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养生 > 冀补传统外感病辨治体系之不足——《寒湿疫条辨》自序
2024
10-17

冀补传统外感病辨治体系之不足——《寒湿疫条辨》自序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医直接参与并取得辉煌战绩的抗疫有4次,分别是暴发于1955~1956年的流行性乙型脑炎、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流行性出血热,2003年的SARS,以及此次新冠疫情。作为一名医生,我亲身经历了其中3次。

第一次参加抗疫是在1985~1988年读博期间。我的导师、首届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此时正在承担国家“七五”攻关课题,我因此参加了流行性出血热的临床治疗和研究。当时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同为流行性出血热,南北方医生的辨证思路迥然有异。以兰克信为代表的北方派按伤寒六经辨治,以周仲瑛为代表的南方派按温病卫气营血辨治,都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于是就产生了以万友生为代表的“寒温统一”派。我当时对此十分困惑,经过后来长期的临床实践,我终于想通了“寒温统一”的要点,即寒温有可统一之处,也有不可统一之处。可统一处在于伤寒入阳明和温病入气分以后,其治法多可互鉴,故陆九芝曾说“阳明为成温之薮”。不可统一处在于初治手法,伤寒辛温解表,温病辛凉解表,相距甚远。伤寒以伤阳为主线,温病以伤阴为主线。倘若伤寒早期按温病治,大多病情迁延,但不至死;反过来,温病早期按伤寒治,其后果则不堪设想。

另外,我在苏北疫区观察了大量发病早期的流行性出血热患者,他们大多以太阳表实证(恶寒发热,头痛、身痛、腰疼、骨节疼,脉浮紧)起病,且具有典型的伤寒六经传变过程。因此,我坚定了一个理念,即流行性出血热就是仲景在《伤寒论》里所载伤寒的本底疾病。至于叶天士在《温热论》中按卫气营血所辨治的温病,很类似于现代的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和流行性乙型脑炎。而吴又可在《温疫论》中按膜原九传所辨治的“湿瘟”,则很类似于现代的肠伤寒、副伤寒。

第二次参加抗疫是2003年的SARS。我当时在中日友好医院工作,SARS暴发后,中日友好医院被国务院指定为SARS专病医院,医院任命我为中西医结合救治组组长。我诊治了248名SARS患者,应该是全球看SARS最多的医生之一。我们团队的几十名医生在中日友好医院的SARS病区连续奋战数月,从接收第一例患者,直到送最后一位SARS患者出院。从临床实际出发,我们将SARS命名为“肺毒疫”,并总结出了“四期十二证”的SARS中医诊疗体系。其中纯中药治愈的11例SARS病例,作为中医抗击SARS的重要成果,被世界卫生组织文献收录。我们在疫区编撰的《SARS中医诊疗及研究》一书,详细记载了SARS的疾病表现、发病过程及中西医结合诊治体会,获国家图书特别奖。

经过以上两次抗疫实践,我对张仲景、吴又可、叶天士、吴鞠通等先贤著作中所描述的疾病,有了一个基本概念,那就是他们所描述的外感病,应该有具体的本底疾病为依托。之所以创制了新的辨治体系,是因为他们所面对的“今病”不同于先辈们所面对的“古病”。我由此得出一个基本原则,那就是我们在面对新发疾病时,一定要尊重临床实际,不可按图索骥、胶柱鼓瑟。

第三次抗疫就是新冠。有了流行性出血热和SARS的抗疫实践,使我在面对这次新冠疫情时,有了更加充足的底气。在观察了新冠患者的证候特征和发病全过程后,我很快就做出了一个基本判断,即新冠的发病规律不同于伤寒的六经传变,也不同于温病的卫气营血传变,而类似于《温疫论》中的膜原九传,但吴又可所讲的是“湿温”,而新冠却是“寒湿疫”。

“寒湿疫”者,即为夹杂“秽浊湿气”的一类特殊“寒疫”。关于“寒疫”的记载可追溯至《黄帝内经》时期,王叔和在《伤寒论·伤寒例》中首次提出“寒疫”之名,《伤寒论》是指导辨治“寒疫”的代表性著作。距今约一千年前,苏东坡在黄州(今湖北省黄冈市地域)时疫中,用圣散子方活人无数。从圣散子方的组成,以及黄州时疫发生的时间(冬春之交)及地域特征(多湿)来看,黄州时疫即为一次典型的“寒湿疫”。但历代古籍中对疫病的记载,往往是详于“温”而略于“寒”,更未对“寒疫”进行分类叙述,非比“温疫”体系下有《温疫论》《温热论》《湿热论》《温病条辨》等著作指导各类“温疫”的治疗。

结合新冠的证候表现、发病时间、传变规律、流行特点、用药特征、病毒喜嗜等要素,我很肯定地认为新冠即为典型的“寒湿疫”,新冠也因此成了我完善“寒湿疫”辨治体系的本底疾病。从2020年初武汉、鄂州、孝感、黄石、黄冈等地的湖北保卫战,到2021年初长春、通化的吉林之战,再到2023年初安阳、郑州的河南之战,后来的香港之战,以及乌鲁木齐、吐鲁番、哈密的新疆之战和北京之战,我不断完善“寒湿疫”的辨治规律、治则治法和有效方剂。“寒湿疫”理论在整个新冠疫情的防治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在“寒湿疫”的诊疗过程中,我也有诸多感慨。墨守成规,按图索骥,刻舟求剑,不知变通,实为可怕。见一证似温病,则套用温病,不管全程见不见得到营血分证;见一证似伤寒,则套用六经,不解戾气伏于膜原,出表形式多样,发于某经便为某经之证,不走伤寒传统路径。更有甚者,竟言新冠为湿温,天大误导,贻害甚深。不知湿温本就是长夏专属,不与寒冬相干。凡此总总,说到底,不知一病有一病之六经,一病有一病之卫气营血。面对新发突发之疫病,倘若与古述不同,必须要研究其发病规律,实事求是,分期分证辨治,怎可套古锁今?

此外,寒湿疫之发,不局限于北方。秦岭淮河,地分南北,然江浙等地,冬季湿冷,体感远较北方为甚。隆冬节气,寒潮南袭,岭南之地,亦可突然降温至0℃左右。自2019年新冠疫情暴发以来,岭南诸地,冬季气温更是较既往偏低,海南三亚虽处热带,然值春节,仍未敢以身试水。2022年3月底,我作为中央援港抗疫中医专家组组长,奉命带队赴香港指导抗疫。当时最低气温14℃左右。亲临一线,扪及老年患者手足,鲜有不厥冷入骨者,何来湿热!然仍有医者,处方一派寒凉!呜呼,轻患尚可扛过误治,老年阳气衰微者,难矣!昔仲圣之言,犹在耳畔,“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今不解经旨,一逆再逆,岂不痛哉!

我作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疫病防治专家委员会组长、中央援港抗疫中医专家组组长,主持制订了国家第三版至第十版的中医诊疗方案,但国家方案须汇集专家意见、达成共识,无法充分表达个人见解。于是从武汉起,我就不断观察总结“寒湿疫”的发病规律和用药方法,最终形成了今天的《寒湿疫条辨》。该书或可补充六经、卫气营血、三焦、膜原九传等传统外感病辨证体系之不足,或可弥补疫病分类(寒疫、寒湿疫、温疫、湿温、杂疫)体系中缺乏“寒湿疫”辨治方案之遗憾。(中国科学院院士 仝小林)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最后编辑:
作者:y930712
这个作者貌似有点懒,什么都没有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