、大趾内侧及大趾与次趾之间等九处动脉。又据《难经·十八难》,指寸、关、尺三部以浮、中、沉取,合称九候。

〔11〕明堂阙庭:明堂指鼻子,阙在两眉之间,庭指额部。

【译文】

当我每次看到扁鹊到虢国去诊断虢太子假死的病和观察齐桓侯面色而知道他有病的故事,就不禁感慨而赞叹扁鹊高超的医疗技术。奇怪的是,如今的一些医生,不重视医药常识、精心研究医术,以治疗皇上和父母亲的疾病、拯救贫穷老百姓患病的苦难,并以此保养自己的身体健康,却只知道追求虚荣和权势,千方百计为名为利。这样只讲究形式而忽略根本,虽然使他的外表看上去很华丽,但他的体内却已经衰竭。正如皮肤已不存在,毛发还能附着吗?如此若突然遭受外邪的侵袭,则不免引起很厉害的病痛。患病到十分危险的时候,才惊恐起来,委屈地恳求巫术救助,等到没有办法医治的时候,只得听天由命,束手待毙。把一生难得的百年寿命和宝贵的身体委托给庸医,任其误治。呜呼!人死之后,一切精神活动也随之消灭,变成一具与活人完全不同的尸体,埋在九泉之下,到那时再哭泣也无用了。十分痛惜啊!可大家还昏昏沉沉,执迷不悟,不知爱惜生命,如此轻视生命,到那时还有什么荣耀和权势可讲呢?而且既不能爱护别人、了解别人,又不能保护自己、认识自己,遇到灾祸、处在险境,还昏昧无知,毫无主张。真是可悲啊!那些赶时髦的人,只知道追求浮夸虚荣,不注意保重身体,不惜以生命换取名利,好像站在薄冰上和面临深谷那样,真是危险到了极点。

我的家族人口本来很多,过去有两百多人。从建安元年(196)以后,不到十年就死了三分之二,其中得伤寒而死的占了十分之七。回想过去族人的病逝,因为没有得到及时的救治,我就十分悲痛,于是我发愤努力,寻求古代留下的医学著作,广泛收集各家的医方,参考了《内经素问》九卷、《难经》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且辨别脉证,写成了《伤寒杂病论》一书,一共十六卷。虽然不能用它来治好所有的疾病,但可以通过它来探求病源。如果读者能好好研究书中我所收集的内容,能够为别人诊治疾病也差不多了。

自然界有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构成万物,人体也有与之相似的五种物质,那就是心肝脾肺肾五种脏器。通过经络俞穴、内外上下互相联系和沟通;人体的机能非常微妙,变化没有终止。如果不是学识高深的人,怎能探求到这些道理呢!上古的时候有神农、黄帝、岐伯、伯高、雷公、少俞、少师和仲文等名医,中世有长桑、扁鹊等名医,汉代有公乘阳庆和仓公等名医。这之后就再没有听到有什么好的医生了。看看现代的医生,不想好好地去研究古人著作中的道理,来丰富自己的知识;而只知继承家传,墨守成规。看病时只口头敷衍对付,和病人见面才一会儿,就随便给以汤药。按脉只按寸部而不按尺部,检查身体只握握手,不摸摸脚;颈部人迎脉、足背趺阳脉及腕部寸口脉,这三部脉象也不相互参照。计算脉搏和呼吸的次数,不到五十下就草率了事。短期内是否会病危或死亡也不能判断,各部的脉象也模糊不清,鼻及面部的颜色也没有仔细观察。就像是用竹管来窥望天空那样,只看见很小一部分而已。可见要判断病人的死活,实在是很不容易的啊!孔子曾经说过:生来就聪明懂事的为上等天才,努力学习而成的次之,因见闻多而获得广博知识的又次之。我素来重视医学,愿意按照孔子的这些话,努力学习而获得知识。

汉长沙太守南阳 张机 著


卷 上

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

论十三首 脉证二条

【按语】

本篇为全书的总论,概述了疾病发生的部位、时间、原因、防治原则、病证分类、诊断方法、治疗步骤以及预后判断。

脏腑经络,指发病部位。任何疾病的发生都离不开脏腑经络。经络病变浅,在外;脏腑病变深,在内。故脏腑经络概指病变部位的深浅。先后,指发病的时间,所有疾病的发生、发展、传变都有先后的过程。一般经络先受邪,然后入脏腑,故先后概指病变过程的时间先后。总之,从篇名可知一切疾病的诊治有二要:一要辨清病变部位的深浅,二要详察发病时间的先后。

[01]问曰:上工〔1〕治未病〔2〕,何也?师曰: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四季脾王〔3〕不受邪,即勿补之;中工不晓相传,见肝之病,不解实脾,惟治肝也。

夫肝之病,补用醋〔4〕,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酸入肝,焦苦入心,甘入脾。脾能伤肾,肾气微弱,则水不行;水不行,则心火气盛,则伤肺;肺被伤,则金气不行〔5〕;金气不行,则肝气盛,则肝自愈。此治肝补脾之要妙也〔6〕。肝虚则用此法。实则不在〔7〕用之。

经曰:虚虚实实〔8〕,补不足,损有余〔9〕,是其义也。余藏准此〔10〕。

【注释】

〔1〕上工:此指高明的医生。古时根据医生的诊断技术与治疗效果,将其分为“上工”、“中工”和“下工”。《黄帝内经·灵柩·邪气脏腑病形篇》:“善调尺者,不待于寸;善调脉者,不待于色。能参合而行之者,可以为上工,上工,十全九;行二者,为中工,中工,十全七;行一者,为下工,下工,十全六。”工,是古代对技艺性劳动者的总称。

〔2〕治未病:指治病的早期。古代所称的“疾”与“病”含义不同。“疾”是病的早期,“病”是疾之加甚者。故“上工治未病”即《素问·八正神明论》谓“上工救其萌芽”。

〔3〕脾王:即“脾旺”。王,通“旺”。

〔4〕醋:俞本、徐本、赵本作“酸”,是。

〔5〕金气不行:即肺气不行。

〔6〕酸入肝……此治肝补脾之要妙也:《金匮要略心典》:“’酸入肝’以下十五句,疑非仲景原文,类后人谬添注脚,编书者误收之也。”此以五行生克关系解释脏腑间的传变。今已不采用。“则伤肺”上,俞本有“心火气盛”四字。“肝气盛”下,俞本有“故实脾”三字。

〔7〕不在:即不当。在,作“当”解。《国语·晋语》:“朱也在御。”《春秋左传》作“朱也当御”可证。

〔8〕虚虚实实:指虚证用泻药、实证用补药的错误治法。

〔9〕补不足,损有余:即指虚者补之,实者泻之的治法。

〔10〕余藏准此:指出所有疾病的治疗必须遵循这个原则:一要早(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二要准(辨证正确,用药对证)。本条论述百病的治疗准则。

【译文】

问道:高明的医生是怎样治未病的?老师说:治未病是这样的,发现肝有病,了解肝病会传到脾,应当预先补益脾气。但当一年中脾气旺盛不会感受到邪气时,就不要补脾。一般的医生不掌握疾病会传变的知识,看到肝有病,不理解补脾的意义,只知道治肝。

凡治肝虚之病,既要用酸味的药来直接补肝,又要用焦苦的药来辅助心,更要用甘味的药来调和脾。因酸味入肝,苦味入心,甘味入脾。脾旺会伤肾,肾气虚弱,水不通行;水不通行则心火旺盛;(心火旺盛)则伤肺,肺受伤则肺气不宣;肺气不宣则肝气旺盛,于是肝病自愈。这是治肝补脾的重要方法。治肝虚用这方法,肝实就不应当用此法。

《医经》说:虚证用泻法,使虚证更加虚;实证用补法,使实证更加重,(这都是错误的治法)。而补其不足,损其有余,才是正确的治法。其他所有脏腑病证治疗都应依此为准。

[02]夫人禀五常〔1〕,因风气〔2〕而生长,风气虽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如水能浮舟,亦能覆舟。若五脏元真〔3〕通畅,人即安和。客气邪风〔4〕,中人多死。千般疢〔5〕难,不越三条。一者,经络受邪,入脏腑,为内所因也;二者,四肢九窍〔6〕,血脉相传,壅塞不通,为外皮肤所中也;三者,房室、金刃、虫兽所伤。以此详之,病由都尽。若人能养慎,不令邪风干忤〔7〕经络;适〔8〕中经络,未流传腑脏,即医治之。四肢才觉重滞,即导引〔9〕、吐纳〔10〕、针灸、膏摩〔11〕,勿令九窍闭塞;更能无犯王法、禽兽灾伤〔12〕、房室勿令竭乏;服食节其冷、热、苦、酸、辛、甘,不遣〔13〕形体有衰,病则无由入其腠理。腠者,是三焦通会元真之处,为血气所注;理者,是皮肤脏腑之文理也〔14〕。

【注释】

〔1〕五常:即五行之常气。《金匮方论衍义》:“所谓五常者,五行经常之气也。”

〔2〕风气:概括“风暑燥湿寒”五气。五气与五常同义。

〔3〕五脏元真:泛指全身气机。

〔4〕客气邪风:“客气”指外来的邪气;“邪风”即虚邪贼风,“客气”与“邪风”同义,皆泛指四时不正之气。

〔5〕疢(chèn):《说文解字》:“热病也。”在此单指“病”。

〔6〕九窍:两耳、两鼻、两目、口及前阴、后阴之总称。

〔7〕干忤(wǔ):触犯、侵犯。

〔8〕适:刚刚。

〔9〕导引:即摇筋骨,动肢节。《一切经音义》:“凡人自摩自捏,伸缩手足,除劳去烦,名为导引,若使别人握搦身体,或摩或捏,即名按摩也。”

〔10〕吐纳:即口吐浊气,鼻纳清气。是调整呼吸的一种养生方法。

〔11〕膏摩:即用药膏摩擦体表一定部位的外治方法。参见本书《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篇附方“头风摩散方”之类。

〔12〕灾伤:俞本作“疢伤”;徐本作“灾重”。

〔13〕遣:徐本误作“遗”。

〔14〕腠者……是皮肤脏胕之文理也:此段阐明腠理的部位及功能。前后二句当为互文。三焦,泛指全身。元真,泛指气血营卫。表明腠理是全身气血营卫贯通会合的部位,是气血津液流注的通道,也是皮肤脏腑的纹理。腠理遍布全身,具有防御疾病的功能。若体内正气不足,则腠理又成为外邪入侵的门户。本条论述防病的纲要。

【译文】

人体禀受自然界五行之气,并依靠五气而生长。五气虽能使万物生长,也能伤害万物,正如水能使船浮行,也能使船沉没。如果全身的气机通行畅达,人体就平和安康。一旦外界的邪气侵入人体就容易引发疾病。虽然有千百种疾病,但发病途径不外乎三条:第一条是经络感受邪气,然后进入脏腑,这会引起内部脏腑的病变;第二条是病邪只在四肢九窍的血脉中相互流传,导致阻塞不通,这会引起外部体表的病变;第三条是由于房劳过度、金刃创伤以及虫兽咬伤所引起的病变。从这三条途径细细推究,疾病的源由都包括在内。如果人体在生活起居方面能养慎(内养正气,外慎风寒),不使邪气侵犯经络;或者刚刚侵入经络,尚未流传至内部脏腑,及早医好它。当四肢开始出现沉重乏力、血脉不通的感觉,马上运用导引(活动肢节)、吐纳(调整呼吸)、针灸治疗或用药膏摩擦体表等方法,不要使(四肢)九窍的血脉闭塞不通;还要注意不做违反国家法令的行为,避免禽兽的伤害,房事不要过度,不使精气耗竭;更要根据气候的冷热变化,调适穿着的衣服,饮食营养的摄入要调配五味的均衡。如此不使人体的正气削弱,病邪就不会侵入人体的腠理。腠是三焦贯通会合元真之气的部位,也是气血流注的通道;理是皮肤脏腑的纹理。

[03]问曰:病人有气色见〔1〕于面部,愿闻其说。师曰:鼻〔2〕头色青,腹中痛,苦〔3〕冷者死;一云腹中冷,苦〔4〕痛者死。鼻头色微黑者,有水气;色黄者,胸上〔5〕有寒;色白者,亡血〔6〕也,设微赤,非时者死。其目正圆者痓〔7〕,不治。又色青为痛,色黑为劳,色赤为风,色黄者便难。色鲜明者有留饮。〔8〕

【注释】

〔1〕见:音义通“现”,表现、出现。

〔2〕鼻:指代“面”。上句问“气色见于面部”,下句答“鼻头色青”,可知“鼻头色青”当指“面部色青”。

〔3〕苦:俞本作“若”。

〔4〕苦:徐本作“若”。

〔5〕胸上:即腹中。胸,概指“腹”。上,释为“中”,“上”“中”可互训。

〔6〕亡血:即少血。亡,通“无”。

〔7〕痓:当为“痉”。参见《痓湿暍病脉证治第二》篇按语。

〔8〕本条论述面部望诊。

【译文】

问道:患病的人有气色表现于面部,希望听听这方面的解说。老师说:鼻头色青(面色青),腹中疼痛,若检查发现手足很冷,则病情危重;一种说法是腹中冷,剧烈疼痛,病情也危重。面色晦黑有水肿;面色黄,腹中有寒湿;面色苍白,贫血;如果面色白而见两颧淡红,又不是气候炎热的季节(这是阴盛格阳的戴阳症),病情十分危重(除望面色外还要看五官,如目诊)。见到两目正圆,直视不能转动,是痉病发作,此病难治。(总之),面色青是急性腹痛;面色黑是慢性虚劳;面色红是外感风热;面色黄是(黄疸病)小便不利,皮色光亮透明是(水肿病)体内有水饮停留。

[04]师曰:病人语声寂然,喜惊呼者,骨节间病;语声喑喑然〔1〕不彻者,心膈间病;语声啾啾然〔2〕细而长者,头中病一作痛。〔3〕

【注释】

〔1〕喑(yīn)喑然:形容语声低微。

〔2〕啾(j iū )啾然:形容语声细小而长。

〔3〕本条论述闻诊,听语声以诊病的方法。

【译文】

老师说:病人在安静无声时(由于改变体位)突然大声呼痛,这见于筋骨方面的疾病(如骨折、关节痛);病人讲话声音低微而不响亮(此因气道阻塞,发不出声音),这见于胸部心肺间的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呼吸衰竭);病人讲话声音细小而长,这是头部疾病。一种说法是头痛(不敢大声说话,以免引起头部震痛)。

[05]师曰:息〔1〕摇肩〔2〕者,心中坚〔3〕;息引胸中,上气〔4〕者,咳;息张口短气〔5〕者,肺痿〔6〕唾沫。〔7〕

【注释】

〔1〕息:指呼吸。

〔2〕摇肩:即抬肩呼吸。呼吸时两肩上下动摇,由于肺气壅塞引起呼吸困难的表现。

〔3〕心中坚:当是“心下坚”,“中”“下”可互训。医生按病人上腹部有痞满的感觉。

〔4〕上气:即喘息。《周礼》:“冬时有嗽上气疾。”郑玄注曰:“上气,逆喘也。”由于肺气上逆引起呼吸时喉中有痰鸣声,甚至不能平卧,医生听诊可闻及哮鸣音。

〔5〕短气:即呼吸短促。《伤寒明理论》“所谓短气者,呼吸虽数而不相续,似喘而不摇肩,似呻吟而无痛者,是也。”由于肺气不足引起呼吸急促,数吸自救,甚至张口呼吸,也是呼吸困难的表现。

〔6〕肺痿:中医病名。见《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第七》篇[1]条注〔2〕。

〔7〕本条论述气息望诊,以辨肺病之虚实。

【译文】

老师说:呼吸时两肩上下动摇的病人,往往同时有心下坚满;呼吸时出现喘息的病人,多兼有咳嗽的症状;呼吸时张口气急的病人,是肺痿病有吐泡沫样稀痰的症状。

[06]师曰:吸而微数〔1〕,其病在中焦〔2〕,实也,当下之即愈,虚者不治。在上焦者,其吸促;在下焦者,其吸远,此皆难治。〔3〕呼吸动摇振振者〔4〕,不治。〔5〕

【注释】

〔1〕吸而微数:指呼吸稍有急促。吸,包括“呼吸”。

〔2〕中焦:为三焦之一,位于躯体的中段,即脾胃(包括肠)所居之处。此指“肠胃”。

〔3〕在上焦者……此皆难治:此为互文。无论是上焦或下焦疾病引起的呼吸短促或深长,都是难治之证。上焦位于上部,是心肺所居之处;下焦位于下部,是肾与膀胱所居之处。

〔4〕呼吸动摇振振者:由于喘息引起全身动摇是严重的呼吸困难,较抬肩呼吸为重。

〔5〕本条再论气息望诊,以断全身疾病的预后。

【译文】

老师说:呼吸稍有急促,若是中焦肠胃病引起的,是实证,当下其实热,呼吸就平稳;如果是虚证(是中气虚脱),病就难治。上焦或下焦病引起的呼吸短促或深长,都是难治之证。如果呼吸时气喘得全身动摇,那是不治之症。

[07]师曰:寸口脉〔1〕动者,因其王时〔2〕而动,假令肝王色青,四时各随其色〔3〕。肝色青而反色白,非其时色脉,皆当病。〔4〕

【注释】

〔1〕寸口脉:是切脉的主要部位。在两手桡骨头内侧,桡动脉搏动处。

〔2〕王时:即旺时。

〔3〕假令肝王色青,四时各随其色:《金匮玉函要略述义》:“此条上文言脉不言色,下文言色不言脉,是互文见义,故结以非其时色脉句。”“四时各随其色”如肝旺于春,其色青,等等。

〔4〕本条论述色脉之诊要结合时令。

【译文】

老师说:寸口脉的搏动,是根据所旺的季节而变动的,假如肝旺于春,则其色青,色泽也随四季的变动而变化。例如春季肝旺时,应是青色而反出现白色(脉象当弦而不弦),这不是当令季节应该反映的色泽与脉象,应当都属于病态。

[08]问曰:有未至而至〔1〕,有至而不至,有至而不去,有至而太过。何谓也?师曰:冬至〔2〕之后,甲子〔3〕夜半〔4〕,少阳〔5〕起少阴之时〔6〕,阳始生,天得温和。以〔7〕未得甲子,天因〔8〕温和,此为未至而至也;以得甲子〔9〕,而天未温和,此〔10〕为至而不至也;以得甲子,而天大寒不解,此为至而不去也;以得甲子,而天温如盛夏五、六月时,此为至而太过也。〔11〕

【注释】

〔1〕未至而至:前面的“至”是指时令到,后面的“至”是指那个时令的气候到。

〔2〕冬至:为二十四节气之一。在农历十一月。

〔3〕甲子:古代用天干、地支配合起来计算年月日的方法。天干十个(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十二个(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互相配合,始于甲子,终于癸亥,共六十个,在此指冬至以后六十天。

〔4〕夜半:即午夜,子夜。为十二时辰之一,相当于晚上十一时至次晨一时。

〔5〕少阳:代表时令的名称。古代把一年分为六个阶段,依次是少阳、阳明、太阳、太阴、少阴、厥阴。

〔6〕少阴之时:俞本、徐本皆作“少阳之时”,当是。

〔7〕以:作“而”解。

〔8〕因:作“若”解。

〔9〕以得甲子:此下三个“以得甲子”皆当释为“已到甲子日”。“以”作“已”解。

〔10〕此:俞本、徐本、赵本无此字。

〔11〕本条论述天气的异常变化。

【译文】

问道:有时令未到而气候已到,有时令到而气候未到,有时令到而原来气候未去,有时令到而气候来得太快。这些是怎样的呢?老师说:冬至之后六十天的午夜,少阳开始启动。少阳时,阳气开始生发,天气渐渐转温(这是正常的气候)。而未到甲子日,天气若出现温和,这是时令未到而气候已到;已到甲子日,而气候尚未温和,这是时令到而气候未到;已到甲子日,而气候依然非常寒冷,这是时令到而寒冷的气候不去;已到甲子日,而气候温暖像盛夏五、六月间,这是时令到,而气候来得过早(这些都是异常的气候)。

[09]师曰:病人脉浮者在前〔1〕,其病在表;浮者在后〔2〕,其病在里。腰痛背强不能行〔3〕,必短气而极也〔4〕。

【注释】

〔1〕前:指切脉部位在关前,即寸脉。寸口脉包括寸、关、尺三部,掌后高骨处为关,关前为寸,关后为尺。

〔2〕后:指关后,即尺脉。

〔3〕腰痛背强不能行:此为表证。承“浮者在前”句。《金匮悬解》:“表病则腰痛背强不能行,太阳行身之背,挟脊抵腰而走足也。”表明浮脉可见于表病。

〔4〕必短气而极也:此为里证。承“浮者在后”句。《金匮悬解》:“里病则短气而极,手太阴肺主中气而行呼吸也。”表明浮脉也可见于里病。“必”,或也,不定之词。“极”,《方言》云“疲也”,指疲惫无力之证。《汉书·王褒传》曰:“匈(胸)喘肤汗,人极马倦。”人极马倦,即“人疲马倦”。本条论述诊脉当与证候合参。

【译文】

老师说:病人脉浮出现在关前(寸脉),且有腰痛背强不能行走的症状,这是体表的疾病;如果脉浮出现在关后(尺脉),且有短气而乏力的症状,这是内部脏腑的疾病。

[10]问曰:经云“厥阳〔1〕独行”,何谓也?师曰:此为有阳无阴,故称厥阳。〔2〕

【注释】

〔1〕厥阳:谓病发于阳。《金匮要略浅注》:“此举厥阳为问答,以见阴阳之不可偏也。”厥,《说文解字》云“发石也”,后人引申为“发也”。《伤寒论文字考·厥阴病名义》:“凡有发者,皆曰厥也。”

〔2〕本条举厥阳为例,论述阴阳失调的病机。

【译文】

问道:《医经》云“厥阳独行”,这是什么意思?老师说:这是有阳无阴,所以叫做厥阳。

[11]问曰:寸脉沉大而滑,沉则为实,滑则为气,实气相搏〔1〕,血气入脏即死,入腑即愈〔2〕,此为卒厥〔3〕,何谓也?师曰:唇口青,身冷,为入脏即死;知〔4〕身和,汗自出,为入腑即愈。〔5〕

【注释】

〔1〕沉则为实……实气相搏:此是解释卒厥的病理。《金匮要略心典》:“实谓血实,气谓气实,实气相搏者,血与气俱实也。”

〔2〕血气入脏即死,入腑即愈:此指病证的预后判断。《金匮要略编注》:“血气入脏者,即邪气入脏者。”入脏,病变深,预后差。入腑,病变浅,预后好。

〔3〕卒厥:中医病名,一种突然昏倒的暴发病,在此泛指一切暴发病。“卒”通“猝”,急暴之谓。厥,发也。

〔4〕知:徐本、赵本、俞本作“如”,是。

〔5〕本条举卒厥为例,论述一切暴发病的预后判断。

【译文】

问道:寸口脉沉大而滑,沉则为血实,滑则为气实,气血并实,导致卒厥。邪气入脏即病重,入腑则病轻,怎样判断卒厥一类暴发病的预后呢?老师说:(根据当时出现的证候)口唇青紫(是气滞血瘀)、手足逆冷(是阳气暴脱,此是内闭外脱之候),是入脏的表现,病情危重,预后不良;如果身体温和,自汗出(这是气血运行通畅),是入腑的表现,病情较轻,预后良好。

[12]问曰:脉脱〔1〕入脏即死、入腑即愈,何谓也?师曰:非为一病,百病皆然。譬如浸淫疮〔2〕,从口起流向四肢者,可治;从四肢流来入口者,不可治。病在外者可治,入里者即死。〔3〕

【注释】

〔1〕脉脱:脉,在此指血气(即邪气),不是脉象。脱,或也。《金匮玉函要略述义》:“脉即血脉,系血气之省文,考字书,脱,或然之辞。”《黄帝内经·素问·方盛衰论》:“脉脱不具,诊无常行。”吴昆注云:“脉或不显也。”

〔2〕浸淫疮:中医外科病名。浸淫疮是一种逐渐蔓延的皮肤病。在此泛指一切渐发病。浸淫,渐积也。

〔3〕本条举浸淫疮为例,论述一切渐发病的预后判断。

【译文】

问道:血气入脏即死,入腑即愈,这是怎样判断的呢?老师说:不仅是一种病,所有病的预后判断都是如此。例如:浸淫疮一类的渐发病,其预后判断(要看病情的发展趋势)从口起向外流至四肢的,容易治愈;从四肢向里传到口的,不易治愈。病在外(病浅)易治,病在内(病深)难治。

[13]问曰:阳病十八〔1〕,何谓也?师曰:头痛、项、腰、脊、臂、脚掣痛。阴病十八〔2〕,何谓也?师曰:咳、上气、喘、哕、咽〔3〕、肠鸣、胀满、心痛、拘急。五脏病各有十八,合为九十病〔4〕。人又有六微〔5〕,微有十八病,合为一百八病〔6〕。五劳、七伤、六极〔7〕、妇人三十六病〔8〕,不在其中。

清邪〔9〕居上,浊邪〔10〕居下,大邪〔11〕中表,小邪〔12〕中里,䅽饪之邪〔13〕,从口入者,宿食也。五邪中人,各有法度。风中于前,寒中于暮。湿伤于下,雾伤于上。风令脉浮,寒令脉急,雾伤皮腠,湿流关节,食伤脾胃。极寒伤经,极热伤络。〔14〕

【注释】

〔1〕阳病十八:阳病指三阳经(太阳、阳明、少阳)的病证。阳经行于身后,外走体表,属于在表在经络的病证。文中举出六证,各有营病、卫病、营卫合病之分,合计为阳病十八种。

〔2〕阴病十八:阴病指三阴经(太阴、少阴、厥阴)的病证。阴经行于身前,内连脏腑。属于里通脏腑的病证。文中举出九证,各有虚病、实病之分,合计为阴病十八种。

〔3〕咽:指噎塞之症。

〔4〕五脏病各有十八,合为九十病:五脏(心、肝、脾、肺、肾)病,各有六淫(风、寒、暑、湿、燥、火)之分,又有气分、血分及气血兼病之别,合计为九十种病。

〔5〕六微:即六腑的病证,因腑病较脏病轻微,故名。

〔6〕微有十八病,合为一百八病:六腑(胆、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病,也有六淫及气分、血分、气血兼病之分,合计一百零八种病。以上这些病证的分类法,是以病因、证候、病位、病理等综合归类而划分,今已不用。

〔7〕五劳、七伤、六极:这些都是疑难病。五劳是五脏之劳;七伤指阴寒、阴痿、里急、精漏、精清、小便苦数、精少;六极即气极、血极、筋极、骨极、肌极、精极。

〔8〕妇人三十六病:据《备急千金要方》所说:“十二症:是所下之物,一曰状如膏,二曰如黑血,三曰如紫汁,四曰如赤肉,五曰如脓痂,六曰如豆汁,七曰如葵羮,八曰如凝血,九曰如清血,血似水,十曰如米泔,十一曰如月浣(huàn)乍前乍却,十二曰经度不应期。九痛:一曰阴中痛伤,二曰阴中淋沥痛,三曰小便即痛,四曰寒冷痛,五曰经来即腹中痛,六曰气满痛,七曰汁出阴中,如有虫啮(niè)痛,八曰胁下分痛,九曰腰胯痛。七害:一曰窍孔痛不利,二曰中寒热痛,三曰小腹急坚痛,四曰脏不仁,五曰子门不端引背痛,六曰月浣乍多乍小,七曰害吐。五伤:一曰两胁支满痛,二曰心痛引胁,三曰气结不痛,四曰邪思泄利,五曰前后痼害。三痼:一曰羸瘦不生肌肤,二曰绝产乳,三曰经水闭塞。”

〔9〕清邪:轻清之邪,指风邪。

〔10〕浊邪:重浊之邪,指湿邪。

〔11〕大邪:即六淫(风、寒、暑、湿、燥、火)之邪。

〔12〕小邪:即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之邪。

〔13〕䅽饪之邪:即饮食之邪。䅽,同“穀”(谷)。饪(rèn),煮熟。䅽饪,俞本作“䅽饦(tuō)”。

〔14〕极寒伤经,极热伤络:此二句当为互文。意思是极寒极热皆能损伤经络。本条论述病证分类法及五邪中人的规律。

【译文】

问道:阳经的病有十八种,指的是什么?老师说:头痛、项痛、腰痛、背脊痛,手臂痛、脚牵痛。阴经的病也有十八种,指的是什么?老师说:咳嗽、气急、哮喘、呃逆、噎塞、肠鸣、胀满、心痛、拘急。五脏病各有十八种,合计为九十种病,人体又有六腑,六腑各有十八种病,合计为一百零八种病。此外,五劳、七伤、六极、妇人三十六病,还不包括在其中。

(邪气侵犯人体有一定规律)轻清之邪(如风邪)易侵入人体的上部;重浊之邪(如湿邪)多侵入人体的下部。六淫之邪从表而入;七情之邪从内而伤。饮食之邪从口而入,(饮食不节)可导致宿食停积。外邪侵入人体,各有一定的规律。又风邪侵犯人体多在午前;寒邪侵犯人体多在夜暮;水湿之邪多伤人的下部;雾露之邪多伤人的上部。又风邪致病脉多缓;寒邪致病脉多急,雾邪多侵入体表;湿邪多流注关节;饮食之邪伤人的脾胃。极寒极热皆能损伤经络。

[14]问曰:病〔1〕有急当救〔2〕里救表者,何谓也?师曰:病〔3〕,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4〕不止,身体疼痛〔5〕者,急当救里;后身体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也。〔6〕

【注释】

〔1〕病:指表里同病,即表证与里证同时存在。

〔2〕救:治疗。

〔3〕病:指表病,表证。

〔4〕清谷:大便完谷不化。在此泛指里证。

〔5〕身体疼痛:泛指表证。

〔6〕本条论述表里同病时先后缓急的治疗步骤。

【译文】

问道:表里同病时有急当先治里证,有急当先治表证,怎样区分先后呢?老师说:病在表,医生误用下法(治里证),以致出现下利不止,清谷不化,虽然身体疼痛等表证尚存在,还是应当先治里证;待大便恢复正常时,尚有身体疼痛,再治其表证。

[15]夫病痼疾〔1〕,加以卒病〔2〕,当先治其卒病,后乃治其痼疾也。〔3〕

【注释】

〔1〕痼(gù)疾:指久治不愈的慢性病。痼,久病。

〔2〕卒病:指突然新得的急性病。卒,同“猝”,突然。

〔3〕本条论述新久同病时先后缓急的治疗步骤。

【译文】

原有久治未愈的慢性病,又得了新的疾病,应当先治新病,然后再治其旧病。

[16]师曰:五脏病各有得〔1〕者愈,五脏病各有所恶〔2〕,各随其所不喜〔3〕者为病。病者素不应食,而反暴思〔4〕之,必发热也〔5〕。

【注释】

〔1〕有得:此指有适宜的食物。得,徐本、赵本作“所得”。

〔2〕有所恶:有不适合的食物。

〔3〕所不喜:亦指不适宜的食物,即禁忌的食物。

〔4〕暴思:在此指暴食。

〔5〕必发热也:必,则也。发热,在此引申为病情加重。本条论述饮食调节当以五脏病的喜恶为原则。

【译文】

老师说:患五脏方面的疾病各有其相宜的食物(适宜的饮食有助于疾病的恢复),五脏病也各有其所禁忌的食物,相忌的饮食会引发疾病。病人本不应该吃的食物,反而暴食,则会加重病情。

[17]夫诸病在脏〔1〕,欲攻〔2〕之,当随其所得而攻之,如渴者,与猪苓汤〔3〕。余皆仿此。〔4〕

【注释】

〔1〕在脏:泛指在里的疾病。

〔2〕攻:治疗。《金匮要略浅注补正》:“’攻’古训治,不尽训攻下。”

〔3〕猪苓汤:由猪苓、茯苓、阿胶、滑石、泽泻组成。本方有滋阴利水的功效。参见本书《消渴小便利淋病并治第十三》篇[13]条及《伤寒论》223条、319条。

〔4〕本条论述祛邪当以审因论治为原则。

【译文】

各种疾病在体内的病邪,要治疗必须针对其所得的病源,例如口渴的病人(口渴的原因甚多,绝不能一概断为伤阴而妄投养阴生津之剂。若有蓄水而致渴,当以利水为治);给予猪苓汤。其他的病证皆依此为准。


痓湿暍病脉证治第二 暍音谒

论一首 脉证十二条 方十一首

【按语】

本篇论述痉、湿、暍三种病。均为感受外邪而得,且病初都具有发热、恶寒等表证,故合为一篇论述。

篇名中的“痓”当为“痉”。《金匮玉函要略辑义》:“痓当作痉,传写之误也。”《读书杂志·战国策》云:“凡隶书……从’坙’之字,或书作'[插图]’,因讹而为’至’,故’痉’伪作’痓’。”本书以下的“痓”字,全部改为“痉”字,不再说明。

痉,《说文解字》:“强急也。”《广韵》:“风强病也。”痉病邪在筋脉,由外感风邪所致,多挟寒邪。

湿病,邪在肌肉关节,由外感湿邪所致。多挟风、挟寒、挟热。湿病有内外之别,本篇所论以外湿为主,故又称“中湿”。

暍,《说文解字》:“伤暑也。”暑即热,暍病即暑病,是暑天的一种热病。由外感暑邪所致,多挟湿邪,故又称中暍、中暑、中热。徐本、赵本篇名中无“治”字。

[01]太阳病〔1〕,发热、无汗,反〔2〕恶寒者,名曰刚痉〔3〕。

[02]太阳病,发热、汗出,而不〔4〕恶寒,名曰柔痉〔5〕。

【注释】

〔1〕太阳病:中医病名。《伤寒论》六经分证之一。六经为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太阳病为外感热病的初起阶段。《伤寒论》1条:“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2〕反:复也,又也。

〔3〕刚痉:中医病名,为痉病之一。有发热、无汗、恶寒等太阳伤寒表实证,又有颈项强急、口噤不开、角弓反张等痉证。

〔4〕不:语助词、无义。

〔5〕柔痉:中医病名,为痉病之一。有发热、汗出、恶风等太阳中风表虚证,又有颈项强急、口噤不开、角弓反张等痉证。《金匮玉函要略辑义》:“盖刚柔乃阴阳之义,阴阳乃虚实之谓。表实故称以刚,表虚故称以柔。”此两条论述痉病的分类及其鉴别方法。

【译文】

病初出现太阳病表实的症状,发热、无汗又恶寒(以及痉证),名叫刚痉。

病初出现太阳病表虚的症状,发热、汗出而恶风(以及痉证),名叫柔痉。

[03]太阳病,发热、脉沉而细〔1〕者,名曰痉,为难治。〔2〕

【注释】

〔1〕脉沉而细:此以脉象判断痉病的预后。太阳病,邪在表,脉当浮,今脉反沉而细,表明邪虽在表,但里已虚。此省略痉病的主症(头项强痛、口噤不开、角弓反张)。《医宗金鉴》:“发热,太阳病也,脉沉细,少阴脉也,而名曰痉者,必有或刚或柔之证见也。以太阳痉证而少阴之脉,表里兼病也。”

〔2〕本条论述痉病的预后。

【译文】

(痉病)有太阳病发热等表症,但同时出现脉沉而细的里虚症,这种痉病(由于邪盛正虚)难以治愈。

[04]太阳病,发汗太多,因致痉〔1〕。

[05]夫风病,下之则痉,复发汗,必拘急。

[06]疮家〔2〕虽身疼痛,不可发汗,汗出则痉。〔3〕

【注释】

〔1〕痉:在此不是指痉病,而是痉证。由于津液受损、筋脉失养,导致四肢拘急的痉证。此以下三条皆是其他疾病误治后出现的痉证。高注《金匮要略》:“此及下文三条,俱非痉病,因误治以伤阴,遂亦成痉者也。”

〔2〕疮家:久患疮疡一类皮肤病的人,如痈疽、疔疮、疖肿等。

〔3〕此三条因太阳病误治而致的痉证。

【译文】

原有太阳病,但因发汗太过,出现四肢拘急的痉证。

本有太阳中风证,先误用下法,后再发汗(津液一再损伤,筋脉失养),以致出现四肢拘急的痉证。

原本有疮疖等皮肤病的人,虽然有身体疼痛(或发热)等表症,但不可用发汗的方法治疗。若误用发汗法就会出现痉证。

[07]病者,身热,足寒,颈项强急〔1〕,恶寒,时头热、面赤、目赤〔2〕,独头动摇〔3〕,卒口噤〔4〕,背反张〔5〕者,痉病〔6〕也。若发其汗者,寒湿相得,其表益虚,即恶寒甚〔7〕。发其汗已,其脉如蛇〔8〕。一云其脉浛浛〔9〕。

[08]暴腹胀大者,为欲解。脉如故,反伏弦者〔10〕,痉。〔11〕

【注释】

〔1〕颈项强急:《玉函经》作“头项强”。

〔2〕目赤:《玉函经》、《脉经》作“目脉赤”。即眼部血管充血。

〔3〕独头动摇:《脉经》作“独头面摇”。“头面”两字,当着眼于面,头,为连及之词。面摇,是面部筋脉挛急而抽动。

〔4〕卒口噤:是阵发性的牙关紧闭。口角向上、向外牵引,双眉举起,表情犹如苦笑。由于面部肌肉(咀嚼肌)痉挛所致。

〔5〕背反张:即角弓反张。由颈背部肌肉强直性痉挛引起,颈不能前屈。

〔6〕痉病:中医病名。由于外感风邪引起的以颈项强急、口噤不开、角弓反张为主症的病证。此病类似现代所称的“破伤风”。

〔7〕若发其汗……即恶寒甚:《金匮玉函要略述义》认为:“若发其汗”以下十七字,盖湿病中之文。错简在此,因与本义不符。

〔8〕发其汗已,其脉如蛇:《脉经》由此连接下条作“痉病发其汗已,其脉浛浛如蛇,暴腹胀大者,为欲解”。阐明痉病发汗后的预后。若弦紧的脉象忽然舒缓扩大,犹如蛇腹那样柔软和缓,这是痉病发作将要缓解的表现。

〔9〕浛(hán)浛:扩大貌,形容脉象由弦紧转为缓和,表明挛急的筋脉渐趋舒缓。俞本作“沧沧”,赵本作“浛”。

〔10〕脉如故,反伏弦者:指出痉病治疗后另一种预后不良的转归。脉象依然像原来那样弦紧,甚至进一步演变为沉伏而弦紧,表明病邪入里,病情加重,痉病仍会持续发作。伏,《玉函经》作“复”。

〔11〕此两条论述痉病热盛的证候及预后。

【译文】

病人身体发热而下肢发冷,头颈项背部筋脉强直拘急,恶寒,发作时头部发热、面红、目赤,面部肌肉抽动,突然口噤不开(牙关紧闭),角弓反张,这就是痉病发作时的表现。如果发汗后又感受寒邪与湿邪,肌表更虚,则恶寒加重。若发汗后脉象如蛇腹那样柔软和缓,一种说法是脉象扩大。这是痉病发作要缓解的表现。如果脉象依然像原来那样,且沉伏而弦紧,那痉病还将持续发作。

[09]夫痉脉,按之紧如弦〔1〕,直上下行〔2〕。一作筑筑而弦〔3〕,《脉经》云:“痉家其脉伏坚直上下〔4〕。”

【注释】

〔1〕紧如弦:即紧而弦。指弦而有力的脉象。紧脉劲急,弦脉端直,紧言其力,弦言其象。《医宗金鉴》:“痉之为病,其状劲急强直。故其脉亦劲急强直,按之紧,劲急之象也,如弦,直行之象也。”如,古通“而”。

〔2〕直上下行:形容弦脉端直,从寸脉至尺脉,上、下(寸、关、尺)三部皆见劲急的紧脉。上,指寸脉。下,指尺脉。本条论述痉病的脉象。

〔3〕筑筑而弦:形容坚实的弦脉。

〔4〕脉伏坚,直上下:指沉伏而坚实的弦脉。从寸脉至尺脉都如此,与“紧而弦,直上下行”同义。

【译文】

痉病的脉象,重按是紧而弦,从寸脉至尺脉都是如此。一说是坚实的弦脉。《脉经》曰:“患痉病的人,从寸脉至尺脉,脉象都是沉伏而坚实。”

[10]痉病有灸疮〔1〕,难治。〔2〕

【注释】

〔1〕灸疮:因针灸后皮肤破损留下的疮疡。由于疮疡引起的痉病,更为难治。《医学纲目》直言:“本病即破伤风之类也。”

〔2〕本条论述痉病的预后。

【译文】

患痉病的人,同时发现身体上有针灸引起皮肤破损的疮疡,这种痉病难以治愈。

[11]太阳病,其证备,身体强〔1〕,几几然〔2〕,脉反沉迟〔3〕,此为痉〔4〕,栝蒌桂枝汤〔5〕主之。〔6〕

栝蒌桂枝汤方:

栝蒌根〔7〕二两 桂枝〔8〕三两 芍药〔9〕三两 甘草〔10〕二两 生姜〔11〕三两 大枣〔12〕十二枚

右六味,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取微汗。汗不出,食顷〔13〕,啜〔14〕热粥发之。

【注释】

〔1〕太阳病,其证备,身体强:“太阳病,其证备”指发热、汗出、恶风等太阳中风表虚证;“身体强”概指颈项强急,角弓反张之症。

〔2〕几几然:形容身体强甚。《诗经》有“赤舃几几”。《说文解字》作“赤舃[插图][插图]”。可知“几几”为“[插图][插图]”的通假字。两字连用形容坚固,盛大。《读金匮札记》:“几几然者,项背强之甚者。”

〔3〕脉反沉迟:痉病脉本弦紧,此因津液损伤,故脉沉迟,但沉迟中必兼弦紧。

〔4〕此为痉:在此指柔痉。

〔5〕栝蒌桂枝汤:以栝蒌根合桂枝汤而成。有解肌祛邪、生津养筋的作用。

〔6〕本条论述柔痉的证治。

〔7〕栝蒌根:亦称瓜蒌根。又名天花粉。为葫芦科植物栝蒌的根。有清热生津的功效。

〔8〕桂枝:为樟科植物肉桂的嫩枝。有发汗解表的作用。

〔9〕芍药:为毛茛科植物芍药的根。有养血柔肝的功效。实验证明有降低肌张力的作用。

〔10〕甘草:为豆科植物甘草的根茎和根。生用能泻火解毒,炙用能补中益气。一般在方中多作辅助及矫味之用。

〔11〕生姜:为姜科植物姜的新鲜根茎。有发汗解表、温中止呕、解毒的功效。

〔12〕大枣:为鼠李科植物枣的成熟果实。有补脾安神、缓和药性的作用。

〔13〕食顷:吃一顿饭的时间。

〔14〕啜(chuò):喝、吃。

【译文】

(病初)出现像太阳病表虚证所有的症状(发热、汗出、恶风),且有明显的项背强急之症,脉象又见沉迟,这就是柔痉,当用栝蒌桂枝汤治疗。

栝蒌桂枝汤方:

栝蒌根二两 桂枝三两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 生姜三两 大枣十二枚

以上六味药,用九升水同煮,煮到三升。分三次温服,使微微汗出。如果不出汗,稍停片刻,给吃热粥以助发汗。

[12]太阳病,无汗而小便反少〔1〕,气上冲胸〔2〕,口噤不得语,欲作刚痉,葛根汤〔3〕主之。〔4〕

葛根汤方:

葛根〔5〕四两 麻黄〔6〕三两去节〔7〕 桂枝二两去皮 芍药二两 甘草二两炙〔8〕 生姜三两 大枣十二枚

右七味。[插图]咀〔9〕,以水一升〔10〕,先煮麻黄、葛根。减二升〔11〕,去沫。内〔12〕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13〕,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汤法将息及禁忌〔14〕。

【注释】

〔1〕小便反少:由于少腹筋脉拘急,尿不得出(尿潴留)。

〔2〕气上冲胸:邪气向上,即病变向上发展。

〔3〕葛根汤:本方以葛根为君,麻黄、桂枝为臣。全方有发汗解表,生津舒筋的作用。

〔4〕本条论述刚痉的证治。

〔5〕葛根:为豆科植物葛的块根。有解表生津的作用。临床证实,本品有缓解肌肉痉挛的功效。

〔6〕麻黄:为麻黄科植物草麻黄、中麻黄及木贼麻黄的草质茎。有发汗解表、宣肺平喘的作用。

〔7〕去节:指去根节。因麻黄根节有止汗作用,故去之。

〔8〕炙(zhì):中药加工法之一。将药材用液体辅料(如蜂蜜、黄酒、米醋、姜汁等),加热拌炒的制法。

〔9〕[插图]咀(fǔ jǔ):中药加工法。古代用口将药物咬碎,便于煎煮。今指切片、捣碎的加工方法。

〔10〕一升:俞本、徐本、吴本、《玉函经》作“一斗”,赵本作“七升”。《伤寒论》14条桂枝加葛根汤(即葛根汤)为“以水一斗”。当以“一斗”为是。

〔11〕减二升:吴本作“一二沸”。

〔12〕内:通“纳”。下文不再出注。

〔13〕微似汗:微微持续汗出。似,《广雅·释诂》:“续也。”

〔14〕余如桂枝汤法将息及禁忌:《伤寒论》12条:服桂枝汤后,“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剂。禁生冷黏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译文】

(病初)出现(发热、恶寒)无汗等太阳表实证,小便解不出而少,病势向上,见有(颈背强)牙关紧闭,不能讲话,这是刚痉即将发作的证候。当用葛根汤主治。

葛根汤方:

葛根四两 麻黄三两去节 桂枝二两去皮 芍药二两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 大枣十二枚

以上七味药,将药切片,用一斗水,先煮麻黄、葛根,减去二升,去掉上面的药沫。放入其他药同煮,煮到三升时,去掉药渣。一次温服一升。服药后注意盖被保温,使其微微持续汗出,不必吃粥。其他依照桂枝汤后的服药方法及饮食禁忌。若一服后汗出病愈,就不需再服余下两服。如果汗不出,照前法再服一升。仍不出汗,再加服促使发汗。半天内将三升汤药全服完。如果病重,白天晚上连续服药,二十四小时观察病情。服完一帖药后,证候还在,再继续服。若不出汗,一天服至两三帖药。禁食一切生冷黏滑之品,如肉、面、酒、酪以及葱、蒜等辛辣食物。

[13]痉〔1〕为病一本痉字上有刚字。胸满〔2〕,口噤,卧不着席〔3〕,脚挛急,必[插图]齿〔4〕,可与大承气汤〔5〕。

大承气汤方:

大黄〔6〕四两酒洗 厚朴〔7〕半斤炙去皮 枳实〔8〕五枚炙 芒硝〔9〕三合

右四味,以水一斗,先煮二物,取五升,去滓,内大黄,煮取二升,去滓。内芒硝,更上火微一二弗〔10〕。分温再服,得下止服。

【注释】

〔1〕痉:《玉函经》、《脉经》作“刚痉”。

〔2〕胸满:即胸闷。《金匮要略方论考证》:“胸满之满,读为懑,与闷同,非胀满之满也。”

〔3〕卧不着席:即身体强直,角弓反张之甚者。

〔4〕[插图](xiè)齿:上下牙切齿有声。《说文解字》曰:“[插图],齿相切也。”

〔5〕大承气汤:有通腑泄热、急下存阴的功效。但是治疗痉病用大承气汤仅是对症治疗。《医门法律》云:“是死里求生之法也。”本条论述痉病热盛的证治。

〔6〕大黄:又名将军、川军、锦纹。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或药用大黄的根和根茎。有泻火、破积、通便、行瘀等作用。实验证明,有较强的抗菌作用。

〔7〕厚朴:为木兰科植物厚朴和凹叶厚朴的树皮、根皮及枝皮。有燥湿行气的功效。

〔8〕枳实:为芸香科植物枸橘、酸橙或香圆的幼果。有破气消积的作用。

〔9〕芒硝:又称玄明粉、元明粉。为硫酸盐类矿物芒硝经煮炼的精制品。有泻热、通便的功效。内服时不入煎药,冲入药汁或开水中溶化后服。

〔10〕一二弗:俞本、徐本、赵本作“一二沸”当是。指沸腾一二次。

【译文】

痉病一本作刚痉热盛(病情危重),出现胸闷(呼吸困难),牙关紧闭,口噤不能讲话,且上下牙齿相切有声,颈背部强硬,睡卧时背部不能着床(角弓反张),四肢亦挛急强直,此时的治疗可用大承气汤(通腑泄热、急下存阴)。

大承气汤方:

大黄四两酒洗 厚朴半斤炙去皮 枳实五枚炙 芒硝三合

以上四味药。先用一斗水,煮厚朴、枳实二味,煮取五升药汁,去掉药渣。放入大黄,煮到二升,去掉药渣。然后放入芒硝,再在火上沸腾一二次。分两次温服。大便得通,就停止再服。

[14]太阳病,关节疼痛而烦〔1〕,脉沉而细〔2〕一作缓者,此名湿痹〔3〕。《玉函》云:中湿。湿痹之候,小便不利,大便反快〔4〕,但当利其小便〔5〕。

【注释】

〔1〕关节疼痛而烦:指关节疼痛之甚。烦,与“剧”同义。

〔2〕脉沉而细:《玉函经》作“其脉沉缓”,《脉经》作“脉沉而缓”。作“细”或“缓”,均可。太阳表证脉当浮,今感湿邪,湿为阴邪,重浊黏滞,故脉沉细或沉缓。

〔3〕此名湿痹:上文是关节疼痛而烦,是湿在表之证。故不是“湿痹”,当是“此名中湿”。《玉函经》曰:“太阳病而关节疼烦,其脉沉缓,为中湿。”《脉经》也作“中湿”。当以“中湿”为是。

〔4〕湿痹之候……大便反快:湿痹,中医病名。湿邪闭阻在里,故名。其主症是小便不利,大便通利。《金匮要略今译》引元坚云:“大便反快者,快调和平之谓。”快,徐本误作“怏”。

〔5〕但当利其小便:利小便是湿痹的治疗原则。使湿邪去、阳气通,气化功能得以恢复。后世医家李东垣的著名论断“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即导源于此。至于利小便方,当按《金匮发微》所说:“五苓散倍桂枝是也。”本条论述湿痹的证治。

【译文】

出现太阳病(发热、恶寒等)表证,又有关节剧痛的主症,脉沉细或沉缓(这是感受湿邪引起的湿病)名叫中湿(不是湿痹)。而湿痹(湿邪闭阻在里)的证候是小便不利,大便爽快,治疗只要利小便就可以。

[15]湿家〔1〕之为病,一身尽疼一云疼烦,发热,身色如熏黄〔2〕也。〔3〕

【注释】

〔1〕湿家:指感受湿邪的人。

〔2〕熏黄:形容病人皮肤发黄而晦暗。《金匮要略心典》:“热与湿合,交蒸互郁,则身色如熏黄。熏黄者,如烟之熏,色黄而晦,湿气沉滞故也。”

〔3〕本条论述湿郁肌表的证候。

【译文】

湿邪这种病(由于湿热蕴蒸)会导致出现全身剧烈疼痛,发热,皮肤发黄而晦暗。

[16]湿家,其人但头汗出,背强,欲得被覆向火〔1〕。若下之早则哕〔2〕,或胸满,小便不利一云利,舌上如胎〔3〕者,以丹田〔4〕有热,胸上有寒〔5〕,渴欲得饮而不能饮,则口燥烦也。〔6〕

【注释】

〔1〕欲得被覆向火:形容恶寒之甚,想要盖被及烤火。

〔2〕哕(yuě):呃逆或呕吐。《脉经》作“吐”。《正字通·口部》:方书谓“有物无声曰吐,有声无物曰哕,有物有声曰呕”。

〔3〕舌上如胎:指舌苔发黑,犹如煤尘。《金匮要略考证》:“’胎’’炱’古通用。”又《玉篇》:“炱,煤烟尘也。”

〔4〕丹田:针灸穴位名。在腹部脐下。气海、石门、关元、中极穴位都别名丹田。在此泛指下焦(少腹部)。

〔5〕胸上有寒:参见《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篇[03]条注释〔5〕。

〔6〕本条论述湿病误下的变证。

【译文】

感受湿邪的病人,出现头部汗出(身无汗),腰背强直,怕冷得要盖被或烤火取暖(本是湿邪在表,当用汗出)的症状,可医生(见其头汗出,误以为是里热证)过早地应用下法治疗,以致病人呃逆或呕吐,有的出现脘腹胀满,小便不通一种说法小便尚通利,舌苔发黑如煤尘那样,这是由于少腹有热而脘腹中有寒湿的缘故。且有渴欲饮水而不能饮,口中十分干燥的症状。

[17]湿家下之〔1〕,额上汗出,微喘〔2〕,小便利一云不利〔3〕者死。若下利不止〔4〕者,亦死。〔5〕

【注释】

〔1〕湿家下之:指湿病误用下法。《金匮要略心典》:“湿病在表者宜汗,在里者宜利小便。苟非湿热蕴积成实,未可遽用下法。”

〔2〕额上汗出,微喘:湿病误下后,里阳损伤,阳从上越。出现头部出汗、气急之症。

〔3〕小便利,一云不利:小便利是小便失禁,不利是没有小便,都是阴从下脱的表现。

〔4〕下利不止:指大便失禁不止,是阴阳离决的危象。

〔5〕本条论述湿病误下的坏证。

【译文】

对于感受湿邪的人,误用下法,使病人出现头部出汗,气急而小便失禁一说小便不利这是病情危重的表现。如果大便失禁不止,病情也十分危重。

[18]风湿相搏〔1〕,一身尽疼痛,法当汗出而解,值天阴雨不止,医云:此可发汗。汗之,病不愈者,何也?

盖发其汗,汗大出者,但风气〔2〕去,湿气〔3〕在,是故不愈也。若治风湿者,发其汗,但微微似欲〔4〕出汗者,风湿俱去也。〔5〕

【注释】

〔1〕风湿相搏:指风邪与湿邪相并感受。《伤寒论文字考》:“相是相并之相,而非相互之相。搏,击也。击,犹攻也。凡相搏者,皆两病相并,一时起攻身体也。非两病互相击之谓也。”

〔2〕风气:指风邪。

〔3〕湿气:指湿邪。

〔4〕似欲:即持续。“似”参见本篇[12]条注释〔13〕。又《广释词》:“欲,犹似也。”故“似”“欲”两字同义。

〔5〕本条论述风湿在表的治法。

【译文】

风湿相并侵犯肌表,全身都疼痛,按常规使用汗法,疼痛能解除,但适逢天气阴雨连绵不止(外界湿度大,影响体内湿邪排出),医生虽说,此可用汗法治疗,但发汗后病仍未愈。这是什么原因呢?这是因为发汗后,出汗太多,仅仅风邪去除,湿邪仍留在肌表,故病不能痊愈(这是气候因素,加上治法不当所致)。正确治疗风湿病的方法,当是汗法。但必须微微地持续汗出,使风湿之邪一并去除。

[19]湿家病身疼发热,面黄而喘〔1〕。头痛鼻塞而烦,其脉大〔2〕,自能饮食,腹中和无病。病在头中寒湿,故鼻塞。内药鼻中〔3〕则愈。〔4〕《脉经》云:病人喘,而无“湿家病以下至而喘”十三字〔5〕。

【注释】

〔1〕湿家病身疼发热,面黄而喘:此段文字与下文“病在头中寒湿”、“内药鼻中则愈”不相吻合。《脉经》无此十一字,当以《脉经》为是。

〔2〕脉大:指脉形宽大,多表示有热象。

〔3〕内药鼻中:为外治法,即鼻中给药法。《千金要方·鼻病》有鼻塞脑冷清涕出方:“通草,辛荑,细辛,甘遂,桂心、芎[插图],附子研末,蜜丸,绵裹纳鼻中。”

〔4〕本条论述头中寒湿的证治。

〔5〕十三字:赵本作“十一字”,当是。

【译文】

感受湿邪的病人,身体疼痛,发热,面色黄而气喘。(而另一种病情是)头痛,鼻塞很厉害,脉大,饮食如常,腹部也没有任何不适,只是在头部有寒湿。故主症是鼻塞(流涕)。治疗只需把药放在鼻孔中就可痊愈。

[20]湿家身烦疼,可与麻黄加术汤〔1〕,发其汗为宜,慎不可以火攻〔2〕之〔3〕。

麻黄加术汤方:

麻黄三两去节 桂枝二两去皮 甘草一两〔4〕炙 杏仁〔5〕七十个去皮尖〔6〕 白术〔7〕四两

右五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覆取微似汗。

【注释】

〔1〕麻黄加术汤:由麻黄汤加白术组成。麻黄汤原是祛风寒的峻汗方,加白术则成为祛寒湿的微汗方。白术能止汗,又能祛湿。《医门法律》:“麻黄得术,则虽发汗,不至多汗;术得麻黄,并可行表里之湿。”

〔2〕火攻:古代应用的一种发汗方法。就是用温针(针刺时,针尾裹装艾绒燃着)、熏(以药物煎汤,取热的药气熏蒸全身或患处),熨(以药物炒热,布包或用布浸渍热的药汁熨周身皮肤),促使全身出汗、气血流通以祛除病邪。但此法发汗太猛,容易损伤津液,今已不用。

〔3〕本条论述寒湿表实证及其治法和禁忌。

〔4〕一两:俞本、赵本作“二两”。

〔5〕杏仁:为蔷薇科植物杏或山杏等的种仁。有发散风寒、下气止咳的作用。

〔6〕去皮尖:种仁类中药加工方法。去掉外层种皮和胚芽,有利于有效成分煎出。

〔7〕白术:为菊科植物白术的根茎,有健脾、燥湿、止汗的功效。

【译文】

体表感受寒湿的人,全身剧烈疼痛(且有发热、恶寒、无汗等表实证),可用麻黄加术汤微微发汗为宜,千万不可用火攻发汗的方法。

麻黄加术汤方:

麻黄三两去节 桂枝二两去皮 甘草一两炙 杏仁七十个去皮尖 白术四两

以上五味药,用九升水,先煮麻黄,减去二升,去掉药沫,再把其余四味药放入同煎,煎到二升半药汁时,去掉药渣。一次温服八合。随即盖被使微微持续汗出。

[21]病者一身尽疼,发热,日晡〔1〕所剧者,名风湿〔2〕。此病伤于汗出当风,或久伤取冷所致也。可与麻黄杏仁薏苡甘

草汤〔3〕。

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方:

麻黄去节,半两,汤泡〔4〕 甘草一两炙 薏苡仁〔5〕半两 杏仁十个,去皮尖,炒右锉麻豆大〔6〕,每服四钱匕〔7〕,水〔8〕盏〔9〕半,煮八分,去滓。温服。有微汗,避风。

【注释】

〔1〕日晡(bū):为十二时辰之一的申时。相当于下午三至五时。

〔2〕风湿:中医病名。指风湿病,为湿病之一。挟有风邪,以发热、身痛为主症。

〔3〕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有解表、祛风湿、清热的作用。本条论述风湿表实证及其成因与治法。

〔4〕汤泡:中药加工法。将药材用热水浸泡。

〔5〕薏苡仁:为禾本科植物薏苡的种仁,有祛湿利水的作用。

〔6〕麻豆大:“麻豆”究为何物,至今未明,待考。推测是大麻仁或大豆的大小,类似现代中药丸剂大小。

〔7〕钱匕:量器。用汉代五铢钱抄取药末,以不散落为度,叫一钱匕(约相当于2克多)。徐本作“四钱”。

〔8〕水:俞本、徐本作“一”。

〔9〕盏:浅而小的杯子。《方言》:“盏,杯也。”

【译文】

病人周身疼痛,发热,午后近黄昏时热度还升高,这叫做风湿病。这种病是由于出汗时感受风寒或长期贪冷所引起的。可用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治疗。

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方:

麻黄去节,半两,用热水浸泡 甘草一两炙 薏苡仁半两 杏仁十个去皮尖,炒

以上药物锉磨成麻豆大小,每服取四钱匕(约八克多),加一杯半水,煮到八分,去掉药渣。一次温服。服药后会出微汗,注意不要再受风寒。

[22]风湿,脉浮〔1〕、身重〔2〕、汗出恶风〔3〕者,防己黄芪汤〔4〕主之。〔5〕

防己黄芪汤方:

防己〔6〕一两 甘草半两炒 白术七钱半 黄芪〔7〕一两一分,去芦〔8〕

右剉麻豆大,每抄五钱匕,生姜四片,大枣一枚,水盏半,煎八分,去滓。温服。良久再服。喘者加麻黄半两,胃中不和者加芍药三分。气上冲者加桂枝三分,下有陈寒者加细辛〔9〕三分。服后当如虫行皮中〔10〕,从腰下如冰,后坐被上,又以一被绕腰以下,温令微汗,差〔11〕。

【注释】

〔1〕脉浮:表明病在肌表。

〔2〕身重:身体沉重,但不痛,可兼有浮肿,是风湿伤于肌表的表现。

〔3〕汗出恶风:不发热而汗出恶风是表虚不固,偏于气虚。

〔4〕防己黄芪汤:有益气行湿的功效。本方在《水气病》篇还用于风水(参见《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篇[22]条),可见水与湿同类,故凡气虚湿胜者,皆可用本方治疗。《玉函经》、《脉经》称本方为“防己汤”。

〔5〕本条论述风湿表虚证(偏于气虚)的治法。

〔6〕防己:为防己科植物木防己、粉防己的块根。有祛风利水的作用。

〔7〕黄芪:为豆科植物黄芪或膜荚黄芪的根。有益气、固表、利水的作用。

〔8〕去芦:指去掉根部顶端的根茎部分。

〔9〕细辛:为马兜铃科植物北细辛,华细辛的带根全草。有祛风散寒的功效。

〔10〕如虫行皮中:服药后自觉有蚂蚁在皮肤中爬行,是病情好转的表现。

〔11〕差:通“瘥”,病愈的意思。

【译文】

风湿病,脉浮、身体沉重(可兼有浮肿)、汗出恶风者,可用防己黄芪汤主治。

防己黄芪汤方:

防己一两 甘草半两炒 白术七钱半 黄芪一两一分去掉根部顶端部分

以上药物剉磨成麻豆大小,每服抄取五钱匕(约10克),用生姜四片、大枣一枚,加入一杯半水中同煎,煎到八分,去掉药渣。先温服一次,后隔一段时间再服一次。有气急的加麻黄半两(平喘),胃中不和的加芍药三分(和胃止痛),邪气上逆的加桂枝三分(平降冲逆),腰下感到寒冷的加细辛三分(温经散寒)。服药后自觉有蚂蚁在皮肤下爬行。腰以下冰冷,要使病人坐在棉被上,再用一条棉被围在腰下保暖,使微微出汗,这样病就会痊愈。

[23]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1〕,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2〕,脉浮虚而[插图]〔3〕者,桂枝附子汤〔4〕主之。若大便坚,小便自利〔5〕者,去桂加白术汤〔6〕主之。〔7〕

桂枝附子汤方:

桂枝四两去皮 生姜三两切 附子〔8〕三枚,炮〔9〕去皮,破〔10〕片 甘草三两炙 大枣十二枚擘〔11〕

右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

白术附子汤方:

白术二两 附子一枚半,炮,去皮 甘草一两炙 生姜一两半切 大枣六枚

右五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温三服。一服觉身痹〔12〕,半日许再服,三服都尽,其人如冒状〔13〕,勿怪,即是术,附并走皮中,逐水气,未得除故耳。

【注释】

〔1〕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是指感受风寒湿三气形成风湿病,已八九天,当有发热、恶风、汗出等表症。

〔2〕不呕不渴:不呕,表明病邪尚未入里;不渴,是指邪亦未化热。均为阴性症状。

〔3〕脉浮虚而[插图]:表示风湿仍在肌表,而兼表阳虚。

〔4〕桂枝附子汤:即桂枝汤重用桂枝去芍药加附子而成。全方有祛风胜湿、温经散寒的作用。

〔5〕大便坚,小便自利:表明二便如常,病未入里,邪仍在表,与“不呕不渴”同义。坚,《脉经》作“鞭”。

〔6〕去桂加白术汤:又称白术附子汤。《脉经》作“术附子汤”。即桂枝附子汤去桂枝加白术,并减半余药剂量而成。有行湿散寒的功效。

〔7〕本条论述风湿表虚证(偏于阳虚)的治法。

〔8〕附子:为毛茛科植物乌头的侧根(子根)。药性温热,具有毒性,生者尤剧,炮制后有所减弱。今临床多用熟附片,入汤药中最好先煎。有温阳、散寒、止痛的作用。

〔9〕炮:中药加工法之一。与“炒”相似的加热法,但火力要猛,动作要快,使药物通过高热而体积膨胀,有缓和药性的作用。

〔10〕破:劈开。

〔11〕擘(bò):用手将药物剖开。

〔12〕身痹:指皮肤感觉麻木不仁。

〔13〕如冒状:犹如头旋眼花的症状。《金匮要略方论考证》:“冒状者,言眩晕,即附子之效也。”

【译文】

感受寒邪已八九天(有发热、恶风、汗出等表证),又同时感受风邪与湿邪,周身剧烈疼痛,而且不能自由转动。但不呕吐、不口渴,脉浮而虚,兼有[插图]象,当用桂枝附子汤主治。服药后(表证已解,身体疼痛减轻),如果大便仍实而不溏,小便能通利(是寒湿之余邪尚在肌表,并未入里),宜用原方去桂枝加白术汤主治。

桂枝附子汤方:

桂枝四两去皮 生姜三两切 附子三枚,炮,去皮,劈成八片 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二枚剖开

以上五味药,加入六升水同煮,煮到二升时,去掉药渣。分三次温服。

白术附子汤方:

白术二两 附子一枚半,炮,去皮 甘草一两炙 生姜一两半切 大枣六枚

以上五味药,加入三升水同煮,煮到一升时,去掉药渣。分三次温服。服一次后觉得肌肤麻木不仁,每隔半天左右再服一次,三次药汁全部服完,病人会感到有些头旋眼花,不要见怪,这是白术、附子走表逐湿的效用,因原来肌表寒湿未清除的缘故。

[24]风湿相搏,骨节疼烦,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者。甘草附子汤〔1〕主之。〔2〕

甘草附子汤方:

甘草二两炙 附子二枚〔3〕,炮,去皮 白术二两〔4〕 桂枝四两去皮

右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得微汗则解,能食。汗出复烦者,服五合。恐一升多者,服六七合为妙。

【注释】

〔1〕甘草附子汤:本方以甘草为君,且桂枝、白术、附子三药并用,药力较桂枝附子汤(桂枝、附子同用)、白术附子汤(白术、附子并用)为重,有助阳、祛风、化湿的作用。本方是治风寒湿痹的基本方。后人常用的桂枝芍药知母汤即从本方加味而成。

〔2〕本条论述风湿兼表里阳虚的证治。

〔3〕二枚:徐本作“一枚”。

〔4〕二两:《玉函经》作“三两”。

【译文】

风湿之邪侵犯肌表,全身关节剧烈疼痛,不能随意屈伸,触到关节,疼痛更加剧烈,还兼有出汗、短气、小便不利之症。恶风严重,甚至不愿脱下衣服,有的出现轻度浮肿。当用甘草附子汤治疗。

甘草附子汤方:

甘草二两炙 附子二枚,炮,去皮 白术二两 桂枝四两去皮

以上四味药,加入六升水同煮,煎到三升水时,去掉药渣。每次温服一升,一日服三次。若开始服药后有微微汗出,病情就会好转(全身症状减轻),胃口也增加。若汗出后仍疼痛剧烈,就服五合药汁。要是怕服一升太多,就服六七合为好。

[25]太阳中暍〔1〕,发热恶寒,身重而疼痛,其脉弦细芤迟〔2〕。小便已,洒洒然毛耸〔3〕,手足逆冷。小有劳,身即热,口前开板齿燥〔4〕。若发其汗,则其恶寒甚;加温针〔5〕,则发热甚;数下之,则淋甚〔6〕。

【注释】

〔1〕中暍:即中暑、中热。中医病名。由于外感暑邪引起的以发热、烦渴、汗出、脉虚为主症的病证。

〔2〕脉弦细芤迟:指脉象或弦细或芤迟,此都是虚脉。弦细是热盛伤气,阳气不足;芤迟是汗多伤津,阴液亏损,皆因暑热耗气伤阴所致。

〔3〕洒洒然毛耸:洒洒然,形容恶寒之状,犹如水淋在身上。毛耸,形容汗毛竖起。

〔4〕口前开板齿燥:《玉函经》作“口开前板齿燥”。《注解伤寒论》:“口开谓喘喝也,以喘喝不止,故前板齿干燥。”板齿,即门齿。

〔5〕温针:针灸方法之一。指针刺结合温热刺激的一种方法。可参见《伤寒论》16条。临床运用是在留针过程中,于针尾裹装艾绒燃着,借热力温通经络。

〔6〕则淋:《脉经》作“淋复”。本条论述暍病的脉证及误治后的变证。

【译文】

外感暑邪,侵犯肌表,出现发热、恶寒等表证(由于暑必挟湿),还有身体沉重而疼痛,脉象或弦细或芤迟。小便以后,身上像淋水那样感觉冷,汗毛会竖起,手脚亦冰冷。稍有劳作,就出现发热,嘴巴张开喘气,前面门齿干燥。如果用发汗方法治疗后,恶寒更明显;如果用温针治疗,发热就加重;如果多次用下实热的方法治疗,则小便更加短少而淋沥涩痛。

[26]太阳中热〔1〕者,暍是也。汗出、恶寒、身热而渴。白虎加人参汤〔2〕主之。〔3〕

白虎加人参汤方:

知母〔4〕六两 石膏〔5〕一斤碎 甘草二两 粳米〔6〕六合 人参〔7〕三两

右五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注释】

〔1〕中热:即中暍,中暑。

〔2〕白虎加人参汤:本方亦见《伤寒论》26条,“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有清暑热,益气阴的作用。

〔3〕本条论述暍病暑热型的证治。

〔4〕知母:为百合科植物知母的根茎。有清热泻火、滋阴润燥的功效。

〔5〕石膏:为硫酸盐类矿物石膏的矿石。有清热泻火的作用。

〔6〕粳米:为禾本科植物稻(粳稻)去壳的种仁。有益气、健脾、止渴的功效。

〔7〕人参:为五加科植物人参的根。有补气生津的作用。

【译文】

外感暑热之邪所引起的病,即是暍病。出现汗出、恶寒(是热盛伤气)、身热而口渴(是热盛伤津)。当用白虎加人参汤主治。

白虎加人参汤方:

知母六两 石膏一斤打碎 甘草二两 粳米六合 人参三两上述五味药,加一斗水同煮,煮到米熟,汤药就成,去掉药渣。每次温服一升,一日服三次。

[27]太阳中暍,身热疼重,而脉微弱〔1〕,此以夏月伤冷水,水行皮中所致也。一物瓜蒂汤〔2〕主之。〔3〕

一物瓜蒂汤方:

瓜蒂〔4〕二七〔5〕个

右锉,以水一升,煮取五合,去滓,顿服〔6〕。

【注释】

〔1〕脉微弱:由于暑热耗气伤阴,故脉象微细,沉而无力。

〔2〕一物瓜蒂汤:以瓜蒂为主药的方剂,在仲景著作中有四见。其中三方用于催吐,其特点是用量少,作散剂,名“瓜蒂散”。参见《伤寒论》166条、355条及本书《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篇[24]条,而本条则以大剂量瓜蒂作汤药治暑热病,于理难解,尚待研究。因瓜蒂有毒性,不可轻易试用。

〔3〕本条论述暍病暑湿型的证治。

〔4〕瓜蒂:又名苦丁香。为葫芦科植物甜瓜的果蒂,有毒,内服有呕吐及下利症状。功能吐风痰宿食,泻水湿停饮。《本草纲目》:“乃阳明经除湿热之药,故能引去胸脘痰涎,头目湿气,皮肤水气,黄疸湿热诸证。”

〔5〕二七:赵本作“二十”。

〔6〕顿服:一次服完。

【译文】

外感暑热之邪,出现发热、身体疼痛而沉重,而脉反微细无力,这是由于夏天多用冷水,水湿浸入肌表引起的。可用一物瓜蒂汤主治。

一物瓜蒂汤方:

瓜蒂二十七个

将瓜蒂切碎,用一升水同煮,煮到五合时,去掉药渣。一次服完。


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证治第三

论一首 证三条 方十二首

【按语】

本篇论述百合、狐惑、阴阳毒三种病,其病名奇特。《金匮要略浅注》:“百合、狐惑、阴阳毒合为篇者,皆为奇恒病。”由于这三种病都与热病有关,且在证候上有某些相似。百合病与狐惑病都有不欲眠、不欲食等全身症状,而狐惑病与阴阳毒又都有咽喉疼痛的局部病变,故合篇论述。

[01]论曰:百合病〔1〕者,百脉一宗,悉致其病〔2〕也。意欲食,复不能食,常默默〔3〕,欲卧不能卧,欲行不能行。饮食〔4〕或有美时,或有不用〔5〕闻食臭〔6〕时。如寒无寒,如热无热。口苦,小便赤。诸药不能治,得药则剧吐利〔7〕,如有神灵者。身形如和〔8〕,其脉微数〔9〕。

每溺时〔10〕头痛者,六十日乃愈;若溺时头不痛淅然〔11〕者,四十日愈;若溺快然〔12〕,但头眩者,二十日愈。

其证或未病而预见,或病四五日而出,或病二十日或一月微见者,各随证治之。〔13〕

【注释】

〔1〕百合病:中医病名。多发生在热病后,是由阴虚内热而引起的,以饮食、睡眠、行动失常及口苦、小便赤、脉微数为主症的疾病,并以百合为主治,故名。《温热经纬》:“百合病者,皆缘时疫新愈……凡温暑、湿热诸病后皆有之。”此病类似当今热病(感染性疾病)后的综合征。

〔2〕百脉一宗,悉致其病:全身症状虽然众多,但都与同一病源有关。《吴医汇讲·百合病赘言》:“夫百脉一宗,悉致其病,乃本乎心神涣散,故下文’常默默,不能食、不能卧、不能行’数句,无可奈何之态,皆所以形容百脉悉病之语。”百脉,泛指全身各条经脉;一宗,指一个总的病源。悉致其病,是言百脉都有证候出现。

〔3〕默默:心中不舒畅而沉默寡言。

〔4〕饮食:赵本作“欲饮食”。

〔5〕不用:俞本作“不欲”。

〔6〕食臭:即食物的气味。臭,音义同“嗅”。

〔7〕剧吐利:引申为病情加重。

〔8〕身形如和:从形体上观察犹如常人,没有病态。

〔9〕脉微数:脉形微细,且脉率增速为阴虚内热之证。

〔10〕溺(niào)时:此指出现小便短赤等阴虚内热征象时。溺,通“尿”。溺,尿,小便。

〔11〕淅然:《金匮要略浅注补正》注为“头淅淅然”,即出现头晕耳鸣之症。

〔12〕溺快然:在此指小便通利,色清不赤。

〔13〕本条论述百合病的证候、预后及治则。

【译文】

医书论说:患百合病的人,全身各条经脉都有证候出现,但其有一个总的病源。其证候表现是想吃又吃不下,常沉默少语,想睡又睡不着,想走又走不动。饮食有时吃得很香,但有时甚至怕闻到食物的气味。一会儿好像冷,一会儿又好像热,但又无真的寒热。口中感到苦,小便颜色红。用各种药物都不见效,甚至服药后反见症状加剧,就好像有鬼神在作怪。尽管百合病证候百出,但从形体上观察,却如常人一样,惟其脉象微细而数。

(本病预后良好,一般一至两月可痊愈,其愈期长短根据余邪留驻及阴虚内热的程度而定。)当出现小便赤等阴虚内热症状且伴有头痛的病人,要六十天才能病愈;如果尿赤时头不痛,仅有头眩、耳鸣的病人,四十天可病愈;如果小便通畅且颜色不红,只有头眩症状的病人,二十天就会痊愈。

以上这些头痛、头眩等证,有的在未见百合病证候前预先出现,有的在本病初起四五天出现,亦有的在得病二十天左右,甚至在一月后才出现轻微证候,当根据具体证候而施以相应的治疗。

[02]百合病,发汗后〔1〕者,百合知母汤〔2〕主之。〔3〕

百合知母汤方:

百合〔4〕七枚擘 知母三两切

右先以水洗百合,渍〔5〕一宿,当白沫出,去其水,更以泉水〔6〕二升,煎取一升,去滓;别以泉水二升,煎知母,取一升,去滓。后合和,煎取一升五合。分温再服。

【注释】

〔1〕发汗后:指误汗后。《高注金匮要略》:“百合病发汗后者,犹言发汗之后,因而成百合病也。”

〔2〕百合知母汤:本方有清心安神、生津止渴的作用。

〔3〕本条论述百合病误汗后的治法。

〔4〕百合:为百合科植物百合、细叶百合的鳞茎。有清心安神的功效。《医宗必读》:“百合治之,是亦清心安神之效。”

〔5〕渍:药物炮制法之一。即将药物浸泡在水中一段时间。底本原作“溃”,据俞本、徐本、赵本改。

〔6〕泉水:指未受污染的天然井泉中新汲的水或矿泉水。有清肺、养胃、生津的作用。

【译文】

患百合病,发生在误用发汗法治疗后的病人(因津液耗损、虚热加重,出现心烦、口渴之症),当用百合知母汤治疗。

百合知母汤方:

百合七枚剖开 知母二两切

上药先用水洗净百合,放在清水中浸泡一夜,当有白沫泡出,把水倒掉。再用二升泉水,煎到一升,去掉药渣;另外用二升泉水,煎知母,煎到一升,去掉药渣。以后再把两种药汁混合,再煎到一升五合。分两次温服。

[03]百合病下之后〔1〕者,滑石代赭汤〔2〕主之。〔3〕

滑石代赭汤方:

百合七枚擘 滑石〔4〕三两碎,绵裹〔5〕 代赭石〔6〕如弹丸大〔7〕一枚,碎,绵裹。

右先以水洗百合,渍一宿,当白沫出,去其水。更以泉水二升,煎取一升,去滓;别以泉水二升煎滑石、代赭,取一升,去滓;后合和重煎,取一升五合。分温服。

【注释】

〔1〕下之后:指误用攻下法治疗后。由于津液耗伤、内热加重,出现小便短少、胃气受损、失于和降,兼有呕吐、呃逆诸症。《金匮要略浅注》:“百合病,见于下之后者,以其不应下而下之,以致热入于下也。”

〔2〕滑石代赭汤:本方有清心安神、利水降逆的作用。

〔3〕本条论述百合病误下后的治法。

〔4〕滑石:为硅酸盐类矿物滑石的块状根。有利水通淋的功效。

〔5〕绵裹:中药煎煮法之一。用丝绵将药物包起来煎煮,以免使药汁混浊。今用棉纱包裹,称“包煎”。

〔6〕代赭石:为氧化物类矿物赤铁矿的矿石。有重镇降逆的作用。

〔7〕弹丸大:像弹弓所用的泥丸、石丸或铁丸的大小。

【译文】

患百合病,误用下法治疗后(出现小便短少、呕吐呃逆等症),当用滑石代赭汤治疗。

滑石代赭汤方:

百合七枚剖开滑石三两捣碎包煎 代赭石像弹丸大小一枚捣碎包煎上药先用水洗净百合,放在清水中浸泡一夜,当有白沫泡出,把水倒掉。再用二升泉水煎,煎到一升时,去掉药渣;另外再用二升泉水煎滑石、代赭石,煎到一升,去掉药渣。以后再把两种药汁混合后,重煎,煎到一升五合。分两次温服。

[04]百合病,吐之后〔1〕者,百合鸡子汤〔2〕主之。〔3〕

百合鸡子汤方:

百合七枚擘 鸡子黄〔4〕一枚

右先以水洗百合,渍一宿,当白沫出,去其水。更以泉水二升,煎取一升,去滓。内鸡子黄,搅匀,煎五分。温服。

【注释】

〔1〕吐之后:指百合病误用吐法治疗后,由于胃阴损伤、虚火上扰,可出现虚烦不眠、胃中不和之症。《医宗金鉴》:“百合病不应吐而吐之,不解者则虚中,以百合鸡子汤清而补之。”

〔2〕百合鸡子汤:本方有清心安神、滋阴除烦的功效。

〔3〕本条论述百合病误吐后的治法。

〔4〕鸡子黄:为雉科动物家鸡的卵(蛋)黄。有滋阴、除烦、安神的作用。

【译文】

患百合病,误用催吐法治疗后(出现虚烦不眠、胃中不和之症),当用百合鸡子汤治疗。

百合鸡子汤方:

百合七枚剖开 鸡子黄一枚

上药先用水洗净百合,放在清水中浸泡一夜,当有白沫泡出,倒掉水。再用二升泉水煎,煎到一升,去掉药渣。放入鸡蛋黄,搅拌均匀,煎到五分。一次温服。

[05]百合病,不经吐、下,发汗,病形如初〔1〕者。百合地黄汤〔2〕主之。〔3〕

百合地黄汤方:

百合七枚擘 生地黄汁〔4〕一升

右以水洗百合,渍一宿,当白沫出,去其水。更以泉水二升,煎取一升,去滓。内陆黄汁,煎取一升五合。分温再服。中病〔5〕勿更服,大便当如漆〔6〕。

【注释】

〔1〕病形如初:指具有本篇[01]条中列举的百合病的所有证候。

〔2〕百合地黄汤:本方为治百合病的主方,有清心安神、滋阴清热的作用。《金匮讲义》:“大抵正虚邪留之时,攻则伤正,补则碍邪,惟有滋润养正,甘淡利邪,庶邪去而正不伤,为病后阴虚,余热未尽之妙法。其取乎润者,与妇人门之脏躁(参见《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篇[06]条注〔1〕),有异曲同工之妙,读者宜互证之。”

〔3〕本条论述百合病的正治法。

〔4〕生地黄汁:为鲜生地所捣出的药汁。生地黄为玄参科植物地黄的新鲜块根。有滋阴补肾、清热凉血的功效。古称生地黄即今之鲜生地,今称生地黄即古之干地黄。

〔5〕中病:指病情好转,诸症减轻或消失。

〔6〕大便当如漆:徐本作“大便常如漆”。历代诸家多从大便色黑解,惟《金匮要略方论考证》云:“盖言其状,非言其色也。”据临床观察,当指大便稀溏之症。

【译文】

百合病,未经吐、下、发汗等法误治的,出现的依然是百合病首条所述的证候。当用百合地黄汤治疗。

百合地黄汤方:

百合七枚剖开 生地黄汁一升

上药先用水洗净百合,放在水中浸泡一夜,当有白沫泡出,把水倒掉。再用二升泉水煎,煎到一升,去掉药渣,放入地黄汁同煎,煎到一升五合。分两次温服。若病情好转,就不要再服,可出现大便稀溏的症状。

[06]百合病一月不解,变成渴者,百合洗方〔1〕主之。〔2〕

百合洗方:

右以百合一升,以水一斗,渍之一宿。以洗身。洗已,食煮饼〔3〕,勿以盐豉〔4〕也。

【注释】

〔1〕百合洗方:为百合病的外治法。百合病日久不愈,阴虚内热加重,出现口渴症,除内服汤药外,需配合应用百合洗方洗身,内外同治,以加强清热润燥的功效。

〔2〕本条论述百合病变渴的外治法。

〔3〕煮饼:是以小麦粉制成的汤饼,即今之熟面条。有益气生津的作用。《伤寒总病论》:“煮饼是切面条汤煮水淘过,热汤渍食之。”

〔4〕盐豉:用煮熟的大豆发酵后制成。有咸、淡两种,加入食盐酿制的称盐豉,用于佐餐时调味品。因咸味增渴,阴虚口渴者忌用。

【译文】

患百合病经一月治疗,症状没有解除,病变出现口渴(除了内服汤药外,尚需配合外治),用百合洗方洗身。

百合洗方:

用一升百合,加一斗水,浸泡一夜,用浸出的水洗澡。洗完后吃汤饼,但不要加入盐豉等咸的调味品。

[07]百合病,渴不差〔1〕者,栝蒌牡蛎散〔2〕主之。〔3〕栝蒌牡蛎散方:

栝蒌根 牡蛎〔4〕熬〔5〕等分

右为细末。饮服方寸匕〔6〕,日三服。

【注释】

〔1〕渴不差:指百合病日久变渴,经上述内服、外洗等综合治疗后,口渴仍然不除。《伤寒金匮条释》:“今渴不差,此阴虚火亢、消烁其津液也。”

〔2〕栝蒌牡蛎散:本方有生津止渴的作用。

〔3〕本条论述百合病渴不差的治法。

〔4〕牡蛎:为牡蛎科动物长牡蛎、近江牡蛎及大连湾牡蛎等的贝壳。有清虚热、止口渴的功效。

〔5〕熬:中药煎煮法之一。即将药物放在锅内同清水煮透、煎干。

〔6〕方寸匕:古代量药的器具。匕,即匙。一方寸匕,指体积正方一寸的容量。金石类药末约2克,草木类药末约1克左右。

【译文】

患百合病日久,口渴仍不除,当用栝蒌牡蛎散治疗。

栝蒌牡蛎散方:

栝蒌根 牡蛎同等分量,用水煎烂熬干

上药共研细末。每次用开水饮服一方寸匕(约2克),每日服三次。

[08]百合病变发热〔1〕者一作发寒热,百合滑石散〔2〕主之。〔3〕百合滑石散方:

百合一两炙 滑石三两

右为散。饮服方寸匕,日三服。当微利〔4〕者,止服,热则除。

【注释】

〔1〕变发热:百合病本无发热之证,日久不愈,由于里热加重出现低热绵延、小便不利、淋沥涩痛之症。

〔2〕百合滑石散:本方有养阴、清热、利水的作用。《金匮要略直解》:“百合病缘以余热不除,若变发热者,加滑石以通利之,则热除也。”

〔3〕本条论述百合病变发热的治法。

〔4〕微利:指小便稍有通利。

【译文】

患百合病日久不愈,出现低热一种说法是恶寒发热(小便不利)之症。当用百合滑石散治疗。

百合滑石散方:

百合一两炙 滑石三两

上药研成细末。用开水饮服方寸匕(约2克),每日服三次。待小便稍有通利,就停止服药,里热就清除掉了。

[09]百合病见于阴者,以阳法救之〔1〕;见于阳者,以阴法救之〔2〕。见阳攻阴,复发其汗,此为逆〔3〕;见阴攻阳,乃复下之,此亦为逆〔4〕。

【注释】

〔1〕见于阴者,以阳法救之:指百合病若见寒证,当以温阳法治疗。但百合病本是热病后,余邪未尽,阴虚内热的病证,当无寒证可见。故此段是客词。

〔2〕见于阳者,以阴法救之:指百合病见热证,当以养阴法治疗。此段是本条的主词。《金匮译释》:“百合病是邪少虚多证候,只宜予平剂调补,以养正气。因为养正即所以逐邪。所谓阴法,当指百合地黄汤一类方剂。”

〔3〕见阳攻阴……此为逆:若见表证而反治里证,然后再用发汗法治表证,这是错误的治法。

〔4〕见阴攻阳……此亦为逆:若见里证而治表证,再用攻下法治里,这也是错误的治法。“逆”下《脉经》有“其病难治”四字。本条论述百合病总的治则。

【译文】

凡百合病出现寒证,要用温阳法治疗;若出现热证要用养阴法治疗(这是常用的正确的治法)。如果出现表证而治里证,再用发汗法治表证,这是错误的治法;或者出现里证而治表证,再用攻下法治里证,这也是错误的治法。

[10]狐惑〔1〕之为病,状如伤寒,默默欲眠〔2〕,目不得闭,卧起不安。蚀于喉为惑,蚀于阴为狐〔3〕。不欲饮食,恶闻食臭。其面目乍赤、乍黑、乍白〔4〕。蚀于上部〔5〕则声喝〔6〕一作嗄〔7〕。甘草泻心汤〔8〕主之〔9〕。

甘草泻心汤方:

甘草四两 黄芩〔10〕 人参 干姜〔11〕各三两 黄连〔12〕一两 大枣十二枚〔13〕 半夏〔14〕半升〔15〕

右七味,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16〕。温服一升,日三服。

【注释】

〔1〕狐惑:中医病名。由湿热熏蒸引起的,以咽喉、前后阴溃烂及眼部病变为特征的一种疾病。因全身多起溃烂,使人狐疑惑乱,故名。本病即后人称之为“白塞氏综合征”,今名为“眼、口、生殖器三联综合征”。

〔2〕状如伤寒,默默欲眠:状如伤寒,指狐惑病的全身症状类似伤寒。从“默默欲眠”,可知是状如伤寒少阴病之“但欲寐”,而不是伤寒太阳病之发热、恶寒等表证。(参见《伤寒论》289条“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状,《脉经》作“其气”。

〔3〕蚀于喉为惑,蚀于阴为狐:两句为互文。指出狐惑病的局部症状。可发生在咽喉部,也可发生在前后阴。蚀,腐蚀、蚀烂的意思。《金匮要略方论考证》:“按狐惑者,狐疑荧惑之谓,分狐与惑而为二疾者,妄也。”

〔4〕面目乍赤、乍黑、乍白:“面目”两字,当着重在目,“面”为连及之词,无义。乍,或也。目乍赤,即本篇[13]条“目赤如鸠眼”;目乍黑,即[13]条“目四眥黑”;目乍白,即[13]条“脓已成”而见白色。这正是狐惑病眼部病变的全过程。乍黑、乍白,《脉经》作“乍白、乍黑”。

〔5〕蚀于上部:即蚀于咽喉部。“蚀”上《脉经》有“其毒”二字。

〔6〕声喝(yè):声音噎塞,低沉。

〔7〕嗄(shà):声音嘶哑。

〔8〕甘草泻心汤:方中以甘草泻火解毒为君,量大,本方有清热化湿解毒的作用。本方《脉经》作“泻心汤”。

〔9〕本条论述狐惑病的证治。

〔10〕黄芩:为唇形科植物黄芩的根。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

〔11〕干姜:为姜科植物姜的根茎的干燥品。有温中散寒的作用。

〔12〕黄连:为毛茛科植物黄连、三角叶黄连或云南黄连的根茎。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

〔13〕大枣十二枚:俞本、徐本下有“擘”字。

〔14〕半夏: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的块茎。有燥湿化痰的作用。

〔15〕半升:赵本作“半斤”。

〔16〕去滓再煎:俞本下有“取三升”三字。

【译文】

狐惑这种病,症状类似伤寒(少阴病),沉默不语,整天想睡,但两眼又闭不拢,卧、起都不安。咽喉部及前后阴都出现溃烂。不想进食,不想闻到食物的气味。两眼有时发红,有时眼眶变黑,有时出现白色(积脓)。溃烂发生在咽喉部造成发音低沉,或声音嘶哑。可用甘草泻心汤治疗。

甘草泻心汤方:

甘草四两 黄芩 人参 干姜各三两 黄连一两 大枣十二枚剖开 半夏半升

以上七味药,用一斗水同煮,煮到六升,去掉药渣,再煎(煎到三升)。每次温服一升,一日服三次。

[11]蚀于下部〔1〕则咽干〔2〕。苦参汤〔3〕洗之〔4〕。

【注释】

〔1〕下部:指前阴。

〔2〕咽干:疑是“阴干”之误。若同时有咽喉部溃烂,则亦可见咽干之症。

〔3〕苦参汤:本方为狐惑病前阴溃烂的外治法。原本缺方。《金匮玉函要略辑义》据诸注本提出:“苦参一升,以水一斗,煎取七升,去滓,熏洗,日三。”苦参,为豆科槐属植物苦参的根,有清热燥湿、杀虫止痒的功效。用苦参煎汤先熏后洗阴部,仍需内服甘草泻心汤。内外同治,效果较好。

〔4〕洗:《脉经》作“淹洗”。本条论述狐惑病前阴溃烂的外治法。

【译文】

(狐惑病)下部(前阴)溃烂,且有咽干之症,当用苦参汤熏洗。

[12]蚀于肛者,雄黄〔1〕熏之〔2〕。

雄黄

右一味为末,筒瓦二枚合之〔3〕,烧向肛熏之〔4〕。《脉经》云:病人或从呼吸上蚀其咽,或从下焦〔5〕蚀其肛阴,蚀上为惑,蚀下为狐。狐惑病者,猪苓散〔6〕主之。

【注释】

〔1〕雄黄:为硫化物类矿物雄黄的矿石。有毒,以火煆烧后便成三氧化二砷(即砒霜),毒性大增。雄黄多作外用,有解毒燥湿的作用。雄黄,俞本作“雄黄熏方”。

〔2〕本条论述狐惑病后阴(肛门)溃烂的外治法。

〔3〕筒瓦二枚合之:用二枚瓦合起来,作为烟筒。

〔4〕烧向肛熏之:《金匮释按》:“用瓦合成筒状,燃雄黄使烟上冒,令人蹲其上熏之。”

〔5〕下焦:在此指下腹部。

〔6〕猪苓散:参见本书《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篇[13]条。

【译文】

狐惑病蚀烂发生在肛门处,可用雄黄熏方外治。

雄黄

上述一味药,研成细末,用瓦二枚合成筒状,里面用雄黄烧烟熏向肛门。《脉经》说:病人有的从呼吸道向上蚀烂在咽喉部,有的从下腹部向下蚀烂在前后阴(包括肛门),蚀烂在上部的称惑,在下部称狐。患狐惑病的人,治疗可内服猪苓散。

[13]病者脉数〔1〕,无热,微烦〔2〕,默默但欲卧,汗出。初得之三四日,目赤如鸠眼〔3〕;七八日,目四眦本此有黄字黑〔4〕。若能

食者,脓已成也〔5〕。赤豆当归散〔6〕主之。〔7〕

赤豆当归散方:

赤小豆〔8〕三升,浸,令芽出,曝干〔9〕当归〔10〕

右二味,杵〔11〕为散,浆水〔12〕服方寸匕,日三服。

【注释】

〔1〕脉数:脉率增速,见于热证、虚证。

〔2〕无热,微烦:无热指无恶寒发热等表证;微烦指内有微热,此为虚热。

〔3〕目赤如鸠眼:狐惑病两眼红赤犹如斑鸠眼睛,即今之虹膜炎。鸠,鸟名。指斑鸠,其目色赤。

〔4〕四眦(zì)黑:眼眶四周均发黑。眦,即眼眶。

〔5〕若能食者,脓已成:能食者,泛指全身症状减轻,胃纳转佳;脓已成,指眼部出现白色的积脓。即今之前房积脓。

〔6〕赤豆当归散:俞本、徐本作“赤小豆当归散”。本方有排脓解毒、活血祛瘀的功效。《金匮玉函经二注》:“用赤豆当归治者,其赤小豆能消热毒,散恶血,除烦排脓,补血脉,用之为君。当归补血生新,去陈为佐,浆水味酸,解热疗烦,入血为辅使之。”本方还可用于下血(参见《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第十六》篇[16]条)。

〔7〕本条论述狐惑病眼部病变的证治。

〔8〕赤小豆:又名野赤豆。为豆科植物赤小豆的种子。有利湿排脓的作用。

〔9〕浸,令芽出,曝干:将药物放在水中浸泡一段时间,萌发幼芽,取出药物,放在阳光下晒干。

〔10〕当归:原本缺剂量,俞本作“十两”,《千金要方》作“三两”。当归为伞形科植物当归的根。有活血祛瘀的作用。

〔11〕杵(chǔ):药物加工方法之一。用棒槌捣碎药物。

〔12〕浆水:又名酸浆。制法是以粟米制熟,投冷水中,浸五六天,味酸,生白花,色类浆,故名。浆水有清凉解毒的作用。

【译文】

患狐惑病的病人,按其脉象频数、但身无寒热等表证,而里有微热,经常沉默不语,只想睡觉,且有出汗。起初三四日,眼睛发红犹如斑鸠的眼睛那样,至七八天两眼眼眶四周渐渐变黑一本说变黄褐色。此时全身症状减轻,胃纳稍增,眼部则形成白色的积脓(此时目已失明),可用赤小豆当归散治疗。

赤小豆当归散方:

赤小豆三升,用水浸泡至出芽,晒干 当归

以上二味药,捣成细末,用浆水吞服一方寸匕(约2克),每日服三次。

[14]阳毒〔1〕之为病,面赤斑斑如锦文〔2〕,咽喉痛,唾脓血〔3〕。五日可治,七日不可治〔4〕。升麻鳖甲汤〔5〕主之。

阴毒〔6〕之为病,面目青〔7〕,身痛如被杖〔8〕,咽喉痛〔9〕,五日可治,七日不可治〔10〕。升麻鳖甲汤去雄黄、蜀椒〔11〕主之。〔12〕

升麻鳖甲汤方:

升麻〔13〕二两当归一两蜀椒〔14〕炒去汗〔15〕,一两甘草二两鳖甲〔16〕手指大〔17〕一片炙雄黄半两研

右六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顿服之。老小再服,取汗《肘后》〔18〕、《千金方》〔19〕:阳毒用升麻汤,无鳖甲,有桂;阴毒用甘草汤,无雄黄。

【注释】

〔1〕阳毒:中医病名。为阴阳毒病中一种热在气分的类型。阴阳毒病是由于感受疫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病。以咽痛、发斑为主症,其病势急暴,预后凶险。阳毒病在气分,以面部赤斑、咽痛、唾脓血为特征。此病后人称为烂喉丹痧。类似今之猩红热。

〔2〕面赤斑斑如锦文:面部出现红斑,其色鲜明,类似锦上花纹。锦纹,指丝织品上的彩色花纹或条纹。文,通“纹”。“面”上《脉经》有“身重,腰背痛,烦闷不安,狂言或走,或见鬼,或吐血,下痢,其脉浮大数”。

〔3〕唾脓血:由于热毒壅盛、咽喉红肿、溃烂而吐脓血。

〔4〕五日可治,七日不可治:并非定数。提示阴阳毒病预后凶险,一定要及早医治。“不可治”下《脉经》有“有伤寒一二日便成阳毒,或服药吐下后变成阴毒”。

〔5〕升麻鳖甲汤:本方有清热解毒、滋阴散瘀的作用。后人认为本方可用于治疗烂喉丹痧,即今称之为猩红热。《吴医汇讲·烂喉丹痧论》:“近来丹痧一症,患者甚多,患而死者,亦复不少。世人因方书未及,治亦无从措手,或云辛散,或云凉解,或云苦寒泄热,俱师心自用,各守专门,未尝探其本源。按仲师《金匮》书’阳毒之为病,面赤斑斑如锦纹……升麻鳖甲汤主之’之文,细译其义,实与此症相类,何会心者之绝少耶……今如迂此丹痧一证,当于经义详之,毋谓古人之未及也,不揣愚陋,用敢质之同人。”

〔6〕阴毒:中医病名。为阴阳毒病中一种热在血分的类型。以面色青、身痛、咽喉痛为主症,十分凶险。

〔7〕面目青:“面目”两字当着重在面,“目”为连及之词。面青是指面部斑疹色青而暗。此因热毒侵入血脉、血分瘀滞所致。《脉经》作“身重背强,腰中绞痛,咽喉不利,毒气攻心,心下坚强,短气不得息。呃逆,唇青面黑”。

〔8〕身痛如被杖:表明遍身疼痛,犹如被棍棒打伤。《脉经》作“四肢厥冷,其脉沉细紧数,身如被打”。

〔9〕咽喉痛:也指热毒壅盛引起咽喉红肿疼痛,溃烂,吐脓血。

〔10〕治:《脉经》下有“或伤寒初期一二日便结成阴毒,或服药六七日以上至十日,变成阳毒”。

〔11〕升麻鳖甲汤去雄黄、蜀椒:由于阴毒热入血分,瘀热在里,无须蜀椒、雄黄辛散之品,故去之。

〔12〕此两条论述阴阳毒病的证治及预后。

〔13〕升麻:为毛茛科植物升麻、大三叶升麻、兴安升麻的根茎。有清热解毒、升阳举陷、发表透疹的作用。

〔14〕蜀椒:即川椒,四川所产花椒最良,为芸香科植物花椒的果壳。有温中散寒止痛的功效。

〔15〕炒去汗:将药材放在锅内加热翻炒,达到去油的目的。

〔16〕鳖甲:为鳖科动物鳖的背甲。有滋阴潜阳、软坚散结的作用。

〔17〕手指大:《外台秘要》作“手大”,当是。

〔18〕《肘后》:中医书名,即《肘后备急方》,晋葛洪撰。

〔19〕《千金方》:中医书名,即《千金要方》,全称《备急千金要方》,唐孙思邈著。

【译文】

(阴阳毒病有两种类型)阳毒这种病,面部出现红的斑疹犹如丝织品上的彩色花纹。咽喉红肿疼痛,溃烂吐脓血(这种病一定要及早治疗)。也许五天内尚可治愈,到了七天就无法治愈了。治疗可用升麻鳖甲汤。

阴毒这种病,其面部斑疹色青而暗,且周身疼痛像被棍棒打伤那样,咽喉也红肿疼痛(溃烂吐脓血预后十分凶险,一定要及早医治)。病程在五天内,尚可治愈,到了七天就治不好了。治疗宜用升麻鳖甲汤去雄黄、蜀椒。

升麻鳖甲汤方:

升麻二两 当归一两 蜀椒炒去油,一两 甘草二两 鳖甲手掌大一片 雄黄半两研碎

以上六味药,用四升水同煮,煮到一升。一次服完。若是老人或小儿分两次服,药后有出汗。《肘后方》、《千金要方》:阳毒用升麻汤,无鳖甲,有桂枝;阴毒用甘草汤,无雄黄。


疟病脉证并治第四

证二条 方六首

【按语】

本篇专论疟病。《说文解字》云:“疟,寒热休作(时休止时发作)病。”又《释名》曰:“疟,酷疟也。”疟病是以寒热往来,休作有时为特征的病证,因寒热凌疟于人而得名。本篇在《内经素问·疟论》的基础上,将疟病分为瘅疟、温疟、牝疟三种。并首创久疟不愈形成疟母的理论,以及治疗疟病的一系列方药。

[01]师曰:疟脉自弦〔1〕,弦数者多热;弦迟者多寒 〔2〕。弦小紧者,下之差 〔3〕;弦迟者,可温之〔4〕;弦紧者,可发汗针灸也 〔5〕;浮大者,可吐之 〔6〕;弦数者,风发也 〔7〕,以饮食消息止之 〔8〕。

【注释】

〔1〕疟脉自弦:弦脉是少阳病的主脉。少阳病邪居于半表半里,疟脉自弦,可知疟病也是病在少阳,邪在表里之间,其主症也同是寒热往来。《金匮玉函要略疏义》:“此章疟病之总纲,乃因脉以断证之法也。……唯其往来寒热证属少阳,而少阳居于半表半里之地,其脉自弦,弦即疟病之正脉也。”弦脉脉形长而直,如按琴弦,但在临床上,疟病并非见弦脉。

〔2〕弦数者多热,弦迟者多寒:表明疟病以寒热往来为主症,以寒热多少为辨证纲领。

〔3〕弦小紧者,下之差:弦小紧即沉小紧,与下文“浮大”相对而言,表示邪偏于下,当用下法治疗才能痊愈。

〔4〕弦迟者,可温之:弦迟指里寒,可用温法治疗。

〔5〕弦紧者,可发汗针灸也:弦紧表明表寒,可用针灸发汗的方法治疗。弦紧者,《脉经》作“若脉紧数者”。

〔6〕浮大者,可吐之:浮大表明邪偏于上,可用吐法治疗。

〔7〕弦数者,风发也:弦数,为热盛;风发,形容发病迅猛。

〔8〕以饮食消息止之:其意是要服用汤药加减变化,才能制止其寒热发作。表明与上述针灸发汗的治法不同。饮食,泛指“饮药”、“服药”。消息,引申为斟酌、加减(“消”是消减,“息”是增长)。本条论述疟病辨证施治的纲领。

【译文】

老师说:疟病的脉象本属弦(弦脉表示病在半表半里,主症是寒热往来,以寒热多少为辨证纲领),弦数为多热,弦迟为多寒(疟病治疗根据病情及病位可采用汗、吐、下、温、清等不同方法),如果脉弦小紧是病在身体下部(肠),用攻下法治疗,可得痊愈;脉弦迟是体内有寒,可用温阳法治疗;脉弦紧是表有寒,可用针灸发汗的方法治疗;脉浮大是病在身体上部(胃),可用催吐法治疗;而脉弦数是热盛,是急性发作的疟病,当选用相应(清热)的汤药来制止其发作。

[02]病疟以月一日发,当以十五日愈〔1〕。设不差,当月尽解 〔2〕。如其不差,当如何 〔3〕?师曰:此结为症瘕〔4〕,名曰疟母 〔5〕。急治之 〔6〕,宜鳖甲煎丸 〔7〕。

鳖甲煎丸方:

鳖甲十二分〔8〕炙 乌扇 〔9〕三分烧〔10〕 黄芩三分 柴胡 〔11〕六分 鼠妇 〔12〕三分熬 干姜三分 大黄三分 芍药五分 桂枝三分 葶苈 〔13〕一分熬 石韦 〔14〕三分去毛 厚朴三分 牡丹 〔15〕五分去心 瞿麦 〔16〕二分 紫葳 〔17〕三分 半夏一分 人参一分 䗪虫 〔18〕五分熬 阿胶 〔19〕三分炙 蜂窠 〔20〕四分熬 赤硝 〔21〕十二分 蜣螂 〔22〕六分熬 桃仁 〔23〕二分右二十三味,为末,取煅灶下灰 〔24〕一斗,清酒一斛 〔25〕五斗,浸灰,候酒尽一半,着鳖甲于中,煮令泛烂如胶漆,绞取汁,内诸药,煎为丸,如梧子大。空心服七丸,日三服。《千金方》用鳖甲十二片,又有海藻〔26〕三分,大戟〔27〕一分,䗪虫五分,无鼠妇、赤硝二味,以鳖甲煎和诸药为丸。

【注释】

〔1〕病疟以月一日发,当以十五日愈:指出疟病的病程,一般经过十五天,正胜邪退,能够自愈。以,作“在”解。

〔2〕设不差,当月尽解:如果十五天后寒热依然不退,最长到一个月会停止发作。

〔3〕如何:俞本、徐本、赵本作“云何”。

〔4〕症瘕:中医病名。指腹内结块。坚硬不易推动,痛有定处为“症”;聚散无常,痛无定处为“瘕”。

〔5〕疟母:中医病名。由于疟病寒热反复发作,日久不愈,正气渐衰,疟邪与痰血凝聚在左胁下,结为痞块,这是疟久不愈形成的一种症瘕,称为“疟母”,即今之脾肿大。

〔6〕急治之:表明疟病寒热发作要及早医治。若疟母已形成,根深蒂固,则难于速愈。

〔7〕鳖甲煎丸:本方以鳖甲软坚散结为主,配合大队破瘀消症以及补气理气之品。全方有扶正祛邪、消症化积的功效。其特点是寒热并用、攻补兼施、峻药缓攻。高注《金匮要略》:“细按鳖甲煎丸,连灶灰清酒,凡二十五味,为《伤寒》、《金匮》第一大方。”本条论述疟母的形成及治法。

〔8〕十二分:徐本作“十一分”。

〔9〕乌扇:即鸢(yuān)尾。为鸢尾科植物鸢尾的叶或全草。有破症消积的作用。前人曾把本品误作“射干”,今在此更正。

〔10〕烧:指煆烧,中药炮制法之一。将药物放在铁锅内加盖,置火上加热。

〔11〕柴胡:为伞形科植物北柴胡或狭叶柴胡的根。有解表清热、疏肝解郁的功效。

〔12〕鼠妇:为鼠妇科动物平甲虫的干燥全体。有破瘀、活血、利水的功效。

〔13〕葶苈:为十字花科植物独行菜、北美独行菜或播娘蒿的种子。有化痰平喘、利水消肿的作用。

〔14〕石韦:为水龙骨科植物石韦、庐山石韦或有柄石韦的叶,有利水通淋的功效。

〔15〕牡丹:即牡丹皮,为毛茛科植物牡丹的根皮。有凉血、活血、散瘀的作用。

〔16〕瞿麦:为石竹科植物瞿麦和石竹的带花全草。有利水通淋的功效。

〔17〕紫葳:又名凌霄花。为紫葳科植物紫葳的花。有破瘀通经、凉血祛风的作用。

〔18〕䗪(zhè)虫:又称地鳖虫。为鳖蠊科昆虫地鳖或冀地鳖的雌虫体。有破血、逐瘀、消症的功效。

〔19〕阿胶:又称驴皮胶。为马科动物驴的皮去毛后熬制成的胶块。有滋阴、补血、止血的作用。底本原作“附胶”,现据俞本、徐本、赵本改正。

〔20〕蜂窠:又名露蜂房。为胡蜂科昆虫大黄蜂或多种近缘昆虫的巢。有祛风散肿的功效。

〔21〕赤硝:又称硝石、火硝。为硝酸盐类硝酸钾经加工而成的结晶。有破坚散结的作用。

〔22〕蜣螂:为金龟子科昆虫屎蛤郎的全虫。有破症开结的作用。

〔23〕桃仁:为蔷薇科植物桃或山桃的种子。有活血祛瘀的作用。

〔24〕灶下灰:又名灶心土、伏龙干。为久经柴草熏烧的灶底中心的土块。有温中燥湿、止血、止呕的功效。

〔25〕斛(hú):量器名,亦是容量单位。古代以十斗为一斛。

〔26〕海藻:为马尾藻科植物海蒿子或羊栖菜的全草。有化痰、软坚、散结的作用。

〔27〕大戟:为大戟科植物大戟或茜草科植物红芽大戟的根。有泻水散结的功效。有毒,多作丸散服用。

【译文】

患疟病的人在某月一日寒热发作,应当在十五日就会热退自愈。如果寒热不退,当月底症状也会解除。如果还不病愈,那会怎样呢?老师说:这就会在腹内结成症瘕,名叫疟母。(所以,疟病在寒热发作时)就要及早治疗(若疟母形成,就难于速愈),只适宜用鳖甲煎丸(缓缓图治)。

鳖甲煎丸方:

鳖甲十二分炙 乌扇三分烧 黄芩三分 柴胡六分 鼠妇三分熬 干姜三分 大黄三分 芍药五分 桂枝三分 葶苈一分熬 石韦三分去毛 厚朴三分 牡丹五分去心 瞿麦二分 紫葳三分 半夏一分 人参一分[插图]虫五分 阿胶三分炙 蜂窠四分熬 赤硝十二分 蜣螂六分熬 桃仁二分

以上二十三味药研成粉末,取一斗灶下灰放在十五斗清酒中浸泡,待留有一半清酒时,将鳖甲放入同煮,煮烂到像胶漆那样,再绞取其汁,放入上述全部药末,再煎,制成丸药,如梧桐子大。每次饭前空腹服七丸,每日服三次。《千金要方》用鳖甲十二片,另有海藻三分,大戟一分,[插图]虫五分,没有鼠妇、赤硝二味药,用鳖甲煎汁与其他药末混合后,制成丸药(可供参考)。

[03]师曰:阴气孤绝,阳气独发〔1〕,则热而少气烦冤 〔2〕,手足热而欲呕 〔3〕,名曰瘅疟〔4〕。若但热不寒者,邪气内藏于心,外舍分肉之间,令人消铄脱肉 〔5〕。

【注释】

〔1〕阴气孤绝,阳气独发:此二句源于《黄帝内经·素问·疟论》:“阴气先绝,阳气独发。”《金匮玉函要略疏义》:“言阴气先绝,则阳气独发,此绝字言阻绝,非断绝之绝,盖阴气与阳气阻绝不通也。”

〔2〕少气烦冤:少气,指呼吸气短,由于热盛伤气所致;烦冤,指烦闷不安之症。冤,通“悗”(mán),闷也。《金匮玉函要略疏义》:“盖冤、闷、懑、满四字古通用,同一声也。”

〔3〕手足热而欲呕:表明表里俱热。手足热,是热盛于表,即下文“外舍分肉之间”。欲呕,是热盛于里,即下文“邪气内藏于心”(“心”在此指“胃”,“欲呕”指频发呕吐、持续呕吐)。

〔4〕瘅(dān)疟:中医病名。疟病之一,以但热不寒为发作特点。《高注金匮要略》:“火性上炎,阳气独发之症也,名曰瘅疟。瘅者,单也,热也。阳气单病而独发之谓,与《内经》之所谓瘅疟同义。”

〔5〕消铄(shuò)脱肉:形容身体瘦弱,犹如皮肉脱去的那样。本条论述瘅疟的病机及证候。

【译文】

老师说:阴气阻绝,阳气单独发病,出现发热而呼吸短促,烦闷不安,全身四肢都很热,而且频繁呕吐,这叫做瘅疟。如此只热不寒的病人,邪热深入体内,又外走肌表,使人形体十分消瘦,皮肉像脱掉那样。

[04]温疟〔1〕者,其脉如平 〔2〕,身无寒但热 〔3〕,骨节疼烦,时呕〔4〕。白虎加桂枝汤 〔5〕主之。 〔6〕

白虎加桂枝汤方:

知母六两 甘草二两炙 石膏一斤 粳米二合 桂 〔7〕去皮三两

右锉,每五钱,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滓。温服,汗出愈。

【注释】

〔1〕温疟:中医病名。疟病之一。以先热后寒为发作特点。《素问·疟论》:“先热后寒也,亦以时作,名曰温疟。”上条瘅疟是表里俱热,此条温疟是表寒里热。“温疟”上《脉经》有“症但见热者”五字。

〔2〕其脉如平:历代对此有两种说法:一说即为弦脉,一说谓不弦。《金匮今释》:“疟脉自弦,如平,谓不弦也。”据临床观察,疟病发热,脉必数,或洪数,或弦数。《脉经》作“其脉平”。

〔3〕身无寒但热:此指热多寒少、先热后寒之证。

〔4〕骨节疼烦,时呕:骨节疼烦指骨节剧痛,是表有寒之证;时呕,为里有热之证。上条“欲呕”持续呕吐,是里热重;此条“时呕”是时有呕吐,为里热轻。“时呕”下《脉经》有“朝发暮解,暮发朝解,名曰温疟”句。

〔5〕白虎加桂枝汤:白虎汤能清里热,加桂枝能解表寒。本方于清凉中寓表发,兼治表里。

〔6〕本条论述温疟的论治。

〔7〕桂:俞本作“桂枝”。

【译文】

患温疟的病人,按其脉象与其他疟病一样,证候特点是身体无寒(寒少)但热(热多),有明显的骨节疼痛,有时有呕吐。可用白虎加桂枝汤治疗。

白虎加桂枝汤方:

知母六两 甘草二两炙 石膏一斤 粳米二合 桂枝去皮三两

将以上五味药锉成末。每次取五钱,加入一小杯半水,煎至八分,去掉药渣。一次温服,有汗出就病愈。

[05]疟多寒者〔1〕,名曰牡疟 〔2〕。蜀漆散 〔3〕主之。〔4〕

蜀漆散方:

蜀漆 〔5〕烧,去腥 〔6〕 云母 〔7〕烧二日夜 龙骨 〔8〕等分

右三味,杵为散。未发前以浆水 〔9〕服半钱。温疟加蜀漆半分,临发时服一钱匕一方云母作云实 〔10〕。

【注释】

〔1〕疟多寒:指有明显的寒战症状。《高注金匮要略》:“寒时长,而热时短,寒多于热,故曰多寒。”疟病发作的证候,详见《黄帝内经·素问·疟论》:“疟之始发也,先起于毫毛,伸欠乃作,寒栗鼓颌,腰脊俱痛;寒去则内外皆热,头痛如破,渴欲冷饮。”

〔2〕牡疟:《外台》作“牝疟”,当是。以下“牡疟”皆是指“牝疟”,不再出注。牝疟,中医病名。疟病之一,以先寒后热为发作特点。《高注金匮要略》:“《金匮》之名牝疟,即经所谓寒疟者是也。”《素问·疟论》:“先寒而后热也,病以时作,名曰寒疟。”

〔3〕蜀漆散:以蜀漆为君药,本方有祛痰截疟的功效,为我国最早的治疟的特效方。本方不仅主治牝疟,方后注明尚可用于温疟。但其服药时间与众不同,必须在寒热未发前或临发时服之。验之临床当在寒热发作前两小时服之最佳。此种治疗时间源于《黄帝内经》。《素问·刺疟论》:“凡治疟,先发如食顷,乃可以治,过之失时也。”

〔4〕本条论述牝疟的证治。

〔5〕蜀漆:又名甜茶。为虎耳草科植物黄常山的嫩枝叶。常山为其根,均为截疟要药。蜀漆的抗疟作用较常山更强。《本草纲目》记载蜀漆:“有劫痰截疟之功,用之得宜,神效立见。”蜀漆、常山服后均有呕吐的副作用。

〔6〕烧,去腥:徐本作“洗,去腥”。据《本草纲目》说:“常山、蜀漆,生用则上行必吐,酒蒸炒熟用则气稍缓。”

〔7〕云母:为硅酸盐类矿石白云母。有除痰湿、安五脏的作用。

〔8〕龙骨:又称白龙骨、花龙骨。为古代哺乳动物如三趾马、犀牛、象等的骨骼化石。有重镇安神、除湿收敛的功效。据《肘后》记载,龙骨可治“老疟”。

〔9〕浆水:在此指醋浆水,有止吐作用。本书《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第二十》篇[10]条有:“若呕,以醋浆水服之。”可证。

〔10〕云实:又名草云母。为豆科植物云实的种子。有清热除湿的作用。

【译文】

疟病(寒热发作)以多寒(先寒后热)为特征的。叫做牝疟。用蜀漆散主治。

蜀漆散方:

蜀漆洗去腥,再烧 云母烧二天二夜 龙骨相等分量

以上三味药,研成细末。在寒热尚未发作前用醋浆水调服半钱。如果是温疟,再加蜀漆半分,也在临发作前用醋浆水调服一钱匕。另一种药方以云母作云实,可作临床观察,待研究。

附方

《外台秘要》方:

牡蛎汤〔1〕:治牝疟。 〔2〕

牡蛎四两熬 麻黄四两去节 甘草二两 蜀漆三两

右四味,以水八升,先煮蜀漆、麻黄,去上沬,得六升,内诸药,煮取二升。温服一升。若吐,则勿更服。

【注释】

〔1〕牡蛎汤:为蜀漆散的变方。前方去云母、龙骨,加牡蛎、麻黄、甘草,在截疟中加强外攻发表之力,有截疟兼发汗的功效。《金匮要略正义》:“阴阳邪交则疟作,牡蛎降阴,麻黄升阳,蜀漆祛邪,甘草养正,亦截疟之神方。”本方与上方服药剂型不同,上方为散剂,本方用汤药。

〔2〕本条论述牝疟的治方。

【译文】

《外台秘要》载:

牡蛎汤:可治牝疟。

牡蛎四两熬 麻黄四两去节 甘草二两 蜀漆三两

以上四味药,用八升水先煮蜀漆、麻黄,去掉上面的药沬,存下六升药汁,放入其余药物,煮到二升。每次温服一升。如果有呕吐,就不要再服。

柴胡去半夏加栝蒌汤〔1〕:治疟病发渴 〔2〕者,亦治劳疟 〔3〕。

柴胡八两 人参 黄芩 甘草各三两 栝蒌根四两 生姜二两 大枣十二枚

右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二服。

【注释】

〔1〕柴胡去半夏加栝蒌汤:本方是《伤寒论》小柴胡汤加减方。应用小柴胡汤的主证,据《伤寒论》96条:“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可见小柴胡汤也是治寒热往来的主方。因热盛伤津而见口渴,故去半夏之辛温,加栝蒌之凉苦。本方有和解少阳邪热、补虚养阴生津的作用。有攻补兼施的特点,故也可治劳疟。

〔2〕疟病发渴:既称疟病,当有寒热往来之症,相当于温疟的类证,又因热盛伤津而口渴。

〔3〕劳疟:中医病名。指久疟不愈,因劳而发的疟病。亦称“老疟”。《医学入门》:“凡疟经年不瘥,谓之老疟。”本条论述温疟类证的治方。

【译文】

(小)柴胡去半夏加栝蒌汤,可治疗疟病(寒热往来),兼有口渴的病人,也可治疗(久疟不愈)的劳疟。

柴胡八两 人参 黄芩 甘草各三两 栝蒌根四两 生姜二两 大枣十二枚

以上七味药,用一斗二升水,煮到六升,去掉药渣。再煎,取三升药汁。每次温服一升,每日服两次。

柴胡桂姜汤〔1〕:治疟寒多,微有热,或但寒不热 〔2〕。服一剂如神 〔3〕。

柴胡半斤 桂枝三两去皮 干姜二两 栝蒌根四两 黄芩三两 牡蛎三两熬 甘草二两炙

右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微烦,复服汗出,便愈。

【注释】

〔1〕柴胡桂姜汤:为小柴胡汤的变方。亦见《伤寒论》147条。以柴胡和解少阳为主,配合桂枝、干姜温散寒邪。全方有和解少阳,平调阴阳的功效。

〔2〕寒多……或但寒不热:当有往来寒热之症,但恶寒较为明显,相当于牝疟的类证。《张氏医通》:“是证与牝症相类。”本条论述牝症类证的治方。

〔3〕服一剂如神:形容疗效显著,服药一剂寒热即退。《绛雪园古方选注》:“和其阳即当和其阴,用柴胡和少阳之阳,即用黄芩和里;用桂枝和太阳之阳,即牡蛎和里;用干姜和阳明之阳,用天花粉和里,使以甘草调和阴阳。……和之得其当,故一剂如神。”

【译文】

柴胡桂姜汤:可治疗疟病(寒热往来),有的恶寒明显而仅有低热,有的只感到恶寒,而没有明显的发热服药一剂即可获效。

柴胡半斤 桂枝三两去皮 干姜二两 栝蒌根四两 黄芩三两 牡蛎三两熬 甘草二两炙

以上七味药,用一斗二升水同煮,煮到六升时,去掉药渣。再煎,煎到三升。每次温服一升,每日三次。第一次服药后,尚有低热,再次服药会有出汗,病就痊愈。


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

论一首 脉证三条 方十一首

【按语】

本篇论述中风及历节两种病。中风是以突然半身不遂、口眼㖞斜甚至跌仆、不省人事为主症的病证。历节是以关节疼痛甚至肿大为主症的病证。由于这两种病都属于风病,中风发病急骤;历节疼痛,遍历肢节,皆有风性善行而数变的特性。两者在证候上亦有类似之处,中风半身不遂,历节但臂不遂,都有肢体活动障碍的证候。故两病合篇论述。本篇名下“方十一首”当据俞本、徐本作“方十二首”为是。

[01]夫风〔1〕之为病,当半身不遂〔2〕。或但臂不遂者,此为痹〔3〕。脉微而数〔4〕,中风使然。〔5〕

【注释】

〔1〕风:在此指中风病。

〔2〕不遂:不能随意活动。

〔3〕痹(bì):指“痹证”,病名。因风、寒、湿三气侵袭所致。风邪偏胜者,称“行痹”,症见关节疼痛、游走无定处,寒邪偏胜者,称“痛痹”,症见关节疼痛,受寒后加剧;湿邪偏胜者,称“着痹”,症见关节疼痛,重着不移,痛处固定。痹症包括今人所称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骨关节炎等病。

〔4〕脉微而数:此以脉象论述中风的病因。脉微是气血不足,数为邪气有余。中风是由气血不足,风邪入中引发为病。

〔5〕本条论述中风的脉证及其与痹证的鉴别。

【译文】

中风这种病,应当出现半侧肢体不能随意活动的症状。如果仅是一侧手臂(或腿脚)活动障碍,这属于痹证。出现微数的脉象,此是由于气血不足,风邪入中引起的中风。

[02]寸口脉〔1〕浮而紧,紧则为寒,浮则为虚〔2〕。寒虚相搏,邪在皮肤〔3〕。浮者血虚,络脉〔4〕空虚。贼邪不泻〔5〕。或左或右。邪气〔6〕反缓,正气〔7〕即急,正气引邪,㖞僻〔8〕不遂。

邪在于络,肌肤不仁;邪在于经,即重不胜;邪入于府〔9〕,即不识人;邪入于藏〔10〕,舌即难言,口吐涎。〔11〕

【注释】

〔1〕寸口脉:在此指上焦的病证。

〔2〕紧则为寒,浮则为虚:表明引起僻的病因。外因是感受寒邪,内因是气血不足。

〔3〕皮肤:在此指面部皮肤。

〔4〕络脉:为经脉的分支,循行部位较浅。《灵柩·经脉》:“诸脉之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

〔5〕贼邪不泻:指寒邪乘虚停留不去。

〔6〕邪气:在此指受邪的一侧面部皮肤(即病侧)。

〔7〕正气:在此指未受邪的一侧面部皮肤(即健侧)。

〔8〕㖞僻:指口歪斜。

〔9〕府:通“腑”,此指“脑”。

〔10〕藏:通“脏”。

〔11〕本条论述中风的病机及轻重不同的表现。

【译文】

寸口脉出现浮而紧,是气血不足、感受寒邪、虚寒相并引起的面部皮肤的病变。由于浅表的络脉血气不足,风寒之邪乘虚停留不去。表现在面部皮肤,有的出现在左侧,有的出现在右侧。受邪的一侧皮肤筋脉反而弛缓,未受邪的一侧筋脉相对就紧急,健侧牵引病侧筋脉,而出现口眼歪斜,肌肤不能随意活动的症候。

如果病变浅在络脉,表现为肌肤麻木不仁(即感觉障碍);病变在经脉,则出现肢体重着不易举动(即运动障碍);当病邪深入于腑(指“脑”),则出现昏迷不省人事(意识障碍);病邪再深入于脏,还会出现失语、口角流涎之症。

[03]侯氏黑散〔1〕:治大风〔2〕四肢烦重〔3〕,心中恶寒不足者。〔4〕《外台》〔5〕治风癫〔6〕。

菊花〔7〕四十分 白术十分 细辛三分 茯苓〔8〕三分 牡蛎三分 桔梗〔9〕八分 防风〔10〕十分 人参三分 矾石〔11〕三分 黄芩五分 当归三分 干姜三分 芎䓖〔12〕三分 桂枝三分

右十四味,杵为散。酒服方寸匕,日一服。初服二十日,温酒调服。禁一切鱼肉、大蒜。常宜冷食〔13〕,六十日止,即药积在腹中不下也。热食即下矣,冷食自能助药力。

【注释】

〔1〕侯氏黑散:本方先揭方名,后列证候,与前后诸条各异,故注家多疑此非仲景方。可能本方是侯氏验方,仲景博采他人之方而录于书中。因方中有皂矾,色黑,故名侯氏黑散。本方为治疗中风最早的专方。有扶正祛风的功效。方中以菊花为君,量特重;防风、白术为臣。全方针对中风的病理,风、火、痰、瘀、虚,功能面面俱到,故后世医家多应用本方。《临证指南医案·肝风》载:“考古人虚风,首推侯氏黑散。”

〔2〕大风:指猝然而至的中风。

〔3〕烦重:十分沉重。

〔4〕本条论述中风的治方。

〔5〕《外台》:中医书名,即《外台秘要》,唐王焘编著。

〔6〕风癫:中医病名,指发作性神志失常的一类病证。类似今之“癫痫”。

〔7〕菊花:为菊科植物菊的头状花序,有黄、白二种。黄菊花,又称杭菊花,有疏散风热的作用;白菊花,又称甘菊花、涤菊花,有平肝明目的功效。

〔8〕茯苓:为多孔菌科植物茯苓的菌核,有健脾利水的作用。

〔9〕桔梗:为桔梗科植物桔梗的根。有化痰止咳、开提宣通的功效。

〔10〕防风:为伞形科植物防风的根。有祛风除湿的作用。

〔11〕矾石:即皂矾、绿矾,为含硫酸亚铁的矿石。有除湿补血的作用。本品内服宜入丸散。

〔12〕芎䓖:为伞形科植物川芎的根茎,有活血祛瘀的功效。今名为“川芎”。

〔13〕“常宜冷食”下,赵本无“六十日止”。

【译文】

侯氏黑散:能治疗突然中风而致的肢体沉重乏力(不能随意举动),心胸中感觉冷而体力不足的病证。《外台秘要》用本方可治发作性神志失常的病证。

菊花四十分 白术十分 细辛三分 茯苓三分 牡蛎三分 桔梗八分 防风十分 人参三分 矾石三分 黄芩三分 当归三分 干姜三分 芎[插图]三分 桂枝三分

以上十四味药,捣成细末。每次用酒吞服一方寸匕的药,每日服一次。初服二十天,用温酒调服。禁食一切鱼肉、大蒜等食物。平时适宜吃寒性食物。服药六十日,药的效用积在体内(连续发挥作用)。吃热性食物会使药效减弱,而凉性食物则能起辅助作用。

[04]寸口脉迟而缓〔1〕,迟则为寒,缓则为虚〔2〕;营缓则为亡血,卫缓则为中风〔3〕。邪气中经〔4〕,则身痒而瘾疹〔5〕;心气不足〔6〕,邪气入中〔7〕,则胸满而短气。〔8〕

【注释】

〔1〕寸口脉迟而缓:此以脉象指代病位病机,表明病在全身,病机是血脉迟缓。

〔2〕迟则为寒,缓则为虚:为对句互文,进一步说明出现迟缓脉的病源是虚寒。

〔3〕营缓则亡血,卫缓则中风:“营卫”为中医学名词。营气、卫气均为饮食水谷之气所化。“营”主血,行于脉中;“卫”主气,行于脉外。“缓”犹言“虚”。营卫虚寒可导致两种病机:一是亡血(即失血),二是中风。前句“亡血”是客词,后句“中风”是主词,主客相互印证。《金匮玉函要略述义》:“’营缓’、’卫缓’二句是双关文法,上句是客词,下句是主词,对举以为营缓卫缓之辨,缓字承上文犹言虚。”

〔4〕邪气中经:犹言邪气中表。

〔5〕瘾疹:中医病名,指一种因风邪引起的皮肤病。全身瘙痒,皮疹时隐时现,故名。今称“荨麻疹”,俗称“风疹块”。由于瘾疹亦属风病范围,所以在中风、历节病篇中举出,但在病因上加以说明以示分别。

〔6〕心气不足:即血气不足。

〔7〕邪气入中:犹言风邪中里。

〔8〕本条论述中风病机和轻重不同的证候。

【译文】

寸口脉出现迟缓脉,病源是由于虚寒;而营卫虚寒可见于失血,也可见于中风。风邪中表,可出现全身瘙痒的皮疹;血气不足,则风邪入里,还可出现胸闷和呼吸短促。

[05]风引汤〔1〕:除热瘫痫〔2〕。

大黄 干姜 龙骨各四两 桂枝三两 甘草 牡蛎各二两 寒水石〔3〕 滑石 赤石脂〔4〕 白石脂〔5〕 紫石英〔6〕 石膏各六两

右十二味,杵,粗筛,以韦囊〔7〕盛之。取三指撮,井花水〔8〕三升,煮三沸。温服一升。治大人风引,少小惊痛瘈疭〔9〕,日数十发,医所不疗,除热方。巢氏〔10〕云:脚气〔11〕宜风引汤。

【注释】

〔1〕风引汤:本方是治疗热盛动风而致惊痫证之方。风引,意即治疗风痫掣引之候。本方非治中风病,后人见方名“风引”二字,误入中风篇。本方的作用重在熄风。方中集六味石类药,配合龙骨、牡蛎、大黄等,共奏重镇潜阳、清热熄风之功。本方对后世有一定影响。近代医家张锡纯创“建瓴汤”,善用石类重镇之品以治疗高血压、脑溢血,即取源于此。《医学衷中参西录》曰:“拙拟之建瓴汤,重用赭石、龙骨、牡蛎,且有加石膏之时,实窃师风引汤之义也。”

〔2〕除热瘫痫:瘫,指“瘫痪”,肢体不能随意运动的症状。痫,是发作性神志失常。《金匮要略札记》云:“此四字,疑当作除热疗痫,即与除热镇心文意相合。”本条论述热盛动风而致惊痫的治方。

〔3〕寒水石:为硫酸盐类矿物芒硝的晶体。有清热泻火的功用。

〔4〕赤石脂:为硅酸盐类多水高岭石的一种红色块状体。有止血收敛的功效。

〔5〕白石脂:为硅酸盐类矿物高岭石。有止血涩肠的功效。

〔6〕紫石英:为卤化物类矿物萤石的矿石。有镇心定惊的功效。

〔7〕韦囊:即皮革制成的盛药器。

〔8〕井花水:即井华水,为井泉水在清晨最先汲者。

〔9〕瘈疭(chì zòng):抽搐。俗名抽风。

〔10〕巢氏:赵本连上句作“除热方巢”。有巢元方著《诸病源候论》。

〔11〕脚气:指脚气病,中医病名。表现为下肢软弱无力、麻木、痠痛甚至肿胀等症。

【译文】

风引汤(有清热镇惊的作用):治疗热盛而致的瘫痪及惊痫证。

大黄 干姜 龙骨各四两 桂枝三两 甘草 牡蛎各二两寒水石 滑石 赤石脂 白石脂 紫石英 石膏各六两

以上十二味药,捣碎,粗筛后,存放于韦囊中。每次服药用三指撮的药末,加上井华水三升,煮沸三次。每次温服一升。可治成人风癫掣引之证。小儿惊痫抽搐,一日发作十余次,医生不能治疗,本方可作为除热的方剂。巢元方《诸病源候论》说:脚气病可用风引汤治疗。

[06]防己地黄汤〔1〕治病如狂状〔2〕、妄行、独语不休,无寒热,其脉浮〔3〕。

防己一分〔4〕 桂枝三分〔5〕 防风三分〔6〕 甘草二分〔7〕

右四味,以酒一杯,渍之一宿,绞取汁;生地黄二斤,[插图]咀,蒸之如斗米饭久,以铜器盛其汁,更绞地黄汁,和。分再服。

【注释】

〔1〕防己地黄汤:此是治疗血虚风动而致狂的方剂。方中寓轻剂祛风药于重剂养血药之中,意在去血中之风。《千金要方·风眩门》以本方治言语狂错,眼目霍霍,或言见鬼,精神昏乱。可见,本方可治老年风眩病。《黄帝素问宣明论方》用地黄饮子治中风失语偏瘫之症,也在本方基础上化裁而成。

〔2〕如狂状:“狂”指精神失常的症状。《经方例释》谓:“妄行独语,正是狂症。狂症有热,脉不浮。今脉浮,无寒热,故不正言狂,而以’如狂状’之云。如狂状者,专指风眩也。”

〔3〕本条论述血虚动风而致狂的治方。〔4〕一分:赵本作“一钱”。

〔5〕三分:赵本作“三钱”。

〔6〕三分:赵本作“三钱”。

〔7〕二分:俞本、赵本作“二钱”。徐本作“一分”。

【译文】

防己地黄汤用于治疗犹如精神失常的病人,手足妄动,独自乱语,喋喋不休,但身无寒热,按其脉浮。

防己一分 桂枝三分 防风三分 甘草二分

将四味药,放在一杯酒中,浸泡一夜,然后绞取药汁;另取二斤生地黄,切成小块,用蒸气蒸,约蒸一斗米饭的时间,生地黄制熟后,也绞取药汁,用铜器盛放,后将两种药汁混合。分两次服用。

[07]头风摩散方:〔1〕

大附子一枚炮 盐等分

右二味为散,沐了,以方寸匕,已摩疢上〔2〕,令药力行。

【注释】

〔1〕头风摩散方:此为头风之外治方。“头风”即发作性头眩、头痛之症。

本方有祛风散寒止痛之功。《金匮要略浅注补正》:“此言偏头风之治方也。”本条论述头风的外治方。

〔2〕已摩疢上:俞本、赵本作“已摩疾上”。其意是立即用药末涂搽头部痛处。已,当作“随即”、“旋即”解。《金匮玉函要略方论疏义》:“疢上,则患处也。”

【译文】

头风摩散方:

大附子一枚炮 盐等分

以上二味药同研成粉末,洗完头,取一方寸匕药末涂搽头部痛处,使药发挥作用。

[08]寸口脉沉而弱〔1〕,沉即主骨,弱即主筋〔2〕。沉即为肾,弱即为肝〔3〕。汗出入水中,如水伤心〔4〕。历节黄汗出,故曰历节。〔5〕

【注释】

〔1〕寸口脉沉而弱:脉沉主里,弱主虚,表明引起历节病的根源在于里虚。

〔2〕沉即主骨,弱即主筋:二句为互文,指出病变部位在筋骨。

〔3〕沉即为肾,弱即为肝:二句亦为互文,指出历节病的内因是肝肾不足。

〔4〕如水伤心:指明历节病的外因是寒湿外侵。如,通“而”。水,指水湿。伤心,即伤及血脉,因心主血脉。

〔5〕本条论述历节病的成因及脉证。

【译文】

由于里虚导致寸口脉沉而弱,为历节病成因之一。历节病病变部位在筋骨。内因是肝肾不足,外因是汗出时(腠理疏松)入水,而水湿之邪乘虚伤及血脉。出现关节疼痛,转历诸节(甚至痛处肿胀),渗出黄水,这是(因湿郁化热导致的)历节病。

[09]趺阳脉〔1〕浮而滑,滑则谷气实〔2〕,浮则汗自出。

[10]少阴脉〔3〕浮而弱,弱则血不足,浮则为风,风血相搏,即疼痛如掣。〔4〕

【注释】

〔1〕趺阳脉:中医切脉部位,正当足背动脉搏动处,相当于针灸穴位的冲阳穴,属足阳明胃经。古代医家认为切趺阳脉,可推断胃气的盛衰。

〔2〕谷气实:“谷气实”即阳明胃家实。谷气,即胃气。《伤寒论》180条:“阳明之为病,胃家实也。”

〔3〕少阴脉:中医切脉部位。为足少阴肾经太谿穴的部位,在足内踝后侧。此处可诊察肾气的盛衰。

〔4〕此两条论述历节病的成因及脉证。

【译文】

趺阳脉浮而滑,原因是胃家实,可见(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之症。

少阴脉浮而弱,内因是阴血不足,外因是感受风邪。两者相并侵入肢节,引起腿脚牵引疼痛(这是因血不足而感风邪导致的历节病)。

[11]盛人脉涩小〔1〕,短气,自汗出,历节疼,不可屈伸,此皆饮酒汗出当风〔2〕所致。〔3〕

【注释】

〔1〕盛人脉涩小:指肥胖的人,多痰湿;脉涩小为里阳不足,此言阳虚湿盛,为历节病的内因。

〔2〕饮酒汗出当风:饮酒之人,本有酒湿又感召风湿,风湿外侵为历节病的外因。

〔3〕本条再论历节病的成因及脉证。

【译文】

外表肥盛的人,但脉涩小(而里阳不足),出现呼吸短促,自汗出,肢节疼痛且不可屈伸,这都是由于饮酒汗出当风所引起的(这是阳虚湿盛又感受风湿所导致的历节病)。

[12]诸肢节疼痛,身体魁瘰〔1〕,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2〕。桂枝芍药知母汤〔3〕主之。〔4〕

桂枝芍药知母汤方:

桂枝四两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 麻黄二两 生姜五两白术五两 知母四两 防风四两 附子二两〔5〕炮

右九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温服七合,日三服。

【注释】

〔1〕身体魁瘰(luǒ):指关节肿大。身体,此指关节。魁瘰,形容关节肿大。魁,大也;瘰同“磊”,亦释为“大”。魁瘰,俞本作“[插图]羸”,徐本作“羸瘦”,赵本作“魁羸”,《脉经》作“魁漯”。

〔2〕温温欲吐:温温,即愠(yùn)愠,指出胃中闷热不舒的感觉。

〔3〕桂枝芍药知母汤:本方有祛风除湿、温经散寒、滋阴清热的功效。其特点是扶正祛邪,寒热并用,阴阳兼顾。

〔4〕本条论述风湿历节的证治。

〔5〕二两:赵本作“二枚”。

【译文】

多处关节疼痛且有肿胀,下肢关节肿大得犹如骨肉分离那样,全身症状有头眩、短气、胃中不适、泛恶等。可用桂枝芍药知母汤主治。

桂枝四两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 麻黄二两 生姜五两 白术五两 知母四两 防风四两 附子二两炮

共九味药,用七升水,煮取二升。每次温服七合,每日服三次。

[13]味酸则伤筋,筋伤则缓,名曰泄;咸则伤骨,骨伤则痿,名曰枯〔1〕。枯泄相搏,名曰断泄。荣气不通,卫不独行,荣卫俱微〔2〕,三焦无所御,四属断绝〔3〕。身体羸瘦,独足肿大,黄汗出,胫冷〔4〕。假令发热,便为历节〔5〕也。〔6〕

【注释】

〔1〕味酸则伤筋,筋伤则缓,名曰泄;咸则伤骨,骨伤则痿,名曰枯:味酸、味咸是举隅,泛指食物五味。饮食失调会损伤筋骨导致筋脉弛缓、骨节枯痿。

〔2〕荣气不通,卫不独行,荣卫俱微:由于营卫痹阻,运行不畅,导致气血营卫俱虚。

〔3〕三焦无所御,四属断绝:指全身缺少气血供养。三焦,包括上焦肺、中焦脾胃、下焦肾,在此泛指周身。御,供奉。四属断绝,指四肢断绝气血营养。四属,《金匮要略论注》释为“四肢也”。

〔4〕身体羸瘦,独足肿大,黄汗出,胫冷:黄汗出,指下肢关节渗出黄水。胫,即小腿。此证并非历节病,而是历节类证,犹如后世之骨痨,即今之关节结核。《金匮要略论注》:“此论饮食伤阴,致荣卫俱痹,足肿胫冷,有类历节,但当以发热别之。”

〔5〕假令发热,便为历节:此“发热”与上文“胫冷”相对而言,指下肢肿大的关节,按之有热的,便为历节病。

〔6〕本条论述历节病与类证的鉴别。

【译文】

酸味的食物能损伤筋脉,筋脉受到伤害则弛缓,这叫做“泄”;咸味的食物能损伤骨节,骨节受伤则枯痿,这叫做“枯”。既有筋脉弛缓,又骨节枯痿,这叫做“断泄”。营卫运行不畅,气血不足,三焦就缺少气血的供养,四肢的营养就断绝。其证可见形体消瘦,下肢关节肿胀,局部渗出黄水,腿部冷而不热。假如按之热的,则为历节病。

[14]病历节〔1〕,不可屈伸,疼痛。乌头汤〔2〕主之。〔3〕

乌头汤方:治脚气疼痛,不可屈伸。

麻黄 芍药 黄芪各三两 甘草炙 川乌〔4〕五枚,[插图]咀,以蜜二升,煎取一升,即出乌头。

右五味。[插图]咀四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内蜜煎中,更煎之。服七合。不知,尽服之。

【注释】

〔1〕历节:《脉经》下有“疼痛”。

〔2〕乌头汤:有温经散寒、除湿止痛的功效。

〔3〕本条论述寒湿历节的证治。

〔4〕川乌:又称乌头。为毛茛科植物乌头的块根,有祛风、散寒、止痛的作用。乌头大辛大热,过量易中毒,方中与蜜同煎。《金匮方论衍义》云:“制乌头燥热之毒。”

【译文】

关节疼痛,不能随意屈伸,动则疼痛加剧。当用乌头汤治疗。

麻黄 芍药 黄芪各三两 甘草炙 川乌五枚切片,与二升蜜同煎,煎到一升时,取出乌头。

以上共五味药。将前四味药切片,加入三升水同煮,煮到一升时,去掉药渣。将药汁倒入乌头蜜煎中,再煎一下。一次服七合。若没有显著效果,再将药全部服完。

[15]矾石汤〔1〕:治脚气冲心〔2〕。

矾石〔3〕二两

右一味,以浆水〔4〕一斗五升,煎三五沸,浸脚良。

【注释】

〔1〕矾石汤:《金匮要略浅注》:“此脚气外治之方也。前云疼痛,不能屈伸,以乌头汤主之。至于冲心重证,似难以外法幸功。……想必以乌头汤内服后,又以此汤外浸也。”

〔2〕脚气冲心:又称脚气攻心、脚气入心。指脚气病见有心悸、气喘、呕吐等症。本条论述脚气病的外治方。

〔3〕矾石:又称明矾、白矾。为硫酸盐类矿物明矾石提炼的结晶。有燥湿、收敛、止痒的功效。本药多作外用。

〔4〕浆水:参见《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证治第三》篇[13]条注〔12〕。

【译文】

矾石汤:可治疗脚气冲心(出现心悸、呕吐等症)。

矾石二两

把这一味药,用一斗五升浆水,煎沸三至五次,用以浸泡双脚,可收到良好的效果。

[16]《古今录验》〔1〕续命汤〔2〕:治中风痱〔3〕。身体不能自收,口不能言,冒昧〔4〕不知痛处。或拘急不得转侧。〔5〕姚云:与大续命同,兼治妇人产后失血者及老人小儿。

麻黄 桂枝 当归 人参 石膏 干姜 甘草各三两 芎䓖〔6〕 杏仁四十枚

右九味,以水一斗,煮取四升。温服一升。当小汗,薄覆脊,凭几坐,汗出则愈。不汗,更服。无所禁,勿当风。并治但伏不得卧,咳逆上气、面目浮肿。

【注释】

〔1〕《古今录验》:古医书名,已佚,为隋唐时甄立言所著。

〔2〕续命汤:此为治疗中风的方剂。本方有补气养血、祛风散邪之功效。其特点是扶正祛邪,攻补兼施。因方中有人参、当归、川芎等益气养血之品,故可治妇人产后出血之证;又因方中有麻黄、石膏、杏仁等宣肺平喘之品,故可治老人、小儿的咳喘病。对于本方的取名,《古方绛雪园选注》曰:“续命者,有却病延年之功。”

〔3〕痱:中医病名。痱,音义同“废”,因身体废而不用,故名。《灵柩·热病篇》:“痱之为病也,身无痛者,四肢不收,智乱不甚,其言微知可治;甚者不能言,不可治也。”

〔4〕冒昧:目不明,视力模糊。

〔5〕本条论述中风中经络的治方。

〔6〕芎䓖:俞本下有“一两”二字。

【译文】

《古今录验》续命汤:可治中风中经络之证。身体不能随意活动,手不能执握物品,口不能说话,两眼视物模糊,肌肤没有疼痛感觉。有的病人肢体拘急不能转动。姚氏说:本方与大续命汤相同,兼治妇女产后出血及老人小儿咳喘病。

麻黄 桂枝 当归 人参 石膏 干姜 甘草各三两 芎[插图]杏仁四十枚

以上九味药,用一斗水同煮,煮取四升。一次温服一升。服后当稍有汗出,脊背部要薄薄地盖以衣被,靠着茶几坐,如有汗出,病就会愈。若没汗出,再服一汁。无所禁忌,但要注意汗后勿受风。本方还可治但伏不得平卧,咳嗽气急,面目浮肿等证。

[17]《千金》三黄汤〔1〕:治中风手足拘急,百节疼痛,烦热心乱,恶寒,经日不欲饮食。〔2〕

麻黄五分 独活〔3〕四分 细辛二分 黄芪二分 黄芩三分右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温三服,一服小汗,二服大汗。心热加大黄二分;腹满加枳实一枚;气逆加人参三分;悸,加牡蛎三分;渴,加栝蒌根三分;先有寒,加附子一枚。

【注释】

〔1〕《千金》三黄汤:本方有疏散风邪、益气清热的功效。在《千金要方》中称“仲景三黄汤”,《千金翼方》亦云“此仲景方”。《张氏医通》:“方以千金取名,宝之宝也,观《千金方》引用,明注仲景三黄汤,其为金匮原名可知。用麻黄为君者,以其通阳气而开痹也,痹非得汗不开,然内虚当虑,故以大剂黄芪佐之,而虚复有寒热不同,虚热则用黄芩;虚寒则加附子,不易之定法也。”

〔2〕本条论述中风兼寒热错杂证的治方。

〔3〕独活:为伞形科植物毛当归的根。有祛风除湿、散寒止痛的作用。

【释文】

《千金》三黄汤:可治疗中风的四肢拘急、关节疼痛、心中烦热而闷乱、恶寒、整天不想进食。

麻黄五分 独活四分 细辛二分 黄芪二分 黄芩三分

以上五味药,用六升水同煮,煮到二升。分三次温服。服一汁后会有微微汗出,服二汁后周身大汗。若胃热,可加大黄二分(以通腑泄热);有腹胀,还可加枳实一枚(以行气除满);若胃气上逆(出现嗳气),可加人参三分(补气降逆);心悸不安,可加牡蛎三分(镇心安神);口渴,可加栝蒌根三分(生津止渴);身体本来就虚寒的,可加附子一枚(温中散寒)。

[18]《近效方》〔1〕术附子汤〔2〕,治风虚头重,眩苦极〔3〕。不知食味,暖肌补中,益精气。〔4〕

白术二两 附子一枚半,炮,去皮 甘草一两炙

右三味,锉。每五钱匕,姜五片,枣一枚,水盏半,煎七分,去滓。温服。

【注释】

〔1〕《近效方》:古代方书名,已佚。

〔2〕术附子汤:本方有温肾益精、补脾调中的功效。即本书《痓湿暍病脉证治第二》篇[23]条“白术附子汤”。赵本作“术附汤”。《外台秘要·风眩方》云:“此本仲景《伤寒论》方。”

〔3〕风虚头重,眩苦极:即风眩证。“苦极”两字同义,言证之剧。

〔4〕本条论述阳虚风眩证的治方。

【译文】

《近效方》术附子汤:可治疗因风虚引起的剧烈的头重、头眩的病证。饮食不知其味,本方有暖肌补中、益精气的作用。

白术二两 附子一枚半,炮,去皮 甘草一两炙

以上三味药,锉磨细末。每服取五钱匕,用姜五片,大枣一枚,再用一小杯半水,煎成七分,去掉药渣。温服。

[19]崔氏八味丸〔1〕:治脚气上入,少腹不仁〔2〕。

干地黄〔3〕八两 山茱萸〔4〕 署蓣〔5〕各四两 泽泻〔6〕 茯苓 牡丹皮各三两 桂枝 附子炮,各一两

右八味,末之,炼蜜和丸,梧子大。酒下十五丸,日再服。

【注释】

〔1〕崔氏八味丸:原名“八味肾气丸”(参见《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篇[16]条)、“肾气丸”(参见《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篇[17]条、《消渴小便利淋病脉证并治第十三》篇[03]条),分别用于治疗虚劳、痰饮及消渴病。在此称为“崔氏八味丸”,是因崔氏将此方运用于脚气病而获效,后人便将其名取为“崔氏八味丸”。《外台秘要》称之为“张仲景八味丸”。本方用于脚气病,取其补益肾气、温化寒湿的功效。此方对后世影响很大,被公认为是中医补肾的祖方,一直沿用至今,今人称为“金匮肾气丸”、“附桂八味丸”。

〔2〕脚气上入,少腹不仁:脚气病为全身性疾病。初起下肢软弱无力,感觉异常(针刺或虫行感),继则逐渐上升至少腹,肌肤不仁,甚则脚气冲心,出现心悸、气急、呕吐等症。此由肾气不足、寒湿不化所致。本条论述脚气病的治方。

〔3〕干地黄:今称“生地”,为玄参科植物地黄晒干后的块根。有滋阴补肾的功效。

〔4〕山茱萸:又名山萸肉。为山茱萸科植物山茱萸的果肉。有补益肝肾、收敛固涩的作用。

〔5〕署蓣:今称“山药”(怀山药、淮山药),为薯蓣科植物山药的根茎。能补脾胃、益肺肾。

〔6〕泽泻:为泽泻科植物泽泻的块茎。有利水渗湿的作用。

【译文】

崔氏八味丸:治脚气病上行,出现少腹肌肤麻木不仁之症。

干地黄八两 山茱萸 山药各四两 泽泻 茯苓 牡丹皮各三两 桂枝 附子炮,各一两

以上八味药,研成细末,放入加热的蜂蜜中,混合后,制成丸药,像梧桐子大小。每次用酒吞服十五颗,每日两次。

[20]《千金》越婢加术汤〔1〕:治肉极〔2〕,热则身体津脱,腠理开,汗大泄,厉风气,下焦脚弱〔3〕。

麻黄六两 石膏半斤 生姜三两〔4〕 甘草二两 白术四两 大枣十五枚

右六味,以水六升,先煮麻黄,去上沬,内诸药,煮取三升。分温三服。恶风,加附子一枚炮。

【注释】

〔1〕《千金》越婢加术汤:据《外台秘要》引《千金》越婢汤,方后注云:“此仲景方。”越婢加术汤亦见《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篇[05]条,治皮水挟里热之证。本方有祛风清热、补脾益气的功效。

〔2〕肉极:为六极之一,“六极”指气极、血极、筋极、骨极、肌极、精极。肌极,即肉极。是肌肉疲乏无力之症。本书首篇《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篇[13]条中有“五劳、七伤、六极”,皆属疑难病症。

〔3〕厉风气,下焦脚弱:因上句有“腠理开”,下句不言风气厉,而倒置语序为“厉风气”,表明肉极由于风气(风邪)伤害而致下肢软弱无力。厉,作“伤害”、“虐害”解。风气,是风邪。本条论述风气导致脚弱的治方。

〔4〕三两:徐本作“二两”。

【译文】

《千金要方》越婢加术汤:可治疗肌肉疲乏无力之症。由于里热炽盛,腠理大开,汗出过多,以致津液亡脱,复感风邪,导致下肢虚弱无力。

麻黄六两 石膏半斤 生姜三两 甘草二两 白术四两 大枣十五枚

以上六味药,用六升水,先煮麻黄,去掉上面的药沫,再放入其他药物同煮,煮到三升。分三次温服。如果有恶风症状,加炮附子一枚同煮。


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

论一首 脉证九条 方九首

【按语】

本篇论述血痹与虚劳两种病。血痹是因体虚而复感风邪以致阳气痹阻、血行不畅引起的病证。虚劳病范围相当广泛,凡五脏气血亏损引起的慢性衰弱性、进行性疾病以及先天不足性疾病,皆属于虚劳病。其发病过程缓慢,因虚成损,积损成劳。《临证指南医案》指出:“久虚不复谓之损,损极不复谓之劳,此虚、劳、损三者,相继而成也。”由于虚劳与血痹在发病过程中互有联系,故合篇论述。《金匮悬解》:“血痹之证,必因于虚劳,所谓骨弱肌肤盛,重因疲劳汗出是也。虚劳之病,必至于血痹,所谓中有干血,肌肤甲错,两目黯黑是也。”

[01]问曰:血痹病〔1〕从何得之?师曰:夫尊荣人,骨弱肌肤盛〔2〕,重因疲劳汗出,卧不时动摇,加被微风〔3〕,遂得之〔4〕。但以脉自微涩在寸口,关上小紧〔5〕,宜针引阳气,令脉和紧去则愈〔6〕。

【注释】

〔1〕血痹病:中医病名,因体虚复感外邪引起的以肢体麻木不仁为主症的病证。

〔2〕尊荣人,骨弱肌肤盛:指养尊处优、不从事劳动的人,外表肌肤虽然肥盛,但筋骨脆弱。

〔3〕重因疲劳汗出……加被微风:疲劳,即“房劳”。卧不时动摇,指房劳时身体动摇。加被微风,表明再感受轻微的风邪。《金匮发微》:“入房汗出,全身动摇,微风袭之。”重因,俞本、赵本误作“重困”。

〔4〕得之:《脉经》下有“形如风状”。

〔5〕脉自微涩在寸口,关上小紧:脉微是阳微,涩为血滞。表明血痹病的内因是阳气不足、血行不畅。小紧,为感受轻微的风寒之邪,是外因。在寸口、关上,指受邪部位尚浅,未及“尺中”。

〔6〕针引阳气,令脉和紧去则愈:指出治疗方法。由于血痹病是血行不畅所致,其根源是阳气痹阻,故治疗应当用针刺法引动阳气即可,使阳气通畅,气行则血行,邪去则脉紧转缓和,病就痊愈。本条论述血痹病的病因、病机、脉证及治则。

【译文】

问道:血痹病是怎样引起的?老师说:养尊处优的人,虽然外表肌肤肥盛,但体内筋骨虚弱,再由于房劳过度,睡卧时经常身动而汗出,容易感受风寒之邪,于是就得了血痹病。按其脉象寸口微涩,关上小紧,但病变尚浅,治疗可用针刺法通引阳气,使脉紧转为缓和,病就痊愈。

[02]血痹阴阳俱微,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1〕,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状〔2〕,黄耆桂枝五物汤〔3〕主之。〔4〕

黄耆桂枝五物汤方:

黄耆三两 芍药三两 桂枝三两 生姜六两 大枣十二枚

右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温服七合,日三服一方有人参。

【注释】

〔1〕阴阳俱微,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阴阳俱微,就是寸口关上微。寸口为阳,关上为阴。表明寸口、关上都是微脉,此条病情较上条为重。上条“寸口微”,此条“寸口、关上微”;上条“关上小紧”,此条“尺中小紧”,表明尺部亦见有紧脉,可知受邪也较上条为深。

〔2〕身体不仁,如风痹状:风痹,中医病名,以肢体麻木不仁及疼痛为主症。而血痹只是麻木不仁,并无疼痛之症,如风痹状则表明血痹犹如风痹那样麻木不仁。《金匮玉函要略辑义》:“风痹,乃顽麻疼痛兼有。而血痹则唯顽麻,而无疼痛;历节则唯疼痛,而无顽麻。”《金匮要略今释》:“血痹者,末梢知觉神经麻痹也。”风痹,《脉经》作“风”。

〔3〕黄耆桂枝五物汤:本方即桂枝汤去甘草倍生姜加黄芪而成。方中以黄芪、桂枝益气通阳为主,配合芍药、姜、枣调和营卫。黄耆,即黄芪。全方有通阳行痹的作用。为治疗血痹病的主方。后世治疗中风常用的补阳还五汤,在活血化瘀药中重用黄芪即取源于此。

〔4〕本条再论血痹病的脉证及治法。

【译文】

血痹病按其脉象寸口,关上都见微象,尺中见小紧(是阳气痹阻,血行不畅,又外感风寒之邪,证情较上条为重),并出现身体麻木不仁之症,犹如风痹病那样。可用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

黄芪三两 芍药三两 桂枝三两 生姜六两 大枣十二枚以上五味药,用六升水同煮,煮到二升。每次温服七合,每日服三次。另一药方中有人参,体虚者也可加入。

[03]夫男子平人〔1〕,脉大为劳〔2〕,极虚亦为劳〔3〕。

【注释】

〔1〕男子平人:男子,在此包括男女所有的人(以下各条大多如此,不再说明)。平人,指外表似无显著病态,但体内五脏气血已亏损的人。

〔2〕脉大为劳:指大脉一类的虚劳病,此“脉大”不是“洪大”之大,而是浮大无力的脉象。下列诸条中“浮脉”、“浮弱脉”、“革脉”等皆属于大脉一类,这一类脉是指阴阳两虚、虚阳外浮一类的虚劳病。

〔3〕极虚亦为劳:指虚脉一类的虚劳病。极虚,非指虚之极,“极”也指虚,是虚软无力的脉象。下列条文中“虚弱”、“细微”、“沉弦”、“沉小迟”等皆属于虚脉一类,这一类脉是指阴阳两虚、精气内衰一类的虚劳病。本条论述虚劳病的分类。

【译文】

(虚劳病往往见于)外表形体似无病态,但体内五脏气血已亏损的男女病人。可有两大类表现:一类是脉大(阴阳两虚、虚阳外浮)的虚劳病,另一类是脉极虚(阴阳两虚、精气内衰)的虚劳病。

[04]男子面色薄〔1〕者,主渴及亡血〔2〕,卒喘悸〔3〕,脉浮者〔4〕,

里虚也。〔5〕

【注释】

〔1〕面色薄:指面色薄白无华。

〔2〕主渴及亡血:渴,指消渴病;亡血,指少血,贫血。此是表明曾有过消渴及贫血一类的疾病。

〔3〕卒喘悸:指阵发性的气喘及心悸之症。

〔4〕脉浮:是浮大无力的脉象。

〔5〕本条论述脉(浮)大一类虚劳病的证候。

【译文】

不论男女病人,(望诊见到)面色薄白无华,(问诊得知)有过消渴病或贫血(的病史),现在又有阵发性气喘、心悸之症,切其脉象是浮大无力,这是由于体内五脏气血亏损引起的虚劳病。

[05]男子脉虚沉弦〔1〕,无寒热,短气里急,小便不利〔2〕,面色白,时目瞑〔3〕,兼衄〔4〕,少腹满,此为劳使之然〔5〕。

【注释】

〔1〕脉虚沉弦:是沉取弦而无力的脉象,表明是脉虚一类虚劳病。

〔2〕短气里急,小便不利:皆属于阳气不足之症。短气是呼吸短促,里急是里虚脉急,由于少腹筋脉拘急,以致小便不利。

〔3〕面色白,时目瞑(míng)、兼衄(nǜ):皆属于阴血亏损之症。面色白,即是面色薄白。时目瞑,指经常目眩;兼衄,是鼻出血。

〔4〕少腹满:也属于阳气不足之证,由于小便不利,以致少腹胀满。《脉经》作“面色白,时时目瞑,此人喜衄”。

〔5〕此为劳使之然:这些都是阴阳气血不足引起的虚劳病的证候。本条论述脉虚一类虚劳病的证候。

【译文】

(脉虚一类虚劳病的)男女病人,按其脉象沉弦无力,其外证虽没有寒热,但有呼吸短促,少腹拘急而小便不利,面色薄白,时常目眩,有时还兼有鼻出血、少腹胀满等,这些都是阴阳气血不足引起的虚劳病。

[06]劳之为病,其脉浮大〔1〕,手足烦〔2〕,春夏剧,秋冬瘥,阴寒精自出〔3〕,酸削〔4〕不能行〔5〕。

【注释】

〔1〕脉浮大:浮大无力的脉象,表明是脉大一类虚劳病。

〔2〕手足烦:即手足热,也指五心烦热之症。烦,《脉经》作“暖”。

〔3〕阴寒精自出:阴寒,即阴冷,为七伤之一(参见《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13]),即后世所谓的阳痿症;精自出,指遗精、滑精之症。

〔4〕酸削:当是“痠痟(suān xiāo)”,即痠痛。《周礼·天官》:“春时有痟首疾。”郑玄注:“痟,酸削也;首疾,头痛也。”贾公彦疏:“言痟者,谓头痛之外,别有酸削之痛。”

〔5〕不能行:《脉经》下有“少阴虚满”四字。本条再论脉虚一类虚劳病的证候。

【译文】

虚劳这类病,按其脉浮大无力(指大脉一类虚劳病),其症是手足烦热(五心烦热),春夏季较明显,秋冬季有好转,且有前阴寒冷而致阳痿及遗精、滑精之症,四肢痠痛难于行走。

[07]男子脉浮弱而涩〔1〕,为无子〔2〕,精气清冷〔3〕一作泠〔4〕。

【注释】

〔1〕脉浮弱而涩:脉浮大无力且来去不流利,是大脉一类虚劳病。浮弱,《脉经》作“微弱”。

〔2〕无子:指男子不育证。

〔3〕精气清冷:指精液清稀而量少。《金匮要略心典》:“此得之天禀薄弱,故当无子。”本条论述虚劳无子证。

〔4〕泠(líng):亦指精液清而少。

【译文】

男子脉浮弱无力且兼涩脉,其证不能生育子女,原因是精液清稀而少。

[08]夫失精家〔1〕少腹弦急,阴头寒〔2〕,目眩一作目眶痛。发落〔3〕。脉极虚芤迟,为清谷、亡血、失精〔4〕。脉得诸芤动微紧,男子失精,女子梦交〔5〕,桂枝龙骨牡蛎汤〔6〕主之。〔7〕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方:《小品》〔8〕云:虚羸浮热汗出〔9〕者,除桂,加白薇〔10〕、附子各三分,故曰二加龙骨汤〔11〕。

桂枝 芍药 生姜各三两 甘草二两 大枣十二枚 龙骨 牡蛎〔12〕

右七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

【注释】

〔1〕失精家:指久患遗精、滑精的人。

〔2〕少腹弦急,阴头寒:即阳气虚衰之证。弦急,即拘急。阴头寒,即阳痿。

〔3〕目眩一作目眶痛,发落:目眩、发落是阴血亏损之症。目眶痛为肝经郁热,临症十分罕见。眩,徐本误作“弦”。目眩,《脉经》作“目睢痛一云目眩”。

〔4〕脉极虚芤迟,为清谷、亡血、失精:此段是插笔,是论异病同脉。脉象极虚(浮大无力)或芤迟(浮大中空),可见于下利清谷或失血或失精的人。

〔5〕脉得诸芤动微紧……女子梦交:此论同病异脉。男女梦交、失精,脉象或见芤动(虚阳外浮)或见微紧(阳气虚衰)。诸,作“之于”解。《脉经》“梦交”下有“通”字。

〔6〕桂枝龙骨牡蛎汤:本方即桂枝汤加龙骨、牡蛎组成,有调和阴阳、潜镇摄纳的作用。

〔7〕本条论述虚劳失精的证治。

〔8〕《小品》:指《小品方》,中医书名,南北朝陈延之撰,已佚。

〔9〕虚羸浮热汗出:在失精同时兼有虚热、汗出、消瘦乏力之症。

〔10〕白薇:为萝藦科植物白薇或蔓生白薇的根。有清退虚热的功效。

〔11〕二加龙骨汤:本方为桂枝龙骨牡蛎汤,去桂枝加白薇、附子组成,有温阳、固涩、除热的作用。

〔12〕龙骨、牡蛎:徐本下有“各三两”三字。

【译文】

久患遗精的人,出现少腹拘急,阴寒而见阳痿,头昏眼花,一作眼眶疼痛。头发脱落。脉象极虚或芤迟,可见于下利清谷、失血、失精之症。脉得之于芤动或微紧,出现男女梦交、失精。可用桂枝龙骨牡蛎汤治疗。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方:《小品方》说,虚弱羸瘦虚热汗出的人,则要去桂枝加白薇、附子各三分,故称二加龙骨汤。

桂枝 芍药 生姜各三两 甘草二两 大枣十二枚 龙骨 牡蛎各三两

以上七味药,用七升水同煮,煮到三升。分三次温服。

[09]天雄散〔1〕方:〔2〕

天雄〔3〕三两,炮 白术八两 桂枝六两 龙骨三两

右四味,杵为散。酒服半钱匕,日三服。不知,稍增之〔4〕。

【注释】

〔1〕天雄散:本方有补阳摄阴的功效。方中天雄壮命门之火,以补先天之本,白术补后天脾胃,以培精气之源,桂枝补阳之虚且助气化,龙骨敛浮越之气,固外泄之精。故本方可治阳虚的滑精证。《研经言》赞本方为“阳虚失精之祖方”。

〔2〕本条论述阳虚滑精的治方。

〔3〕天雄:为毛茛科植物乌头形长的块根。有祛风散寒、益火助阳的功效。

〔4〕稍增之:渐渐增加。稍,逐渐的意思。

【译文】

天雄散方:

天雄三两,炮 白术八两 桂枝六两 龙骨三两

以上四味药,研成细末。用酒饮服,每次半钱匕,每日三次。不见效,渐渐增加药量。

[10]男子平人,脉虚弱细微者,善盗汗〔1〕也。〔2〕

【注释】

〔1〕脉虚弱细微者,善盗汗:脉虚弱为阳虚,细微为阴虚,表明阳虚不固或阴虚内热,皆可引起盗汗。善,徐本作“喜”。盗汗,是指睡眠时身体流汗。

〔2〕本条论述虚劳盗汗症。

【译文】

患虚劳病的男女病人,外貌形体如常人那样,但其脉象虚弱或微细,夜间睡眠时很容易出汗。

[11]人年五六十,其病脉大者〔1〕,痹侠背行〔2〕,苦肠鸣〔3〕,马刀侠瘿〔4〕者,皆为劳得之。〔5〕

【注释】

〔1〕人年五六十,其病脉大者:五六十岁的人,精气内衰,如果出现浮大无力的脉象,这就是病态。其病脉大,《脉经》作“其脉浮大”。

〔2〕痹侠背行:指腰背部出现疼痛,这是痹症(类似今之骨质增生、腰椎间盘退行性病变等),不是虚劳病。

〔3〕苦肠鸣:苦,俞本、徐本作“若”,当是。肠鸣,指久患肠鸣溏泄(大便稀薄)、食不消化之症,为虚劳病之一种。

〔4〕马刀侠瘿:指长在颈部的瘰疬,即今之颈部淋巴结核。属于虚劳病之一。马刀侠瘿特指部位而言。马刀,在颈部两侧;侠瘿,在前颈中央,《研经言·马刀考》:“夫在侠缨之处,曰侠缨,则生于马刀之处曰马刀。”

〔5〕本条论述脉大一类虚劳病的鉴别诊断。

【译文】

五六十岁的老年人(精气渐衰)而脉见浮大无力(是虚阳外浮),可见于以下病证:病邪痹阻在背部出现腰背疼痛,这是痹症(不是虚劳病);如果出现腹中肠鸣、慢性泄泻、食不消化或颈部出现瘰疬,这些都是虚劳引起的。

[12]脉沉小迟,名脱气〔1〕,其人疾行则喘喝,手足逆寒〔2〕,腹满,甚则溏泄,食不消化也〔3〕。

【注释】

〔1〕脉沉小迟,名脱气:脉沉小迟为阳虚气耗,故曰脱气,此属阳气虚衰的虚劳病。

〔2〕疾行则喘喝,手足逆寒:此是肾阳不足,寒盛于外之症。疾行则喘喝,即动则气急,张口喘气。由于阳虚故四肢厥冷。

〔3〕腹满,甚则溏泄,食不消化也:此是脾阳不足,寒盛于内之症。由于脾失健运则腹部胀满,食物难于消化。本条论述阳气虚衰的虚劳病。类似今之呼吸循环功能衰竭。

【译文】

出现沉小迟的脉象(是阳气虚脱的缘故),名叫脱气。这种虚劳病的病人动则气急,四肢逆冷,腹部胀满,甚至大便溏薄,食物不易消化。

[13]脉弦而大,弦则为减,大则为芤〔1〕,减则为寒,芤则为虚,虚寒相搏,此名为革〔2〕,妇人则半产漏下〔3〕,男子则亡血失精〔4〕。

【注释】

〔1〕脉弦而大,弦则为减,大则为芤:脉弦为寒,脉大为虚。弦是弦而无力,故曰“弦则为减”;大是大而中空,故曰“大则为芤”。

〔2〕减则为寒,芤则为虚,虚寒相搏,此名为革:表明弦而无力,大而中空之脉,即是革脉。革脉轻按硬如鼓皮,但重按则中空无力。原因是虚寒所致,此是精血亏损的虚劳病。

〔3〕半产漏下:半产,指妊娠三月后,胎已成,但未成熟而半途产下,俗称“小产”,今称“流产”。漏下,包括经期及产后出血。

〔4〕亡血失精:亡血,指吐血、衄血等各种出血。失精,包括遗精、滑精。本条论述精血亏损的虚劳病。

【译文】

出现弦而大的脉象,弦是弦而无力,大是大而中空,这种脉象叫做革脉。原因是虚寒引起的(是精血亏损的虚劳病)。这种情况见于妇女流产及经期或产后出血,男子吐血、衄血等各种出血,以及遗精、滑精的病证。

[14]虚劳里急〔1〕,悸、衄〔2〕,腹中痛,梦失精,四肢酸疼,手足烦热〔3〕,咽干口燥,小建中汤〔4〕主之〔5〕。

小建中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 甘草三两,炙 大枣十二枚 芍药六两  生姜二两〔6〕 胶饴〔7〕一升

右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内胶饴,更上微火消解。温服一升,日三服,呕家不可用建中汤〔8〕,以甜故也。

《千金》疗男女因积冷气滞,或大病后不复常,苦四肢沉重,骨肉痠疼,吸吸少气,行动喘乏,胸满气急〔9〕,腰背强痛,心中虚悸,咽干唇燥,面体少色〔10〕,或饮食无味,胁肋腹胀,头重不举,多卧少起,甚者积年,轻者百日,渐致瘦弱,五脏气竭〔11〕,则难可复常,六脉〔12〕俱不足,虚寒乏气,少腹拘急,羸瘠〔13〕百病,名曰黄芪建中汤〔14〕,又有人参二两。

【注释】

〔1〕里急:是里虚脉急。由于阴阳气血不足、筋脉失养导致腹中拘急。

〔2〕悸、衄:心虚导致心动悸,肝虚导致鼻流血。

〔3〕手足烦热:即五心烦热。烦,即热。

〔4〕小建中汤:本方由桂枝汤倍芍药加饴糖而成。《金匮要略今释》:“小建中汤之君药为胶饴,其量最多,次之则臣药芍药,量亦不少,桂枝与生姜、大枣、甘草皆为佐使,其量甚少。”本方有调和阴阳、甘缓建中的作用。《金匮要略心典》:“是故求阴阳之和者,必于中气,求中气之立者,必以建中也。”

〔5〕本条论述虚劳里急的证治。

〔6〕二两:徐本作“三两”。

〔7〕胶饴:又名饧、饴糖。为用高粱、米、大麦、小麦、粟、玉米等含淀粉质的粮食为原料,经发酵糖化制成的食品。有补中缓急止痛的功效。

〔8〕呕家不可用建中汤:呕吐者多胃中有热,当用苦降的药,如黄连、大黄之类,不宜用甘味的建中汤。

〔9〕吸吸少气,行动喘乏,胸满气息:形容呼吸短促,动则气急,胸部胀满。类似今之肺气肿、肺功能差的症状。

〔10〕面体少色:指全身皮肤没有光泽。

〔11〕五脏气竭:指脏腑的功能衰竭。

〔12〕六脉:指诊脉部位。两手寸、关、尺,各三部。

〔13〕羸瘠:指消瘦,瘦弱。

〔14〕黄芪建中汤:即小建中汤加黄芪组成。参见本篇[15]条注释〔2〕。

【译文】

由于虚劳导致腹中筋脉拘急,可出现心悸,鼻衄,腹痛,梦遗,四肢关节痠痛,五心烦热、咽干口燥,当用小建中汤治疗。

小建中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 甘草三两,炙 大枣十二枚 芍药六两 生姜二两 饴糖一升

以上六味药,用七升水同煮,煮到三升,去掉药渣,加入饴糖,再用小火使饴糖溶解。每次温服一升,每日三次。有呕吐的病人不要用小建中汤,因甜味药不宜服(当用苦味药治疗)。

《千金要方》治疗男女由于积冷、气滞引起的疾病,或者是患大病后尚未恢复健康,表现为肢体十分沉重乏力、骨节及肌肉痠痛,呼吸短促,动则气急,胸部胀满,腰背强硬疼痛,心中悸动,口干唇燥,面孔和全身皮肤缺少光泽,有的人饮食没有味道,右上腹及脘腹部胀痛,头很重,抬不起来,只想躺在床上,很少起床,重的病人多年未愈,轻的也要拖延数月,形体逐渐消瘦虚弱,脏腑功能衰竭,很难恢复正常,两手寸、关、尺三部都见虚脉。凡是虚寒少气、腹中拘急、消瘦虚弱的各种疾病,都可用黄芪建中汤加人参二两治疗。

[15]虚劳里急,诸不足〔1〕,黄芪建中汤〔2〕主之。〔3〕于小建中汤内加黄芪一两半,余依上法。气短胸满者加生姜;腹满者去枣,加茯苓一两半。及疗肺虚损不足,补气加半夏〔4〕三两。

【注释】

〔1〕诸不足:指五脏阴阳气血俱不足。因方中加黄芪,可知中气尤为不足,除小建中汤的虚劳证外,可有自汗、少气、乏力等症。

〔2〕黄芪建中汤:小建中汤加黄芪组成。有调和阴阳、益气建中的功能。

〔3〕本条再论虚劳里急的证治。

〔4〕及疗肺虚损不足,补气加半夏:治疗肺虚损不足加半夏,能化痰降逆。去逆即所以补气。及,释为“至于”。

【译文】

由于虚劳引起腹中筋脉拘急,五脏阴阳气血俱不足,可用黄芪建中汤治疗。在小建中汤内加入黄芪一两半,其余依照上法。气短胸闷的加生姜;腹部饱胀的去大枣加茯苓一两半。至于治疗肺虚不足的病人,补肺气要加半夏三两。

[16]虚劳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1〕者,八味肾气丸〔2〕主之〔3〕。方见脚气中〔4〕。

【注释】

〔1〕小便不利:由于肾气不足,膀胱气化失常,故小便淋沥不爽。

〔2〕八味肾气丸:即崔氏八味丸。以干地黄补肾为君,方中六味滋阴;附子、桂枝为助阳,故本方是阴阳双补的方剂,在此有滋阴助阳、振奋肾气的作用。

〔3〕本条论述肾气不足的虚劳证治。

〔4〕脚气中:徐本作“妇人杂病中”。

【译文】

因虚劳引起腰痛,少腹拘急(而疼痛),小便不爽,可用八味肾气丸治疗。方见治疗脚气病的崔氏八味丸,参见《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篇,或《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篇[19]条。

[17]虚劳诸不足,风气百疾〔1〕,薯蓣丸〔2〕主之。〔3〕

薯蓣丸方:

薯蓣三十分 当归 桂枝 曲〔4〕 干地黄 豆黄卷〔5〕各十分 甘草二十八分 人参七分 芎䓖 芍药 白术 麦门冬〔6〕 杏仁各六分 柴胡 桔梗 茯苓各五分 阿胶七分 干姜三分 白蔹〔7〕二分 防风六分 大枣百枚为膏

右二十一味,末之,炼蜜和丸,如弹子大。空腹酒服一丸,一百丸为剂。

【注释】

〔1〕虚劳诸不足,风气百疾:指虚劳病阴阳气血皆不足并兼有风邪引起的多种病证。如后世的风眩、风痱、风痹等。

〔2〕薯蓣丸:是一首扶正祛风的方剂。方中以薯蓣、甘草、大枣三味补脾为君,配合大队益气养血之药,及少量疏风理气之品。本方宗旨亦在建中,是一首补中有疏、静中有动的补脾妙方。本方对后世影响很大,方中人参、白术、茯苓、甘草为益气名方“四君子汤”之祖;当归、地黄、川芎、白芍为养血名方“四物汤”之祖,合之又为“八珍汤”之祖。

〔3〕本条论述虚劳兼风气的治法。

〔4〕曲:为含有活微生物及酶类的酵母制剂。用某些药物及粮食的粉末经发酵而成的加工品。有消食和胃的作用。

〔5〕豆黄卷:为豆科植物大豆的种子发芽后晒干而成。有解表利湿宣通的功效。

〔6〕麦门冬:为百合科植物沿阶草的块根。有养阴润肺、益胃生津的作用。

〔7〕白蔹:为葡萄科植物白蔹的块根。有清热解毒、散结止痛的作用。

【译文】

因虚劳、阴阳气血皆不足且兼有风邪引起的多种病证(如风眩、风痱等),可用薯蓣丸缓缓图治。

薯蓣丸方:

薯蓣三十分 当归 桂枝 曲 干地黄 豆黄卷各十分 甘草二十八分 人参七分 芎[插图]芍药 白术 麦门冬 杏仁各六分 柴胡 桔梗 茯苓各五分 阿胶七分 干姜三分 白蔹二分 防风六分 大枣一百枚制成膏

以上二十一味药,研成细末,加入经过熬制的蜂蜜,混合后制成丸药,如弹子大小。每次饭前空腹用酒服一丸,服一百粒丸药为一个疗程。

[18]虚劳虚烦不得眠〔1〕,酸枣汤〔2〕主之〔3〕。

酸枣汤方:

酸枣仁〔4〕二升 甘草一两 知母二两 茯苓二两 芎䓖二两,《深师》〔5〕有生姜二两

右五味,以水八升,煮酸枣仁,得六升,内诸药,煮取三升。分温三服。

【注释】

〔1〕虚烦不得眠:由于肝阴不足,虚火上扰,故不得入眠。当兼有虚劳证,如五心烦热、盗汗等。虚烦,即虚热。

〔2〕酸枣汤:今称“酸枣仁汤”。有养肝宁心的作用。本方为治疗失眠的主方。至今仍为临床所常用。应用时一般不需加生姜。

〔3〕本条论述虚劳不眠的证治。

〔4〕酸枣仁:为鼠李科植物酸枣的种子。有养心安神的功效。

〔5〕深师:即《深师方》,中医书名。南北朝僧深著,已佚。

【译文】

由于虚劳出现虚热不能入眠的症状,可用酸枣仁汤治疗。

酸枣仁汤方:

酸枣仁二升 甘草一两 知母二两 茯苓二两 芎䓖二两,《深师方》有生姜二两

以上五味药,用八升水,先煮酸枣仁,煮到六升水时,放入其他药物,再煮到三升。分三次温服。

[19]五劳虚极羸瘦〔1〕,腹满不能饮食〔2〕,食伤、忧伤、饮伤、房室伤、饥伤、劳伤、经络营卫气伤,内有干血〔3〕。肌肤甲错,两目黯黑〔4〕。缓中补虚〔5〕,大黄䗪虫丸〔6〕主之。〔7〕

大黄䗪虫丸方:

大黄十分,蒸 黄芩二两 甘草三两 桃仁一升 杏仁一升 芍药四两 干地黄十两 干漆〔8〕一两 虻虫〔9〕一升水蛭〔10〕百枚 蛴螬〔11〕一升 䗪虫半升

右十二味,末之,炼蜜和丸,小豆大。酒饮服五丸,日三服。

【注释】

〔1〕五劳虚极羸瘦:五脏虚损的后期,可出现形体十分消瘦。五劳,指五脏之劳,如心劳、肺劳等。

〔2〕腹满不能饮食:病人自觉腹部胀满而不欲饮食,但外形无腹满,这是瘀血腹满的特征。参见本书《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第十六》篇[10]条“腹不满,其人言我满”之证。

〔3〕食伤、忧伤、饮伤、房室伤、饥伤、劳伤、经络营卫气伤,内有干血:此指引起虚劳病的原因很多,有饮食所伤,七情所伤,饮酒所伤,房劳过度,饥饱失时,劳倦内伤。以上种种原因皆能导致经络营卫,脏腑气血之运行不畅而干血(即瘀血)内停,形成虚劳挟瘀血之证。

〔4〕肌肤甲错,两目黯黑:肌肤甲错,是因瘀血内停,肌肤失于濡养以致干燥粗糙,犹如鳞甲错出。两目黯黑,是血不上荣于目而致眼圈发黑。

〔5〕缓中补虚:指治疗原则。即通过缓消体内的瘀血,达到补虚的目的,是以攻为补的治法。

〔6〕大黄䗪虫丸:方中以大黄、桃仁及众多虫类药组成。有缓中补虚、活血化瘀的作用。

〔7〕本条论述虚劳挟瘀血的证治。

〔8〕干漆:为漆树科植物漆树的树脂经加工后的干燥品。有祛瘀消积的作用。多入丸、散剂应用。

〔9〕虻虫:为虻科昆虫复带虻或其他同属昆虫的雌性全虫。有破积逐瘀的功效。

〔10〕水蛭:又名蚂蟥。为水蛭科动物水蛭或柳叶蚂蟥、宽体全线蛭的全体。有破血祛瘀的功效。

〔11〕蛴螬:为金龟科子科昆虫朝鲜黑金龟子及其近缘昆虫的全体。有破瘀散结的功效。多入丸、散剂应用。

【译文】

五脏虚损后期,病人出现形体十分消瘦,自觉腹部胀满而不想吃东西,导致这种病情有多种原因。有饮食所伤,有七情所伤,有饮酒所伤,有房劳过度,有饥饱失时,有劳倦内伤等等。这些都能引起经络营卫中的气血运行不畅,导致瘀血内停。此时皮肤失于濡养而干燥粗糙,犹如鳞甲错出,两目眼圈发黑。应当缓消瘀血而补虚,可用大黄[插图]虫丸治疗。

大黄[插图]虫丸方:

大黄十分,蒸 黄芩二两 甘草三两 桃仁一升 杏仁一升芍药四两 干地黄十两 干漆一两 虻虫一升 水蛭百枚蛴螬一升[插图]虫半升

以上十二味药,研成药末,用熬过的蜂蜜混合做成丸药,如赤小豆那样大小。用酒饮服五丸,每日三次。

[20]附《千金翼》〔1〕炙甘草汤一云复脉汤〔2〕:治虚劳不足,汗出而闷〔3〕,脉结悸〔4〕,行动如常。不出百日,危急者十一日死〔5〕。

甘草四两,炙 桂枝 生姜各三两 麦门冬半升 麻仁〔6〕半升 人参 阿胶各二两 大枣三十枚 生地黄一斤

右九味,以酒七升、水八升,先煮八味,取三升,去滓,内胶消尽。温服一升,日三服。

【注释】

〔1〕《千金翼》:即《千金翼方》,中医书名。唐孙思邈著。为《千金要方》的续编。

〔2〕炙甘草汤一云复脉汤:本方出自《伤寒论》177条。主治“伤寒脉结代,心动悸”,方后指明“一名复脉汤”。本方有养心复脉的功效,故名。方中人参、甘草、大枣补心气;桂枝、生姜通心阳;地黄、阿胶养心血;麦冬、麻仁滋心阴。本方虽为平补阴阳之剂,但偏重于滋阴。历代医家一致推崇本方为“千古养阴之祖方”。后人在本方基础上化裁而成六首养阴方,如一甲复脉汤、二甲复脉汤、三甲复脉汤等等。

〔3〕虚劳不足,汗出而闷:指虚劳阴阳气血皆不足,发作时汗出而胸闷,甚则大汗淋漓,胸痛。类似今之心肌缺血,甚或心绞痛之症。

〔4〕脉结悸:是脉律不齐。脉结,是缓而中止,即脉率缓慢而间有停跳现象,即今之心律不齐、早搏;悸,是自觉有心动悸的症状。

〔5〕不出百日,危急者十一日死:表明出现上述脉证时,病情十分危重,当引起高度注意,至于“百日”、“十一日”不可拘泥。本条论述虚劳病脉结悸的治方。

〔6〕麻仁:即火麻仁,为桑科植物大麻的种仁。有润燥滑肠、活血的作用。

【译文】

《千金翼方》炙甘草汤一名复脉汤:可治疗虚劳阴阳气血不足引起的汗出胸闷(甚则胸痛),脉律往来缓而间有中止,心中悸动,尽管患者起居行动仍似常人(但病情危急,预后不良),未隔多长时间可猝然死亡,多则百日,少则十天左右。

甘草四两,炙 桂枝 生姜各三两 麦门冬半升 麻仁半升人参 阿胶各二两 大枣三十枚 生地黄一斤

以上九味药,用七升酒、八升水,先煮八味药(除阿胶外),煮到三升时,去掉药渣,再放入阿胶同煮,直至全部溶解。每次温服一升,每日服三次。

[21]《肘后》獭肝散〔1〕:治冷劳〔2〕,又主鬼疰〔3〕,一门相染〔4〕。獭肝〔5〕一具

炙干末之。水服方寸匕,日三服。

【注释】

〔1〕《肘后》獭肝散:本方出自《肘后备急方·治尸注鬼注方第七》:“獭肝一具,阴干,捣末,水服方寸匕,日三。一具未差,更作。”

〔2〕冷劳:指寒性虚劳。即似今之结核性疾病。

〔3〕鬼疰:一人死,一人复得,交相移易,交相灌注,因其病邪隐僻难见,似有鬼邪作祟,故名鬼疰。即后世之“劳瘵”,今人称“肺结核”。疰,同“注”。

〔4〕一门相染:一家人互相传染这种病。本条论述寒性虚劳的治方。

〔5〕獭肝:为鼬科动物水獭的肝脏。有养阴除热、补肝、明目、益肺的作用。

【译文】

《肘后备急方》獭肝散:可治疗寒性虚劳,又可主治劳瘵(肺结核)一家人互相传染。

獭肝一具

加热炒干,研成细末。用温水每次饮服方寸匕(约2克左右),每日服三次。


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第七

论三首 脉证四条 方十六首

【按语】

本篇论述肺痿、肺痈、咳嗽上气三种病。因病变都在上焦肺,都有咳嗽、唾痰、气喘的证候,今皆属于呼吸系统的病症,故合篇论述。徐本作“方十五首”。

[01]问曰:热在上焦者〔1〕,因咳为肺痿〔2〕。肺痿之病,何从〔3〕得之?师曰:或从汗出;或从呕吐;或从消渴〔4〕,小便利数;或从便难,又被快药〔5〕下利,重亡津液,故得之。

曰:寸口脉数〔6〕,其人咳,口中反有浊唾涎沫〔7〕者何?师曰:为肺痿之病。若口中辟辟燥〔8〕,咳即胸中隐隐痛,脉反滑数〔9〕,此为肺痈〔10〕,咳唾脓血。脉数虚者为肺痿,数实者为肺痈〔11〕。

【注释】

〔1〕热在上焦:指热在肺。

〔2〕肺痿:中医病名,肺气萎而不振之病。是以咳唾浊痰、涎沫为主症的慢性虚弱性肺部疾病。由于阴虚内热所致。此病后人称为“劳嗽”。《妇人良方》曰:“劳嗽寒热盗汗,唾中有红线,名曰肺痿。”此与今之“肺结核”相类。

〔3〕何从:徐本、《脉经》作“从何”。

〔4〕消渴:中医病名,指消渴病。参见本书《消渴小便利淋病脉证并治第十三》篇[02]条。

〔5〕又被快药:快药,指大黄一类峻泻药。俞本、徐本作“又快药”,《脉经》作“数被[插图]药”。[插图],同“快”。

〔6〕寸口脉数:即上焦(肺)有热,与“热在上焦”同义。

〔7〕浊唾涎沫:指痰的性质。浊唾,是稠厚的痰。涎沫,是清稀的痰。

〔8〕口中辟辟燥:形容口中十分干燥。

〔9〕脉反滑数:指出肺痈是滑数的脉象。滑为阳气盛,数为热,表明肺痈是实热的病证。

〔10〕肺痈:中医病名,肺气壅而不通之病,是以咳吐脓血为主症的肺部化脓性疾病。由外感风热所致。此病与今之“肺脓疡”、“支气管扩张继发感染”相类。

〔11〕脉数虚者为肺痿,数实者为肺痈:指出肺痿与肺痈的区别。两者都是热在上焦(肺)的病证,但肺痿之脉是数而无力,是虚热证;肺痈之脉是数而有力,是实热证。本条论述肺痿的成因、脉证及其与肺痈的鉴别。

【译文】

问道:热在上焦(肺)的病证,因咳嗽而形成肺痿。肺痿这种病是怎样得来的?老师说:有的由于汗出过多;有的由于呕吐频繁;有的由于患了消渴病,小便太多;还有的由于大便艰难而又服用大黄一类峻下药后下利过多,导致津液严重损伤,于是得了阴虚内热的肺痿病。

又问:上焦(肺)有热,病人出现咳嗽,口中又有稠厚或清稀的痰是什么原因?老师说:这是肺痿病。如果口中十分干燥,咳嗽时伴有胸痛,脉象滑数有力,咳嗽吐出的是像脓血那样的痰,这是肺痈病。(肺痿与肺痈虽然都是肺部有热的病证,但其区别在于)肺痿脉数无力,是肺中虚热;肺痈脉数有力,是肺中实热。

[02]问曰:病咳逆,脉之〔1〕何以知此为肺痈?当有脓血,吐之则死〔2〕。其脉何类〔3〕?师曰:寸口脉微而数,微则为风,数则为热〔4〕;微则汗出,数则恶寒〔5〕;风中于卫,呼气不入,热过于荣,吸而不出〔6〕。风伤皮毛,热伤血脉〔7〕,风舍于肺〔8〕,其人则咳,口干喘满,咽燥不渴〔9〕,时唾浊沫〔10〕,时时振寒。热之所过,血为之凝滞〔11〕,畜结痈脓,吐如米粥〔12〕。始萌可救,脓成则死〔13〕。

【注释】

〔1〕脉之:此泛指望、闻、问、切四诊检查。

〔2〕当有脓血,吐之则死:指出肺痈病的诊断依据是咳吐脓血,吐之则死。表明此病的预后不良,见到脓血时,病已形成,就难以治愈。提示要早治。“吐之则死”下《脉经》,有“后竟吐脓死”句。

〔3〕其脉何类:这种病的病变过程是怎样的。脉,在此泛指病变过程。

〔4〕寸口脉微而数,微则为风,数则为热:表明肺痈病的病因是感受风热。“微则为风,数则为热”两句是互文。

〔5〕微则汗出,数则恶寒:指出感受风热后的初期症状是发热(省略)、汗出,恶寒。此两句也为互文。

〔6〕风中于卫,呼气不入,热过于荣,吸而不出:进一步说明风热侵入营卫时,出现呼吸困难的症状。此四句是挟句互文。风中于卫、热过于营,是言风热侵入营卫;呼气不入、吸而不出,是指呼吸不入不出。《医宗金鉴》曰:“呼气不入,吸气不出,乃言其呼吸气促难出难入,非竟不出不入也。云风热,云营卫,云呼吸,皆互文也。……注家分而释之则误矣。”

〔7〕风伤皮毛,热伤血脉:表明风热进而由皮毛(表)进入血脉(里),此两句亦是互文。血脉,底本误为“血肺”,现据俞本、徐本、《脉经》改。

〔8〕风舍于肺:指风热停留在肺。风,概括为“风热”;舍,底本原误作“含”,现据俞本、徐本、《脉经》改。

〔9〕咽燥不渴:即咽燥而口渴。不,通“丕(pī)”,大也。

〔10〕时唾浊沫:俞本、徐本、《脉经》作“多唾浊沫”,亦是。

〔11〕热之所过,血为之凝滞:意为风热所到之处,气血为之凝滞。热,概括为“风热”。血,概括为“气血”。

〔12〕畜结痈脓,吐如米粥:待脓肿形成后,吐出的脓痰犹如糯米粥那样稠厚。

〔13〕始萌可救,脓成则死:强调病的早期可治愈,待到吐脓时,则难以治愈。脓成则死,与上述“吐之则死”同义。本条论述肺痈病的病因、脉证及预后。

【译文】

问道:患有咳嗽气逆的病人,检查后如何才能确诊为肺痈病?答:应当出现咳吐脓血的症状。但是见到吐脓血时,病就难治愈了。问:这种病的病变过程是怎样的呢?老师说:由于感受风热,初起出现(发热)汗出、恶寒的症状,待风热进一步侵入到营卫,就感到呼吸困难。风热由表入里,停留在肺部,病人就会有咳嗽、口干、气喘、胸闷,咽燥口渴,经常吐出稠厚的痰,有时恶寒还全身发抖。由于风热侵袭的部位,气血壅滞于内,逐渐结成脓肿,此时吐出脓痰,犹如糯米粥那样黏滞稠厚。这种病早治可以痊愈,到后期吐脓血时则难以根治了。

[03]上气〔1〕面浮肿,肩息〔2〕,其脉浮大,不治,又加利尤甚〔3〕。

[04]上气喘而躁〔4〕者,属肺胀〔5〕,欲作风水〔6〕,发汗则愈。〔7〕

【注释】

〔1〕上气:指气喘。《周礼·天官》有“嗽上气疾”,郑玄注曰:“上气,逆喘也。”喘,《说文解字》:“疾息也。”即呼吸急促之意。

〔2〕肩息:即抬肩呼吸。呼吸时两肩上耸,是气喘之甚的表现。

〔3〕其脉浮大,不治,又加利尤甚:脉浮大无根,是肾不纳气的虚喘。若更有下利之症,又加脾阳衰弱,脾肾两败,阴阳离决,故曰不治。

〔4〕喘而躁:指喘而急。表明呼吸十分急促。

〔5〕肺胀:中医病名。是以咳嗽上气为主症的一类病证。由于风寒外束,肺气闭塞所致。此属肺气胀满的实喘。《金匮玉函要略辑义》:“肺胀,咳而上气,又云,咳而上气,此为肺胀。由此观之,即后世所谓呷嗽、哮嗽之属。”今称之为哮喘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

〔6〕风水:中医病名。参见《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篇[04]条。

〔7〕此两条论述虚实不同的咳喘上气证。

【译文】

气喘,面部浮肿,呼吸时抬肩,按其脉浮大无根(这是肾不纳气的虚喘)为难治。若再兼有下利之症,病情更重。

气喘,呼吸十分急促,这是肺气胀满的实喘,并有风水病那样的症状(发热、恶风、浮肿),(虽然喘急较重,症状较多,)但可用发汗法治愈。

[05]肺痿吐涎沫而不咳〔1〕者,其人不渴,必遗尿,小便数,所以然者,以上虚不能制下故也,此为肺中冷〔2〕,必眩,多涎唾,甘草干姜汤〔3〕以温之〔4〕。若服汤已渴者,属消渴〔5〕。

甘草干姜汤方:

甘草四两,炙 干姜二两,炮

右[插图]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再服。

【注释】

〔1〕肺痿吐涎沫而不咳:表明类似肺痿病有吐涎沫的症状,但没有咳嗽,故并非肺痿病,要与肺痿病区别开。

〔2〕遗尿……此为肺中冷:指出肺中冷的主症是小便多,病机是上焦肺中虚冷不能制约下焦膀胱的水分。遗尿即失尿,故小便频多。遗,失也。肺中冷,类似今之“尿崩症”。此句《脉经》无“故”字。

〔3〕甘草干姜汤:本方有温肺祛寒的作用。《金匮要略浅注补正》:“此节甘草干姜汤证,是肺痿必吐涎沫,故又举吐涎沫而不咳者,以明其非痿也。……此为肺中冷,仲景著此四字,正是大声疾呼,明其非肺痿之热证,读者不当作肺痿治矣。”

〔4〕以温之:《脉经》作“以温其肺”。

〔5〕若服汤已渴者,属消渴:指出试探性治疗后的鉴别诊断。如果服甘草干姜汤后病证不见好转,反而出现口渴的患者,是消渴病人,不是肺中冷。表明小便多而不渴是肺中冷,小便多而口渴则是消渴病。《脉经》无此句。本条论述肺中冷的证治及其与肺痿、消渴的鉴别。

【译文】

像肺痿那样吐涎沫,但不咳嗽,病人也不口渴,主要的症状是失尿,小便特多,这是由于上焦肺不能制约下焦膀胱水分的缘故,这叫肺中冷。兼有头眩,经常唾涎沫之症,当用甘草干姜汤(温肺祛寒)。如果服此方后病证未减,反而出现口渴症状的(这就不是肺中冷,)而是属于消渴病。

甘草干姜汤方:

甘草四两,炙 干姜二两,炮

以上药物切片,用三升水同煮,煮到一升五合,去掉药渣。分两次温服。

[06]咳而上气,喉中水鸡声〔1〕,射干麻黄汤〔2〕主之〔3〕。

射干麻黄汤方:

射干〔4〕十三枚,一法三两麻黄四两生姜四两细辛紫菀〔5〕款冬花〔6〕各三两五味子〔7〕半升大枣七枚半夏大者洗八枚,一法半升

右九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麻黄两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分温三服。

【注释】

〔1〕咳而上气,喉中水鸡声:咳而上气,即咳而喘。喉中水鸡声,是喉中发出连续不断的如田鸡鸣叫的声音,这是痰气互相触激而发出的声音,就是哮证。即今之哮喘病,现代医学称“支气管哮喘”或“哮喘性支气管炎”等。喘以气息而言,哮以声响而言。水鸡,即田鸡,亦称青蛙。

〔2〕射干麻黄汤:本方有宣肺平喘、散寒降气的作用。

〔3〕本条论述寒饮蕴肺的哮喘病的证治。

〔4〕射干:为鸢尾科植物射干的根茎。有降逆祛痰、散结清热的功效。

〔5〕紫菀:为菊科植物紫菀的根及根茎。有化痰止咳的功效。

〔6〕款冬花:为菊科植物款冬的花蕾。有消痰定喘的作用。

〔7〕五味子:为木兰科植物五味子的果实。有敛肺益气的功效。

【译文】

咳喘且可听到喉中发出连续不断的如田鸡鸣叫声(这是哮喘病),当用射干麻黄汤治疗。

射干麻黄汤方:

射干十三枚,一法用三两麻黄四两生姜四两细辛紫菀款冬花各三两五味子半升大枣七枚半夏大者洗八枚,一法半升

以上九味药,用一斗二升水,先煮麻黄,沸两次,去掉上面的泡沫,再放入其他药,煮到三升。分三次温服。

[07]咳逆上气,时时唾浊,但坐不得眠〔1〕。皂荚丸〔2〕主之。〔3〕皂荚丸方:

皂荚〔4〕八两,刮去皮,用酥炙〔5〕

右一味,末之,蜜丸,梧子大。以枣膏和汤〔6〕服三丸,日三夜一服。

【注释】

〔1〕时时唾浊,但坐不得眠:时时唾浊,是言浊痰之多,频频吐出稠厚的浊痰。唾,赵本作“吐”。但坐不得眠,是指气急之甚,呼吸急促得只能坐起,不能平卧,今称之为“端坐呼吸”。由于浊痰恋肺,胶固不拔,此时若不迅速祛其浊痰,则有痰壅气闭的危险。

〔2〕皂荚丸:有开壅涤痰的作用。因皂荚有燥烈之毒性,需要酥炙,以蜜和丸并用枣膏和汤吞服,以安中和胃。《金匮要略心典》:“皂荚,味辛,入肺,除痰之力最猛,饮以枣膏安其正也。”

〔3〕本条论述浊痰壅肺的咳喘证治。

〔4〕皂荚:为豆科植物皂荚的果实。有祛痰开窍的作用,有小毒,对肠胃道有刺激的副作用,用量不宜过大。

〔5〕酥炙:中药加工法。用牛羊乳的油加热拌炒药物的制法,可减少药物燥烈的毒性。

〔6〕枣膏和汤:据《经方实验录》记载:“枣膏和汤者,言预用枣肉煎熬成膏。及应用时,取膏加热水,使混合成汤送本丸也。”

【译文】

咳嗽气喘,不断地吐出稠厚的浊痰,气喘得只能坐起,不能平卧。当用皂荚丸治疗。

皂荚丸方:

皂荚八两刮去皮,用油酥炙

将上述一味药,研成末,用蜂蜜混合制成丸药,像梧桐子大小。服用时以枣肉制成的膏,加入温水冲成汤,每次吞服三丸,白天服三次,晚上服一次。

[08]咳而脉浮〔1〕者,厚朴麻黄汤〔2〕主之

厚朴麻黄汤方:

厚朴五两 麻黄四两 石膏如鸡子大 杏仁半升 半夏半升 干姜二两细辛二两 小麦〔3〕一斤 五味子半升 右九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小麦熟,去滓,内诸药,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09]脉沉〔4〕者,泽漆汤〔5〕主之〔6〕。

泽漆汤方:

半夏半升 紫参〔7〕五两,一作紫菀 泽漆〔8〕三斤,以东流水〔9〕五斗,煮取一斗五升 生姜五两 白前〔10〕五两 甘草 黄芩 人参 桂枝各三两

右九味,[插图]咀,内泽漆汁中,煮取五升。温服五合,至晚尽〔11〕。

【注释】

〔1〕咳而脉浮:病浅在表的咳喘病的脉象。脉浮主表,《金匮要略论注》“咳而脉浮,则表邪居多,但此非在经之表,乃邪在肺家气分之表也。”

〔2〕厚朴麻黄汤:本方为小青龙加石膏汤去桂枝、芍药、甘草,加厚朴、杏仁、小麦而成,有降气化痰、清热止咳的作用。

〔3〕小麦:又名淮小麦。为禾本科植物小麦的种子。有养心安神的功效。

〔4〕脉沉:指病深在里的咳喘病。脉沉主里,脉沉,前承上条省略“咳”字。《金匮要略论注》:“若咳而脉沉,则里邪居多,但此非在腹之里,乃邪在肺家荣分之里也。”

〔5〕泽漆汤:本方用药独特,除降逆平喘药外,以泽漆为君,量特重,能消痰清热,合紫参活血散坚,再加人参、甘草扶正补脾。本方为攻补兼施之方。其服法亦特殊,少量频服,宜虚人攻坚之用。

〔6〕此两条论述热饮蕴肺深浅不同的咳喘证治。

〔7〕紫参:又名石见穿、石打穿。为唇形科植物紫参的全草,有活血消坚的功效。《神农本草经》治“心腹积聚”。今多用于癌肿。

〔8〕泽漆:为大戟科植物泽漆的全草。有消痰散结、行水清热的作用。

〔9〕东流水:为流动疾速的水,其性清澈。

〔10〕白前:为萝藦科植物柳叶白前、芫花叶白前的根及根茎。有祛痰降气的功效。

〔11〕温服五合(ɡě),至晚尽:此服法特殊。每次服五合,较常人剂量(一升)减半,至夜服完五升,即一天要分十次服。这是一种少量频服法,正适合慢性虚弱性病人攻坚消痰的需要。合,量词,一升的十分之一。

【译文】

咳嗽气逆(胸满喘急),脉象浮而数(为一般性痰热蕴肺的咳喘病),可用厚朴麻黄汤治疗。

厚朴麻黄汤方:

厚朴五两麻黄四两石膏像鸡蛋大小杏仁半升半夏半升干姜二两细辛二两小麦一斤五味子半升

以上九味药,用一斗二升水,先把小麦煮熟,去掉药渣,放入其他药,煮到三升。每次温服一升,每日服三次。

咳嗽气逆(日久不愈,体虚乏力),脉象沉而弱(是沉痼性饮热积聚于肺的咳喘病),可用泽漆汤治疗。

泽漆汤方:

半夏半升紫参五两,一说为紫菀(无积聚者,可用)泽漆三斤,五斗东流水同煮,煮到一斗五升生姜五两白前五两甘草黄芩人参桂枝各三两

以上九味药,切片,先用东流水五斗煮泽漆,取汁一斗五升,后将其余药放入泽漆汁中同煮,煮到五升。每次温服五合(分十次服),至晚上全部服完。

[10]大逆〔1〕上气,咽喉不利〔2〕。止逆下气〔3〕者,麦门冬汤〔4〕主之〔5〕。

麦门冬汤方:

麦门冬七升半夏一升人参二两〔6〕甘草二两粳米三合大枣十二枚

右六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温服一升,日三夜一服。

【注释】

〔1〕大逆:后人疑为“火逆”之误,因虚火上逆而咳喘。

〔2〕咽喉不利:指咽喉干燥不利,可见有咳唾涎沫、口渴之症。

〔3〕止逆下气:指治法。降虚火,下气逆。

〔4〕麦门冬汤:有滋养肺胃,止逆下气的作用。本方特点是在大剂补气生津药中加少量半夏,取其利咽下气的功效。《医门法律》:“于麦冬、人参、甘草、粳米、大枣大补中气,大生津液,此中增入半夏之辛温一味,其利咽下气,非半夏之功,实善用半夏之功,擅古今未有之奇矣。”

〔5〕本条论述虚火咳喘的证治。

〔6〕二两:赵本作“三两”。

【译文】

由于虚火上逆,出现上气、咽喉干燥不利(咳唾涎沫,口渴)之症。治疗当止逆下气,用麦门冬汤。

麦门冬汤方:

麦门冬七升半夏一升人参二两甘草二两粳米三合大枣十二枚

以上六味药,用一斗二升水同煮,煮到六升。每次温服一升,白天服三次,晚上服一次。

[11]肺痈,喘不得卧〔1〕,葶苈大枣泻肺汤〔2〕主之。〔3〕

葶苈大枣泻肺汤方:

葶苈熬令黄色,捣丸,如弹子大大枣十二枚

右先以水三升,煮枣取二升,去枣,内葶苈,煮取一升。顿服。

【注释】

〔1〕肺痈,喘不得卧:前云“肺痈”,主症是咳唾脓血,由于风热壅肺所致。此条“肺痈”与上述不同,主症是喘不得卧,乃是水饮壅肺引起。《金匮要略今释》:“本篇泻肺汤证二条,皆冠以’肺痈’字,然其证无脓血腥臭,其方不用排脓,而用逐水……是以经文不当云’肺痈’,当云’肺胀’。”这是由于“雍”、“壅”、“痈”三字古皆通用。《黄帝内经·素问·大奇论》:“肺之雍,喘而两胠满(胠,指腋下)。”肺雍,也即肺痈。

〔2〕葶苈大枣泻肺汤:本方有泻肺逐水的功效。除用于水饮壅肺的肺痈外,还用于支饮。本书《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篇[27]条:“支饮不得息,葶苈大枣泻肺汤主之。”

〔3〕本条论述水饮壅肺的肺痈证治。

【译文】

水饮壅肺的肺痈(当是“肺胀”),出现气急而不能平卧之症,当用葶苈大枣泻肺汤治疗。

葶苈大枣泻肺汤方:

葶苈熬到黄色,捣碎制成丸药,像弹子大小大枣十二枚

上药先用三升水煮大枣,煮到二升,去掉大枣,放入葶苈同煮,煮到一升。即刻一次服完。

[12]咳而胸满,振寒脉数〔1〕,咽干不渴〔2〕,时出浊唾腥臭,久久吐脓如米粥〔3〕者,为肺痈,桔梗汤〔4〕主之。〔5〕

桔梗汤方亦治血痹〔6〕:

桔梗一两甘草二两

右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分温再服,则吐脓血也。

【注释】

〔1〕咳而胸满,振寒脉数:由于风热壅肺,蓄结成脓,故咳嗽胸满,寒战,当有发热、脉滑而数。

〔2〕咽干不渴:当是咽干口渴。不渴即大渴。

〔3〕时出浊唾腥臭,久久吐脓如米粥:这是肺痈成脓的特征。不断咳出有脓血的浊痰,稠厚如米粥,且腥臭异常。时,《脉经》作“时时”。米粥,《脉经》作“粳米粥”。

〔4〕桔梗汤:有排脓解毒的功效。本方不宜治疗血痹。

〔5〕本条论述肺痈成脓的证治。

〔6〕亦治血痹:俞本无此四字。

【译文】

咳嗽胸满,(发热)寒战,脉滑数,咽喉干燥,口渴,不断咳出脓性的浊痰,像米粥那样稠厚,异常腥臭,这就是肺痈,可用桔梗汤治疗。

桔梗汤方亦治血痹(于医理不符):

桔梗一两甘草二两

以上二味药,用三升水同煮,煮到一升。分两次温服,药后可咳出脓血痰。

[13]咳而上气,此为肺胀。其人喘,目如脱状〔1〕,脉浮大〔2〕者,越婢加半夏汤〔3〕主之。〔4〕

越婢加半夏汤方:

麻黄六两石膏半斤生姜三两大枣十五枚甘草二两半夏半升

右六味,以水六升,先煮麻黄,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分温三服。

【注释】

〔1〕目如脱状:目睛胀突,如欲脱落之状,是形容喘之甚。

〔2〕脉浮大:脉浮主表。脉大,即脉洪大,主热。表明此条肺胀是由于外感风热,内停痰饮所致。

〔3〕越婢加半夏汤:本方有发汗清热、宣肺化饮的作用。《金匮要略心典》:“外邪内饮,填塞肺中,为胀、为喘、为咳而上气,越婢汤散邪之力多,而蠲饮之力少,故以半夏辅其未逮。”

〔4〕本条论述热饮咳喘的证治。

【译文】

咳嗽上气,这是肺胀的表现。但病人喘得厉害,眼睛努睁如突出状,按其脉浮而洪大(这是外感风热,内停痰饮),当用越婢加半夏汤治疗。

越婢加半夏汤方:

麻黄六两石膏半斤生姜三两大枣十五枚甘草二两半夏半升

以上六味药,用六升水,先煮麻黄,去掉上面的泡沫,放入其他药,煮到三升。分三次温服。

[14]肺胀,咳而上气,烦燥而喘〔1〕,脉浮者,心下有水〔2〕,小青龙加石膏汤〔3〕主之。〔4〕

小青龙加石膏汤方《千金》证治同,外更加〔5〕胁下痛引缺盆〔6〕:

麻黄芍药桂枝细辛甘草干姜各三两五味子半夏各半升石膏二两

右九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强人服一升;羸者减之,日三服。小儿服四合。

【注释】

〔1〕烦燥而喘:表明喘急之甚。燥,俞本、徐本作“躁”,当是。躁,急也。

〔2〕心下有水:表明心胸中有水饮停留。下,训为“中”。

〔3〕小青龙加石膏汤:本方有解表、化饮、清热的功效。上条越婢加半夏汤以发汗清热为主,兼化饮,用于里热重的咳喘。本条小青龙加石膏汤以解表化饮为主,兼清热,用于饮邪重的咳喘。底本无“汤”字,据俞本、徐本、赵本加。

〔4〕本条论述寒饮挟热的咳喘证治。

〔5〕外更加:俞本作“《外台》”。

〔6〕缺盆:中医人体部位名。在颈部下面,肩部凹陷处(锁骨上窝)。

【译文】

患肺胀的人,咳嗽上气而喘急,按其脉浮(病在表,当有表证),心胸中有水饮,可用小青龙加石膏汤治疗。《千金要方》用本方时证治与此相同,另加有胁痛牵引至缺盆的症状。

小青龙加石膏汤方:

麻黄芍药桂枝五味子半夏各半升石膏二两

细辛甘草干姜各三两

以上九味药,用一斗水,先煮麻黄,去掉上面的泡沫,再放入其他药同煮,煮到三升。身体强的人,每次服一升;瘦弱的人,剂量减少些,每日服三次。若是小儿每次服四合。

附方

《外台》炙甘草汤〔1〕:治肺痿,涎唾多,心中温温液液〔2〕者。〔3〕方见虚劳〔4〕。

【注释】

〔1〕《外台》炙甘草汤:本方出自《伤寒论》177条,用于伤寒脉结代,心动悸。《千金翼方》以本方治虚劳不足,汗出而闷,脉结悸。参见本书《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附方。《外台》又将本方扩大应用于肺痿,但用量略有差异。

〔2〕心中温温液液:《金匮要略编注》:“泛泛恶心之意也。”《金匮要略正义》:“心中一种嘈杂不安景象。”

〔3〕本条论述肺痿气阴两虚的治方。

〔4〕虚劳:俞本作“虚者”。徐本下有“中”字,当是。

【译文】

《外台》炙甘草汤,用于治疗(气阴两虚)的肺痿(咳嗽),多吐泡沫样的痰,胃中有泛恶症状的病人。本方见《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篇中。

《千金》甘草汤〔1〕:

甘草〔2〕

右一味,以水三升,煮减半。分温三服。

【注释】

〔1〕《千金》甘草汤:此为单味药之奇方。有泻火解毒的作用。方后缺主治病证及药量。本方出自《伤寒论》311条:“少阴病,二三日咽痛者,可与甘草汤。”《绛雪园古方选注》:“一药治病,是曰奇方。”本条论述肺痿轻症的治方。

〔2〕甘草:《伤寒论》311条作“二两”。生甘草有泻火解毒、祛痰止咳的功效。《金匮要略论注》:“肺痿之热,由于虚,则不可直攻,故以生甘草之甘寒,频频呷之,热自渐化也。”

【译文】

《千金要方》甘草汤(可治肺痿轻症,多唾涎沫,咽干而痛):

甘草

上一味药,加三升水煎煮,煮到还有一半药汁(一升半)。分三次温服。

《千金》生姜甘草汤〔1〕,治肺痿,咳唾涎沫不止,咽燥而渴〔2〕。

生姜五两人参三两甘草四两大枣十五枚

右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

【注释】

〔1〕《千金》生姜甘草汤:本方为炙甘草的变方。有补脾益气、润肺生津的作用。

〔2〕咳唾涎沫不止,咽燥而渴:由于肺痿吐涎沫日久不愈,肺气虚衰,津液损耗,出现咽喉干燥不利而口渴的症状。本条论述肺痿日久不愈的调理方。

【译文】

《千金要方》生姜甘草汤,可治肺痿,多吐泡沫样的痰,日久不愈(津液耗损),出现咽喉干燥而口渴。

生姜五两人参三两甘草四两大枣十五枚

以上四味药,用七升水同煮,煮到三升。分三次温服。

《千金》桂枝去芍药加皂荚汤〔1〕:治肺痿吐涎沫〔2〕。

桂枝生姜各三两甘草二两大枣十枚〔3〕皂荚一枚〔4〕去皮子,炙焦

右五味,以水七升,微微火煮取三升。分温三服。

【注释】

〔1〕《千金》桂枝去芍药加皂荚汤:本方是桂枝汤加减,且有皂荚丸之意。有调和营卫、开壅涤痰的功效。《金匮要略集注》:“芍药利中、下二焦,而不利上焦,故去。皂荚能去黏痰,故加。此方略有皂荚丸之意。”

〔2〕治肺痿吐涎沫:当有咳吐浊痰不止的症状。《金匮正义》:“此必见壅闭喘咳之象,故加皂荚于温中药内,以助开导之势。”本条论述肺痿兼痰浊的治方。

〔3〕十枚:俞本下有“炙”字。

〔4〕一枚:赵本作“二枚”。

【译文】

《千金要方》桂枝去芍药加皂荚汤:可治疗肺痿吐涎沫(且有咳喘、浊痰不止之症)。

桂枝生姜各三两甘草二两大枣十枚皂荚一枚去皮子,炙焦

以上五味药,加七升水,用小火煮,煮到三升。分三次温服。

《外台》桔梗白散〔1〕:治咳而胸满,振寒脉数〔2〕,咽干不渴,时出浊唾腥臭,久久吐脓如米粥〔3〕者,为肺痈。〔4〕

桔梗贝母〔5〕各三分巴豆〔6〕一分去皮,熬,研如脂〔7〕

右三味,为散。强人饮服半钱匕;羸者减之。病在膈上者,吐脓血;膈下者,泻出〔8〕。若下多不止,饮冷水一杯则定。

【注释】

〔1〕《外台》桔梗白散:本方有解毒消痈、祛痰排脓的作用。为攻痰的峻剂。本方在《伤寒论》141条称“白散”。后人称之为“三物白散”。

〔2〕咳而胸满,振寒脉数:是肺痈初起的证候。

〔3〕“咽干不渴”此为肺痈的重证。咽干不渴,当是咽干而大渴。时出浊唾腥臭,是言浊痰之多,腥臭异常。久久吐脓如米粥,是指吐脓痰之久,犹如米粥黏稠。不,同“丕”,很,大。

〔4〕本条论述肺痈成脓的治方。

〔5〕贝母:为百合科植物浙贝母的鳞茎。有化痰散结的作用。

〔6〕巴豆:为大戟科植物巴豆的种子。有大毒,是一味峻泻药,有攻痰遂水的作用。因巴豆油有剧毒,必经榨去油用,名叫巴豆霜。一般不入煎剂,多入丸散应用,每次用量极少(约0.1—0.3克)。

〔7〕研如脂:即研去油脂。

〔8〕膈下者,泻出:《伤寒论》作“在膈下必利,不利,进热粥一杯。利过不止,进冷粥一杯”。

【译文】

《外台秘要》桔梗白散:可用于治疗咳嗽、胸闷、寒战(发热),按其脉滑数,咽喉干燥,口渴,不断咳出稠厚的有腥臭的浊痰。病程延续一段时间就会咳出像米粥那样的脓痰,这就是肺痈病。

桔梗贝母各三分巴豆一分去皮,熬,研末,去掉油脂

以上三味药,研成细末。体质强盛的人用温水饮服半钱匕;瘦弱的人减少一半剂量。病在胸膈的服药后可吐出脓血样痰;病在腹部可从大便中泻出脓液。如果泻下不止,可饮一杯冷开水能止泻。

《千金》苇茎汤〔1〕:治咳有微热、烦满、胸中甲错〔2〕,是为肺痈〔3〕。

苇茎〔4〕二升薏苡仁半升桃仁五十枚瓜瓣〔5〕半升

右四味,以水一斗〔6〕,先煮苇茎,得五升,去滓,内诸药,煮取二升。服一升,再服,当吐如脓。

【注释】

〔1〕《千金》苇茎汤:本方为治肺痈的主方。有清肺化痰、消痈排脓的功效。

〔2〕胸中甲错:指胸腹部皮肤干燥粗糙,上面像鳞甲错出那样。这是病久体弱,肌肤失于气血滋养所引起的。中,训为“上”。

〔3〕本条论述肺痈的治方。

〔4〕苇茎:为禾本科植物芦苇的嫩茎。有清肺养胃、生津止渴的功效。今因药店不备,以芦根代替。芦根为芦苇的根茎,作用与苇茎相同。

〔5〕瓜瓣:又称白瓜子、冬瓜子。为葫芦科植物冬瓜的种子。有化痰排脓的作用。后人有认为是甜瓜子,为葫芦科植物甜瓜的种子,有清肺化痰的功效。

〔6〕一斗:底本原作“一升”,现据俞本、徐本、赵本、吴本改。

【译文】

《千金要方》苇茎汤:可治咳嗽、低热、烦闷,胸腹部皮肤干燥粗糙,犹如鳞甲错出,此是肺痈。

苇茎二升薏苡仁半升桃仁五十枚瓜瓣半升

以上四味药,用一斗水,先煮苇茎,煮到五升,去掉药渣,放入其他药物,再煮到二升。每次服一升,第二次服后,当吐出脓痰。

[15]肺痈,胸满胀,一身面目浮肿〔1〕,鼻塞清涕出,不闻香臭酸辛〔2〕,咳逆上气,喘鸣迫塞〔3〕,葶苈大枣泻肺汤主之。〔4〕方见上。三日一剂,可至三四剂。此先服小青龙汤一剂,乃进〔5〕。小青龙方见咳嗽门中。

【注释】

〔1〕肺痈,胸满胀,一身面目浮肿:此为水饮壅肺的肺痈。由于感受外邪,肺气闭塞,不能通调水道,水气逆行,故胸满胀,全身浮肿。

〔2〕鼻塞清涕出,不闻香臭酸辛:由于外感风寒表邪,肺窍不通,故鼻塞流涕,不闻香臭。

〔3〕咳逆上气,喘鸣迫塞:由于水饮壅肺,气机受阻,咳喘剧烈,呼吸困难。

〔4〕本条论述水饮壅肺的肺痈兼有表邪的治法。

〔5〕先服小青龙汤一剂,乃进:因水饮壅肺,兼有表邪,故治疗需先服小青龙汤,解表化饮。待表邪去后,如果水肿未退,再服葶苈大枣泻肺汤,泻肺逐水。

【译文】

肺痈(水饮壅肺兼有表邪),胸膈满胀,全身浮肿,鼻塞而流清涕,闻不到香臭,咳嗽气喘,呼吸急促且有哮鸣声,当先服小青龙汤一剂。方见《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23],再服葶苈大枣泻肺汤。方见本篇[11]。


奔豚气病脉证治第八

论二首 方三首

【按语】

本篇论述奔豚[原作㹠,即豚之异体字]气病。奔㹠(tún ),亦作“奔豚”。奔即奔突;豚,《尔雅》释为“小豕也”(小猪)。其名始见于《黄帝内经·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云:“肾脉急,甚为骨癫疾,微急为沉厥奔豚。”继则见于《难经·五十六难》,为五积之一,曰:“肾之积,名曰贲豚,发于少腹,上至心下,若豚状,或上或下无时,久不已,令人喘逆,骨痿、少气。”本病与心、肝、肾有关。《脉经》将本病与胸痹病合篇,取名为《平胸痹心痛短气贲豚证》。

[01]师曰:病有奔豚〔1〕,有吐脓〔2〕,有惊怖〔3〕,有火邪〔4〕,此四部病,皆从惊发得之〔5〕。师曰:奔豚病,从少腹起,上冲咽喉,发作欲死,复还止〔6〕,皆从惊恐得之〔7〕。

【注释】

〔1〕奔豚:中医病名,是一种发作性疾病。发作时感觉气从少腹上冲至心胸,甚则咽喉,十分痛苦,发作后则平复。

〔2〕吐脓:指吐脓血。

〔3〕惊怖:即惊恐。怖,恐也。

〔4〕火邪:指因火攻导致病情加重的因素。因火为邪,因火为盛。《伤寒论》114条:“太阳病以火熏之,不得汗,其人必躁,到经不解,必清(便)血,名为火邪。”

〔5〕此四部病,皆从惊发得之:指出奔豚、吐脓、惊怖、火邪四类病都由惊引起的。由于惊伤心,故发病皆与心有关。《金匮要略论注》:“其吐脓、惊悸、火邪皆上焦心分病。”

〔6〕师曰:奔豚病……复还止:《脉经》无“师曰”二字,“病”下有“者”字,“发作”下有“时”字,“复”下无“还”字。少腹,俞本作“小腹”。

〔7〕皆从惊恐得之:《脉经》作“皆从惊得”。从惊恐得知,奔豚病的发病不仅与心,而且与肾有关。《金匮要略心典》:“肾伤于恐,而奔豚病为肾病也。”本条论述奔豚病的病因及证候。

【译文】

老师说:患有奔豚、吐脓、惊怖、火邪这四类病,其发病皆由惊(心病)引起的。老师说:奔豚病发病时,气从少腹上冲到咽喉,十分痛苦,发作停止后就恢复正常。这种病是与惊恐(心、肾)有关。

[02]奔豚气上冲胸,腹痛,往来寒热〔1〕,奔豚汤〔2〕主之。〔3〕奔豚汤方:

甘草 芎䓖 当归各二两 半夏四两 黄芩二两 生葛五两 芍药二两 生姜四两 甘李根白皮〔4〕一升

右九味,以水二斗,煮取五升。温服一升,日三夜一服。

【注释】

〔1〕腹痛,往来寒热:腹痛,在此指胸胁疼痛。本书《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篇[21]条:有“胸胁苦痛,象若奔㹠”,又“肾气上冲,喉咽塞噎,胁下急痛”可证。往来寒热,是肝有郁热所致。《金匮要略心典》:“此奔豚气之发于肝郁者,往来寒热,肝脏有邪,而气通于少阳也。”指出本病与肝也有关。

〔2〕奔豚汤:本方以甘李根白皮为君药。有清肝降逆、缓急止痛的作用。

〔3〕本条论述肝郁化火的奔豚病的证治。

〔4〕甘李根白皮:又名李根皮,为蔷薇科植物李的根皮。有清热下气的功效。《外台》治奔豚气病计十三方,其中八方有李根白皮,可见李根白皮为治奔豚病的主药。

【译文】

奔豚病,气从少腹上冲至胸胁,胁腹疼痛,并有寒热往来,可用奔豚汤治疗。

奔豚汤方:

甘草 芎[插图]当归各二两半夏四两黄芩二两生葛五两芍药二两生姜四两甘李根白皮一升

以上九味药,用二斗水同煮,煮到五升。每次温服一升,白天服三次,晚上服一次。

[03]发汗后〔1〕,烧针令其汗,针处被寒,核起而赤者〔2〕,必发贲豚〔3〕,气从小腹上至心〔4〕,灸其核上各一壮〔5〕,与桂枝加桂汤〔6〕主之〔7〕。

桂枝加桂汤方:

桂枝五两〔8〕芍药三两甘草二两〔9〕,炙生姜三两〔10〕大枣十二枚〔11〕

右五味,以水七升,微火〔12〕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13〕。

【注释】

〔1〕发汗后:《伤寒论》、《玉函经》无此三字。

〔2〕烧针令其汗……核起而赤者:指用温针使其发汗的方法。《医宗金鉴》:“烧针,即温针也。烧针取汗,亦汗法也。针处宜当避寒。若不知谨,外被寒袭,火郁脉中,血不流行,所以有结核肿赤之患也。”

〔3〕贲(bēn)豚:《伤寒论》作“奔豚”。贲,通“奔”。

〔4〕气从小腹上至心:“小”,徐本、《伤寒论》、《玉函经》作“少”。至心,《伤寒论》、《玉函经》作“冲心者”。

〔5〕灸其核上各一壮:灸,指灸法,针灸学名词。采用陈艾叶搓成细绒后,做成艾柱放在皮肤赤核上,艾柱下面置姜片,点火熏灼艾柱,借艾火的热力透入肌肤,达到治病的目的。一壮,烧一艾柱为“一壮”。

〔6〕桂枝加桂汤:本方有解表降逆的功效。《伤寒论》、《玉函经》均作“与桂枝加桂汤”,汤下无“主之”二字。《伤寒论》“汤”下有“更加桂二两也”。

〔7〕本条论述误汗后外感寒邪引发奔脉病的证治。亦见《伤寒论》117条。

〔8〕五两:《伤寒论》下有“去皮”二字。

〔9〕二两:俞本作“三两”。

〔10〕三两:《玉函经》作“二两”。《伤寒论》下有“切”字。

〔11〕十二枚:《伤寒论》下有“擘”字。

〔12〕微火:《伤寒论》、《玉函经》无此二字。

〔13〕一升:《伤寒论》下有“本云桂枝汤,今加桂满五两。所以加桂者,以能泄奔豚气也”。《玉函经》有“本方桂枝汤,今加桂”。

【译文】

(原为太阳病)用温针发汗后,针处感受寒邪,皮肤出现红色的小核,而且引发奔豚病。出现气从少腹上冲至心(治疗需内外同治)。外用灸法,在核上各灸一壮,内服桂枝加桂汤。

桂枝加桂汤方:

桂枝五两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

以上五味药,用七升水同煮,以小火煮到三升,去掉药渣。每次温服一升。

[04]发汗后,脐下悸〔1〕者,欲作贲豚〔2〕,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3〕主之。〔4〕

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方:

茯苓半斤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五枚〔5〕桂枝四两〔6〕

右四味,以甘烂水〔7〕一斗,先煮茯苓,减二升,同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8〕。甘烂水法:取水二斗,置大盆内,以杓扬之,水上有珠子五六千颗相逐,取用之。

【注释】

〔1〕脐下悸:由于误汗后心阳受损,自觉脐下悸动。《医宗金鉴》:“上条发明外感寒邪能病奔豚,此条更申明内有水气,亦能病奔豚也。”《伤寒论》、《玉函经》脐上有“其人”二字。

〔2〕贲豚:《伤寒论》作“奔豚”。

〔3〕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本方重用茯苓利水化饮为主,全方有化饮降遂的作用。

〔4〕本条论述误汗后水饮内动引发奔豚病的证治。亦见《伤寒论》65条。

〔5〕十五枚:《伤寒论》下有“擘”字。

〔6〕四两:《伤寒论》下有“去皮”二字。

〔7〕甘烂水:俞本、徐本、《玉函经》皆作“甘澜水”。

〔8〕服:《玉函经》无此字。

【译文】

(原有太阳病)发汗后引动下焦水饮,出现脐下悸动,欲发奔豚气病,当用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治疗。

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方:

茯苓半斤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五枚桂枝四两

以上四味药,用一斗甘澜水,先煮茯苓,减少二升,放入其余药,煮到三升,去掉药渣。每次温服一升,每日服三次。甘澜水制作方法:取二斗水,放在大盆内,不断用杓扬起水,待水面出现五六千颗相连的水珠时,用这种水煮药。


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

论一首 证一首 方十首

【按语】

本篇专论胸痹病。胸痹是病名。心痛、短气是胸痹病的证候。《金匮要略衬注》:“胸痹者,病名也。此举其一病中之大证,以之为名而统其余证者也。心痛、短气皆其中之曲证也,不足为病名也。”故篇中所论并不包括其他原因引起的心痛、短气。此以病与证相合为篇名,与本书《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同例。俞本作“脉证一条”。

[01]师曰:夫脉当取太过不及〔1〕。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2〕,所以然者,责其极虚〔3〕也。今阳虚知在上焦〔4〕,所以胸痹、心痛者,以其阴弦故也〔5〕。

【注释】

〔1〕脉当取太过不及:表明凡诊病皆需责之于阴阳的太过或不及。脉,泛指诊察,并非单言切脉。

〔2〕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此以脉象论胸痹病产生心痛的机理。阳微,即阳气不足;阴弦,即阴邪内盛。胸痹,中医病名,是由于阴邪内盛、胸阳痹塞引起的以心痛、短气为主症的病证。《金匮要略浅注补正》:“痹者,痞闷而不通也。”本病即现代所称的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

〔3〕极虚:非指虚之极,极也言其虚,两字同义。

〔4〕今阳虚知在上焦:指出此阳气不足仅表现在身体的上部(即胸部)。今,释为此;知,显现也。这是由于胸阳痹阻导致的阳虚,类似今之心肌缺氧。

〔5〕所以胸痹、心痛者,以其阴弦故也:表明胸痹病出现心痛的根本原因,是由于阴邪内盛。《金匮悬解》:“阳不敌阴,则阴邪上犯,浊气填塞,是以胸痹;宫城(注:即心包络)逼窄,是以心痛。所以然者,责其上焦清阳之极虚也。”《金匮要略方论本义》:“惟阳气虚极,斯气血凝聚,迟缓胶固,所以致于胸痹,而心亦痛也。……惟其阴盛而凝,斯乘于胸,则气血痞塞而痹乘于心。”本条论述胸痹病产生心痛的机理。

【译文】

老师说:凡是诊病都要注意阴阳的太过或不及。由于阳气不足、阴邪内盛导致胸痹病出现心痛的症状,所以会如此,其原因是阳虚。但此阳虚仅表现在上焦,胸痹病出现心痛,是因其阴邪内盛的缘故。

[02]平人〔1〕,无寒热〔2〕,短气不足以息〔3〕者,实也。〔4〕

【注释】

〔1〕平人:指饮食起居犹如常人,并非无病的人。

〔2〕无寒热:表明没有外感表邪。

〔3〕短气不足以息:为胸痹病主症之一。息,指呼吸。《金匮玉函要略方论疏义》:“此言短气为胸痹中之一证。平人,无病之人也。无寒热,非表邪也。但短气不足以息者,此必邪在胸中,痹而不通,阻碍呼吸,当责其邪实于上焦也。按上文言其极虚,此云实也,互相发明之词。”《金匮悬解》:“若夫平人,外无寒热之表证,忽而短气不足以息者,此必隧道壅塞而不通也。”

〔4〕本条论述胸痹病产生短气的机理。

【译文】

外表看似常人,又无寒热等表证,但有呼吸短促而气急的症状。这是(隧道壅塞的)实证。

[03]胸痹之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1〕,寸口脉沉而迟,关上小紧数〔2〕,栝蒌薤白白酒汤〔3〕主之。〔4〕

栝蒌薤白白酒汤方:

栝蒌实〔5〕一枚,捣薤白半升〔6〕白酒〔7〕七升右三味,同煮,取二升。分温再服。

【注释】

〔1〕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此为胸痹病的典型症状。《高注金匮要略》:“此言胸痹之全症也。”心痛、短气本是胸痹病的主症。心痛发作可牵引至背部,故言胸背痛。而气喘咳嗽、唾涎沫为或有之症,是短气之甚者,因有痰饮内乘、胸阳不宣的缘故。

〔2〕寸口脉沉而迟,关上小紧数:此言胸痹病的脉象复杂多变。迟为疲弱不前,数为躁动不静。反映胸痹病阳微阴弦的病机。《金匮要略浅注》:“寸口脉沉而迟,即首节’阳微’之互辞;关上小紧数,即首节’阴弦’之互辞。”《金匮正义》:“沉迟小紧,俱是阴脉,而数脉为阳,尚见于关部,可见上焦之微阳,已为阴邪锢蔽,不能四布下焦,而止稽留于胸膈之间,前冲后突,不得展舒,于是胸背两面,相引作痛。”

〔3〕栝蒌薤白白酒汤:本方有宣痹通阳的作用。

〔4〕本条论述胸痹病的脉证及治法。

〔5〕栝蒌实:为葫芦科植物栝蒌的果实。有宽胸豁痰的功效。

〔6〕薤白半升:薤白为百合科植物小根蒜的鳞茎。有通阳散结的作用。半升,俞本、徐本、赵本作“半斤”。

〔7〕白酒:据《千金要方》用“白酨浆”。《外台》用“白酨酒”。酨(zài),酢浆,即醋。故白酒,当是米醋,又名苦酒。为用高粱、米、大麦、小米、玉米等或低度白酒为原料酿制而成的含有乙酸的液体。

【译文】

胸痹病出现喘息,咳唾涎沫,胸痛牵引至背部,呼吸短促之症。按其脉象寸口沉迟,关上稍有紧数,宜用栝楼薤白白酒汤治疗。

栝蒌薤白白酒汤方:

栝蒌实一枚,捣碎薤白半升白酒七升

以上三味药同煮,煮到二升。分两次温服。

[04]胸痹不得卧〔1〕,心痛彻背〔2〕者,栝蒌薤白半夏汤〔3〕主之。〔4〕

栝蒌薤白半夏汤方:

栝蒌实一枚〔5〕薤白三两半夏半斤〔6〕白酒一斗右四味,同煮,取四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注释】

〔1〕胸痹不得卧:胸痹病由于短气、喘息之甚,出现但坐不得平卧之症。《金匮要略心典》:“胸痹不得卧,是肺气上而不下也。”

〔2〕心痛彻背:指心痛甚,胸痛贯通至背。《金匮要略心典》:“心痛彻背,是心气塞而不和也。其痹为尤甚矣。”

〔3〕栝蒌薤白半夏汤:本方为栝蒌薤白白酒汤加半夏而成。有宣痹通阳、逐饮降逆的作用。

〔4〕本条再论胸痹病的证治。

〔5〕一枚:底本无“一”字。据俞本、徐本、赵本加。徐本“枚”下有“捣”字。

〔6〕半斤:徐本、赵本作“半升”。

【译文】

胸痹病(喘息)不能平卧,心胸部剧痛,贯通至背部,当用栝蒌薤白半夏汤治疗。

栝蒌薤白半夏汤方:

栝蒌实一枚,捣碎薤白三两半夏半升白酒一斗

以上四味药同煮,煮到四升。每次温服一升,一日三次。

[05]胸痹心中痞,留气结在胸,胸满,胁下逆抢心〔1〕,枳实薤白桂枝汤〔2〕主之;人参汤〔3〕亦主之。〔4〕

枳实薤白桂枝汤方:

枳实四枚厚朴四两薤白半斤桂枝一两栝蒌〔5〕一枚,捣

右五味,以水五升,先煮枳实、厚朴,取二升,去滓,内诸药,煮数沸。分温三服。

人参汤方:

人参甘草干姜白术各三两

右四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注释】

〔1〕胸痹心中痞……胁下逆抢心:此是以心中痞闷为主症的胸痹病。虽无心痛,但病情比心痛更重。气结在胸,胸中痞塞。气逆从胁下撞心。此有虚实两种不同的表现,虚证除痞闷、胸满、气逆外,尚有面色白、手足冷、出冷汗、脉微细等症,是中阳虚脱,阴寒内结所致。《医宗金鉴》:“心中即心下也。胸痹病,心下痞气,闷而不通者,虚也。若不在心下而气结在胸,胸满连胁下,气逆撞心者,实也。”留,徐本作“气”。原文即为“心中痞气,气结在胸”。

〔2〕枳实薤白桂枝汤:本方即栝蒌薤白白酒汤去白酒加枳实、厚朴、桂枝组成。有通阳散结、降逆除满的作用,用于治疗以痞闷为主症的胸痹病的实证。

〔3〕人参汤:方中药物组成同理中汤(丸),参见《伤寒论》396条。本方有温中补气、助阳逐阴的功效。用于治疗以痞闷为主症的胸痹病的虚证。

〔4〕本条论述胸痹病以痞闷为主症的虚实不同的证治。

〔5〕栝蒌:徐本下有“实”字,当是。

【译文】

胸痹病,心中痞闷,气结在胸,胸满,气逆从胁下上冲心(这是痰饮壅塞,气滞不通引起的实证),当用通阳为主的枳实薤白桂枝汤治疗。若见(面色白,四肢冷,出冷汗,脉微细等)虚证,当用补气为主的人参汤治疗。

枳实薤白桂枝汤方:

枳实四枚厚朴四两薤白半斤桂枝一两栝蒌实一枚,捣碎

以上五味药,用五升水,先煮枳实、厚朴,煮到二升,去掉药渣,放入其余药,再煮沸数次。分三次温服。

人参汤方:

人参甘草干姜白术各三两

以上四味药,用八升水同煮,煮到三升。每次温服一升,每日三次。

[06]胸痹,胸中气塞,短气〔1〕,茯苓杏仁甘草汤〔2〕主之;橘枳姜汤〔3〕亦主之。〔4〕

茯苓杏仁甘草汤方:

茯苓三两 杏仁五十个 甘草一两

右三味,以水一斗,煮取五升。温服一升,日三服。不差,更服。

橘枳姜汤方:

橘皮一斤 枳实三两 生姜半斤

右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温再服。《肘后》、《千金》云:治胸痹,胸中福福如满〔5〕,噎塞习习如痒,喉中涩唾燥沫〔6〕。

【注释】

〔1〕胸痹,胸中气塞,短气:此为胸痹病缓解期的证候。若以气塞(胸中闷气)为主,则偏重气滞;若以短气(呼吸短促)为主,则偏重饮邪。

〔2〕茯苓杏仁甘草汤:本方作用重在化饮行水。《医宗金鉴》:“水盛气者则息促,主以茯苓杏仁甘草汤以利其水,水利则气顺矣。”

〔3〕橘枳姜汤:本方作用重在降逆行气。《医宗金鉴》:“气盛水者则痞塞,主以橘皮枳实生姜汤以开其气,气开则痹通矣。”橘枳姜汤方,徐本作“橘皮枳实生姜汤方”。

〔4〕本条论述胸痹病缓解期的两种治法。

〔5〕胸中福福如满:形容胸满之甚。福福,徐本、赵本皆作“愊(bī)愊”,《千金要方》作“幅幅(fú)”。

〔6〕噎塞习习如痒,喉中涩唾燥沫:形容喉中有干燥的唾沫,似有噎塞的感觉。涩唾燥沫,徐本作“涩燥唾沫”。

【译文】

胸痹病,胸中闷气,呼吸短促,可用茯苓杏仁甘草汤治疗;亦可用橘枳姜汤治疗。

茯苓杏仁甘草汤方:

茯苓三两 杏仁五十个 甘草一两

以上三味药,用一斗水同煮,煮到五升。每次温服一升,每日三次。病未愈,再继续服。

橘枳姜汤方:

橘皮一斤 枳实三两 生姜半斤

以上三味药,用五升水同煮,煮到二升。分两次温服。《肘后方》、《千金要方》说:可治疗胸痹病、胸膈满闷、咽中似有唾沫梗塞之症。

[07]胸痹缓急〔1〕者,薏苡仁附子散〔2〕主之〔3〕。

薏苡附子散方:

薏苡仁十五两 大附子十枚,炮

右二味,杵为散。服方寸匕,日三服。

【注释】

〔1〕胸痹缓急:此指胸痹的急证。即胸痹急剧发作时。有心痛、短气、喘息等症。由于阴寒之邪壅塞上焦,胸阳痹阻所致。《金匮玉函经二注》:“胸痹缓急者,痹之急证也。”

〔2〕薏苡仁附子散:本方有温中散寒、缓急止痛的作用。俞本作“用后方”、徐本作“薏苡人附子散”,赵本作“薏苡附子散”。

〔3〕本条论述胸痹病急剧发作时的治法。

【译文】

胸痹病,急剧发作(当有心痛,短气喘息之症),可用薏苡附子散治疗。

薏苡附子散方:

薏苡仁十五两 大附子十枚,炮

以上二味药,研为细末。每次服一方寸匕,每日服三次。

[08]心中痞,诸逆〔1〕心悬痛〔2〕,桂枝生姜枳实汤〔3〕主之。〔4〕桂姜枳实汤方〔5〕:

桂枝 生姜各三两 枳实五枚

右三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

【注释】

〔1〕心中痞,诸逆:此为胸痹病的轻证。心中痞,即胸痹。诸逆,如胁下逆抢心之类。《金匮要略浅注补正》:“痹与痞,轻重不同耳。痞言其塞,痹言其闭。”《金匮要略精义》:“此胸痹之轻证,或有带喘者,前章闭血气,此章闭水气,故致短气也。”

〔2〕悬痛:即牵痛。《金匮玉函要略述义》:“悬牵音义相同,悬痛谓牵急而痛。”

〔3〕桂枝生姜枳实汤:本方有通阳降逆、消痞散饮的功效。

〔4〕本条论述胸痹病轻证的治法。

〔5〕桂姜枳实汤方:徐本作“桂枝生姜枳实汤方”,赵本作“桂枝枳实汤方”。

【译文】

心中痞闷,各种气逆之证,心下牵急疼痛,可用桂枝生姜枳实汤治疗。

桂姜枳实汤方:

桂枝 生姜各三两 枳实五枚

以上三味药,用六升水同煮,煮到三升。分三次温服。

[09]心痛彻背,背痛彻心〔1〕。乌头赤石脂丸〔2〕主之。〔3〕

赤石脂丸方:

蜀椒一两,一法二分 乌头一分,炮 附子半两,炮,一法一分 干姜一两,一法一分 赤石脂一两,一法二分

右五味,末之,蜜丸,如梧〔4〕子大。先食服一丸,日三服。

不知,稍加服。

【注释】

〔1〕心痛彻背,背痛彻心:此为胸痹的重证。指胸背互相牵引疼痛,疼痛剧烈,连连痛而不休,此因阴寒之邪痼结不散所致。类似今之心绞痛。

〔2〕乌头赤石脂丸:本方以乌头与附子同用,并合蜀椒、干姜四味,均为大辛大热之品,有温阳逐阴、祛寒止痛的作用。

〔3〕本条论述胸痹病重证的治法。

〔4〕梧:赵本作“桐”。

【译文】

(胸痹病)剧烈心痛,贯通至背部,背痛又牵连心痛(可兼有冷汗出,手足冷等症)。当以乌头赤石脂丸主治。

赤石脂丸方:

蜀椒一两,一法二分 乌头一分,炮 附子半两,炮,一法一分 干姜一两,一法一分 赤石脂一两,一法二分

以上五味药,研末,用蜂蜜制成丸药,如梧桐子大小。每次饭前服一丸,每日服三次。若不见效,渐渐增加药量。

九痛丸〔1〕,治九种心痛〔2〕。

附子三两,炮 生狼牙〔3〕一两,炙香 巴豆一两,去皮心,熬,研如脂 人参 干姜 吴茱萸〔4〕各一两

右六味,末之,炼蜜丸如梧〔5〕子大。酒下。强人初服三丸,日三服;弱者二丸。兼治卒中恶〔6〕,腹胀痛,口不能言。又治连年积冷,流注心胸痛〔7〕,并冷肿〔8〕上气,落马坠车血疾〔9〕等皆主之。忌口如常法。

【注释】

〔1〕九痛丸:本方为九种心痛的通治方。凡积冷、结气、虫注、痰饮、瘀血等引起的心腹痛,皆可通治。本方有祛寒散结、杀虫温通的功效。《金匮讲义》:“此丸统治诸痛,妙在温散破坚,不伤元气,初起不论寒热,均可用之无疑。……惟九痛丸中巴豆大毒,虽有人参,今人畏不敢用。观其服法,颇为审慎,实无损害。”

〔2〕九种心痛:《千金要方·心腹痛》分为:“一虫心痛,二注心痛,三风心痛,四悸心痛,五食心痛,六饮心痛,七冷心痛,八热心痛,九去来心痛。”《外台秘要·心痛方》也有记载,惟“三风心痛”易为“气心痛”。本条论述九种心痛的治法。

〔3〕生狼牙:即狼牙草,又名龙芽草。为蔷薇科植物龙芽草(仙鹤草)的地上部分。有止血、杀虫的作用。

〔4〕吴茱萸:又名食茱萸。为芸香科植物吴茱萸的未成熟果实。有温中止痛的功效。

〔5〕梧:赵本作“桐”。

〔6〕中恶:感受外邪而突发的病证。

〔7〕流注心胸痛:从一处转移至另一处的心胸痛。

〔8〕肿:徐本作“冲”。

〔9〕落马坠车血疾:指从马背上跌落及从车上坠落引起的瘀血证。

【译文】

九痛丸,可治疗九种心痛。

附子三两,炮 生狼牙一两,炙香 巴豆一两,去皮心,熬,研去脂人参 干姜 吴茱萸各一两

将以上六味药,研末,与熬过的蜂蜜混合,制成丸药,如梧桐子大小。用酒吞服。体质强盛的人,每次从服三丸开始,每日三次;瘦弱的人,每次服二丸。本方兼治突然发生的心腹胀痛,说不清什么原因。还可治多年积冷引起的游走不定的心腹痛,并有咳逆上气、浮肿等症,甚至从马背、车上跌仆引起外伤的瘀血证,也可治疗。

饮食忌口照一般常规。


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

论一首 脉证十六条 方十四首

【按语】

本篇论述腹满、寒疝、宿食三种病。由于这三种病病变部位皆在腹部,都有腹胀、腹满及腹痛的证候,故合篇论述。这些病证类似今之外科所称“急腹症”。篇名中赵本缺“治”字。俞本作“方十五首”,徐本作“方十三首”。

[01]趺阳脉微弦〔1〕,法当腹满〔2〕,不满者必便难〔3〕,两胠疼痛〔4〕,此虚寒从下上也〔5〕,当〔6〕以温药服之。〔7〕

【注释】

〔1〕趺阳脉微弦:趺阳脉是胃脉,主中焦。脉微弦,微是中阳不足,弦是主寒、主痛,表明病位在腹部,可有腹满腹痛等证。

〔2〕腹满:中医病名,指以腹部胀满而疼痛为主症的一类病证。

〔3〕不满者必便难:即腹大满者必便难,指出患腹满重的人可伴大便艰难之症。不,同“丕”,很,大;必,则也;便难,《脉经》作“下部闭塞、大便难”。

〔4〕两胠疼痛:胠,即腋下,此泛指胁腹。“两胠”下,《脉经》有小字“一云脚”。

〔5〕此虚寒从下上也:表明腹满病的病因。虚寒,指无形之寒气。此寒不是从上而下的表寒,而是从下而上的内寒。由于寒气壅闭在内,故出现腹满、便秘之症。《金匮玉函要略述义》:“此条证,寒气壅闭,即大黄附子汤所主,宜称之实。而言为虚者,虚,犹虚烦之虚,盖指无形之寒气,对水饮结聚有形之寒而言也。”

〔6〕当:赵本无此字。

〔7〕本条论述寒气性腹满的证治。

【译文】

趺阳脉出现微弦,按理当是腹满病。腹部胀满严重的人,伴有大便秘结难解,两胁腹痛之症,这是由于无形的寒气从下而上(壅闭在内)所引起的。应当用温下、温通的方法治疗。

[02]病者腹满,按之不痛为虚,痛者为实〔1〕,可下之。舌黄未下者,下之,黄自去。〔2〕

【注释】

〔1〕按之不痛为虚,痛者为实:此是腹部按诊的检查方法。现代称为“腹诊”。是根据腹部有无压痛而分虚实。《金匮要略本义》:“无形之虚气作痞塞,则按之无物,何痛之有?倘挟有形之实物为患……阻碍于脏腑之侧,焉有不痛者乎?此于按之痛否,以决其虚实之法也。”痛者为实,底本误作“实者为实”,现据俞本、徐本、赵本、吴本、《脉经》改。“不痛”下《玉函经》有“者”字。

〔2〕本条论述实热性腹满的辨证与治则。

【译文】

病人患有腹满病(必须按诊腹部),其腹部如果没有压痛,是(无形之气引起的)虚证腹满;按之感到疼痛,才是(有形之邪内结腹部导致的)实证腹满。这就需要用下法治疗。(除腹诊外,尚需结合舌诊,实热内结的腹满)在未治疗前舌苔是黄色的,用下法下其实热、舌苔黄即可退去。

[03]腹满时减,复如故,此为寒〔1〕,当与温药。〔2〕

【注释】

〔1〕腹满时减,复如故,此为寒:这是寒气性腹满的特征。上条言“按之不痛为虚”,此又指出“腹满时减,复如故”,都是寒气性腹满的特征。表明这种腹满是阵发性的,无形之寒气或流散就“腹满时减”,或结聚就“复如故”。此与实热性腹满“腹满不减”是持续性的截然不同。《金匮要略心典》:“腹满不减者,实也。时减,复如故者,腹中寒气得阳而暂开,得阴而复合也。”“复”字上《脉经》有“减”字。

〔2〕本条论述寒气性腹满的辨证及治则。

【译文】

腹满病,疼痛时而减轻,时而又出现(阵发性的腹痛),这是寒气性的腹满。治疗当用温通、温下的方法。

[04]病者痿黄,躁而不渴〔1〕,胸中寒实〔2〕,而利不止者,死〔3〕。

【注释】

〔1〕病者痿黄,躁而不渴:这是腹满病的危症。腹满病人出现皮肤黄而晦暗,神情躁扰而不安,且有口渴。这是邪实正虚的重证。此与本书《黄疸病脉证并治第十五》篇[10]条“腹满,舌痿黄,燥不得睡,属黄家”之症雷同。不渴,即渴。不,助词。无义。用以足句或加强语气。

〔2〕胸中寒实:即“腹中寒实”,表明上述症状是寒实内结的腹满病。胸,《脉经》作“胃”。

〔3〕本条论述腹满病的危候。

【译文】

(患腹满的)病人全身出现黄疸,皮色黄而晦暗,神情烦躁不安、又兼有口渴,这是寒实内结的腹满病如果再出现大便溏薄、泄泻不止的症状(是脾气衰败),病情就更加危重了,故预后不良。

[05]寸口脉弦者,即胁下拘急而痛〔1〕,其人啬啬〔2〕恶寒也〔3〕。

【注释】

〔1〕寸口脉弦者,即胁下拘急而痛:此指中寒引起的腹痛证。寸口脉候表,弦脉主寒主痛,主症是右上腹部拘急疼痛。《金匮玉函要略方论疏义》:“此再举中寒脉证,弦主痛,又为少阳正脉,而胸胁又属少阳部位,今寒邪在半表里之间,故胁下拘急而痛。”拘,俞本误作“狗”。

〔2〕啬(sè)啬:为寒栗貌,感受外邪初期出现寒冷发抖的症状。

〔3〕本条论述中寒导致表里俱寒的腹痛证。

【译文】

寸口脉弦的病人,出现右上腹部拘急疼痛,且有(发热)怕冷发抖的症状。

[06]夫中寒家〔1〕,喜欠〔2〕,其人清涕出,发热色和者,善嚏。〔3〕

【注释】

〔1〕中寒家:指容易感受风寒的病人。

〔2〕喜欠:表明素体虚弱的病人,疲惫乏力,善于伸懒腰,打呵欠。喜,即善。欠,指欠伸。

〔3〕本条论述中寒导致的表寒证。

【译文】

容易感受风寒的病人,平时经常打呵欠,一旦感受外邪就出现鼻流清涕、发热、多打喷嚏等表寒证,但面色还像常人那样。

[07]中寒,其人下利〔1〕,以里虚也。欲嚏不能,此人肚中寒〔2〕。一云痛。

【注释】

〔1〕中寒,其人下利:指感受寒邪后病人出现泄泻等里寒证。

〔2〕本条论述中寒导致的里寒证。

【译文】

感受寒邪后,病人出现下利(或兼腹痛)等里证,这是由于里阳素虚的缘故。没有出现打喷嚏等表证,也是因病人体内虚寒。一种说法可兼腹中痛。

[08]夫瘦人绕脐痛,必有风冷〔1〕。谷气不行〔2〕,而反下之,其气必冲〔3〕。不冲〔4〕者,心下则痞也〔5〕。

【注释】

〔1〕瘦人绕脐痛,必有风冷:此指寒疝的主症及病因。瘦人,非指人体的瘦小,在此与腹满相对而言,乃指没有腹满证的人。绕脐痛,表明腹痛的部位在少腹(下腹)部,肚脐周围。病因则是风冷稽留。

〔2〕谷气不行:即腑气不通,指大便秘结不通之症。

〔3〕而反下之,其气必冲:表明寒疝不可用下法,若误下后,则病邪向上冲逆。

〔4〕不冲:即冲。

〔5〕底本无“也”字,现据俞本、赵本加。本条论述寒疝的主证及误治后的变证。

【译文】

(没有腹满证的)瘦人出现(少腹)脐周疼痛,则是里有风冷停留的缘故。如果见有大便不通而误用下法(损伤胃阳),则病势向上,会出现心中痞闷的症状。

[09]病腹满,发热十日,脉浮而数〔1〕,饮食如故〔2〕,厚朴七物汤〔3〕主之。〔4〕

厚朴七物汤方:

厚朴半斤 甘草 大黄各三两 大枣十枚 枳实五枚 桂枝二两 生姜五两

右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四升。温服八合,日三服。呕者加半夏五合;下利去大黄;寒多者加生姜至半斤。

【注释】

〔1〕病腹满,发热十日,脉浮而数:这是实热性腹满的脉证。发热多天,脉又浮数,是表证未解;言腹满当概括腹胀、腹痛、大便秘结之症,是里实已成,这是表证未解的腹满病。十日,《脉经》作“数十日”。

〔2〕饮食如故:并非胃纳如常,而指尚能进食,没有呕吐,因病不在胃而在肠。

〔3〕厚朴七物汤:本方为治疗实热性腹满的基本方。方中有小承气汤行气除腹满,桂枝汤去芍药解表和营卫。有表里双解(里重于表)的功效。七物,《脉经》误作“三物”。

〔4〕本条论述实热性腹满兼表证的治法。

【译文】

患腹满的病人(兼有腹胀、腹痛),出现发热多天(可有恶寒),脉浮数,但尚能进食(未见呕吐),宜用厚朴七物汤治疗。

厚朴七物汤方:

厚朴半斤 甘草 大黄各三两 大枣十枚 枳实五枚 桂枝二两 生姜五两

以上七味药,用一斗水同煮,煮到四升。每次温服八合,每日服三次。若胃有停饮而呕吐者加半夏五合以化饮止呕;兼有下利的,要去掉大黄以免泻下太多;恶寒明显的,重用生姜加至半斤以散表寒。

[10]腹中寒气〔1〕,雷鸣切痛〔2〕,胸胁逆满,呕吐〔3〕,附子粳米汤〔4〕主之。〔5〕

附子粳米汤方:

附子一枚,炮 半夏半升 甘草一两 大枣十枚 粳米半升

右五味,以水八升,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注释】

〔1〕腹中寒气:此指寒气上逆的腹满病。

〔2〕雷鸣切痛:雷鸣,指腹中肠鸣,犹如打雷之声响,相当于今所称“肠鸣音亢进”;切痛,形容腹痛之甚,如刀之切割。这些都是由于寒气客于腹中,奔迫于肠胃之间的缘故。

〔3〕胸胁逆满,呕吐:“胸胁逆满”是整个腹部胀满,此由于寒气上逆所致。呕吐是由于水饮内停引起,此证类似今之“肠梗阻”。胸胁,即“胁腹”。

〔4〕附子粳米汤:本方有温中散寒、降逆止呕的作用。《金匮正义》:“用附子温通三焦,以散阴寒,半夏降逆以止呕吐,粳米、甘(草)、枣以扶持胃气,犹大建中之意也。然寒气充塞,治贵温通,无取人参、胶饴之守也。”

〔5〕本条论述寒气上逆的腹满病的证治。

【译文】

腹中寒气充塞,出现剧烈的肠鸣及腹痛,整个腹部胀满、呕吐,当用附子粳米汤治疗。

附子粳米汤方:

附子一枚,炮 半夏半升 甘草一两 大枣十枚 粳米半升

以上五味药,用八升水同煮,待粳米煮熟,汤药即成,去掉药渣。每次温服一升,每日服三次。

[11]痛而闭〔1〕者,厚朴三物汤〔2〕主之〔3〕。

厚朴三物汤方:

厚朴八两 大黄四两 枳实五枚

右三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二味,取五升,内大黄,煮取三升。温服〔4〕一升,以利为度。

【注释】

〔1〕痛而闭:指腹部胀满疼痛而大便秘结不通之症。此指实热性腹满,腑气闭结的证候。闭,腑气闭结而不行。不仅大便秘结,且也不矢气,是实热内结、腑气不行所致。

〔2〕厚朴三物汤:本方与小承气汤(见《伤寒论》208条)药味相同,但君药与剂量不同,作用也随之而异。小承气汤,君大黄,重在攻下里实;厚朴三物汤,君厚朴,重在行气除满。

〔3〕本条论述实热性腹满腑气闭结的证治。

〔4〕服:底本原作“分”,现据俞本、徐本、赵本改。

【译文】

腹部(胀满)疼痛而大便秘结不通的腹满病,当用厚朴三物汤来治疗。

厚朴三物汤方:

厚朴八两 大黄四两 枳实五枚

以上三味药,用水一斗二升,先煮二味药,取五升,再放入大黄,煮到三升(去掉药渣)。每次温服一升,到大便畅通即停服。

[12]按之心下满痛〔1〕者,此为实也,当下之,宜大柴胡汤〔2〕。

大柴胡汤方:

柴胡半斤 黄芩三两 芍药三两 半夏半升,洗 枳实四枚,炙 大黄二两 大枣十二枚 生姜五两

右八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3〕。温服一升,日三服。

【注释】

〔1〕按之心下满痛:指医生用手按其上腹部感到饱满,且有压痛,这也是现代外科常用的腹诊法之一。《金匮要略心典》:“按之而满者,为有形之实邪,实则可下,而心下满痛,则结处尚高,与腹中满痛不同,故不宜大承气而宜大柴胡。”

〔2〕大柴胡汤:本方有清解邪热、通里攻下的作用。现代多用于急性胆囊炎、胆结石、胰腺炎等疾病。本条论述实热性腹满热结心下的证治。

〔3〕再煎:《玉函经》下有“取三升”三字。

【译文】

(用手按病人腹部)感到上腹部饱满,且有压痛,这是实热内结引起的腹满病(可兼有发热、呕吐以及黄疸等症),当用下法(下其实热),宜用大柴胡汤。

大柴胡汤方:

柴胡半斤 黄芩三两 芍药三两 半夏半升,洗 枳实四枚,炙 大黄二两 大枣十二枚 生姜五两

以上八味药,用一斗二升水同煮,煮到六升,去掉药渣,再煎(煎到三升)。每次温服一升,每日三次。

[13]腹满不减,减不足言〔1〕,当须〔2〕下之,宜大承气汤〔3〕。

大承气汤方〔4〕:

大黄四两,酒洗 厚朴半斤,去皮炙 枳实五枚,炙 芒硝三合

右四味,以水一斗,先煮二物,取五升,去滓,内大黄,煮取二升,内芒硝,更上火微〔5〕一二沸。分温再服。得下,余勿服。

【注释】

〔1〕腹满不减,减不足言:此是实热性腹满里实内结的证候。腹满不减,指腹部大实大满,没有减轻之时,是持续性腹满。此条热结在下,病在肠,当有大便秘结不通之症。减不足言,是强调腹满即使稍有好转,也谈不上是减轻。《医宗金鉴》:“腹满时减时满,虚满也。腹满常常而满,实满也。腹满不减,减不足言,谓腹满不减,虽减不过稍减,不足言减也。”又:“虚满当温,实满当下,故宜大承气汤下之,此治实满之法也。”

〔2〕须:《伤寒论》、《玉函经》、《脉经》均无此字。

〔3〕大承气汤:参见本书《痓湿暍病脉证治第二》篇[13]条,《玉函经》作“大柴胡汤承气汤”。本条论述实热性腹满里实内结的证治。亦见《伤寒论》255条。

〔4〕大承气汤方:徐本作“见前痉病中”无以下方药。

〔5〕火微:《玉函经》作“微火”。

【译文】

患腹满病(持续而)没有减轻的时候,即使稍有好转也谈不上是减轻(此为实热性腹满里实内结之证,兼有大便秘结不通)。治疗当用下法(下其里实),宜用大承气汤。

大承气汤方:

大黄四两,酒洗 厚朴半斤,去皮炙 枳实五枚,炙 芒硝三合以上四味药,用一斗水,先煮厚朴、枳实二味药,煮到五升,去掉药渣,放入大黄,煮到二升,(去掉药渣)放入芒硝,再放在火上,稍微煮一二沸。分两次温服,大便一通就停服余下的药汁。

[14]心胸中大寒痛〔1〕,呕不能饮食〔2〕,腹中寒,上冲皮起,出见有头足〔3〕,上下痛而不可触近〔4〕。大建中汤〔5〕主之〔6〕。

大建中汤方:

蜀椒二合,去汗〔7〕 干姜四两 人参二两

右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内胶饴一升,微火煎取一升半。分温再服。如一炊顷,可饮粥二升,后更服,当一日食糜〔8〕,温覆之。

【注释】

〔1〕心胸中大寒痛:是指腹满而痛的范围广、程度重,是由于寒积中焦所引起。

〔2〕呕不能饮食:言呕吐十分频繁,不能进食。因寒气阻格于胃中。此证类似今之“肠梗阻”。

〔3〕腹中寒,上冲皮起,出见有头足:这是腹部望诊。见到病人腹壁皮肤有如头足样的块状物隆起,即今在急腹症中看到的“肠形”。

〔4〕上下痛而不可触近:这是腹部触诊。按其全腹有明显的触痛,痛不可碰。《金匮要略心典》:“上冲皮起,出见有头足,上下痛而不可触近者,阴凝成象,腹中虫物乘之而动也。”

〔5〕大建中汤:本方有温中散寒、大建中气的作用。方中蜀椒、干姜大散寒邪,人参、胶饴大建中气。因作用比小建中汤效力大,故名。据《本草纲目》载,蜀椒能“通三焦”,“杀蛔虫”,可见本方可治疗蛔虫性肠梗阻。

〔6〕本条论述寒气性腹满寒积中焦的证治。

〔7〕去汗:即去油。底本无“去”字。现据俞本、赵本加。汗,俞本误作“汁”。

〔8〕如一炊顷……当一日食糜:这是药后的饮食调养,并强调一天之内只能进食糜粥(即半流质饮食)。糜,粥也。

【译文】

(由于寒积中焦引起)整个腹部剧烈疼痛,且呕吐频繁,不能进食,腹中寒气上冲至腹壁皮肤,腹部出现犹如头足那样的隆起,腹痛得连手也不可触近。当用大建中汤治疗。

大建中汤方:

蜀椒二合,去油 干姜四两 人参二两

以上三味药,用四升水同煮,煮到二升,去掉药渣,加入胶饴一升,用小火煎到一升半。分两次温服。相隔约烧一顿饭的时间,可以吃粥二升,以后再吃,一天之内都只能吃粥,并注意盖被保暖。

[15]胁下偏痛〔1〕、发热〔2〕,其脉紧弦,此寒也〔3〕。以温药下之,宜大黄附子汤〔4〕。

大黄附子汤方:

大黄三两 附子三枚,炮 细辛二两

右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温三服。若强人煮取二升半〔5〕。分温三服。服后如人行四五里,进一服。

【注释】

〔1〕胁下偏痛:指胁痛偏于一侧,当偏于右胁下。

〔2〕发热:《脉经》无此二字。

〔3〕脉紧弦,此寒也:指寒实内结在胁下。

〔4〕大黄附子汤:俞本作“宜用后汤”。本方寒温并用。方中大黄下其实,附子、细辛散其寒,全方有攻下里实、散寒止痛的作用。为温下的代表方。本条论述寒气性腹满寒积胁下的证治。

〔5〕强人煮取二升半:因煮药二升半较煮药二升时间短,发挥大黄较强的泻下作用。强人,体质强壮的人。

【译文】

右胁下偏痛,且有发热(可兼恶寒、呕吐、大便不通等症),按其脉紧弦,这是寒实内结于胁下的缘故。当用温下的方法治疗,宜大黄附子汤。

大黄附子汤方:

大黄三两 附子三枚,炮 细辛二两

以上三味药,用五升水同煮,煮到二升(去掉药渣)。分三次温服。如果是体质强壮的人(煮药时间稍短些),煮到二升半(去掉药渣)。分三次温服。服药后,每隔如人行走四五里路的时间,再进一服药。

[16]寒气厥逆〔1〕,赤丸〔2〕主之。〔3〕

赤丸方:

茯苓四两 半夏四两洗,一方用桂〔4〕 乌头二两,炮 细辛一两,《千金》作人参

右六味〔5〕,末之,内真朱〔6〕为色,炼蜜丸,如麻子大〔7〕。先食酒饮下三丸,日再夜一服。不知,稍增之,以知为度。

【注释】

〔1〕寒气厥逆:此指寒气挟水饮上逆,可见腹痛呕吐、手足厥冷等症。《金匮要略心典》:“寒气厥逆,下焦阴寒之气,厥而上逆也。”

〔2〕赤丸:本方有散寒止痛、化饮降逆的作用。

〔3〕本条论述寒疝挟水饮的治法。

〔4〕桂:底本误作“佳”字,现据俞本、徐本、赵本改。

〔5〕六味:俞本、赵本作“四味”,当是。

〔6〕真朱:又名朱砂、丹砂、辰砂,为天然辰砂矿石。有安神定惊的功效。有毒,不宜过量或持续服用。

〔7〕如麻子大:像火麻仁大小。

【译文】

寒气挟水饮上逆,(出现腹痛呕吐、手足逆冷等症)可用赤丸治疗。

赤丸方:

茯苓四两 半夏四两洗,一方用桂 乌头二两,炮 细辛一两,《千金要方》作人参(补气的人参不能替代散寒的细辛)

以上四味药,研末,加入真朱为赤色,与熬过的蜂蜜制成丸药,像火麻仁那样大小。每次饭前用酒吞服三丸,白天服两次,晚上服一次。若不见效,逐渐增加药量,以有效为限度。

[17]腹痛〔1〕,脉弦而紧。弦则卫气不行,即〔2〕恶寒,紧则不欲食。邪正相搏,即〔3〕为寒疝〔4〕。寒疝〔5〕绕脐痛,若发则白汗出,手足厥冷〔6〕,其脉沉弦〔7〕者。大乌头煎〔8〕主之。〔9〕

乌头煎方:

乌头大者五枚,熬,去皮,不[插图]咀

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内蜜二升,煎令水气尽,取二升。强人服七合,弱人服五合。不差,明日更服,不可一日再服〔10〕。

【注释】

〔1〕腹痛:《脉经》作“寸口”。

〔2〕即:《脉经》作“卫气不行,则”。

〔3〕邪正相搏,即:《脉经》作“弦紧相搏,则”。

〔4〕寒疝:中医病名,因寒气结聚引起的发作性剧烈腹痛的病证。《说文解字》:“疝,腹痛也。”《黄帝内经·素问·反刺节论》:“病在小腹,腹痛不得大小便,病名曰疝,得之寒。”王冰注《素问·大奇论》:“疝者,寒气结聚之所为也。”

〔5〕寒疝:《脉经》无此二字。

〔6〕若发则白汗出,手足厥冷:表明寒疝发作时腹痛十分剧烈。若,俞本、徐本作“苦”。白汗,徐本作“白津”,皆指冷汗。由于寒气结聚,阳气阻遏之甚。厥冷,《脉经》作“厥寒”。

〔7〕沉弦:徐本作“沉紧”。

〔8〕大乌头煎:本方取单味乌头,力专而效捷。有散寒、破结、止痛的功效。因乌头有毒性,煮服时要谨慎。乌头不切碎,并与蜜同煮,以减少毒性。服药剂量也要因人而异。

〔9〕本条论述寒疝的病机及证治。

〔10〕不可一日再服:强调超过一天的极量会中毒。俞本、赵本无“一”字。

【译文】

腹痛而脉弦紧(是寒性腹痛)。由于阳气不行出现恶寒、不欲食之症。寒气结聚,阳气痹阻形成寒疝。寒疝的腹痛在下腹部肚脐周围,发作时腹痛剧烈,可出冷汗,手足冷,脉沉弦之症。当用大乌头煎治疗。

乌头煎方:

乌头大者五枚,熬,去皮,不[插图]咀

以上药,用三升水煮,煮到一升,去掉药渣,放入蜂蜜二升,再煎,待水分收干,得二升蜜煎。体质强盛的人服七合,瘦弱的人服五合。如果没见效,明日再服,不可在一天内服第二次药。

[18]寒疝腹中痛,及胁痛里急〔1〕者,当归生姜羊肉汤〔2〕主之〔3〕。

当归生姜羊肉汤方:

当归三两 生姜五两 羊肉〔4〕一斤

右三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温服七合,日三服。若寒多者,加生姜成一斤;痛多而呕者,加橘皮二两,白术一两。加生姜者,亦加水五升,煮取三升二合。服之。

【注释】

〔1〕及胁痛里急:寒疝腹痛本是绕脐痛,如果是胁腹里急疼痛,这是血虚里急,筋脉失养所致,是寒疝之轻证。及,若也。

〔2〕当归生姜羊肉汤:本方有活血散寒、补虚止痛的作用。方中当归活血,生姜散寒,羊肉补虚。本方实是一首养血补虚的食疗方,对产后血虚腹痛也可使用,参见本书《妇人产后病脉证治第二十一》篇[04]条。《医宗金鉴》:“此治寒疝之和剂也,服乌头煎病势退者,亦当与之。”

〔3〕本条论述寒疝兼血虚的治法。

〔4〕羊肉:为牛科动物山羊或绵羊的肉。有补虚养血的功效。

【译文】

寒疝(本是绕脐)腹痛,如果是胁腹里急疼痛(病势轻缓),当用当归生姜羊肉汤治疗。

当归生姜羊肉汤方:

当归三两 生姜五两 羊肉一斤

以上三味药,用八升水同煮,煮到三升。每次温服七合,每日服三次。若寒重的加生姜至一斤;胁痛明显而兼呕吐的,加橘皮二两、白术一两。加生姜的,还要加水五升,煮到三升二合。再依上法饮服。

[19]寒疝腹中痛,逆冷,手足不仁。若身疼痛,灸刺诸药不能治〔1〕,抵当乌头桂枝汤〔2〕主之。〔3〕

乌头桂枝汤方:

乌头

右一味,以蜜二斤,煎减半,去滓,以桂枝汤五合解之〔4〕,令〔5〕得一升后。初服二合。不知,即服三合。又不知,复加至五合。其知者,如醉状,得吐者,为中病〔6〕。

桂枝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 大枣十二枚

右五味,锉,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

【注释】

〔1〕灸刺诸药不能治:指单用针灸治疗或用温里、解表等药物不能奏效的。

〔2〕抵当乌头桂枝汤:“抵当”为衍文,当删。本方能双解表里寒邪。方中以乌头散里寒,合桂枝汤解表邪。

〔3〕本条论述寒疝兼血虚的治法。

〔4〕以桂枝汤五合解之:用桂枝汤五合溶化乌头所煎的蜜。《医宗金鉴》:“以桂枝汤五合解之者,溶化也。”

〔5〕令:俞本、赵本无此字。

〔6〕其知者……为中病:本方采用少量递增的服法。药后如醉状或呕吐,已接近中毒,当慎用。

【译文】

寒疝腹中痛(是寒在里),手足逆冷而麻木不仁(是寒在表),若兼有身疼痛等表证,就不能单纯用针刺或药物(温里解表)方法治疗,只能用乌头桂枝汤治疗。

乌头桂枝汤方:

乌头

上一味药,用蜂蜜二斤同煎,煎到还有一半剂量时,去掉药渣,再用桂枝汤五合溶化乌头所煎的蜜,取得一升药汁后(才完成)。开始时一次服二合。未见效,就服三合。还没效,再加到五合。如出现像酒醉状态,有呕吐,是此药切中病情(已见效)。

桂枝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 大枣十二枚

以上五味药,锉碎,用七升水,小火煮到三升,去掉药渣。

[20]其脉数而紧乃弦,状如弓弦,按之不移〔1〕。脉数弦者,当下其寒〔2〕;脉紧大而迟者,必心下坚;脉大而紧者,阳中有阴〔3〕,可下之。〔4〕

【注释】

〔1〕脉数而紧乃弦,状如弓弦,按之不移:此以脉象述证候。脉数而紧是弦脉,弦脉犹如弓弦那样坚硬有力。“按之不移”当指下文“心下坚”,是心下坚硬而按之不移之症。

〔2〕脉数弦者,当下其寒:此以脉象论治法。

〔3〕阳中有阴:脉数,大为阳脉;弦紧、迟为阴脉。脉数弦,紧大而迟,大而紧皆是阳脉中兼有阴脉,故曰阳中有阴。脉紧大,《脉经》作“双脉经”。阳脉表示邪盛,是实证,阴脉表示里证、寒证,结合“心下坚”、“按之不移”,当指寒实内结之证。

〔4〕本条论述寒疝寒实内结的脉证及治法。

【译文】

脉数而紧是弦脉,弦脉犹如弓弦那样坚硬有力(出现心下坚硬),按之也不移动。脉数弦(是胃有寒实),当用下法,下其寒实;脉紧大而迟以及脉大而紧,皆是阳脉中兼有阴脉,都可用下法治疗。

附方〔1〕

《外台》乌头汤〔2〕:治寒疝腹中绞痛,贼风入攻五脏〔3〕,拘急不得转侧,发作有时,使人阴缩,手足厥逆〔4〕。方见上。

【注释】

〔1〕底本无“方”字。现据俞本、徐本、赵本加。

〔2〕《外台》乌头汤:本方是寒疝急腹痛的治方。源出《千金要方·贼风门》,《外台》亦引此方。本方药味类似乌头桂枝汤,但其分量不同,亦有散寒止痛、调和营卫的功效。《金匮要略札记》:“其方则用乌头十五枚、芍药四两、甘草二两、大枣十枚、老姜一斤、桂心六两,《外台》同,分量与乌头桂枝汤绝不同,知是类方而非同方。宋臣言:’方见上’者,可谓粗略矣。”

〔3〕寒疝腹中绞痛,贼风入攻五脏:此指乌头汤主治寒疝发作,腹中绞急而痛,犹如邪风侵入脏腑。

〔4〕拘急不得转侧……手足厥逆:此皆形容其腹痛之剧。由于腹部肌肉拘急,犹如今人称“肌紧张”,身体不能转动。发作有时,即休作有时,特点是阵发性发作。发作时疼痛十分剧烈,可出现“阴缩”即前阴上缩。手足厥逆,是手足冷,甚至出冷汗。此症类似今之“肾绞痛”。本条论述寒疝急腹痛的治方。

【译文】

《外台秘要》乌头汤:主治寒疝发作,腹中绞急而痛,犹如邪风侵入脏腑。腹壁肌肉拘急,身体不能随意转动,是阵发性的腹痛,发作时疼痛剧烈,甚至前阴上缩,手足逆冷(出冷汗)等症。

见本篇[19]。

《外台》柴胡桂枝汤〔1〕方:治心腹卒中痛者〔2〕。

柴胡四两 黄芩 人参 芍药 桂枝 生姜各一两半 甘草一两〔3〕 半夏二合半〔4〕 大枣六枚

右九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注释】

〔1〕《外台》柴胡桂枝汤:本方出自《伤寒论》146条。药味及剂量相同,但主治证候不同。《伤寒论》用本方主治“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肢节烦痛,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在此则用于治疗外感急腹痛。方中以小柴胡汤和解清里热,合桂枝汤疏表调营卫。《金匮要略方论本义》:“有表邪而挟内寒者,乌头桂枝汤证也,有表邪尚挟内热者,柴胡桂枝汤证也。”

〔2〕本条论述外感引起急性腹痛的治方。

〔3〕甘草一两:《伤寒论》下有“炙”字。

〔4〕二合半:俞本作“二合”。

【译文】

《外台》柴胡桂枝汤方:主治急性心腹痛。

柴胡四两 黄芩 人参 芍药 桂枝 生姜各一两半 甘草一两 半夏二合半 大枣六枚

以上九味药,用六升水,煮取二升。每次温服一升,一日服三次。

《外台》走马汤〔1〕:治中恶〔2〕心痛腹胀,大便不通。〔3〕

巴豆二枚,去皮、心,熬 杏仁二枚

右二味,以绵缠,搥令碎,热汤二合,捻取白汁。饮之。当下。老少量之。通治飞尸鬼击病〔4〕。

【注释】

〔1〕《外台》走马汤:本方在《外台秘要》称“张仲景疗飞尸走马汤”。取名为走马汤,是言其效果迅速,势如奔马。本方以峻烈温通的巴豆破积攻坚为主,佐杏仁宣通气机,使邪气从下而泄。

〔2〕中恶:中医病名。突然感受非常之气以致壅塞肠胃,而引起心腹胀痛的病证。《金匮要略编注》:“中恶之证,俗谓绞肠乌痧,即臭秽恶毒之气直从口鼻入于心胸肠胃,脏腑壅塞,正气不行,故心痛腹胀,大便不通,是为实证。”

〔3〕本条论述中恶引起急腹痛的治方。

〔4〕飞尸鬼击病:古代中医病名,指感受非常之气引起的急性病。《诸病源候论·飞尸候》:“飞尸者,发无由渐,忽然而至,若飞走之急疾,故谓之飞尸。其状心腹刺痛,气息喘急,腹满上冲心胸者是也。”又《诸病源候论·鬼击候》:“鬼击者,谓鬼厉之气击着于人也。得之无渐。”故飞尸、鬼击与中恶皆指感受非常之气而致的急性病。

【译文】

《外台》走马汤,主治感受非常之气引起的腹痛、腹胀、大便不通之症。

巴豆二枚,去皮、心,熬 杏仁二枚

以上二味药,用丝绵包裹,再用棒槌捣碎,放在二合热水中,用手捻搓,挤出白色的药汁。饮服。药后大便当通下。老人、小儿服药要适量(酌减)。此方通治一切感受非常之气引起的急腹痛、大便秘结不通之症。

[21]问曰:人病有宿食〔1〕,何以别之?师曰:寸口脉浮而大,按之反涩,尺中亦微而涩〔2〕,故知有宿食。大承气汤主之〔3〕。

【注释】

〔1〕宿食:中医病名。又名伤食、食积。由于饮食不节,食物经宿不消,停积于胃肠引起的以腹胀、腹满、腹痛为主症的病证。

〔2〕“寸口脉浮”等句:脉中见涩为气滞不行,可见于宿食停积已久。反涩,俞本误作“及涩”。

〔3〕大承气汤主之:《玉函经》作“当下之,宜大承气汤”。本条论述宿食病的病机及治法。

【译文】

问道:病人患有宿食病,如何去识别呢?老师说:寸口脉浮大而有力,重按则有涩象,尺中脉也微而涩,故知体内有宿食停积已久,胃肠气滞(当见腹胀、腹满、腹痛,大便秘结不通等症)。治疗当用大承气汤(下其宿食)。

[22]脉数而滑者,实也,此有宿食〔1〕。下之愈,宜大承气汤〔2〕。

【注释】

〔1〕脉数而滑者,实也,此有宿食:此再以脉象论宿食病的病机。本条与上条当相互对照。上条脉涩主宿食,本条脉滑亦主宿食,区别在于:上条食积已久,胃肠气机不通,故脉涩不流利;此条宿食新停,胃肠有实热,故脉数而滑利。上条病深,当急下,故以大承气汤主之;此条病浅,可用下法,但未必峻泻,故曰“宜大承气汤”。脉数而滑,《玉函经》、《脉经》皆作“脉滑而数”。俞本“实”下无“也”字

〔2〕本条再论宿食病的病机及治法。

【译文】

脉数而滑利,是胃家实之证,此是宿食新停(可出现腹胀、噫气、吞酸、大便不通等症)。治疗可用下法,宿食下后,病就痊愈,宜用大承气汤。

[23]下利〔1〕不饮食〔2〕者,有宿食也,当〔3〕下之。宜大承气汤〔4〕。

大承气汤方见前痉病中。

【注释】

〔1〕下利:此指食积下利。由于宿食在肠,大便旁流溏泄所致。

〔2〕不饮食:俞本、徐本、《脉经》、《玉函经》“饮”作“欲”,当是。虽有下利而宿食未除,故不欲饮食,且可兼胃脘痞闷、嗳腐食臭、吞酸等症。

〔3〕当:俞本无此字。

〔4〕本条论述食积下利的治法。

【译文】

食积下利,不欲饮食是宿食未消(可见脘腹胀闷、嗳腐吞酸等症),治疗当用下法(下其食积,不能止其利),宜用大承气汤。

大承气汤方见前《痓湿暍病脉证治第二》[13]。

[24]宿食在上脘,当吐之〔1〕,宜瓜蒂散〔2〕。

瓜蒂散方:

瓜蒂一分,熬黄 赤小豆一分,煮

右二味,杵为散,以香豉〔3〕七合煮取汁。和散一钱匕。温服之。不吐者,少加之,以快吐为度而止。亡血及虚者,不可与之。

【注释】

〔1〕宿食在上脘,当吐之:此指宿食在上脘的治法。即宿食在胃,当有脘胀、泛恶、欲吐等症。治疗当因势利导,用吐法。《脉经》误作“宿食在上管”。

〔2〕瓜蒂散:本方为涌吐剂。方中瓜蒂、赤小豆能涌吐胃中实邪,香豉汁调中和胃。《医宗金鉴》:“瓜蒂味苦,赤豆味酸,相须相益,能除胸胃中实邪,为吐剂中第一品也。”本条论述宿食在胃的治法。

〔3〕香豉:即豆豉。为豆科植物大豆黑色的成熟种子(即黑大豆),经蒸煮、发酵加工而成。豆豉炒微焦而香者,称香豉。有调中除烦的功效。

【译文】

宿食停积在胃,应当吐出其食积,宜用瓜蒂散治疗。

瓜蒂散方:

瓜蒂一分,熬黄 赤小豆一分,煮

以上两味药,研成末,用七合香豉加水煮汁。调和上述药末一钱匕。趁热服下。服后不吐,稍加量再服,见呕吐就停服。失血和体虚病人禁服。

[25]脉紧如转索无常者〔1〕,有宿食也。〔2〕

【注释】

〔1〕脉紧如转索无常者:此再以脉象论宿食的病机。紧脉兼滑如转索(即犹如绳索之转动),是由于宿食停积,气机失调所致。《金匮要略方论本义》:“转索,宿食中阻,气道艰于顺行,曲屈傍行之象。”“脉紧”上《脉经》有“寸口”二字,“无常”上有“左右”二字。

〔2〕本条再论宿食的脉诊。

【译文】

脉紧中兼有滑象,犹如绳索之转动无常的,是因宿食停积的缘故。

[26]脉紧,头痛,风寒;腹中有宿食〔1〕不化也。〔2〕一云寸口脉紧。

【注释】

〔1〕脉紧……腹中有宿食:此承上条以脉证合参区别外感风寒与内停宿食。脉紧见有头痛则是外感风寒的表证;脉紧见有宿食下利,不欲食、腹满、腹痛则是内停宿食的里证。《医宗金鉴》:“脉紧头痛,是外感风寒病也,脉紧腹痛是内伤宿食病也。”“脉紧”上《脉经》有“寸口”二字,“头痛”上有“即”字,“腹中”上有“或”字。

〔2〕本条承上条论述宿食与外感风寒的鉴别。

【译文】

脉紧,若见有头痛,则为外感风寒的表证;若见有腹痛、腹满(大便秘结或下利),则为内停宿食的里证。(诊病必须脉证合参。)


卷 中

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

论二首 脉证十七条 方二首

【按语】

本篇论述五脏风寒病、积聚病及五脏死脉。《金匮玉函要略述义》云:“本篇所谓中风、中寒,与伤寒中之中风、中寒不同,亦与半身不遂之中风自异。”外感风寒病是风寒中经络之证。本篇五脏风寒病是风寒中脏之证。《高注金匮要略》曰:“此篇就风寒之邪中于本脏而言其轻重之不同,以补《伤寒论》中之未备也。”因五脏风寒病是外邪入侵脏腑的疑难病证,故与五脏积聚及五脏死脉合篇论述。但篇中五脏风寒未全备,缺肾中风、肾中寒及脾中寒。

积聚病,不是后世之症瘕积聚。《金匮要略论注》云:“此积非症瘕之类,亦非必有形停积。”所谓“积”有积蓄之意,是由于气、血、痰、食、水等日积月累逐渐形成的。《金匮要略正义》曰:“凡阴寒凝结,由渐而成者,俱谓之积……积在胸中,如胸痹之类是也。……积在喉中,如痰气相搏,咽中如有炙脔等是也。……积在脐旁,如绕脐腹痛之类是也。……积在心下,如胃脘寒痛之类是也。……积在少腹,如少腹寒痛之类是也。……积在气冲,如阴寒疝瘕之类是也。”篇中所论肝着、脾约、肾着三种病,既是五脏风寒病,又是积聚病。风寒是其因,积聚是其果。

五脏死脉,即《黄帝内经》中的“真脏脉”,如《金匮》的“肺死脏”即《内经》的“真肺脉”等等。《素问·玉机真脏论》:“诸真脏脉见者,皆死不治也。”可见,五脏死脉皆是五脏病的危象,反映脏气已绝,故皆主死。文中所谓“浮之”即轻按,“按之”即重按。

[01]肺中风〔1〕者,口燥而喘,身运〔2〕而重,冒而肿胀。〔3〕

【注释】

〔1〕肺中风:病证名,风邪中于肺脏引起的以气喘、头眩、身体肿胀为主症的病证。类似今之肺心病、肺脑综合征、呼吸循环衰竭。

〔2〕身运:此指头晕。

〔3〕本条论述肺中风的证候。

【译文】

肺中风的病人可出现口燥而气喘,头晕而眩冒,身肿而沉重等症。

[02]肺中寒〔1〕,吐浊涕〔2〕。

【注释】

〔1〕肺中寒:病证名,寒邪中于肺脏引起的以咳吐黏稠浊痰为主症的病证。类似肺痈,即今之肺脓疡,支气管扩张继发感染。

〔2〕本条论述肺中寒的证候。浊涕,即浊痰。《金匮玉函要略述义》:“古无痰字,云唾出如涕,谓吐黏痰也。据此则浊涕即是黏痰,非鼻涕之谓也。”

【译文】

肺中寒,可出现(咳)吐黏痰之症。

[03]肺死脏〔1〕,浮之虚,按之弱如葱叶下无根者〔2〕,死。〔3〕

【注释】

〔1〕肺死脏:即肺死脉。

〔2〕浮之虚,按之弱如葱叶下无根者:指脉象轻虚如无根之葱叶。浮之虚,即浮取(轻按)虚而无力。按之弱如葱叶,即沉取(重按)弱如葱叶之中空。《金匮今释》:“五脏之死脉,皆云浮之按之,明是轻按重按之谓。”

〔3〕本条论述肺死脏的脉象。

【译文】

肺死脉是轻按虚而无力,重按则弱如葱叶(外薄中空),其下无根的脉象,此时病已危重,

[04]肝中风〔1〕者,头目[插图]、两胁痛,行常伛〔2〕,令人嗜甘。〔3〕

【注释】

〔1〕肝中风:病证名,风邪中于肝脏引起的以头部[插图]动、胁痛、腰背弯曲为主症的病证。

〔2〕行常伛:行走弯腰曲背的症状。伛,即曲背。

〔3〕本条论述肝中风的证候。

【译文】

肝中风的病人,可出现头部不自主的常弯腰曲背,喜食甘味食物。

动,两胁疼痛,行走时

[05]肝中寒〔1〕者,两臂不举,舌本燥,喜太息〔2〕,胸中痛,不得转侧,食则吐而汗出也。〔3〕《脉经》、《千金》云:时盗汗,咳,食已吐其汁。

【注释】

〔1〕肝中寒:病证名,寒邪中于肝脏引起的以两臂不举、口舌干燥、呼吸深长、胸胁疼痛不可转侧、食后呕吐等主症的病证。

〔2〕喜太息:即“善太息”。太息,指深长的呼吸。

〔3〕本条论述肝中寒的证候。

【译文】

患肝中寒的病人,可出现两手臂抬不起,口舌干燥,经常作深长的呼吸,胸胁疼痛,身体不能转动,进食后则呕吐兼有汗出。《脉经》、《千金》说:经常盗汗,咳嗽,食后吐其汁。

[06]肝死脏〔1〕,浮之弱,按之如索不来,或曲如蛇行〔2〕者,死〔3〕。

【注释】

〔1〕肝死脏:即肝死脉。

〔2〕浮之弱,按之如索不来,或曲如蛇行:指轻按则弱而无力,重按如绳索,时而中止不来,或弯曲如蛇行,此都是无胃气之象,是肝之真气已绝。《金匮发微》:“此云浮之弱,谓浮取之无力,重按之则如绳索之弦急,忽而中止,则弦而见代脉也。”此即心律不齐的脉象。今属于房性或室性早博。

〔3〕本条论述肝死脏的脉象。

【译文】

肝死脉是轻按弱而无力,重按则如绳索,中止不来,或弯曲如蛇行(此脉为无胃气,肝之真气已绝),故病危。

[07]肝着〔1〕,其人常欲蹈其胸上〔2〕,先未苦时,但欲饮热〔3〕,旋复花汤〔4〕主之。〔5〕臣亿等校诸本旋复花汤方皆同〔6〕。

【注释】

〔1〕肝着:中医病名。肝脏受邪,气血郁滞,着而不行引起的病证。以胸胁痞闷不舒为主症。《金匮要略心典》:“肝脏气血郁滞,着而不行,故名肝着。”

〔2〕常欲蹈其胸上:经常用手叩击其胸,以减轻胸闷不舒的症状。蹈,当读作“搯(tāo)”。《国语·鲁语下》“无搯膺”,韦注“搯”,叩也。

〔3〕先未苦时,但欲饮热:病初尚未感到胸闷不舒时,喜喝热水。

〔4〕旋复花汤:本条原文未见方,方见本书《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篇[11]条。本方在此有行气活血、通阳散结的作用。本方除治肝着外,尚可治妇人半产漏下。

〔5〕本条论述肝着病的证治。

〔6〕方皆同:同,底本原作“向”,现据徐本、赵本、俞本改。

【译文】

患肝着病的病人经常以手叩击其胸部,以减轻其胸闷症状。病初尚未感到胸闷不舒时,喜喝热饮。这种病可用旋复花汤治疗。林亿等人校对各种版本,所载旋复花汤的方药都相同。

[08]心中风〔1〕者,翕翕发热〔2〕,不能起,心中饥〔3〕,食即呕吐。〔4〕

【注释】

〔1〕心中风:病证名,风邪中于心(胃)引起的以发热、嘈杂、食即呕吐为主症的病证。类似今之急性胃炎。

〔2〕翕翕发热:形容发热炽盛。翕,《说文解字》云:“盛也。”《方言》:“炽也。”

〔3〕心中饥:当是胃中饥。胃热则消谷善饥。《金匮要略论注》:“饥者,火嘈也。”由于胃中有热,故食即呕吐。《金匮要略今释》:“此条颇似半夏泻心汤之证,当是胃病。……古人多误胃病为心病,仲景亦称胃为心下,是也。”

〔4〕本条论述心中风的证候。

【译文】

心(胃)中于风,可出现高热,不能起床,胃中(嘈杂而)饥,食后即见呕吐。

[09]心中寒〔1〕者,其人苦病,心如啖蒜状〔2〕。剧者心痛彻背,背痛彻心,譬如蛊注〔3〕。其脉浮〔4〕者,自吐乃愈。〔5〕

【注释】

〔1〕心中寒:病证名,寒邪中于心(胃)引起的以心中懊[插图]而疼痛为主症的病证。

〔2〕苦病心如啖蒜状:胃中犹如吃大蒜那样辛辣的感觉。《金匮玉函经二注》:“其苦病如啖蒜者,正形容心中懊[插图]不得舒也。”

〔3〕蛊注:中医病名。腹中有虫引起的以心腹疼痛为主症的病证。《说文解字》:“蛊,腹中虫也。”类似今之胆道蛔虫症。

〔4〕脉浮:在此表明病邪在上。

〔5〕本条论述心中寒的脉证。

【译文】

心中寒的病人,心中懊[插图]不舒如吃大蒜那样。剧痛发作时,胸背牵引疼痛,好像腹中有虫作怪。如果病邪在上,病人呕吐后腹中疼痛稍有减轻。

[10]心伤〔1〕者,其人劳倦,即头面赤而下重,心中痛而自烦,发热,当脐跳〔2〕,其脉弦,此为心藏伤所致也。〔3〕

【注释】

〔1〕心伤:中医病名。由于劳倦过度引起的以心中热痛、面赤而下半身重着为主症的病证。

〔2〕脐跳:自觉下腹内有跳动。类似今之腹主动脉搏动。

〔3〕本条论述心伤的脉证。

【译文】

心伤的病人,由于劳倦内伤,出现面赤而身体下部重着,心中痛而自觉灼热,脐腹部可出现跳动。按其脉弦,这是心脏伤所引起的。

[11]心死脏〔1〕,浮之实如麻豆,按之益躁疾者〔2〕,死。〔3〕

【注释】

〔1〕心死脏:即心死脉。

〔2〕浮之实如麻豆,按之益躁疾:轻按坚实如麻豆。麻豆,徐本作“丸豆”,即如弹丸及大豆那样坚硬。重按更见急疾不宁,类似今之心房颤动的脉象。《金匮发微》:“此云浮之实如麻豆,即以坚实言之;按之益躁疾,即以数急不见柔和言之也。”

〔3〕本条论述心死脏的脉象。

【译文】

心死脉是轻按坚实如麻豆,重按更觉躁疾不宁的搏动(是心气已绝),故病危。

[12]邪哭〔1〕使魂魄不安者,血气少也。血气少者属于心〔2〕,心气虚者,其人则畏,合目欲眠,梦远行而精神离散,魂魄妄行〔3〕。阴气衰者为癫,阳气衰者为狂〔4〕。

【注释】

〔1〕邪哭:中医病证名,以精神失常、无故哭泣为主症的病证。《研经言》:“考古之邪,即今之’痴’。”

〔2〕血气少者属于心:指血气虚少在脑部,犹如今之脑供血不足。

〔3〕魂魄妄行:精神失常而手足妄动。

〔4〕本条论述邪哭的证治。阴气衰者为癫,阳气衰者为狂,互见阴阳衰少则为癫、为狂。阴阳,即上述“血气”。癫狂,病名,为精神失常一类病证,类似今之痴呆症、精神分裂症等。

【译文】

邪哭,是精神不安的人,由于血气衰少。血气衰少是在心(脑),心(脑)血气虚少的人出现恐惧,闭目欲眠,梦中远行而精神失常,以致手足妄动。又由于阴阳气血衰少而出现癫狂的症状。

[13]脾中风〔1〕者,翕翕发热,形如醉人,腹中烦重〔2〕,皮目〔3〕而短气。〔4〕

【注释】

〔1〕脾中风:病证名,由于风邪中于脾脏而引起的以高热、腹满而重为主症的病证。

〔2〕腹中烦重:腹满而剧重。中,训为满。烦,释为剧。

〔3〕皮目:《脉经》、《千金要方》作“皮肉”。

〔4〕本条论述脾中风的证候。

【译文】

脾中风的病人,出现高热,(面赤)犹如醉酒状,腹部胀满,感觉很重,皮肉[插图]动而呼吸短促。

[14]脾死脏〔1〕,浮之大坚,按之如覆杯洁洁,状如摇〔2〕者,死。〔3〕臣亿等详〔4〕五脏各有中风、中寒,今脾只载中风,肾中风、中寒俱不载者,以古文简乱极多,去古既远,无文可以补缀也。

【注释】

〔1〕脾死脏:即脾死脉。

〔2〕浮之大坚,按之如复杯洁洁,状如摇:《医宗金鉴》引李彣:“脉弱以滑,是有胃气。浮之大坚,则胃气绝,真藏脉见矣。复杯则内空,洁洁者,空而无有之象也。状如摇者,脉躁疾不宁,气将散也,故死。”

〔3〕本条论述脾死脏的脉象。

〔4〕详:徐本作“计”。

【译文】

脾死脉的脉象是轻按大而坚,重按如倒扣的杯,外表坚硬而中空,其状动摇不定(躁急不宁,脾气已绝),故病危。林亿等分析五脏各有中风、中寒,而此脾只载中风,肾中风、中寒都不记载,因古文简乱太多,年代距今太远,没有内容可以补全。

[15]趺阳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浮[插图]相搏,大便则坚〔1〕,其脾为约〔2〕,麻子仁丸〔3〕主之〔4〕。

麻子仁丸方:

麻子仁二升 芍药半斤 枳实一斤〔5〕 大黄一斤〔6〕 厚朴一尺〔7〕 杏仁一升〔8〕

右六味,末之,炼蜜和丸,梧子大。饮服十丸,日三〔9〕。以知为度。

【注释】

〔1〕浮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大便则坚:胃气强,是胃热气盛,由于小便数导致脾阴不足,胃强脾弱,水分偏渗膀胱,肠道失润以致出现大便坚硬。坚,《伤寒论》247条作“硬”。

〔2〕其脾为约:指脾液衰少。脾约,病名,由于脾液衰少引起大便坚硬难解的病证。《国语·楚语》:“’不为丰约举’。韦注:’丰,盛也;约,衰也。’”

〔3〕麻子仁丸:本方有滋阴润燥、泄热导滞的作用。

〔4〕本条论述脾约的证治。亦见《伤寒论》247条。

〔5〕一斤:《伤寒论》作“半斤”,下有“炙”字。

〔6〕大黄一斤:《伤寒论》下有“去皮”二字。

〔7〕厚朴一尺:《伤寒论》下有“炙,去皮”三字。

〔8〕杏仁一升:《伤寒论》下有“去皮尖,熬,别作脂”。

〔9〕日三:《伤寒论》下有“服,渐加”三字。

【译文】

趺阳脉(候中焦脾胃)浮而涩,脉浮是胃热气盛,脉涩是(脾阴不足)小便数,两者相并为病,则出现大便坚硬之症,这种脾液衰少的病(就是脾约),可用麻子仁丸治疗。

麻子仁丸方:

麻子仁二升 芍药半斤 枳实一斤(炙) 大黄一斤(去皮) 厚朴一尺(炙,去皮) 杏仁一升(去皮尖,熬,别作脂)

以上六味药,研成末,加入熬过的蜂蜜混合制成丸药,像梧桐子大。每次饮服十丸,每日三次(可渐加量),以见效为限度。

[16]肾着〔1〕之病,其人身体重〔2〕,腰中冷〔3〕,如坐水中,形如水状,反不渴,小便自利,饮食如故〔4〕,病属下焦。身劳汗出,衣一作表里冷湿,久久得之,腰以下冷痛,腹重〔5〕如带五千钱。甘姜苓术汤〔6〕主之。〔7〕

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方:

甘草 白术各二两 干姜 茯苓各四两

右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腰中即温。

【注释】

〔1〕肾着:中医病名,由于寒湿痹着腰部引起的以腰以下冷、痛、重为主症的病证。

〔2〕身体重:指腰部重着。

〔3〕腰中冷:指腰以下冷。中,训为“下”。

〔4〕小便自利,饮食如故:为阴性症状。饮食如故表明病不在中焦,小便自利表明不是水气病。

〔5〕腹重:即腰重。腹,俞本、《脉经》作“腰”。

〔6〕甘姜苓术汤:本方有温经散寒、健脾除湿的功效。《金匮玉函要略方论疏义》:“此方理中汤去人参、加茯苓,盖病在下焦,而不在胃,故不用参也。方中苓术驱湿以渗利,甘姜温经以散寒,不须一味肾家之药。乃知肾着之称,非有邪真犯肾脏之谓也。”

〔7〕本条论述肾着病的病因及证治。

【译文】

肾着病,患这种病的人感觉腰以下重而冷,如水气病那样沉重,如坐冷水中那样寒冷。但不口渴,小便通利,饮食亦像原来那样正常,此病在身体的下部。由于劳动后出汗,穿着冷湿的衣服,时间长了,就会得病,出现腰部以下冷、痛、重,腰重如携带了五千钱那样。可用甘姜苓术汤治疗。

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方:

甘草 白术各二两 干姜 茯苓各四两

以上四味药,用五升水同煮,煮到三升。分三次温服。腰部即可暖和。

[17]肾死脏〔1〕,浮之坚,按之乱如转丸,益下入尺中〔2〕者,死。〔3〕

【注释】

〔1〕肾死脏:即肾死脉。

〔2〕浮之坚,按之乱如转丸,益下入尺中:轻按坚实,重按则乱如展转的弹丸,躁动无常,直到尺脉亦是躁疾。《金匮发微》:“浮之坚,坚者实也,曰按之乱如转丸;益下入尺中,是躁疾坚硬,动至尺后,而无柔和之象也。”

〔3〕本条论述肾死脏的脉象。

【译文】

肾死脉,轻按坚实,重按则乱如辗转的弹丸,躁动无常,到尺中脉也如此(这是肾气已绝),故病危。

[18]问曰:三焦竭〔1〕部,上焦竭,善噫〔2〕,何谓也?师曰:上焦受中焦气未和,不能消谷〔3〕,故能噫耳。下焦竭,即遗溺失便〔4〕,其气不和,不能自禁制,不须治〔5〕,久则愈。〔6〕

【注释】

〔1〕三焦竭:指上、中、下三焦各部的机能衰竭。

〔2〕噫(āi):症状名,即嗳气。胃气上逆,多见于饮食之后。

〔3〕消谷:引申为消化各种食物。

〔4〕遗溺失便:即失尿、失便。遗,失也,指大小便失禁。

〔5〕不须治:是指不须治上、下焦,当从中焦着手治疗。《金匮要略正义》:“不须治下焦,但润理脾胃,久当自愈,明示后人以补中之旨矣。”

〔6〕本条论述三焦各部机能衰竭的证候及治则。

【译文】

问道:上、中、下三焦各部机能衰竭,上焦机能衰竭出现的是多噫气,这是什么原因?老师说:这是上焦受中焦的影响。由于中焦胃气不和,不能消化食物,所以出现多噫气。下焦机能衰竭出现的是大小便失禁,这是由于胃气不和,不能制约二便所引起。但不须治疗上焦、下焦(当从中焦治疗着手),慢慢地这些症状就会消失。

[19]师曰:热在上焦者,因咳为肺痿;热在中焦者,则为坚〔1〕;热在下焦者,则尿血,亦令淋秘不通〔2〕。大肠有寒者,多鹜溏;有热者,便肠垢。小肠有寒〔3〕者,其人下重便血;有热者,必痔。〔4〕

【注释】

〔1〕坚:指大便坚硬。

〔2〕淋秘不通:指小便淋沥涩痛及尿闭。

〔3〕大肠有寒……小肠有寒:《金匮要略述义》:“疑此条大肠小肠系于传写互错。……注家顺文解释,意不免强凑,今大小易置,其义始瞭。”

〔4〕本条论述三焦病证。

【译文】

老师说:热在上焦(肺),由于咳嗽而成肺痿;热在中焦(胃),则出现大便坚硬(而为脾约);热在下焦则出现尿血,亦可出现小便淋沥或尿闭不通。小肠有寒,多表现大便溏薄,犹如鸭粪那样;小肠有热则肠中排出黏液垢腻。大肠有寒,病人可出现脱肛、便血;有热则肛门结为痔疮。

[20]问曰:病有积,有聚,有谷气〔1〕,何谓也?师曰:积者,藏病也,终不移〔2〕。聚者,府病也,发作有时,展转痛移〔3〕,为可治。谷气者,胁下痛,按之则愈,复发为谷气〔4〕。诸积大法,脉

来细而附骨〔5〕者,乃积也。寸口,积在胸中;微出寸口,积在喉中。关上,积在脐傍;上关上,积在心下;微下关,积在少腹。尺中,积在气冲〔6〕。脉出左,积在左;脉出右,积在右。脉两出,积在中央。各以其部处之。〔7〕

【注释】

〔1〕病有积,有聚,有谷气:《金匮玉函要略方论疏义》:“此言腹中痛疾,大概有三:曰积,曰聚,曰谷气也。”积是久积不行,是脏病,表明病位深,病程长,病情重;聚是暂聚未散,是腑病,表明病位浅、病程短、病情轻;谷气是脾胃气滞引起的胁腹疼痛。

〔2〕终不移:是积病的特征,包括两方面:一指部位,腹痛有定处(固定的部位);二指时间,是持续性的疼痛。《难经·五十五难》:“积者,阴气也,其始发有常处,其痛不离其部,上下有所终始,左右有所穷处。”

〔3〕发作有时,展转痛移:是聚病的特征。在时间上是阵发性疼痛,在部位上是痛无定处(没有固定的部位)。《难经·五十五难》:“聚者,阳气也。其始发无根本,上下无所留止,其痛无常处。”

〔4〕按之则愈,复发为谷气:按痛处则疼痛减轻,不按则疼痛复现。复发,非指病的复发,而是症状的复现。《高注金匮要略》:“复发者,指按、起而言。”

〔5〕脉来细而附骨:即细小而沉伏的脉象。

〔6〕气冲:穴位名。属足阳明胃经,腹股沟经脉搏动处。在此泛指少腹下面。

〔7〕本条论述腹痛的辨证及积病的诊断。

【译文】

问道:(腹痛)病有积、聚、谷气三种原因引起,怎样鉴别呢?老师说:积病,是脏病,腹痛的部位是固定的,疼痛是持续性的。聚病,是腑病,腹痛是阵发性的,没有固定的部位,这种腹痛易治。谷气引起的胁腹疼痛,用手按痛处,疼痛会减轻,手放开则疼痛又出现。

诊断各种积病的重要方法为,脉象细小而沉伏,是积病的表现。如果这种脉象出现在寸口,积在胸中;出现在寸口稍微上面,则积在喉中。出现在关上,积在脐傍;出现在关上上面,积在心下;出现在关上稍下,积在少腹。出现在尺中,积在少腹下面。出现在左侧,积在左侧;出现在右侧,积在右侧;出现在左右两侧,积在中间。各以其部位而确诊。


(待续)2014.09.20.XZ.

最后编辑:
作者:y930712
这个作者貌似有点懒,什么都没有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