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期—-
日本著名汉方学家大塚敬节先生在其所著《金匮要略研究》一书中说:“再次重申,王不留行散诚乃金疮之神方也。”(资料来源:【日】大塚敬节著,【日】山田光胤校订,王宁元、孙文墅译,《金匮要略研究》,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8年9月第1版第291页)
大塚敬节先生还在书中附了两个医案以资佐证:
——一老人,平素受伤后伤口容易发炎肿痛,感到很麻烦。一日受到较大的刀刃伤,遂立即服用王不留行散,并撒敷于伤口上。二三日后即痊愈,这次免于伤口化脓,很庆幸(资料来源:同上)
——一女子,缝纫机针折断没于手指中,因针入肉中,周围的人也拔不出来,很无奈。忽然想起王不留行散,便散敷于伤口处,缠上绷带,同时内服一次1.0g。创口处疼痛很快消失,扎入肉中的断针亦于第二天露头于皮外,很容易便拔出,即愈(资料来源:同上)
王不留行散治疗刀伤等金属创伤为什么这么厉害?我们先来看看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的这个方子:
——王不留行散方:王不留行十分,蒴藋细叶十分,桑白皮十分,甘草十八分,川椒三分,黄芩二分,干姜二分,芍药二分,厚朴二分。右九味,桑根皮以上三味,烧灰存性,勿令灰过;各别杵筛,合治之,为散,服方寸匕。小疮即粉之,大疮但服之,产后亦可服。如风寒,桑东根勿取之。前三物皆阴干百日
王不留行散治刀伤等金疮,厉害在原理,厉害在专药!
——治刀伤等金疮的原理:①活血、止血、止痛、拔刺、清热、祛风;②肺主皮毛,要从肺入手治;③用药部位在西南方。
方中,王不留行活血、止血、止痛、拔刺,为君药。蒴藋(也就是接骨木)祛风除湿、活血散瘀,桑白皮祛肺中痰、利肺中水、肃降肺气(肺气清肃,肃降有序,伤口自不发炎),共为臣药。甘草、白芍组合止痛,厚朴理气祛滞使西南方气机通畅,黄芩清热、解毒、止血,共为佐药。
川椒、干姜干什么的?刀伤等金属伤之后,伤口往往发炎,发炎成脓之后,拔脓而出,身体才会恢复。而发炎往往需要调集全身之能量,川椒、干姜温肾暖脾,就是用来补充这个能量,促使刀口处快速成脓,并拔脓痊愈。因此,川椒、干姜十分重要,它俩和甘草、芍药、厚朴、黄芩一起,亦为佐药。
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
——治刀伤等金疮的专药:王不留行、接骨木、桑白皮之作用病位均在西南方,西南方之刀伤非它们解决不可。因此,王不留行、接骨木、桑白皮具有专药的意义。把他们换作羌活、白芷、臭牡丹等似乎也可以,估计效果会差一些,因为它们作用的病位不特西南方。
最后,说几句闲话。
仲景师《伤寒论》《金匮要略》千锤百炼,处处智慧,处处闪光,这是因为它们有明确的原理作支撑,原理通则一通百通。
尽管《伤寒论》《金匮要略》采用的是“描述的态度与方法,描述,再描述,体悟证象”,但我们应当体悟的是早已存在于字里行间的原理,而不是什么玄乎乎的“原象”。
翻译大塚敬节先生《金匮要略研究》的王宁元博士在其译著之后说:张仲景《伤寒论》“其所见体悟,不是概念、判断、推理所得出的结论,而是进入原象,在象的流动与转化中整体贯通的原发创生之境域。如此方得本真本然,方得源头活水……所以,整体《伤寒论》表达的内涵,不可能用概念方式加以定义、诠释,不可能用逻辑思维进行推导、分析,却需要象思维的动态整体观来体悟。”
翻译大塚敬节先生《金匮要略研究》的王宁元博士在其译著之后说:张仲景《伤寒论》“其所见体悟,不是概念、判断、推理所得出的结论,而是进入原象,在象的流动与转化中整体贯通的原发创生之境域。如此方得本真本然,方得源头活水……所以,整体《伤寒论》表达的内涵,不可能用概念方式加以定义、诠释,不可能用逻辑思维进行推导、分析,却需要象思维的动态整体观来体悟。”(资料来源:同上,第402页)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s://zydq.1006ss.com/?p=41688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