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越婢加术汤治疗肉极热,也就是各种肌萎缩、肌无力,多发性硬化症等肌肉疾病。肌肉疾病用麻黄配石膏泻表皮热;用姜、枣、草补中焦脾气;脾主肌肉,所以加了白术,长肌肉。
续命汤,治疗中风。也用样用麻黄 石膏泻表热;多了当归川芎养血(久病血虚);人参、干姜温脾,桂枝通络;杏仁,甘草排痰(因久卧痰排不出去)。
《千金》三黄汤所治疗的更偏向阳、气虚的中风,所以用了麻黄、细辛去温阳,
风引汤、续命汤,三黄汤都是治疗中风的。越婢加术汤是治疗肉极热,肌肉萎缩、肌无力。风引汤、续命汤、三黄汤,它们都属于麻黄证。区别在于风引汤因热相重,用了石膏、滑石、寒水石清热;续命汤和三黄汤,只用了麻黄配黄芩。为什么风引汤热相重?是因为这是个软瘫的人,长期卧床,会继发感染,如果继发了感染,很明显,他的热相就会很重。
正文笔记
视频1:
《千金方》三黄汤 治中风手足拘急,百节疼痛,烦热心乱, 恶寒,经日不欲饮食。
麻黄五分 独活四分 细辛二分 黄芪三分 黄芩三分右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温三服,一服小汗,二服大汗,心热加大黄二分,腹满加枳实一枚,气逆加人参三分,悸加牡蛎三分,渴加栝蒌根三分,先有寒,加附子一枚。
《千金方》越婢加术汤 治肉极热,则身体津脱,腠理开,汗大泄,厉风气,下焦脚弱。(520 F)
麻黄六两 石膏半斤 生姜三两 甘草二两白术四两大枣十五枚右六味,以水六升,先煮麻黄,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分温三服。恶风加附子一枚,炮。
越婢加术汤治疗萎症,各种肌萎缩无力、多发性硬化等等肌肉疾病。麻黄石膏解表之热,用白术、姜、枣、草补中焦脾气,治肉极。这是他的特点。实际上,他跟我们前面的几个方配伍的原则都是非常相似。
续命汤:《古今录验》续命汤治中风痱,身体不能自收,口不能言,冒昧不知痛处,或拘急不得转侧。姚云:与大续命同,并治妇人产后去血者,及老人、小儿。(516F)
麻黄 桂枝 当归 人参石膏 干姜 甘草 各三两穹蒻一两杏仁四十枚右九味,以水一斗,煮取四升,温服一升,当小汗,薄覆脊,凭几坐,汗出则愈,不汗更服,无所禁,勿当风。并治但伏不得卧,咳逆上气,面目浮肿。
续命汤用麻黄石膏,当归、川芎养血,人参、干姜温脾。麻黄石膏配伍当归川芎养血,人参干姜温脾,那就是续命汤,再加桂枝,通络,因为他是中风了,因为经常他躺着不能动,他容易发生肺炎,因为人体直立行走以后,这个肺部具有排痰的功能,躺着以后它排痰功能减退了,所以他有杏仁、甘草,化痰,它就是个麻黄汤,配石膏它治疗中风,加当归、川芎养血,人参、干姜温脾,就是续命汤。
三黄汤是麻黄配黄芩,在少阳;麻黄配石膏在阳明,再加黄芪补气,细辛散寒,独活治疗中风,少阴伏风。所以三黄汤更偏阳气虚。它里面只是没有当归、川芎,用了细辛去温阳,黄芪补气。治疗阳气虚,所以它的处方就这么化裁而来。
里水者,一身面目黄肿,其脉沉,小便不利,故令病水。假如小便自利,此亡津液,故令渴也,越婢加术汤主之。
因为如果说有水肿病,大都小便不利,小便不利的为水停就肿,用越婢加术汤,为什么?一身面目黄肿,我们说“肤黄可发汗”。就是面目虚浮黄,就肌肉、你看的这个脸,这浮肿的皮肤再又黄就可以发汗。用麻黄,肤黄即可汗。这个黄不是黄疸的黄,黄是因有湿,黄肿就可发汗。越婢加术汤的黄是土色,白术健脾,肿用麻黄发表,就是一个麻黄证。
风引汤 除热、瘫、痫。
大黄 干姜 龙骨各四两 桂枝三两 甘草牡蛎各二两 寒水石 滑石 赤石脂白石脂紫石英石膏各六两
右十二味,杵,粗筛,以韦囊盛之,取三指撮,井花水三升煮三沸,温服一升。治大人风引,小孩惊痫瘛疭,日数十发,医所不疗,除热方。巢氏云:脚气宜风引汤。
风引汤、续命汤、三黄汤、三个治的是中风;越婢加术汤治的是肉极,肌萎缩、肌无力。
但是呢,续命汤、三黄汤它是个麻黄汤证。风引汤它主要的区别就在于它的热相重,所以他用了石膏、滑石、寒水石。而续命汤和三黄汤,他只用了麻黄或者黄芩。
简介:《千金方》越婢加术汤治疗肉极、肌萎缩,肌无力;三黄汤、续命汤、风引汤治中风证,风引汤、续命汤和三黄汤是麻黄证,风引汤除热瘫痫,热象重,用了石膏、滑石、寒水石;续命汤和三黄汤用了麻黄或黄芩。内风、肝风内动用镇肝熄风汤,“镇肝熄风芍天冬,玄参龟板赭茵从,龙母麦芽膝草棟,肝阳上亢能奏功”。
躺卧的人经常继发感染,感染很明显的,他就热相重。当然了,我们说继发感染是以典型的病例来讲,不是说不继发感染,它就不能有热象,这是两回事,为什么,我们说“风火相煽”,中风,有风就有火,所以中风的人他要泻火。阳虚的也要泻火。到张锡纯又发展了:内风、肝风内动用镇肝熄风汤,“镇肝熄风芍天冬,玄参龟板赭茵从,龙母麦芽膝草楝,肝阳上亢能奏功”。用龙牡、麦芽来熄风,和风引汤是一样的。正因为风引汤除热瘫痫,所以它不用麻黄,而是桂枝证。因为麻黄有个副作用,升高血压,是个升压药,肾上腺素是用来治疗休克,所以热风痫不用麻黄。风引汤是个桂枝证。热瘫痫本质是个寒,它中风以后容易化热,合并细菌感染等,都会导致他发热。
视频2:
二、肌肉疾病
重症肌无力,自身免疫病,伏邪用方:越婢加术汤
大家看这一类患者,它就是一个典型的自身免疫病。重症肌无力,本质上来说它是一种自身免疫病,它有一个典型的特点,就是伏邪转出少阳,因为它起初有咽喉肿痛,少阳不解,传入阳明,它仍会持续的高烧,《千金》所讲的“肉极,因热成萎”,就成为我们讲的这个萎症(萎证是持续高烧,肌肉失津而形成的)肌无力,用越婢加术汤。那它为什么就会发生自身免疫疾病呢,中医讲:“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它肾虚,内源性分泌皮质激素水平低了,不能有效地抑制免疫反应,这是它发生自身免疫疾病的原因。
先有寒者加附子,越婢加术汤可以加附子,《千金》的越婢加术汤,可以加附子。“冬伤于寒,春必病温”。附子能够提高内源性皮质激素水平,皮质激素能够发挥免疫抑制作用;因为它转出少阳之后会出现热相,它传到了阳明也表现为热相。所以,越婢加术汤加了石膏针对它的热;白术是入太阴经的,因脾主肌肉,所以,它用白术,是为了加强肌肉力量。因为转出少阳之后,少阳不解,它就转入阳明,会持续发烧,这个时候就会“因热成萎” (大发烧、出汗后人就会疲软就是“因热成萎”)。今天讲了“肉极”,其实在少阳的时候,转出咽喉,咽喉疼的时候,就应该清少阳(黄芩),当时就应该是个小柴胡汤证,当时应该是用小柴胡加牛蒡子来清热。
牛蒡子是个清热又利咽的特药,它不光清热利咽,牛蒡子还叫大力子,说明牛蒡子能够增加肌肉力量,就能够治疗这种情况下(肌萎缩)的肌无力,随后转到了阳明经以后,就该用越婢加术汤。越婢加术汤里头的白术也是健脾的,因脾主肌肉,能够增强肌力;麻黄也能够增强肌力;在该方里面你还可以加仙鹤草,即中医讲的脱力草。 再参考八味回阳饮,这就是一个典型的伏邪温病。(可见牛蒡子、白术、麻黄、仙鹤草,都能增加肌力,针对的是肌无力的药)
其实很多内脏疾病,都是这么个转归过程,但是大部分人不能够认识它,不能够认识这些疾病,他就仅仅治疗太阳病。
实际上对于自身免疫病,这种伏邪温病,它的特点是什么? 都有皮疹、骨关节肌肉病变和内脏损害三大表现。
所以,在它刚开始的时候,仅仅起的小疙瘩,就是自身免疫病所起的皮疹,这个时候伏邪已经外出了,但是,由于不能早期认识它,所以仅给吃了一点抗过敏的药,没有当伏邪温病去治疗。其实,中医对这些疾病,有它自己的一套理论。
我们讲太阳病,讲越婢加术汤,讲太阳类证。反复给大家强调的:什么叫太阳本症,太阳兼症和太阳类症。大家一定要把这个搞清楚,你搞不清楚,就会成天在那里误诊误治。
所以说治疗这个病所有效的药物:脾主肌肉。麻黄,麻黄碱有兴奋神经的作用,从而能够增强肌力,对于这个病,可以根据不同的病程,考虑不同用量,加减施治;牛蒡子能够截断伏邪转出少阳,化为温病,温热咽喉肿痛的。牛蒡子不光缓解他的咽肿痛,而且有增强肌力的作用。第四个是马钱子,马钱子能够增加运动神经兴奋性,增强肌力,治疗重症肌无力。第五个是少阳病用黄芩、郁金等等,所有治疗免疫病的药物,都可以考虑去用它,因为它们能够抑制少阳经的自身免疫应答。这些办法其实都是切实有效的。
大家注意看!西医治疗这个病常用的新斯的明,大家知道新斯的明是一个抗胆碱的药物,就是我们说的调节这个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的兴奋性。兴奋交感神经用儿茶芳胺,副交感神经是乙酰胆硷,西医用抗胆碱的药物来抑制副交感神经它的神经递质。中医可以用麻黄碱性奋交感神经。大家都知道,交感神经性奋时,你会激动,要去和人家打架。比如说别人把你东西抢了,人要去打人你就会很紧张,肌肉紧张,肌肉收缩。这就是一个典型的交感神经兴奋,交感神经兴奋的人常用拳头来说话。所以,刺激交流感神经兴奋常用麻黄碱。西医用二甲双胍抑制副交感神经,其实是与麻黄碱机理是相同的。很多治疗方法中西医其实都是相通的。
西医还用到泼尼松,因为它是一个自身免疫疾病,要进行抗炎。针对自身免疫疾病,中医的办法就太多了,如用大剂量的甘草等等,我都给你说了,这个越婢汤该怎么变化,用了大剂量的甘草等等。西医还会用一些营养神经的药物,比如维生素等等。这些在中医看来都很简单,都是非常简单的一些问题,中医用一点淡竹叶,就是把竹叶石膏汤给合并进去了,竹叶也能补充维生素,办法还有很多,西医那些办法中医都在用。
其实,你们只要把这个病给搞懂了,搞懂了它的机理,你理解起来就会很简单。你搞懂了它的机理,你看起病来也会非常简单的。在西医看来很难治的疾病,你把机理给他搞懂了,其实中西医是相通的,没那么复杂。
所以,我给大家说,我开方,开了很多的中药,其实是因为我真真地明白它们治疗疾病的机理。比如来个重症肌无力,我开越婢加术汤,先有寒加附子,一个处方下去会很有效。我能够从中医上给你讲得很清楚,这个中医为什么用越婢加术汤,我还能用西医上也给你讲得很清楚,为什么中医会用越婢加术汤。
现在我们中医实验里,我们现在还需要从基因上说得很清楚,它为什么用越婢加术汤。当然,因为我研究肿瘤,非肿瘤的疾病我不研究,没有进行清楚地去研究,所以,从实验上我说不清楚,为什么越婢加术汤可以治疗重症肌无力。其实,在我们肿瘤范围内,有些疾病我已经说得清楚,中医,或者部分能说得清楚为什么会开这个方子。我们既要从中医上说清楚,越婢加术汤为什么治这个重症肌无力的疾病,那就全看你的中医的根基有多深,《金匮要略》方剂还有啥深奥难理解的呢。
然后你从西医的基础上,为什么它要用越婢加术汤,还加了淡竹叶这些药,那个也很好说,你搞清楚这个病发病的机理,你中西医贯通就很好去解说。当然,如果你研究重症肌无力,你还要从基因上,细胞蛋白水平上,从分子水平上,你也能说清楚中医为什么开越婢加术汤,那你的中医就学活了,这样子,你就是一个高明的中医师。
总结一下,通过这个疾病我们看到的是:
第一、寒温一统。中医讲的伤寒和温病一统,告诉你先有寒加附子,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大家看到没有,这是讲寒温一统,它的附子配石膏就是从这里来。(附子 石膏,寒温一统)
第二、内外一统,《金匮》跟《温病》,《金匮》跟《伤寒》是一统的,因为越婢加术汤是先有寒加附子,那就是麻黄附子甘草汤的免疫调节作用,都已经讲得很清楚,反反复复地讲,麻黄附子甘草汤它有免疫调节作用。麻黄碱他是一个免疫抑制剂。甘草是拟皮质激素样作用,附子是一个内源性的皮质激素诱导剂,己讲得很清楚。《伤寒》的麻黄附子甘草汤与《金匮》的越婢加术汤,就是我们讲到另外一套:寒温一统,内外一统。
第三、古今一统 ,其实你再结合上面,我给大家讲的其它的药物,牛蒡子,仙鹤草等等,就是古今一统,此为第三。在这个基础上,它在急性发作期咽喉肿痛,需加牛蒡子,然后慢性期的加仙鹤草,温病致神经对肌肉不能够得到支配,这就是一个自身免疫性的炎症, 这不是平时我们所理解的炎症,不详细讲它,因为这是涉及到西医的范畴,可能纯中医理解起来比较困难。但是,大家都知道,鸡血藤治麻木,手脚麻木,加点进去,这些都没有关系,抑制免疫应答等等,有好多办法,大家去思考。这就是古方和后世的药,实现古今一统。牛蒡子配这个仙鹤草治虚劳,劳病,张锡纯用的特别多,去看张锡纯的《医学衷中参西录》,牛蒡子老百姓都叫大力子,这个我们就叫做古今一统。
第四、中西一通。我还用中西汇通的方法,给大家讲了为什么用这个方。
所以我们讲寒温一统,即伤寒和温病一统,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内外一统,《金匮》和《伤寒》一统,这个加附子就是麻黄附子甘草汤,那个就是越婢加术汤,一个《金匮》一个《伤寒》;我们讲古今一统,加牛蒡子、仙鹤草;我们讲中西一统,麻黄硷、新斯的明与麻黄甘草的关系,因为我们给大家讲得已经很清楚,我们不是只在喊口号,因为我们实实在在是做到了这四个一统。
不是在喊口号,关于马钱子增强肌力的这个作用其实也来自《医学衷中参西录》,它剌激运动神经来增强肌力,这个同时治疗消化不良,胃瘫。这些都是从《医学衷中参西录》学来的,我们叫古今一统,是实实在在的古今一统。
其实,营养神经还有一个药就是鸡血藤,鸡血藤也是个免疫抑制剂,能够治疗自身免疫病,鸡血藤的营养神经,中医还治疗麻木。
大家知道治疗手足麻木一个经典的方叫桂枝黄芪五物汤,就经常加鸡血藤。鸡血藤除了能促进骨髓的造血功能,它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功能,就是抑制神经的炎症,营养神经(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当然了这些办法大家都可以去考虑。其实,它不是一个简单的神经炎症,它是因为发生了自身免疫疾病,针对它产生抗体,然后导致这个肌无力。致肌肉不能够得到支配,他是一个自身免疫性的炎症。
不是我们所理解的炎症,不详细讲它,因为这是涉及到西医的范畴,可能纯中医理解起来比较困难。但是大家都知道,这个炎症致使肌肉不能够得到支配,它是一个自身免疫性的炎症。
鸡血藤治麻木,手脚麻木,加点进去,这些都没有关系,抑制免疫应答等等有好多办法了,你去思考。
它这个萎症有寒温两端,由于我从讲重症肌无力,从这个出发的时候,它就往往表现了一个温病,表现为一个热症,因热成萎。
其实它也不是完全的热症,因为它“冬伤于寒,春必病温”,所以现有寒加附子,它这个急性期过了以后,很多人又表现为阳虚(寒症)的比较多,而在急性期的时候它又表现了一个温病,即是伏邪温病。
还有,有寒也可以导致萎症,你看那个肺不张,肺萎。你看那个有胸水的人,胸水就可以压迫到肺脏,胸水消了以后,肺有的能够大部分都能扩张,这个时候用的什么呢?温肺化饮的处方甘草干姜汤,苓桂术甘汤,就能够促进他肺的扩张。
象这种重症肌无力,后期治疗效果也不好,所以越早越好,就是当它急性发作的时候,这种急性期就是伏邪温病,中医的治疗效果其实是比较明显的,你依照自身免疫应答,使它的这个症状就能够快速缓解,其实到后期慢性损伤以后,治疗效果反而就慢了,就不是那么快速和便捷。伏邪温病的特点就是他发作的时候见效最快,当然这有方法。
说来说去,大家看到没有伏邪这个病非常广泛。跟我们很多内科疾病都有关,不是我们平时所讲的单纯的传染病。伏邪温病,伏邪不单于温病。它的这个范围很广泛,很多疾病,都可以从伏邪的理论上去找它的原因和治疗方法,如慢性支气管炎,自身免疫病,恶性肿瘤等等,西医都有一套系统的理论和方法,但是,在我们中医上,没有经过整理,它所整理出来的,就是温病,是温病、新感与伏邪。它经过整理,实际上,伏邪的理论他更广泛,没有经过完整的整理。
因为我没有时间,我是学了很多东西,但是,没时间经过整理,我都没有整理。其实,中医的理论需要突破和整理,如果能够给我充分的时间,我想把这些课讲完以后,把中医很多理论都梳理给大家,但是,我不知道什么时候我才能够把我学的东西完全还给社会。
那我就给大家讲讲,“冬伤于寒,春必病温”与“冬不藏精,春必病温”,这个有很多原因,我只举两个原因让大家去理解。
冬伤于寒,春必病温,有寒加附子,这个附子,我们讲麻黄附子细辛汤,它是个抗过敏的处方。
就是当肾阳虚的时候,因内源性的皮质激素不足,导致免疫漂移,其结果是脾的体液免疫被活化,细胞免疫显得不足。细胞免疫不足,它就会反复发生病毒感染;脾的体液免疫活化,导致它发生过敏。所以能用麻黄附子甘草汤治疗过敏性疾病。这种在冬天的时候,冬伤于寒就是麻黄附子甘草汤证,它是由于阳虚,导致内源性肾上腺素皮质功能不足,发生了过敏反应,它的脾的体液免疫是产生了大量的抗体的,到了春天,就容易发生多种过敏反应,比如说春天鲜花开了,花粉症,这些都是在春天。发芽了的时候,树也发芽了,花也准备开了,它就发生剧烈的过敏性的疾病, 包括自身免疫疾病,外源性的叫过敏反应,内源性的叫自身免疫疾病。它都可以表现为“冬伤于寒,春必病温”。
“冬不藏精,春必病温”又是怎么回事呢?也是因为内源性的皮质激素水平低了,导致它发生慢性炎症。因为激素是抑制免疫应答的,由于内源性皮质激素水平低,发生慢性延迁性炎症,比如说我们的慢性支气管炎。有慢性迁延性的炎证的时候,一旦有一点外部的感染,就发作。因它本身是个内源性皮质激素水平不足,导致了一个慢性迁延性的炎症,一旦有外邪或者感染就会导致它的提前发作,比如说慢支炎,一但发生上呼吸道感染,很快就导致了支气管炎发作,急性发作。这是从中医上来讲,这个“冬伤于寒,春必病温”与“冬不藏精,春必病温”。
从西医上来讲,我们都可以得到很好的解释,我就给大家解释:一个肾阳虚的人,他内源性激素不足,就容易发生过敏反应,到了春天,一但鲜花盛开,花粉症,他就发生过敏,支气管哮喘等等。当然还可以从更深层次的解释,所以我现在就给大家解释到这么一个水平,大家还可以去深入理解。
视频3:
肩周炎
指迷茯苓丸的组成: 茯苓 生姜半夏枳壳风化硝
阳明腑证的内、外证表现及代表方。
指迷茯苓丸治疗凝肩、五十肩也就是肩周炎。指迷茯苓丸是阳明病、阳明腑证的处方。处方有半夏、茯苓、生姜。阳明腑证有大承气、小承气、调胃承气汤,还有阳明中风、中寒。阳明腑证的外症其身必重。
指迷茯苓丸治疗肩痛、肩背疼痛,或者说凝肩、五十肩也就是肩周炎。茯苓、生姜、半夏加枳壳、风化硝。
指迷茯苓丸它本身是一个什么样的处方?处方有半夏、茯苓、生姜,再加枳壳、风化硝这是一个阳明腑实病,阳明病。半夏茯苓生姜,这是一个阳明胃的处方,即小半夏加茯苓汤;枳壳、风化消,就是一个阳明大肠的处方。也就是说,指迷茯苓丸它是一个阳明病,阳明腑证的处方。
我们说阳明腑证,有大承气汤、小承气汤、调味承气汤,腑实证,还有阳明中风、中寒。阳明腑证的外症是什么?阳明腑证的外症:阳明病脉迟,虽汗出不恶寒者,其身必重。
阳明病,脉迟,虽汗出,不恶寒者,其身必重,短气腹满而喘,有潮热,有潮热者,此外欲解,可攻里也。汗出者,此大便已硬也。手足澉然汗出者、大承气汤主之、(208)
他的外症是什么?其身必重。身重体现在哪里?比如肩周炎,肩周炎的特点就是什么?他胳膊不能往上举。它是一个什么?它是一个阳明经的外证。哪条经从那里走呢?手阳明大肠经。这体现了手阳明大肠经的特点。那么它治疗方法是什么呢?小半夏加茯苓汤,合上枳壳、风化硝,这就是指迷茯苓丸。
我们说六经皆有内、外,你认识到六经外症的特点,就会有一些特殊的方法来治疗这些疾病。因为指迷茯苓丸的结构,你看它用半夏、茯苓、生姜,再加枳壳、风化硝,一看根本不是治这个风湿疼痛的药。很多人会把这个病当成这个疏风、渗湿等等,用独活、羌活,防风、桂枝这类似的药物,很多是用这个办法来治的,还有活血等等。因为他经常治疗风湿类疾病,但是实际上这个凝肩、五十肩也就是肩周炎,见效最快的就是这指迷茯苓丸。为什么?因为凝肩它是阳明病的外证,六经皆有内、外证。
4、风湿免疫病
视频1:
湿家身烦疼,可与麻黄加术汤发其汗为宜,慎不可以火攻之(220)
麻黄加术汤方:
麻黄三两去节,桂枝二两去皮,甘草二两炙,杏仁七十个去皮尖 ,白术四两
病者一身尽疼,发热,日晡所剧者,名风湿。此病伤于汗出当风,或久伤取冷所致也。可与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221)
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方
麻黄半两去节,汤泡甘草一两炙 ,薏苡仁半两,杏仁十个去皮尖炒
风湿,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防己黄芪汤主之。(222)
防已黄芪汤方:
防己一两 甘草半两炒白术七钱半黄芪一两一分去芦
风湿,分了表虚和表实。表实有两个方,一个是麻黄加术汤一个是麻杏薏甘汤。
湿家身烦疼,可与麻黄加术汤发其汗为宜,慎不可以火攻之,麻黄加术汤是一个发表行水的处方,用麻黄汤加白术,一身烦痛,而脾主肌肉,白术既健脾燥湿,又主肌肉。一身肌肉酸痛可以健脾,用白术健脾除湿。
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病者一身尽疼,发热,日晡所剧者,名风湿。此病伤于汗出当风,或久伤取冷所致也。可与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它跟麻黄加术汤的区别在于:它有发热,而且日晡所剧,也就是我们的阳明发热,所以他去掉桂枝,它用薏苡仁, 薏苡仁能够除阳明的湿。
温病多用之,你比如说三仁汤,薏苡竹叶汤。这两个处方的特点是什么?麻黄加术汤是因为带有太阴寒湿,所以在麻黄汤的基础上加了白术,一身尽痛。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因为伴有阳明湿热,所以去桂枝加薏苡仁,麻黄加术汤是加白术除太阴寒湿,麻杏薏甘汤是加薏苡仁除阳明湿热。所以,温病湿热最喜欢用薏苡仁,大家看温病选药特点,温病就不喜欢用白术,都夹湿,温病就喜欢用薏仁。温病伤寒,其实你仔细去研究它,它是有出处的。
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麻黄,杏仁,薏仁,甘草,它把麻黄去了,加蒄仁,就是三仁汤。三仁汤用蔻仁,不用砂仁,砂仁和蔻仁都能够燥湿,但是蔻仁解表,砂仁温肾,两个不一样,一个走表,一个走里,所以考虑到温病的特点,湿热病,既要除湿,还要解表,所以用蔻仁,不用砂仁,考虑到温病、湿热病的这个特点,去麻黄用蔻仁就是这个原因。而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重用薏苡仁可以治疗EB病毒感染的多种疾病。这种EB病毒感染,他都苔腻身痛,往往表现为一身疼痛,舌苔厚腻。主要是在鼻部感染,很多人认不了这个病。感染之后,导致颈部淋巴结肿大。多年以后一部分人发生鼻咽癌、淋巴瘤、淋巴细胞白血病和少量的胃癌。也可以由这个EB病毒导致。大部分人识别这个EB病毒的感染有困难,他们通常把它当成单纯感冒,夹湿性的感冒,比如说用散的来缓解他的症状,实际上针对EB病毒感染可以用三仁汤或者麻杏薏甘汤,关键是要大剂量的薏苡仁,薏苡仁就是专药,针对 EB病毒的特殊药物,大剂量的薏苡仁,大到几百克去治疗它,几十克乃至几百克,这个是我们有独特传承的。
后续的处方就是“肥儿散”。如果治疗不恰当,后续的处方就“肥儿散”。
我们说风水,表实证。风湿这个病,如果是表实症,用麻黄加术汤或者麻杏薏甘汤,代表方是麻黄加术汤。如果兼有阳明湿热,去桂枝加薏苡仁。
表虚症:风湿,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防己黄芪汤主之。
风湿,无汗用麻黄加术汤,使之微发汗,不可如水淋漓。如果使汗淋漓,就会导致湿不去,所以要微发汗。如果表现为汗出恶风,就不是麻黄加术汤,是防己黄芪汤。用防己、甘草、白术、黄芪。
麻黄加术汤和防己黄芪汤都用白术,不过说麻黄加术汤是用麻黄、桂枝、杏仁、甘草,而防己黄芪汤是用防己、黄芪、甘草。治的是太阴脾虚,太阴脾虚的风湿,用防己黄芪汤,防己黄芪汤它就是我们后世的玉屏风散,就是从这里变化而来。一个是因为反复外感,用防风。因为防风还有增强免疫的作用,所以叫做防风,防止反复发生外感。防己是什么?防己有除湿止痛的作用,是自己身上的身重,或肿或痛,所以叫防己,就是加了辨证的一个处方,外感与寒湿的问题。温病发展了很多,一个用防风,一个用防己。这个就是防己黄芪汤和玉屏风散的差别。
甘草,甘草具有拟皮质激素样作用。同时具有一定的免疫调节作用,可以抑制异常的免疫应答。所以玉屏风散是为了增强免疫力,不用甘草,就成了防风、白术、黄芪,这是区别。
防己黄芪汤它就是防己、黄芪、白术、甘草、姜枣组成,右剉麻豆大,每抄五钱匕,生姜四片,大枣一枚,水盏半,煎八分,去滓,温服,良久再服。喘者,加麻黄半两;胃中不和者加芍药三分;气上冲者,加桂枝三分;下有陈寒者加细辛三分。服后当如虫行皮中,从腰下如冰,后坐被上,又以一被绕腰以下,温令微汗,瘥。
就是说虫行皮中是逐水气。腰下如冰,就坐在被上,用被缠着腰,就是为了局部保温,让它微汗出;喘者,加麻黄半两;胃中不和加芍药;气上冲加桂枝;下有陈寒者加细辛。麻黄在这里主要是平喘,但是它发表的作用,单用麻黄并不强,因为只有麻黄配桂枝,能够显著增强它的发表作用。这里是以平喘为主。好比麻杏石甘汤,就没有桂枝,用石膏一个道理。胃中不和加芍药,这是传统的《伤寒论》的用法。气上冲加桂枝,平冲,下有陈寒者加细辛,都是《伤寒论》中的传统配伍。
这个处方是用用黄芪、白术、甘草配防己。黄芪、白术、甘草三味,大补中气,后世的补中益气汤的补中气用药就源自这里。黄芪建中汤,是复形质的处方;黄芪、白术、甘草补中益气汤,它是调气化的处方。
这个防己黄芪汤,它是培土治水的主方,喘者,加麻黄半两发表行水,上冲加桂枝3分,下寒加细辛3分,都是通过温少阴心肾,来温阳化饮。桂枝温心,细辛温肾,胃中不和者加芍药三分,舒肝用木来克土。为什么一定要加芍药不加其它药? 这来自于真武汤的芍药用法,芍药可以利尿,你不是有水肿吗?真武汤就是这个意思。如果说真武汤在肾,它用附子,用茯苓这些药;而这个是在表,所以,它用防己在表的这些药。一个用防己,一个用茯苓,这是一表一里,一个在肾,一个在脾。在肾就用附子,在脾用黄芪来补气。
为什么要用芍药能利尿呢?三焦为液道,内伤、五脏同调,说来说去说了个啥呀? 这是五行立极。喘者加麻黄,宣肺;上冲加桂枝,温心;下寒加细辛温肾;胃中不和加芍药平肝。本来就有白术,这个处方本身就是个健脾的方,以土立极。脾立在中间。心肝肺肾在四边,这就是它的加减,这就是《金匮》的五行立极。脾虚的人,白术立在中间,风湿在表防己、黄芪,黄芪跟人参的区别就是走表,人参走里。疡科用它,疮疡用它,都是利用黄芪走表的作用。你不风湿在表嘛,白术在中间,黄芪加防己,防己治风湿,黄芪走表,中间白术健脾,这就是白术居中,防己治风湿,黄芪走表,这是主方,姜枣草这个健脾的处方,大家都知道很正常,桂枝汤就这个意思。
《脾胃论》有清暑益气汤,用黄芪、人参、苍术、白术、炙甘草、升麻、泽泻、神曲、青皮、陈皮、麦冬、五味子、当归、黄柏、葛根。治暑湿困于脾。
清暑益气汤是啥方啊?它就是防己黄芪汤,把防己去了加神曲、青皮、陈皮、苍术这些药。热加黄柏、葛根;加参麦散,防止伤阴。黄芪、白术、甘草、健脾都是大路,风湿在表你用防己,暑湿在里加什么神曲、青皮、陈皮、苍术,处理里面的湿就完了。 湿夹热,合上黄柏、葛根;怕伤阴合上参脉散。这都是个加减化裁出来的。
风水,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防已黄芪汤主之,腹痛者加芍药。
风水与风湿,病机相仿,所以可以同治。不管是风湿在表,还是风水在表,脉浮、汗出、恶风,都可以用防已黄芪汤。这叫异病同治。
《外台》防已黄芪汤治风水,脉浮为在表,其人或头汗出,表无它病,病者但下重,从腰以上为和,腰以下当肿及阴,难以屈伸。方见风湿中。(1435F)
最常见哪个病?肝腹水,就是肝功能衰竭的肝腹水,表现为腰以下当肿及阴,难以屈伸。其实,不光是肝腹水,但凡严重低蛋白血症导致的腹水就表现为腰以下当肿及阴,难以屈伸,重用白术,或者再加黄芪,白术是一个专门升高白蛋白的药,是提高白蛋白的特异性的药物。低蛋白血症的特点就表现为乏力,因脾主肌肉,脾气虚表现为乏力,专药是白术,在此基础上,你可以再加黄芪,就是白术 黄芪的配伍。
防己是一个降低门脉压的药。严重的低蛋白血症的水肿,血管内的水,因为低蛋白从血液里跑出来,日久血容量会不足,使人体肿得一塌糊涂。因它的血容量不够,表现为脉芤少津。他的脉是芤的,他舌头是少津的。血管里头水没有,因为低蛋白血症,水都跑到组织中去了,变成水肿去了,血管里就缺水。补脾可以生津,别看他阴血不足,津液不足,补脾可以生津。
补脾能生津吗?
吐利恶寒、脉微而复利、利止亡血也,四逆加人参汤主之(385)
甘草三两炙、附子一枚生去皮破八片、干姜一两半、人参一两
这描述的是一个严重的拉利、腹泻,脱水,亡津、亡血的病人,表现为恶寒,脉微。脱水了,血容量不够,会脉微恶寒,用四逆汤;因为脉微血容量不够,严重的脱水加人参,这是补气生血,又一法。补气可以生津,补气可以生血。精(津)血又同源,大家去领会。
这个从防己黄芪汤𣶹化出来,就是我们从方药中的经典方:苍牛防己汤(苍、白术各30克、川、怀牛膝各30克,汉防己30克,大腹皮30克)。治肝硬化,他就来自于《伤寒杂病论》。
我们后世很多大学者的什么绝学,很多人的这个经验方,经典方,其实都来自于《伤寒杂病论》的。
几个小的知识点:今天我们用一个柴胡桂枝汤治疗手脚冰凉。用柴胡桂枝汤,因为一般来讲手脚冰凉应该在少阴,但是,见肝之病,知肝传脾。阳明与太阴病的处方,是柴胡桂枝汤。为什么手脚冰凉又可以用它了?因为柴胡桂枝汤里面有桂枝,桂枝就可以温少阴心,就可以治疗手脚冰凉。因为少阴心阳不足可以导致手脚冰凉。少阴心阳不足,导致周围血管血供少,出现手脚冰凉。当归四逆汤也是这个道理。当然,它的配伍带厥阴去了。所以该方有桂枝强心温经,就可以治什么手脚冰凉。
还有一个病人。我们给他喝了失笑散,含有蒲黄与乌灵脂,学生不能理解。我说因为这个病人有腹水,它是一个肿瘤病人。我给他吃了以后,肿瘤消失了五点几公分,消失了很多。但是,他一出院,就又有了腹水,他过去就有腹水,这个腹水好像有5cm深,我们用了蒲黄散,这是什么道理,这个病人有淤血,血不凝而为水,淤血导致的腹水,而且他的这种腹水很多是血性的。蒲黄就是一个活血利水的药,走血分;加了五灵脂,五灵脂是寒号鸟的大便。处方来自《内经》13方的鸡屎汤,鸡屎我们现在已经不大用了,我们选用乌灵脂,五灵脂有化浊的作用,五灵脂能够除脏,有化浊的作用,如果在气分,我们可以用蚕砂,蚕砂是蚕的屎。含有这些药的处方,你比如说,这个宣清降浊汤,这个来自于《温病条辨》下篇,宣清降浊汤治疗大便秘结,舌苔厚腻,湿热形成,用蚕砂化浊,这些办法他都来自于我们的《伤寒论》和《内经》。《伤寒论》和《内经》中都可以找到出处。关键是你要理本一贯,你要把《内经》、《伤寒》与后世,诸家打通,理本一贯,这些都不称为道,你自己就清楚了。
视频二
三、风湿免疫病
脉短:黄芪,补肺气,补中益气汤。
关脉:人参。补脾气。
尺脉:山药。补肾气。
黄芪跟人参的区别: 伤口烂了不长肉用人参,伤口烂了不长皮用黄芪。
这个寸脉短,用黄芪,就是补中益气汤,它补肺气;而这个关脉,用人参,补脾气;尺脉,用山药,山药是补肾气。这个人参滋补脾气,黄芪滋补肺气。黄芪跟人参是有区别的:伤口烂了,不长肉,用人参;不长皮,才是用黄芪。肉长不起来的,烂到里头去了,用人参;这块创面不好愈合的,用黄芪最快。你要改善人的基础代谢,气虚的人,用人参补脾,才能够改善基础代谢。你要治疗那些容易感冒的,造成这些免疫病的,生病或者是反反复的感冒的,用玉屏风散,这两个药的运用是有区别的,可以把它们给区别开来。如果一个药,你只知道气虚,那是有问题的。不长皮和不长肉,它是不一样的。
我们还讲过疼痛,讲过免疫病,我们说一个人的疼痛部位有皮、肉、筋、脉、骨部位之不同。我讲什么?讲还有一个就是脏。就是这个免疫病对人体的损伤,引起疼痛,分到皮、肉、筋、脉、骨、脏,它会损害到五脏的。
疼痛(自身免疫病)鉴别:皮、肉、筋、脉、骨、脏。
肉:《金贵要略》:如虫行皮中。术附并走皮中,逐皮中之水气而不得除也,附子白术。
筋:屈伸不利。白芍、伸筋草。
脉:三型变态反应,血管炎。牡丹皮、鸡血藤。
骨:肾。
脏:肝损伤、肾损伤、免疫病。
最常见导致肝损伤、肾损伤,和免疫病。更多表现为皮损或者疼痛,但是我们一般的人疼痛,它分不开,其实仔细去体会,它疼痛是不一样的。皮肉大家记不记得记得吗?如虫行皮中,术附并走皮中,逐水气。病者之水气而不得除也,如果是在肉的可以用白术这些药,还有在筋的,屈伸不利,用白芍、伸筋草。 在脉的,是三型变态反应,血管炎,用牡丹皮、鸡血藤等用来通脉的,用凉血的这些药物去治疗; 在骨的,是骨损伤的要从肾上去治。
所以这个免疫病表现在皮、肉、经、脉、骨和脏,它的处理办法是不一样的。如果我们单纯就去问你疼不疼,疼就给你治疼,那个是要出问题的。
所以,大家看这张图呢,这张图又给你传递了一个一个基本的思想,我们没把穴位给大家定出来,那个是“奇经八脉”的时候讲的。这一次课再给大家讲,大家把这张图给记下来,记下来以后呢,你摸到一个人脉,你就可以去找药,你把药找出来,你就可以把它汤开出来了。你知道《金匮》怎么写防己地黄汤的吗?
《金贵要略》中风历节病-防己地黄汤
治病如狂状妄行,独语不休,无寒热,其脉浮。精神病、躁狂抑郁症、失眠。
寸脉浮、尺脉弱:桂枝配附子-防己地黄汤。寸脉芤、关脉大:芍药配阿胶-黄连阿胶汤。
以脉定药,以药定方。
抓独法
《金贵要略》中风、历节病-防己地黄汤。治病如狂状妄行,独语不休,无寒热,其脉浮。治疗的是精神病、躁狂抑郁症、失眠。其寸脉浮、尺脉弱,用桂枝配附子,就是防己地黄汤;寸脉芤、关脉大,用芍药配阿胶,就是黄连阿胶汤。这是以脉定药,以药定方,抓独法。
理中丸证:寸脉浮缓-加桂枝。桂枝人参汤(理中汤加桂枝)。平脉法-寸脉。
抓独法-手心汗出,加桂枝。汗为心之液。
针灸:劳宫穴-虚劳。
他在讲什么呢?他把防已地黄汤归到中风里头,在《金匮要略》的下篇。归到中风里头,为什么要归到中风里头呢?他的条文中讲,这治精神病,多行狂语,可以表现为精神分裂症,也可以表现为躁狂,抑郁症,还可以表现为失眠,他为什么归在中风呢?他讲寸脉浮、尺脉弱,桂枝配附子,又是精神病,就是防己地黄汤。寸脉芤,关脉大,用芍药配阿胶,就是黄连阿胶汤。你消化了它之后,就可以以脉定药,以药定方,你再配合抓独法,就使得你的看病非常的简单。比如说是一个理中丸证,你摸到它寸脉浮缓,加桂枝,那就是一个桂枝加人参汤,也就是理中丸加桂枝,方出来了,平脉法,你就摸他的脉;抓独法,你摸他的手心汗出,就加桂枝。因为汗为心之液,道理是通的。中医上讲,汗为心之液;针灸上讲,劳宫穴,虚痨。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s://zydq.1006ss.com/?p=41991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