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大夫《金匮要略》第二十五讲(乌头汤、矾石汤、三黄汤)各位朋友,现在,我们开始学习《金匮要略》。
昨天,学习了治疗历节风的主方,桂枝芍药知母汤,这实际就是一个扶正气又去湿气的一个方子,后面又提到历节病多与平时饮食习惯有关糸,可能有偏爱吃酸性和咸味的食物有关。桂枝芍药知母汤是一个治疗太阳病的方子,太阳病就是人体寒热与水循环发生障碍的一类疾病,所以要按太阳证的方法来治。
《金匮要略》第五篇第10条,病历节不可屈伸,疼痛,乌头汤主之。这个历节病,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治疗的话,严重的时候病人会腿脚不能动,肿痛,这时可以用乌头汤来治。乌头汤,治脚气疼痛,不可屈伸。乌头汤方,麻黄,芍药,黄芪各三两,甘草三两(炙),川乌五枚(呚咀,以蜜二升,煎取一升,即出乌头)。这个方子,制法比较特别,乌头有大毒,要先用蜂蜜来制一下,然后把乌头拿出来,不要了,用这个蜂蜜。其它的四味药煎好后把药滓拿掉,再与这个蜂蜜放一块煎。这个方子治疗历节病疼痛不可屈伸,川乌在这里起止痛的作用,它是热性很强的药,能够驱除寒湿,温通经脉而止痛。麻黄和黄芪也是温热的,能够去寒,并且这两味药能够利尿去湿。芍药和甘草,这个是芍药甘草汤,又叫去杖汤,专门治疗腿脚屈伸不利的,它能够通行人体下半身血脉。麻黄,黄芪,升举阳气又利湿气,川乌去风止痛,芍药甘草行血脉。矾石汤:治脚气冲心。矾石二两,用米汤水煎上三五沸,用来泡脚。如果历节风的病人,他的脚已经很肿大了,又出现了心悸,气短,呕吐的证状,怎么办呢?这时病人已经不能喝药了,喝了就会吐出来,太严重了,这时可以用白矾煮水来泡脚。这个矾石是涩性的,能够燥湿降浊,清热解毒,中医临床上常用于化痰,止泻痢,止痒,杀虫,止衄血吐血,大便下血,妇女崩漏,用途很广泛。对于不能口服中药的病人,外用药物同样是一种治疗方法。我们人体的皮肤不仅有强大的呼吸动能,吸收功能也是很强的。白矾可以去湿,能让肿胀的脚退肿,同时它被吸收进入人体,能够消痰,有利于体内气机的升降,所以对心悸,气短也会有效。因为这些证状与痰湿有关系。
这个历节病的治疗方法,到这里就结束了。下面有五个方子是附方,是从别处摘录过来的。
《古今录验》续命汤:治中风痱,身体不能自收持,口不能言,冒昧不知病处,或拘急不得转侧。这个续命汤,来自于《古今录验》一书中,此书现在早已失传了。治中风痱,这个痱(念肥)就是身体活动受限,不能转动了。这个方子是治疗中风证的,不是治疗历节证的。中风病人的表现就是半身不遂,口歪眼斜,说不出活来,头晕眼花,身上有时到处窜痛,有时又感觉不到痛,严重的身子根本动不了,瘫痪在床上,有的还大小便失禁,甚至发狂。
续命汤方:麻黄,桂枝,当归,人参,石膏,干姜,甘草各三两,芎穷一两五钱,杏仁四十枚。这个方子名叫续命汤,看名子就是救命的方子了,病人身体虚弱已经到了少阴这个阶段了。麻黄,桂枝,杏仁,甘草,这是麻黄汤了,升发阳气用的。人参,石膏,杏仁,大补肺胃津液,当归,芎穷,补血活血。这个方子里为什么没有用芍药呢?因为此时病情特别严重,凡重证危证,经方里是要禁用芍药的,病人津血严重不足了,身体不能动了,说明心血不足了,再用芍药的话,血液会往静脉走,心脏供血就更危险了。这个方子,病人喝药后要求是要盖上被子,防止受风受寒,等病人身上有微汗出来,病情就会好转了。本方还可用于治疗平时喜欢趴着又不能躺下的病人,也可以治疗咳喘病,还可以治疗头面肿胀的疾病。
《千金》三黄汤:治中风手足拘急,百节疼痛,烦热心乱,恶寒,经曰不欲饮食。这个方子,来源于孙思邈《千金方》中的三黄汤,因为里面有麻黄,黄芪,黄芩,所以被称为三黄汤。
三黄汤方:麻黄五分,独活四分,细辛二分,黄芪二分,黄芩三分。
这个方子里的剂量,用分来表示,这个是份,是彼此间的重量比例,不是实际重量。针对于证状,病人中风偏瘫了,手脚拘急不能控制了,身上又到处疼痛,心烦躁热心慌心乱,特别怕冷,多日不能吃饭了。
麻黄,独活,细辛,黄芪,都是温热药,可以把寒祛寒,让病人身体温暖起来。其中麻黄独活温上焦,黄芪温中焦,细辛温暖下焦。独活,细辛,都有祛风寒湿又止痛的功效,这里也用于止痛。身体温暖了,寒湿退了,血脉通行了,手脚拘急就会得到改善了。胃中温暖了,胃肠蠕动功能就会加强,病人很快就能吃饭了,为身体恢复准备条件。用了黄芩,可以清三焦郁热,心热得清,心情烦乱也就会得到改善。这个方子里,热药与凉药一块用,有的人会想不通,热药与寒药怎么能合用呢?我前面说多遍了,有的人总认为寒药不可用,这是对中药功效的误解。寒凉药只是有清热的功能,其本身并不寒凉。比如说,运行中的机器上的轴承没油了,它就会发热,你把机油加进去,轴承就不再发热了,你能说机油就是寒凉吗?中药的清热作用,是通过对人体器官功能的调节与保护而实现清热的作用,其本身并不寒凉。这个三黄汤里面,麻黄,独活,细辛,都有辛温发散的功能,所以,病人喝药后会出小汗,这样,接着喝,多出一点汗,可以把体内的废水排出来,病人身体就不会再疼痛了,同时也会有利于开胃口。*如果感到心口窝发烧,可以再加大黄二份,大黄的清热解毒能力很强。*如果有腹满的现象,可以在药里加枳实一枚,枳实有宽大肠的功能,能通行大便。*如果病人有呼吸困难,短气,可以加人参三份,人参大补元气,能增补肺胃津液。
*如果有心悸,可以加牡蛎三分,牡蛎有软坚散结,镇肝熄风,安神定惊的作用,心悸与肝功能亢进有关联。*如果病人口渴,可以加栝楼根三分,栝楼根能补肺胃津液,生津止喝。*如有寒加附子一枚。如果病人很久以前就有怕冷的现象,可以再加附子,来强肾固表温中通血脉。今天就学习到这里,再见。各位,晚安。
杨大夫《金匮要略》第二十六讲(术附汤、崔氏八味丸、越脾加术汤)朋友们,大家晚上好。现在我们继续学习《金匮要略》。
昨天,学习了续命汤,治疗中风不能转侧,口不能言语的重证,我们要学习的是它的治疗原理和方法。
中医的中风证,是很难治的,张仲景出了一个风引汤,防己地黄汤,后面这些方子是从其它书中收集来的。
《近效》术附汤:治风虚头重眩苦极,不知食味,暖肌补中益精气。
术附汤方:白术二两,附子一枚半(炮去皮,甘草一两(炙)制法是,把上面三味药研碎,每次取五汤匙,另加生姜五片,枣一枚,水煎。
这个方子是来源于《近效方》一书,不是张仲景写的。治风虚头重眩苦极。病人由于身体太虚了才会有头重头晕眼花,非常痛苦,可以用此方来治。不知食味。由于身体虚弱,病人吃饭也感觉不出味道来。暖肌补中益精气。治疗方法是要把病人阳气回复过来,升阳可以利水,水去之后头重头晕就会减轻,补中可以让病人胃口回来,益精可以护守元气,这都是治疗重证危证的思路。
本方实际用药共五味,白术,附子,炙甘草,生姜,大枣。其中生姜,大枣,甘草,是补胃肠津液,补中的,可以开胃口。白术把脾中的湿收起来,然后头部和四肢的水湿往脾中走,炮附子强肾阳温通经脉,同时可强化膀胱的气化功能,起利小便作用。这样,水湿去掉了,头重头晕就会得到改善。为什么要叫做术附汤呢?白术收湿,炮附子升阳利湿,这两味药把人体湿气去掉,才能有效治疗头晕。头晕的原因,是体内水湿重,阳气不足了,就会水湿内停,会困重,身疼,严重时会头晕眼花。
崔氏八味丸:治脚气上入,少腹不仁。
这个崔氏八味丸,是收录一位崔姓人家的方子,有什么功放呢?当时是用于历节病的人,这个脚气太严重了,已经往上发展到了小肚子也很难受了,用这个方子来治疗。
崔氏八味丸方:干地黄八两,山茱萸,薯预各四两,泽泻,茯苓,牡丹皮各三两,桂枝,附子(炮)各一两。这个历节病,有一种情况,病人腿脚会肿大,因为身体太虚,阳气不足,水湿内停,搞成这个样子,由于失治,病情向上发展,水湿已经到了小肚子这个地方了。怎么治疗呢?还是要升阳利水,扶正气才行。
桂枝强心阳,炮附子强肾阳,茯苓利中焦的水湿,泽泻利上焦和下焦的水湿。这样,可以退下身的水肿。
如果是水肿发生在上焦和头部,那个消肿法就不是利尿法了,而是要采用发汗法的。干地黄清病人血中虚热,能补肾填精大补阴血。牡丹皮活血化瘀,能畅行血脉,清除血中垃圾,同时可起到疏肝的作用。山茱萸温补肝肾回精气,山药平补脾,肺,肾,补三焦。肝主少腹,少腹不适,就要考虙强肝肾,当然,还要兼顾其它方面。这个八味丸,比六味地黄丸多了两味药,桂枝和附子,如果是有内热的病人,是不宜服用的。本方升阳利水,偏热性,血虚火旺者不宜服用。
《千金》越婢加术汤:治肉极,热则身体津脱,腠理开,汗大泄,历风气,下焦脚弱。这个越婢加术汤,是从孙思邈《千金方》收录而来的,治什么的呢?治肉极。就是病人津血严重亏损,已经瘦的皮包骨头了。热则身体津脱,腠理开,汗大泄。这个病人太虚了,有时就会生虚热,身上稍热,就会大量流汗,因为体内津液严重不足了,腠理已经空了,体内津液就会大量跑出去,更脱津了。腠,就是皮肤毛孔,理,就是皮肤毛孔与脏腑之间的通道。厉风气,下焦脚弱。病人瘦得皮包骨了,经常出虚汗,又有骨关节病,已经走不动路了,怎么办?越脾加术汤方:麻黄六两,石膏半斤,生姜三两,甘草二两,白术四两,大枣十五枚。
这个方子里用到麻黄,张仲景使用麻黄的方子里,要求麻黄先煮,相比较来说,麻黄煮的时间要久一些。为什么要久煮呢?因为煮时间长了,麻黄往下走,利尿作用会加强。煮时间短了,麻黄往上走,强心作用太强了。所以,麻黄泡水喝可增强心率,久煎,利尿作用强。本方重用白术,可以把四肢里面的水湿收到脾中来,由麻黄升阳利湿把水湿从小便排出去。去水湿,是针对历节病而用药。生姜,大枣,甘草,补胃肠津液的,胃养好,病人才能吃饭,正气才能回复。因为病人腠理开,汗大泄,仅靠生姜,大枣,甘草来复津液是不够的,所以,加用生石膏,大补肺胃津液,津液足,虚热自退。
本方一方面升阳利湿,一方面大补津液,当骨关节里面津液充足时,关节腔也就不会再有水湿了。利尿是会伤津液的,所以,麻黄在使用中常常要与生石膏配伍应用。
********************************************************************************************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
《金匮要略》第六篇第1条:问曰:血痹病何以得之?师曰:夫尊荣人骨弱肌肤盛,重困疲劳汗出,卧不时动摇,加被微风,遂得之。但以脉自微涩,在寸口,关上小紧,宜针引阳气。令脉和紧去则愈。
首先,说一下,血痹就是当人体津血不足的时候而出现的身体局部麻木的证状。
学生问老师说:有的病人会出现身体某个部位麻木不仁的证状,人怎么能会得这个病呢?
老师回答说:因为有些人生在富贵之家,养尊处优,吃的好,又不劳动,就会看上去很胖,但是他会有筯骨弱的问题,肥胖同样是一种疾病。身上会有困乏感,沉重感,稍一活动就会流汗,睡觉的时候与常人也不一样,会有动摇的现象,这样虚弱的病人,如果受到风吹了,就有可能出现麻木不仁的感觉。有这种病的人脉象是怎样的呢?病人的脉是微涩的,属六经论治中的少阴证。并且,因为受风寒了,病人的脉,在寸脉和尺脉这个部位,脉管以上,轻取的时候,感觉又细小又紧,这就是有浮的迹象,但病人太虚了,浮不起来了。这样的病人,可以用针刺的方法来提升病人的阳气,让脉象恢复常脉,脉紧就会退去,病就能好。这个脉紧,就是跳的有力。
今天就学习到这里,朋友们,再见。
杨大夫《金匮要略》第二十七讲(黄芪桂枝五物汤)各位朋友,现在,我们继续学习《金匮要略》。
现在,学习的是血痹虚劳病篇,血痹,就是病人有麻木不仁的证状。虚劳,也有很多证状表现。这两种病,临床上很常见。这个血痹,麻木不仁,是因为本来病人身体虚弱,津血不足,又被风吹了一下,就有麻木的证状了,所以,身体不好的人,平时要注意不要被风吹到。
《金匮要略》第六篇第2条,血痹阴阳俱微,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状,黄芪桂枝五物汤主之。血痹阴阳俱微。凡是肢体有麻木不仁的病人,他的脉搏跳动,寸和尺二部都是非常微弱的,因为本身津血不足。寸口关上微。也就是说,脉搏的大小要比正常人要稍大一点,在常脉以上,但是,脉势是很微弱的,说明脉中虚空,稍有虚热。尺中小紧。这个寸脉和脉有些虚大而弱,尺脉呢,正常的沉脉,但现在比沉脉还要小,说明血不足,有寒。小紧,那就是更寒了,脉管细小,但稍有力,这是紧。所以,从脉上看,病人上焦(心),中焦(肝)有虚热,下焦(肾)有寒。外证身体不仁。就是说如果在外面被风吹了,就会有麻木不仁,酸困的感觉。如风痹状。病人受风吹后,有的人还会有麻木疼痛酸困的证状。
黄芪桂枝五物汤主之。这个酸痛麻木的病证,可以用黄芪桂枝五物汤来治疗。
黄芪桂枝五物汤方:黄芪三两,芍药三两,桂枝三两,生姜六两,大枣十二枚。
这个黄芪桂枝五物汤,实际就是桂枝汤加了一味黄芪。
病人不是被风吹了吗?那就可以用桂枝汤发汗把风邪驱赶出去就行了。同时呢,桂枝汤本身就是一个通行血脉的方子,能加强人体血液循环,所以,一循环起来,这个麻木不仁的证状就解决了 那为什么要用黄芪呢?因为黄芪能补胸中大气,胸中气足,与桂枝的温通血脉作用相配合,能够加强行血脉的作用。同时,大气足,皮肤固外作用加强,抗风邪能力增强。另一方面,黄芪利尿,能去水湿。凡是易被风吹而致病的人都会有体寒湿重的特征,往往是体胖。凡瘦人,多体热,不易受风。所以,对于通行血脉来说,黄芪与桂枝汤的配伍应用,意义非常重大。这个方子里,把桂枝汤里面的炙甘草去掉了,为什么要去掉它呢?因为现在病人肢体麻木,要通行血脉才行,甘草味甘,甘能缓之,所以,甘草此时对通行血脉有牵制作用,用了甘草,行血脉的力量就会减弱。正如调胃承气汤那样,大黄,芒硝里面放了一味甘草,下泻的作用就会减弱。甘草有调节平衡的作用。
《金匮要略》第六篇第3条:夫男子平人,脉大为劳,极虚也为劳。
前面两条讲的是血痹证,就是肢体麻木的证脉治,现在开始讲虚劳了。
夫男子平人,脉大为劳。老师说,临床上,一个男人,从外表上看不出什么,与正常人是一样的,但是呢,一摸他的脉,脉管比正常人粗大,力度并不大,这样的病人就是虚劳病。极度亦为劳。如果从外表观察,病人气血严重不足,比如,手掌颜色苍白,这种人也是虚劳病。这一条讲的是虚劳病,从外观,从病人的描述四肢无力,从脉管粗细上,都可以诊断为虚劳病。关于这个大脉,临床上很重要,比如,我们要诊断病人是否有肝炎,当病人左手关部脉象弦紧时,这就说明有肝炎了,六经论治里讲是少阳邪热,时方派讲是肝经郁热。说法不一样,意思是一样的。那临床上,我们诊脉时,有时会碰到,有的病人,他肝脉不弦紧,但关部脉管比常人较偏粗,这该如何认定呢?这样的脉象,同样可以认定为肝炎,只是他肝病时间太久了,肝脏已经太虚弱了。单纯的一个大脉,代表太虚了。太虚了,就会出现虚劳病的一系列证状。
《金匮要略》第六篇第4条,男子面色薄者,主渴及亡血,卒喘悸,脉浮者,里虚也。
男子面色薄者。就是有的男子从脸上看去,面色特别的白。主渴及亡血。这种脸色特别白的人并不是健康的标志,这种人平时会有口渴感,喜欢喝水。为什么会口渴呢?因为他严重的贫血了,血中津液不足,所以才会口干爱喝水。卒喘悸。有时会有突然呼吸困难而发生哮喘,也有时会心口痛,心慌,心悸。出现哮喘和心脏病的原因就是贫血。脉浮者,里虚也。哮喘病和心脏病发作时,会有脉浮大的现象,这都是血虚的象征。里,为阴,为血。里虚,就是血虚,贫血。这一条说的是,哮喘病,心脏病,都属于虚劳病,贫血造成的。
《金匮要略》第六篇第5条,男子脉虚沉弦,无寒热,短气里急,小便不利,面色白,时目瞑,兼衄,少腹满,此为劳使之然。男子脉虚沉弦。一个男子,他的脉搏跳动无力,这说明阳气不足,也就是津不足。沉,按到底才感觉到,说明血不足。弦,就是指感有些弦劲的弹跳力,说明有里热,证属少阳脉。现在这个脉象,典型的少阳证,里热会继续伤津耗血。无寒热。少阳证本来会有发低热和怕冷的,但是现在病人没有寒热不正常现象,说明里热不盛,病势较轻浅。短气里急。但是呢,病人会有气喘的现象,还有少腹拘急疼痛的问题。上为阳为外,下为阴为里,这个里指的是少腹。小便不利。本来就是虚劳病,津血不足,津不足,自然会小便不正常,每次的量很少,但次数会比较多。面色白。这个虚劳病,多数病人脸色偏白。时目瞑。虚劳病人也会出现视物不清的证状。兼衄。有的病人会流鼻血,因为太虚了,有时会有虚热上冲,引起流鼻血。少腹满。有的病人因为正气不足,中焦虚弱而不能及时消化吸收所吃进去的食物,时间久了,就会形成大肚腩。此为劳使所然。以上所述众多证状疾病是怎么回事呢?这些都是虚劳病的常见证状。那么,造成此病的根源是什么呢?本条文开首,他讲了,男子脉虚沉弦,这个脉又虚又沉微了,又加上了一个弦脉,代表有外界病毒进入肝胆了,这是本病的致病主要原因。
今天就学习到这里,各位,再见。
杨大夫《金匮要略》第二十八讲(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天雄散)朋友们,大家晚上好,现在我们继续学习《金匮要略》。
现在学习的是第六篇,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这个血痹,就是肢枝麻木,因为病人体虚,气血循环不畅造成的,可以用黄芪桂枝五物汤来治疗。这个虚劳病呢,还是一个虚证,相比较来说,又进一步加重了,所以,临床上会有很多证状表现。这个虚劳病呢,还是一个虚证,相比较来说,又进一步加重了,所以,临床上会有很多证状表现。
《金匮要略》第六篇第6条,劳之为病,其脉浮大,手足烦,春夏剧,秋冬瘥,阴寒精自出,酸削不能行。
劳之为病,其脉浮大。这个虚劳的病人应该怎样去诊断呢?老师说,病人的脉会有浮大的现象。刚开始得病,脉是虚沉弦的,时间久了,病人的脉会是虚大的,里面会很空,脉搏无力。手足烦,春夏剧,秋冬瘥。病人会有手脚发热流汗,春天和夏天因为要劳作,病情会加重,秋冬季节不劳作过度,就会好些。
阴寒精自出。阴为血,寒为虚,当血虚贫血的时候,男人就会有滑精的现象。酸削不能行。病人不光有阳萎滑精,还会有腿脚发酸无力,行走无力的现象。上面讲的这些证状,从六经辨证上来说,当属少阴证,虚寒怕冷的证候。
《釜匮要略》第六篇第7条,男子脉浮弱而涩,为无子,精气清冷。
患有虚劳病的人,如果是男子,脉象浮弱而涩,就是脉虚浮,里面没有充实感,脉搏跳动几乎摸不到了,这样的男子不会有生育能力了,没有生精的能力了。所以,这个不育证呢,就是一个虚劳病,津血不足的原因造成的,属少阴证。
《金匮要略》第六篇第8条,夫失精家少腹弦急,阴头寒,目眩,发落,脉极虚芤迟,为清谷亡血,失精。脉得诸芤动微紧,男子失精,女子梦交,桂枝加龙骨牡蛎汤主之。
夫失精家少腹弦急。如果是男人经常出现滑精的现象,那么他会有小肚子寒痛的现象。阴头寒,目眩,发落。还会有前阴寒凉,视物昏花,脱发的现象。脉极虚芤迟。如果病人的脉象极度虚大,脉管里已经空了,并且脉跳又减慢了。为清谷亡血。这样的病人会有下利清谷的现象,体质太虚寒了,吃下去的东西已经不能消化吸收了,此时已说明病人极度贫血了。失精。无精无生育能力的原因是严重贫血造成的。脉得诸芤动微紧。无论脉象是怎样的,只要是脉虚大空动而又出现跳动急促,这是虚寒的脉征。男子失精,女子梦交。这个太虚寒的人,男子会有滑精早泄,女人会在睡梦中与别人交媾。桂枝加龙骨牡蛎汤主之。这个虚劳病,可以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来治疗。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方:栓枝,芍药,生姜各三两,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龙骨,牡蛎各三两。
这个方子,就是桂枝汤加龙骨,牡蛎。生姜大枣甘草把胃津补足,桂枝芍药加强动脉和静循环,龙骨滋阴潜阳,固涩止脱,镇惊安神,牡蛎养肝肾泻肝肾,补泻兼施,能防治头昏眼花,止滑脱。这个方子一用上,津足阳自旺,病人脉管就不再空虚了,会有充实感,会有力了。中医是怎样治病的?就是把病人脉象调到常脉,病就好了。脉太弱,把它强起来。脉力太弦大而强有力,把它降下来,恢复常脉就行了。
天雄散方:天雄三两(炮),白术八两,桂枝六两,龙骨三两。
这个天雄散方,与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是一个意思。桂枝强心阳,白术强脾阳,天雄强肾阳。上中下三焦阳气升上来,脉跳就有力了,三阳俱旺,病人胃口就会大开,能增加吃饭,饮食旺,血脉自旺。龙骨收敛浮阳,固脱,安神,止遗。这里说一下天雄,这个药刚出现,大家不太熟悉。天雄,川乌,附子,是同一种药材,生长三年采收的叫附子,生长四年采收的叫乌头,生长五年采收的叫天雄。所以呢,这个天雄,比附子的药力要大很多。这个炮天雄,就是把采收的天雄用卤水泡过之后,再与豆腐放一起蒸,蒸好之后再炒干。所以天雄温命门,强下焦的力量是很强的,命门火足,胃口就会打开。上面两个方子,都是治疗虚劳病的,治疗方法还是《伤寒论》里面少阴证的治法。
《金匮要略》第六篇第9条,男子平人,脉虚弱细微者,喜盗汗也。我们看一下,这个脉微细,是不是少阴证的脉象?中医治病,看先要划清六经,属于哪个证,就按证用药,就不会失误。否则,很容易迷失方向,治疗很可能失误。男子平人,这个男子看上去很健康呀,但是,他的脉虚弱微细,说明津血不足了,津不足,就会皮肤毛孔关闭不严实,所以就会喜欢盗汗也。盗汗是怎么回事,我们弄明白了,才有利于治疗,用药要用补津生津的,强肾固表的,收敛固涩的。《金匮要略》第六篇第10条,人年五六十,其病脉大者,痹侠背行,一名肠鸣,马刀侠瘿者,皆为劳得之。前面说过,虚劳病有很多证状,本条继续讲述虚劳病的证状。人年五六十,其病脉大者。人活到五六十岁的时候,身体衰老退化了,刚开始会脉微细,时间久了就会脉管变软,失去弹性而变得软而大了。痹侠背行。就是在脊背两侧会有麻木不仁的感觉。若肠鸣。病人津血不足了,太虚了,肠道吸收功能也会下降,有剩余的气体不能被吸收,在肠道里面窜行,所以才会出现肠鸣。马刀侠瘿者,这个马刀,就是长在腋下的结核,瘿,就是长子脖子上的结核。这都是虚劳病的证状。皆为劳得之。上面说的背脊两侧麻木不仁,瘰疠结核,都是因为人体太虚了才会得这种病。《金匮要略》第六篇第11条,脉沉小迟,名脱气,其人疾行则喘喝,手足逆寒,腹满,甚则溏泄,食不消化也。这个脉沉小迟,大家看一下,就是少阴证的脉微细嘛,这里又加了一个迟字,说明血更加不足了,严重的少阴证。手足逆寒,身上无阳气了,手脚就会没有温度的。腹满。太虚了,消化吸收不好,会食积而腹满,长个将军肚。甚则溏泄,食不消化也。严重的病人会经常拉肚子,一天几次大便,这是人体过于虚寒,津血不足,不能正常消化吸收造成的。
今天学习到这里,我们明晚继续学习,再见。
杨大夫《金匮要略》第二十九讲(血痹虚劳) 各位朋友,现在我们继续来学习《金匮要略》。
现在学习的是血痹虚劳,脉象上看,脉虚沉弦,与上一篇中风历节病相比,这个虚劳病是比较轻浅一些的。中风的脉象是脉微而数。两者相比较,都是非常虚寒,但同时又有血热,虚劳病时脉还有弦象,再进一步发展到中风,已经没有弦的力量了,只有数了。这些病证,都是虚实并病,病程牵延日久,治疗起来所需时间较长。
《金匮要略》第六篇第12条,脉弦而大,弦则为减,大则为芤,减则为寒,芤则为虚,虚寒相搏,此名为革。妇人则半产漏下,男子则亡血失精。脉弦而大。这个弦脉,就是感觉象在里面打鞭子一样,脉跳时间短促,不和缓,较有冲击力。这个大,就是脉管比较粗了,说明虚了。弦,说明有里热,有少阳证。弦而大,说明是虚热。弦则为减。这个病人的脉是弦的,说明肝胆发热了,可能会有肝脾肿大的现象。发热,也说明了有炎证了,所以,中焦发热有炎证,影响人体消化系统对营养的吸收和化合反应,那么,人体就会虚弱下来,这个就叫做减,体质下降的意思。大则为芤。这个脉管变粗大了,并不是人体正气充足的表现,而是虚弱的表现,这个大脉里面是空的,不会有充实一感的。减则为寒,芤则为虚。病人有弦脉出现,体质会逐日下降,日久天长之后病人就会有怕冷的感觉,芤脉也说明了虚寒怕冷的体质。虚寒相搏,此名为革。如果这个因为里热而发展成的虚寒病得小到及时治疗的话,脉象一直是弦而大,这个脉叫做革脉。为什么叫革呢?革,就是改变,出现这个脉象,病人的身体就会发生变化,变生很多种疾病。所以,我们学习到应里,一定要明白,各种疑难杂证是怎么演变来的?多数是这个少阳证发展而来的,明白了这个道理,很多重大疾病的治疗方法,你就明白了,一点稀奇也没有,中医并不神秘。妇人则半产漏下。这个妇女怀孕坠胎,还有妇女月经之后一直漏血不止,是怎么回事呢?问题都在这个革脉上,弦大脉,少阳证,有病毒侵入人体内部引起的。学习中医的朋友,在很多书上,我们会看到说黄芩安胎,黄芩为什么能安胎呢?因为它清了热,解了毒,把这个弦脉改变了,弦脉惹的祸。所以,黄芩不仅能安胎,还能止崩漏,原因就在这里。现在呢,很多医生喜欢用补药,用温热药,这是不利于疾病康复的。男子则亡血失精。这个少阳证不能得到有效治疗,男子常常会有贫血,四肢无力,甚至会有阳痿早泄滑精。回头来看一下现在的医生,一说肾虚早泄滑精,马上一大堆的补肾药开上来了,能治病吗?不能的。内热不除,补肾永远补不起来。
这一条文要说明的是什么意思呢?很多所谓的疑难病,都是一个简单的少阳证,少阳证要如何治呢?疏肝胆,清热,补津,通调水道和食道。我们在学习小柴胡汤证时,你死记这个方子没多大用的,关键是要明白它的意思。
《金匮要略》第六篇第13条,虚劳里急,悸,衄,腹中痏,梦失精,四肢酸疼,手足烦热,咽干口燥,小建中汤主之。小建中汤方:桂枝三两(去皮),甘草三两(炙),大枣十二枚,芍药六两,生姜三两,胶饴一升。虚劳里急。这个人得了虚劳病,会有大小便不正常的现象,会尿频,会便秘,甚至想解大便又解不下来。悸,衄。这个心悸,就是心脏病了,血不足了,心脏供血不足了,就会得心脏病。衄,就是流鼻血,病人有少阳证,有里热,肺中有热就会热冲鼻窍,毛细血管受热破裂了,就会流鼻血。腹中痛。这个肝胆有热有炎证,那它就会引起胃肠出现炎证,所以才会腹中痛。梦失精。这个少阳证导致的人体津血亏虚,正气不足了,才会有男子阳痿滑精,甚至无精不育。四肢酸痛。人体贫血了,不能滋养全身筋骨肌肉,所以才会这里疼那里酸。比如,现在颈椎病,腰间盘突出,这些都是虚劳病。手足烦热。人体贫血了,手脚就会或冷或热,出汗特别多。咽干口燥。这个是糖尿病的特征了,糖尿糖,属中医的虚劳病,少阳证引起的。
通过以上的学习,我们就会明白了,中医的一个方子,能治很多病。中医的六经辨证就是这么完美。小建中汤主之。这个虚劳病,可以先用小建中汤来调理一下,先补一下虚,缓解一下,然后再按少阳治法来治疗。小建中汤只能用半个月,以后再用就不行了。张仲景治病很少用补药的,补方很少,炙甘草汤,小建中汤,黄连阿胶鸡子黄汤,就这些是补的,别的都是调理的方法。这个小建中汤,实际就是桂枝汤的加减,桂枝减量,芍药加量。大家要记住,张仲景说过,虚家不可发汗,这里的意思是体虚的人要尽量不使用桂枝,本来就虚,桂枝辛热容易上火,尽量不用或少用。这里芍药加倍用量,芍药滋肝阴,行肝血,养肝血。生姜,大枣,甘草,这是调胃生津的。又加入了一味胶饴,就是饴糖,可以疏肝健脾胃。这个方子,是一个补津养血疏肝强心的含义,虚劳病人可以经常用此方补一下虚弱。
《金匮要略》第六篇第14条,虚劳里急,诸不足,黄芪建中汤主之。虚劳里急。就是虚劳病的人常常会有大小便不利的问题。诸不足。就是指病人腹痛,心脏病,糖尿病,流鼻血,男子滑精,女子崩漏,四肢酸疼无力,手脚寒热流汗,咽干口燥,等等,可以用黄芪建中汤来调理一段时间。黄芪建中汤,就是小建中汤加了一味黄芪,一两半。大家看一下,黄芪在方子里的用量比例是它药的一半,因为黄芪温燥,易耗津,所以用量不要过大。现在有的人喜欢大剂量黄芪,这样不好。黄芪补气,升提胸中大气,大气升提,这样呢,就可以治疗痔疮,脱肛,腹部下垂,同时它能行气,可以治疗结核。它还能补气固表,利水消肿,生肌解毒,但,用量不宜过大。这个方子同样是临时用方,不能根治虚劳病,只能暂时缓解。
这里特别要告诉大家的是,《金匮要略》里的方子,大部分不是张仲景所作,是后人补充上去的。张仲景的方子,思路非常严密,不会象现在这些方子那么结构松散。所以呢,《伤寒论》在中医界名气很大,《金匮要略》很少有人来研究它。《伤寒论》可是让很多人穷其一生来研究它。
今天我们学习到这里,朋友们,再见。
杨大夫《金匮要略》第三十讲(薯蓣丸、酸枣仁汤、大黄麽虫丸)各位同学,大家好。现在,我们继续学习《金匮要略》。
昨天学习到黄芪建中汤,这个方子治虚劳病,只能是缓解一下,或者说比较轻的证状,可以试一下,但光靠这个方子还是不行的。
《金匮要略》第六篇第15条,虚劳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者,八味肾气丸主之。肾气丸方,干地黄八两,山药,山茱萸各四两,泽泻,牡丹皮,茯苓各三两,桂枝,附子(炮)各一两。那么,这个虚劳病,会有很多证状,这一条专门说的是其中一种,腰痛,小肚子经常痛,或者小便不利,尿频尿急的,可以用肾气丸来治疗。别的证状,靠肾气丸还是不行的。重用生地黄,加倍地用生地黄,它能够滋阴清虚热,补血用的。所以呢,肾虚与血不足有关。山药补肺脾肾,通补上中下三焦。所以,肾虚与全身五脏虚弱有关,不是单纯的一个肾气虚。山茱萸补肝肾,涩精固脱止遗。泽泻补肾阴,通利小便。
牡丹皮补心肝肾,清热凉血,活血化瘀。茯苓利尿,养心安神。桂枝强心阳,通血脉,炮附子强肾固表。 这个方子,即强心阳,又强肾阳,即补血,又活血化瘀,即通补三焦,又通利小便。这样,通过全面调理人体生理功能,身体才能逐步强健起来。
《金匮要略》第六篇第16条,虚劳诸不足,风气百疾,薯蓣丸主之。
这个虚劳病,会有各种各样的证状,会演变成上百种疾病,都可以用薯蓣丸来治疗。这个薯蓣,就是山药,可以看出,山药在本方中的重要性,是补虚的要药。
薯蓣丸方:薯蓣三十分,当归,桂枝,神曲,干地黄,豆黄卷各十分,甘草二十八分,人参七分,川芎,芍药,白术,麦门冬,杏仁各六分,柴胡,桔梗各五分,阿胶七分,干姜三分,白蔹二分,防风六分,大枣百枚为膏。
上面总计二十一味,研粉,做成蜜丸,一剂共做成一百丸。这个方子里面,山薯蓣占比例较大,用三十分,甘草用量也大,占二十八分,大枣一百枚,也算大量了,这三味药是本方的重点药物。薯蓣补肺脾肾,当归,阿胶干地黄补血,川芎行血,甘草,人参,杏仁,麦门冬,大枣补肺胃津液。白术,茯苓,通调小便。柴胡,疏肝利胆。桔梗调肺气利咽喉清热,白蔹清热解毒。桂枝强心,干姜温中,防风通血脉去风湿,豆黄卷去风湿,止筋脉挛急。神曲消食化积,助胃气下行。芍药养肝阴,疏肝,通血痹。这个方子,运用了中医的很多方法,太阳病的补津法和阴阳调节法,阳明明的攻下法,少阳病的疏肝法,清热法,利水法,少阴病的补血活血法。所以,虚劳病,实际就是一个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太阴病,少阴病的合病。
如果大家把这个方义弄明白了,中医的含义已经明白差不多了。我们学习《伤寒论》的目的,就是要明白中医的六经含义及其治法。临床上面对的病人,证状很复杂,很多的时候是合并证,那么,我们就要把六经治法综合运用起来才会有疗效。否则,有一方面问题没解决,就象汽车应该有四个轮子才能跑,少一个轮子就不能跑,病好不了。这个薯蓣丸方,能治虚劳,也就是说,心脏病,糖尿病,腹痛,四肢酸痛,咽干口躁,手足烦热,男女不孕,男子阳痿早泄,女子崩漏下血,久咳哮喘,麻木不仁,中风偏瘫,等等。
《金匮要略》第六篇第17条:虚劳虚烦不得眠,酸枣仁汤主之。
酸枣仁汤方:酸枣仁二升,甘草一两,知母二两,茯苓二两,川芎二两。
这个虚劳病,就是病人津血不足了,血少了,心脏供血会不足,会心律失常,心神不宁,难以入睡,可以用酸枣仁汤来治疗。本方重用酸枣仁,它能大补阴血,同时它味酸入肝,能泻肝,把肝脏中的垃圾排出去,还能起到软化肝脏的作用。由于它的泄肝作用,疏通了肝脏,软化了肝脏,软化了血管,所以它是治疗现代疾病高血压的特效药。由于它的补血作用,它又是治疗低血压的妙药。所以,酸枣仁对血压有双向调节作用。酸枣仁补血,川芎行血,知母养阴生津,茯苓安神,甘草调胃肠安胃,这样,心血足,病人才得以安眠入睡。酸枣仁汤治失眠,酸枣仁重用才行,量太小不行,这一点大家要注意。同时它调节血压的作用特别突出。
《金匮要略》第六篇第18条,五劳虚极赢瘦,腹满不能饮食,食伤,忧伤,饮伤,房室伤,饥伤,经络营卫气伤,内有干血,肌肤甲错,两目黯黑。缓中补虚,大黄麽虫丸主之。
大黄麽虫丸方:大黄十分(蒸),黄芩二两,甘草三两,桃仁一升,杏仁一升,芍药四两,干地黄十两,干漆一两,虻虫一升,水蛭百枚,蛴螬一升,麽虫半升。
五劳虚极赢瘦,腹满不能饮食。这个虚劳病,证状特别多,有一种虚劳病叫五劳,它的证状特点是骨瘦如柴,皮包骨头,但肚子特别的大,又吃不下饭。食伤,忧伤,饮伤,房劳伤,饥伤,劳伤。那么,这个五劳病是怎么得来的呢?可能是病人吃了不该吃的东西了,也可能以前太贪吃了,这是食伤。也可能是精神受打击了,这是忧伤。也可能是饮酒造成的饮伤,也可能是房劳过度,或太过饥饿,或劳累过度,都有可能得这种病。经络营卫气伤,内有干血。由于受到某种伤害,得了五劳病,病人就会出现津血不足,气血循环不畅,气机升降失职,腹大如鼓的时候,这说明里面有瘀血了,聚积一处就是肿瘤或癌证了。肌肤甲错,两目黯黑。有的病人皮肤可能会出现红斑,或者长牛皮癣,指甲盖也可能会变形。有的病人白眼珠会发黑,会有近视的问题。缓中补虚,大黄麽虫丸主之。就是先把这个大肚子里面的肿瘤瘀血先解决掉,然后再考虑补虚的问题,用大黄麽虫丸来治疗。大黄,清热凉血解毒,促进大便下行。黄芩,清热解毒。干地黄清热凉血补血,这里重用。甘草补胃,杏仁补肺,芍药补肝。干漆,虻虫,水蛭,蛴螬,麽虫,行血破瘀,消肿止痛生肌。本方适用于治疗严重的大肚子病,腹胀如鼓,去年群里出现有这样的病例,一小孩,肚子特别大,大得吓人,用本方可以治疗。其它的肿瘤也可以应用。此外,本方也可用于治疗顽固性皮肤病,如,红斑狼疮,银屑病。
今天就学习到这里。各位,我们明晚再见。
杨大夫《金匮要略》第三十一讲(肺、炙甘草汤、獭肝散)各位朋友,现在我们继续学习《金匮要略》。
昨天,我们学习到血痹虚劳病篇的大黄麽虫丸,这个方子在中医临床上很重要,主要是用来治疗各种肿瘤的,补虚的话,薯蓣丸很好,治虚劳。这一篇,重点是讲虚劳,它有很多证状,男女不孕,心脏病,糖尿糖,妇女崩漏,咳喘病,腿软脚下能行走,等等。虚劳病的病机是虚实兼病,也就是少阳证。病人时日旷久不能治愈,瘀血会聚于一处而形成肿瘤,所以呢,有病时就要及时治疗,不要拖延太久。
下面呢,还有两个附方,是从别处收集过来的,我们来学习一下
《千金翼》炙甘草汤:治虚劳不足,汗出而闷,脉结悸,行动如常,不出百日,危急者十一日死。
甘草四两(炙),桂枝,生姜各三两,麦门冬半升,麻仁半斗,人参,阿胶各二两,大枣三十枚,生地黄一升。这个炙甘草汤,张仲景在《伤寒论》里是用来治疗脉结代的,也就是治贫血的方子,血不足了,脉搏就会跳几下停一下,又接着跳。这个虚劳病,尽管表现出各种不同证状,说白一点,实际就是一个贫血的原因。有的人知道自已肾虚,去吃那些壮阳的补药,不会有好的疗效的,因为没有从源头上来治疗。治虚劳不足,汗出而闷。这个虚劳病人,因为血中津不足,会皮肤毛孔关闭不严,津液外泄而流汗。同样是因为津液不足,不能转化为阳气,肺叶就扩张不开,所以就会胸闷。脉结悸,行动如常。病人的脉搏是跳几下停一下,接着又跳,这说明血不足,但是呢,病人走路还可以。不出百日,危急者十一日死。病人虚到身上经常流汗,这不是小事情,本来就津不足,再继续流失的话,就会亡阳虚脱,可能会活上百天而死,严重的也可能活上十几天,就没救了。我们看一下这个方子,桂枝,生姜,大枣,炙甘草,这本是一个桂枝去芍药汤,去芍药,控制血液不要过多往静脉走,尽量满足心脏和动脉循环需要,重用甘草,因为甘草能调节心脏功能,桂枝强心,人参,麻仁,也是强心的,生姜,甘草,人参,麦冬,大枣,这些是补津液的,生地黄,阿胶是补血用的。麻仁同时还能润肠通便。这个炙甘草汤是中医里面补津补血又强心的一个方子,可治疗心脏病,糖尿病,及其它一切虚劳病。炙甘草是本方主药,它也是治疗心脏病的重点药物,历史上曾有一味炙甘草治愈心脏病的传说故事。这个汤剂的制作,是先煮它药,后放阿胶烊化,一日三服。
《肘后》獭肝散:治冷劳,又主瘵疰一门相染。
獭肝一具,炙干末之,水服方寸匕,日三服。治冷劳,就是病人有劳病时间久了,身体太虚了,浑身怕冷了。也就是说,病人从少阳证一路发展而来,现在已经是少阴证了,再发展下去,就是厥阴证了。厥阴证是病人临死前的证状。也就是说,目前病人虚劳,是少阳与少阴合病了,情况很危急,离死已不远,可以用一味獭肝来治疗,当然,后世又对獭肝散作了配伍,使得功效更进一步优良。獭肝,就是水老鼠的肝脏,水老鼠生活在水中,以捕食魚类为生,比较大,象大型的老鼠,皮毛黄黑色,新疆比较多,我见过,它的皮也很珍贵。这个獭肝,含有丰富的微生素和微量元素,有保肝的作用,还有解毒作用。又主瘵疰一门相染。这个瘵疰,瘵,就是劳瘵,过去一般是指肺痨,也就是肺结核。疰,是一种传染病,一个家庭里面一人得了这个病死了,又传给另一个人,相交传移。一门相染,这个传染病往往能让一家人死光,有这么可怕。我们前面曾讲过,凡重大疾病,第一是要从肝论治,这里这个獭肝散,又是一个典型的例证。肝脏是人体最复杂最重要的器官,也是人体内部最易致病的地方,肝不坏死,人就不会病死的。吃肝养肝,在这一条里得到了运用。
好,血痹,虚劳,我们学习完了。下面一篇,我们学习肺病的治疗。
********************************************************************************************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第七
首先对标题解释一下。肺痿,就是肺叶干枯,也算是虚劳。病人的表现会有气短,肩周炎,严重时会流口水,也就是《伤寒论》厥阴证里面的吐蛔,口水下垂很长,象蛔虫一样,这时的病人已经发展到了厥阴证了。肺痈,刚开始是有肺炎了,发展久了,肺上形成严重的溃烂,也就相当于现代西医的肺癌了,会有吐血的现象。咳嗽,上气,就是咳嗽和哮喘了。所以,这一篇,讲的都是肺病的治疗。
《金匮要略》第七篇第1条:问曰:热在上焦者,因咳为肺痿。肺痿之病,从何得之?师曰:或从汗出,或从呕吐,或从消渴,小便利数。或从便难,又被快药下利。重亡津液,故得之。
曰:寸口脉数,其人咳,口中反有浊唾涎沬者何?师曰:为肺痿之病。若口中辟辟燥,咳即胸中隐隐痛,脉反滑数,此为肺痈,咳唾脓血。脉数虚者为肺痿,数实者为肺痈。
这一条文太长了。问曰:热在上焦者,因咳而肺痿。学生问老师说,我知道首先是病人上焦心肺有热就会咳嗽,咳嗽久了就会肺叶干枯而成肺痿。肺痿之病,从何得之?那我想问一下,肺叶干枯到底是怎样形成的呢?疾病的根源在哪里呢?
师曰:或从汗出,或从呕吐。老师回答说,可能是病人流汗太多了伤了津液,也可能是吃了催吐的药又伤了胃中津液了。或从消渴,小便利数。也可能是病人有消渴(糖尿病),整天口干口渴,不停地喝水,小便就会太多,小便太利了也会伤津液。或从便难,又被快药下利。也可能是因为病人有便秘,医生给开了峻泻的药,喝多了就会下利不止,这样也会重伤人体津液。重亡津液,故得之。这个肺痿病,肺叶干枯,病人流口水,实际就是因为病人严重津液不足了,才会得这个病。这么严重的病,其实很简单,只因两个字:津液。所以,《伤寒论》里面,六经论治,始终是以津液贯穿始终。曰:寸口脉数,其人咳,口中反有浊唾涎沬者何?学生问老师说,病人寸口脉数,这是上焦有热,就会有咳嗽,这个我可以理解,那为什么还会有病人口中有痰又要流稀稀长长的口水呢?师曰:肺痿之病,若口中辟辟燥,咳即胸中隐隐痛。老师回答说,这个肺痿病,因为亡津液了,病人口里会极度干燥,肺中也会干燥,一咳嗽,就会胸腔有隐隐地痛。脉反滑数,此为肺痈,咳唾脓血。病人肺痿时间久了,脉如果变得滑数了,就说明已经形成肺痈了,会出现咳吐脓血。脉滑数,数为热,滑为里面有东西堵塞了。滑脉的感觉是往来流利,应指圆滑,如珠滚玉盘上,说明血液浓度很稀,贫血。脉数虚者为肺痿,数实者为肺痈。如何辨别肺痿和肺痈呢?它们的脉象都是数的,都是肺中有热,这是相同点。但是呢,两者相比较,肺痿的脉是虚弱无力的,而肺痈的脉是实而有力的,两者的力度是不同的。
今晚就学习到这里,各位,晚安。
杨大夫《金匮要略》第三十二讲(
各位朋友,现在,我们继续学习《金匮要略》。
这个第七篇讲的是肺病,包括肺痿,肺痈,咳嗽,哮喘。昨天,讲了肺痿和肺痈的区别方法,从脉象上看,都有数脉,都有热,但肺痿是虚热,脉很弱虚,而肺痈的热很重,是实热,脉势有力。从证状上看,肺痿的人会有口中流痰流口水的现象,肺痈却是咳吐脓血。肺病,在临床上很常见,我们必须把它学习好。
《金匮要略》第七篇第2条,问曰:病咳逆,脉之何以知此为肺痈?当有脓血,吐之则死,其脉何类?
师曰:寸口脉微而数,微则为风,数则为热。微则汗出,数则恶寒。风中于卫,呼气不入。热过于营,吸而不出。风伤皮毛,热伤血脉。风舍于肺,其人则咳,口干喘满,咽燥不渴,多唾浊沫,时时振寒。热之所过,血为之凝滞,蓄结痈脓,吐如米粥。始萌可救,脓成则死。
问曰:病咳逆,脉之何以知此为肺痈?学生问老师说,我看见有的病人剧烈的咳嗽,到底是不是肺痈呢?如何用脉诊作出诊断呢?
当有脓血,吐之则死,其脉何类?老师回答说,肺痈这种病很难治,如果病人得了这个病,肺中应该有脓血,只要看见咳嗽又吐血的人,就不要去收治了,再去把脉又有什么意思呢?这个肺痈真的有这么严重吗?首先,它的病变与肝会是同步的,肺溃烂了,肝也溃烂了,肯定不能活。这种又虚又有里热的病证,属少阳证,少阳证初期就是胁下满,肝是最易致病的。纠正一下,上面译错了,应该是肺痈的病人,常可看见咳吐脓血,如果误治吃了催吐的药,病人就会死掉。这时,从脉上看会有哪种类型的脉象出现呢?
师曰:寸口脉微而数,微则为风,数则为热。老师回答说,病人的脉象会是微细而又数动的,脉微细说明太虚了(风为虚),脉跳数动而快这是说明有热,也就是说病人本虚又有内热。微则汗出,数则恶寒。脉微的人,由于血中津液不足,不能化为阳气固守皮肤毛孔,所以就会经常出汗。数脉说明血中有热,所以会有发热现象,因为发热消耗了人体能量,所以病人就会比较怕冷。风中于卫,呼气不入。卫是什么?卫就是阳气,由津液化生而来,可以理解为卫即津液。风即虚,当人体津液不足的时候,会时可以呼气,但吸气困难,因为阳气不足,肺打不开,萎缩了。热过于营,吸而不出。营就是血,当血液被热伤后会伤血分的,病人血不足了,就会出现能吸气不能呼气的现象。风伤皮毛,热伤血脉。风为虚,皮毛就是轻浅处。人体发病原因不外乎一个虚一个热。虚,对人体健康危害不是很大,算是皮毛事。但是,这个热,对人体的伤害太大了,用血脉来形容,也就是说这个热对人体全身都有严重的危害。风舍于肺,其人则咳,口干喘满。当肺虚没有得到有效治疗,迁延日久的话,病人就会咳嗽,还会有口干的现象,因为肺胃津液不足才会口干,肺中无津才会喘,胃肠津液不足时就会腹满而消化不良,中医是整体观念很强的,肺中无津,同时胃肠,关节腔都会失津的。咽燥不渴,多唾浊沫。因为有虚又有热,津血被暗耗,津不足又有热,就会咽喉干燥,但却不会口渴,因为肺太虚,喝下去的水又不能通过肺向全身输布,所以,水走不动,故不渴。但是呢,会有一个现象,病人口中会流浊痰或清稀唾沫,浊痰是内热的产物,唾沫是因为肺中虚寒而无法向全身输布津液,才上逆回流出来的。 时时振寒。这个肺已经不能向全身输送津液了,无津即无阳气,所以才会冷得发抖。热之所过,血为之凝滞,蓄结痈脓,吐如米粥。这个内热,会严重伤害血液,血中就会产生垃圾,并且会堵塞血管而造成血液循环不畅通,时间久了,血中垃圾会聚集一处而形成一个痈脓疮,如果吐出来的话,病人的痰会象米粥那个样子。始萌可救,脓成则死。这个肺病,一旦发展成了肺痈,刚开始时还可以治疗,如果肺痈已成脓了,这时就没有救治的希望了。这一条讲的是肺痈的诊断方法,它是怎么发展而来的,有什么证状,并强调此病治愈的希望不是很大。
《金匮要略》第七篇第3条, 上气,面浮肿,肩息,其脉浮大,不治。又加利尤甚。
上气,就是吸气时抬肩上提,气又呼不出,下不来,就是哮喘。那么,哮喘的病人因为气吸进来又呼不出,所以会憋得面部有些肿胀。肩息,就是呼吸时要抬肩,腹部也会起伏的喘息,很痛苦 病人的脉是浮大的,脉管变得松软而大了,脉管又空,这是严重的虚弱,这样的哮喘病人不好治的,如果又加上再下利不止伤津液,那就更难治了。
《金匮要略》第七篇第4条:上气喘而躁者,此为肺胀,欲作风水,发汗则愈。
如果病人哮喘发作,精神又非常狂躁,这说明病人津液严重不足了才会发狂,那么他的肺也会非常干枯无津,就会肺叶胀大的,可能病人会出现全身浮肿,就象尿毒证病人一样全身肿。这种时候应该怎么去治疗呢?可以用发汗法,汗出而愈。什么是发汗法呢?就是太阳病的治法,一方面把津液补充,另一方面可以考虑升阳能化气利水。当病人津液足而有汗出时,肺就不会再干枯,肺胀也会自愈。
这一条讲的是肺胀和全身肿胀可以用中医的汗法来解决。
《金匮要略》第七篇第5条:肺痿,吐涎沬而不咳者,其人不渴,必遗尿,小便数。所以然者,以上虚不能制下故也。此为肺中冷,必眩,多涎唾,甘草干姜汤以温之。若服汤己三曷者,属消渴。
甘草干姜汤方:甘草四两(炙),干姜二两(炮)。
这一条文,我们明天解释,朋友们,再见。
杨大夫《金匮要略》第三十三讲( 咳嗽痰喘)各位好,我们下面开始学习《金匮要略》。
《金匮要略》第七篇第5条:肺痿,吐涎沬而不咳者,其人不渴,必遗尿,小便数。所以然者,以上虚不能制下故也。此为肺中冷,必眩,多涎唾,甘草干姜汤以温之。若服汤己三曷者,属消渴。
甘草干姜汤方:甘草四两(炙),干姜二两(炮)。
上一节,我们学习了甘草干姜汤,一个小方子,两味药,在中医临床上意义重大。
这个甘草干姜汤,可以治疗尿频,尿失禁,流口水,眩晕。因为肺中太冷了,会有水饮湿阻,所以清阳不升,浊阴不得降,上下气机失调,才会引发诸多证状。干草干姜汤温肺化饮,回复肺中阳气,临床上非常实用。治疗杂证的名方甘草泻心汤里就有这两味药。临床上的病人,多是虚实并病,去实要用黄芩黄连,补虚宜用甘草干姜,所以这些都是非常实用的。
《金匮要略》第七篇第6条,咳气上气,喉中水鸡声,射干麻黄汤主之。射干麻黄汤方:射干三两,麻黄,生姜各四两,细辛,紫菀,款冬花各三两,大枣七枚,半夏半升,五味子半升。咳而上气,咳,就是咳嗽,上气,就是哮喘。有的病人咳嗽很厉害,严重时会出现喘鸣。喉中水鸡声。这个咳喘病人,有时会有痰鸣声连连不断,像水鸡的叫声一样,说明肺中有痰饮了。射干麻黄汤主之。这个咳嗽病,哮喘病,都可以用射干麻黄汤来治疗。这个痰饮,稍浓的痰为痰,白痰是叫做饮。射干的作用是能清热解毒,化痰利咽喉,它是苦寒的,清肺作用强。麻黄宣肺气,疏通腠理,可以止咳平喘,是治疗哮喘病的专药。生姜温肺化饮,细辛温肺化饮,通窍,利关节。紫菀,款冬花润肺,能够降肺气,化痰,上咳,平喘。大枣补虚,温补肺胃,养阴生津,半夏消痰散结利水,五味子滋肾水敛肺气而上咳。这个方子共九味药,凡是用到麻黄的方剂,都是先煮麻黄,再入他药,一天一剂,6斤水煮成2斤药汁,一天喝三次,温服。我们既然学习了这个方子,就要把它应用到临床中去,这是一个疗效确切的方子。《金匮要略》里面的方剂,很多不是张仲景方,大多是后世加上去的,方不对证的方剂也很多,这个需要我们仔细去辩别。《金匮要略》第七篇第7条,咳逆上气,时时吐浊,但坐不得眠,皂一类丸主之。皂荚丸方:皂荚八两(刮去皮,酥炙),研细为末,做成梧桐子大的小蜜丸,用枣膏和汤服三丸,白天服三次,晚上服一次。咳逆上气,就是病人咳嗽很严重,又有哮喘了,咳喘病,病轻时是咳,严重时就会气喘,肺中有热,或肾气不足是咳喘病的主要原因。时时吐浊,但坐不得眠。病人时不时地吐浓痰,喘气时又只能坐而不能睡,所以不得眠。凡哮喘病发作时都是无法躺下去的,抬肩挺腹,起伏不停。那么现在,病人有大口浓痰吐出,这个痰消不掉的话,就会加剧喘气的证状,这个病也算是个急危证,所以,急需消痰,用皂荚丸。皂荚,就是大皂角,是温性的,能够强力消痰,同时它还利窍,可通大小便。它的药力峻猛,所以要用酥制密丸,与大枣肉一同服下去,以保护胃肠粘膜不受太大刺激,因为它有毒性,用量也是非常的小,应慎用,不宜大量使用,以防中毒。用皂荚把浊痰消掉,咳喘病证状得以减轻,再用它药调治方可。《金匮要略》第七篇第8条,咳而脉浮者,厚朴麻黄汤主之。厚朴麻黄汤方:厚朴三两,麻黄四两,石膏如鸡子大,杏仁半升,半夏六升,干姜,细辛各二两,小麦一升,五味子半升。咳而脉浮者,即然是咳嗽了,一般是肺中有热,有痰饮,才会咳。咳而脉浮,这个脉浮,说明肺中热很重了,热重,痰也会多。所以,清热,化痰,止咳,利肺气,要针对证状去用药。这个方子里面,麻黄开肺气,厚朴降肺气,一升一降,气逆得解,咳喘得平。石膏,杏仁,补肺津,滋阴除热。半夏消痰散结利水,干姜,细辛,温肺化饮,五味子滋肾水敛肺气而止咳喘。小麦补脾养胃。这个方子,实际就是麻杏石甘汤的加减方,麻杏石甘汤用于外感咳喘,而这里不是外感咳喘,这里是虚咳,所以用小麦补虚,另加了细辛干姜五味子,这三味是张仲景治咳嗽的惯用药,能温肺化痰消饮止咳。加厚朴的意更多的是它能宽肠降胃气,能增加病人饮食,开胃。因为咳喘病人大多平时饮食偏少,同时厚朴对五脏生理有重要的调节作用,为中医要药。为何叫厚朴麻黄汤呢?本来是治咳的,麻杏石甘汤就解决了,这里偏把厚朴放前面,说明厚朴在治疗咳喘病中的重要性,意义,在于开胃进饮食,才是根治咳喘病的关键。否则,容易反复,不易根治。本方里面把麻杏石甘汤中的甘草去掉了,因为咳喘病脉浮痰重,甘草增湿,对化痰不利,所以才拿掉不用。本方麻黄把肺泡打开,肺中热气得以宣发,又有石膏杏仁补肺津,肺热得清,脉浮就会降下来,热即退下来了,再有半夏细辛五味子厚朴干姜化痰饮,咳漱病即得到有效治疗。《金匮要略》第七篇第9条,咳而脉沉者,泽漆汤主之。泽漆汤方:半夏半升,泽漆三斤(以东流水五斗,煮取一斗五升),紫参,生姜,白前各五两,甘草,黄芩,人参,桂枝各三两。咳而脉沉者。病人咳嗽,脉又是沉的,这个应该是干咳无痰的,如果有痰,脉会浮的。脉沉,为虚,为寒,所以,现在是寒咳,而不是热咳。并且病人体质非常虚寒。与上一条相比,上一条是热咳,会有痰,这一条是寒咳而无痰。从这里也可以看出,上一条为什么要用厚朴,因为病人平时饮食很少,身体太虚了,脉才会沉微,这个干咳不太好治的,所以,治疗咳喘病,开胃很重要。因为病人脉沉,太虚了,又咳嗽,很容易出现哮喘,所以补虚复脉对目前来说变得很重要了,用人参大补元气,张仲景用药不是危证不用人参的。桂枝甘草强心阳复脉。黄芩润肺燥,清虚热,黄芩有滋阴作用。紫参也是清热的,还能活血理气止痛,紫参又叫石见穿,是治疗肺癌的专用药,常与甘草同用。半夏生姜消痰利水,泽漆白前降气化痰。泽漆在民间又叫猫儿眼草,化痰力很强,可用于肿瘤,癌证,骨结核,风湿疼痛的治疗。
这个方子突出三个方面,一是补虚复脉,二是清热化痰,三是白前降气止咳。
今天就学习到这里,各位晚安。
杨大夫《金匮要略》第三十四讲(麦门冬汤、葶苈大枣泻肺汤、桔梗汤)各位朋友晚上好,现在开始学习《金匮要略》。
先回顾一下,目前学习的是第七篇,肺病的治疗,包括肺痿,肺痈,咳喘病。肺痿的证状,多见病人头晕目眩,口流唾液,这个可以用甘草干姜汤来温肺化饮。咳喘病,没有发热证状的咳喘病,就是单纯的咳嗽哮喘,可以用射干麻黄汤来治疗。如果病人痰特别多的话,可以用皂荚丸来把痰化掉。如果是病人咳喘又发热,可以用厚朴麻黄汤来治疗。对于迁延日久的咳喘病,病人体质特别不好的,特别虚弱,甚至不能下床的病人,可以用泽漆汤来治疗。所以,这个肺病,要根据证状,根据病情的轻重缓急,要谨慎灵活用药才行,一定要把病机掌握清楚可以确定用药思路。关于泽漆汤的病理机制,病人有咳喘病,病轻的表现为咳,病重的表现为喘。病人患病时间久了,脉都是沉的了,这个情况也就是发展到少阴证,厥阴证了,病情严重。这时的病人一定是津血严重不足,体内毒素多,痰多。所以,解毒,化痰也就显得特别重要了。特别指出的是,临床上的癌证病人大多是有少阴证,厥阴证的表现,体内毒重痰多,才会形成癌证。这个泽漆汤不只是可以治疗咳喘,同时它能预防癌证的发生,也可以起到对癌证的治疗作用。泽漆汤里的紫参和泽漆,都是强力解毒化痰散结的药物,是临床上治疗癌证的重要药物。紫参又叫石见穿,对肺癌,肝癌有效,泽漆又叫猫儿眼,这个大家在网上常可以看到,有人用它治疗癌证。癌,就是痰和毒。把毒解掉,痰化掉,这是中医治癌的方法和思路。咳喘病人的脉都沉了,说明生命已快走到尽头,很危险,很可能会与癌证并发,所以,用泽漆汤的意义就在这里。
《金匮要略》第七篇第10条,大逆上气,咽喉不利,止逆下气,麦门冬汤主之。
大逆上气。这还是紧接着上面的条文说,咳喘病,大逆,就是咳喘病严重发作了,上气,这里不光是指喘鸣,还指病人还会有打呃的现象,临床上的喘病也多见有打呃证状,胃中太虚了。上气,包括肺胀,咳喘,打呃,气上撞心,临床上很多时候可见到这些证状同时并发。咽喉不利。这里还是紧接上一条泽漆汤方来说的,病人太虚了,可能会出现咽喉疼痛,语言难出,甚至发生呛食,吞咽困难,可能喉部有咽喉癌,或痰核(淋巴结肿大),这都是病人久虚造成的。止逆下气,麦门冬汤主之。止逆,就是如何去这治这个严重的咳喘病又语言难出吞咽困难呢?方法应该是用降气的方法,方药是麦门冬汤。所以,从条文看,麦门冬汤的临床意义很大,能够补肺虚而止咳平喘,能够补阴液而消痰核。
麦门冬汤方:麦门冬七升,半夏一升,人参,甘草各二两,粳米三合,大枣十二枚。
这个方子里面,麦门冬用到七升,相当于一百四十克了,可见本方主药就是麦门冬,它能大补肺胃津液,是治疗肺痿的重要药物。人参,甘草,粳米,大枣,都是用来补充肺胃津液的,用到人参,我们知道一定是重证要大补了,轻病不用人参的,半夏是化痰利水调和胃气的,用它来调胃。肺胃津液充足,没有痰,人就不会有咳喘病的。从本条文来看,麦门冬汤不仅能治虚劳咳喘,同时还能治疗咽喉肿瘤,淋巴结核,肺结核等。
《金匮要略》第七篇第11条,肺痈,喘不得卧,葶苈大枣泻肺汤主之。
葶苈大枣泻肺汤方:葶苈(熬令黄色,捣丸如弹子大),大枣十二枚。
这一条,开始讲肺痈了,这个是最严重的肺病,就是说肺里面已经化脓生疮了,会出现严重的咳喘证状,甚至喘气不停,不能躺下睡觉了,很危急,需要尽快把肺中的脓痰排出去才行。这个葶苈,味辛能宣发肺气,它又有苦寒之性,能清热化痰。它主入肺和膀胱,上能开提肺气,下能通利水道,排湿消肿,除胸中闷气,去咽喉肿痛,语言难出,所以,它的用途很广泛,在这里主要是化痰行水。
这个方子里没有提到葶苈的用量,常用量现代一般是用3一10克,视病情轻重,适当加量,可用到100克。由于葶苈苦寒伤胃,所以这里配用了大枣来和胃,减少药物对胃的刺激作用。这个方子的制作也有特别之处,要求葶苈要先在锅中炒黄,再捣烂成弹子大小。煮药时是先煮大枣,用煮大枣的水来煎药,三碗水煮成一碗水,一顿服下去,不是分三次来服,病重,药就要猛。这个方子是用来治疗严重的肺炎,肺气肺,肺积水。前面治咳喘病的方子,咳喘病,现代一般多数说成是气管炎。咳喘病,现在一般说成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发展到严重时就是大叶肺炎了,或者说成肺气肿,或合并胸膜炎之类,中医叫肺痈,用葶苈大枣汤来解决。
《金匮要略》第七篇第十二条:咳而胸满,振寒脉数,咽干不渴,时出浊唾腥臭,久久吐脓如米粥者,为肺痈,桔梗汤主之。
桔梗汤方:桔梗一两,甘草二两。
咳而胸满。病人有咳喘,又感到胸部胀满了,这个已经是肺气肿了,肺中发炎很严重了,上一条说是喘不能卧,现在已经胸满了,没有说喘不能卧,但此时的病情应该是比上一条又发展了,比上一条更严重了,肺炎肺气肿更严重了。振寒脉数。病人特别怕冷,冷得发抖,因为病程较长,津血内耗,体质严重下降了。脉是数的,又在咳嗽,说明肺中有热有脓。咽干不渴。肺胃有热,所以才咽干。不渴,因为体寒怕冷,身体很少出汗,所以不渴。时出浊唾腥臭。这个肺气肺的肺炎病人,时常会有很臭的脓痰吐出来。久久吐脓如米粥者,为肺痈。病人不是短时间偶尔吐一次浓痰,而是长时间地吐脓痰,说明已经形成肺痈了,肺气肿了,大叶肺炎了。桔梗汤主之。这个大叶性肺炎,可以用桔梗汤来治疗。仅仅两味药,桔梗和生甘草,这个方子是专门用来治疗肺炎的。临床上用桔梗汤加陈皮,治疗咳嗽是非常好的。桔梗是肺病专药,能宣通肺气,利咽喉,排脓消痰止咳,治疗咽干失音等,生甘草能清热解毒,清利咽喉,这两味药都是肺病和喉病的专药,清热消痰的作用很强大,毒性低,可以适当加量使用。桔梗汤又叫排脓汤,临床上非常实用。关于桔梗汤的剂量,本方里用桔梗一两,这个有点问题,可能有误,需要更正,桔梗用量可用至一百克。这里特别更正一下,我前面说葶苈用量时说可用一百克,错了。应该用1一3两,小量的用,因为它有刺激性。
今天就学习到这里,朋友们,再见。
杨大夫《金匮要略》第三十五讲(各位朋友,我们现在继续学习《金匮要略》。昨天,学习了麦门冬汤,葶苈大枣泻肺汤,桔梗汤。
麦门冬汤是干什么用的呢?它主要是能够补充肺胃津液,肺中津液中,咳喘病就会好,所以这是一个治疗虚劳咳喘的方子。这个方子在临床上很重要,主要针对肺虚肺痿,咽喉疼痛,相关疾病有气管炎,食管狭窄,淋巴结核,肺结核,都要用到它。
葶苈大枣泻肺汤和桔梗汤,都是治疗肺痈肺炎的,化痰排脓用的。
《金匮要略》第七篇第13条:咳而上气,此为肺胀,其人喘,目如脱状,脉浮大者,越婢加半夏汤主之。越婢加半夏汤方:麻黄六两,石膏半斤,生姜三两,大枣十五枚,甘草二两,半夏半升。咳而上气。这个咳,通常指咳喘,轻则为咳,重则为喘。上气,指病人还打呃,胃中太虚了。此为肺胀。如果病人有咳喘病又经常打呃,说明肺胃太虚了,津液严重不足,他的肺叶会是干枯的而没有弹性的,伸收不能自如,这就是会存肺胀的问题了。其人喘,目如脱状。当病人哮喘发作的时候,他的眼晴会有往外脱出的感觉,这是由于肺太虚了,气不足而固摄无权。如果我们平时遇到有眼珠想往外掉的病人,我们就知道他有肺胀的问题。脉浮大者,越婢加半夏汤主之。医生碰到这样的病人,如果他的脉是浮大的,可以用越脾加半夏汤来治疗。当然,反过来说,如果脉不是浮大的,那就可以考虑用别的方子。比如说,脉沉微,我们可以用泽漆汤,或麦门冬汤。越婢汤,就是麻黄,生石膏这一个药对组合另外加上生姜,大枣,甘草。这个方子又另外加了一味半夏。越婢汤本来就是一个治疗虚热咳嗽的方子,为什么要加一味半夏呢?越婢汤里,石膏,生姜,大枣,甘草是用来补充肺胃津液的,补肺用的,麻黄宣肺气,止咳平喘。同时它开通腠理,通经络利关窍,可以把热上宣下泻排出去。而半夏是用来化痰利水的,也起通关利窍的作用,所以它这时也有辅助止咳和泻热排浊的作用。因为脉浮大,浮代表有热,大,代表虚,所以用生姜,大枣,甘草,石膏补虚降虚热。麻黄,半夏配合化痰止咳喘。这个方子用到麻黄,同样是先煮麻黄再入它药,六升水煮成三升水,温服,一天三次。《金匮要略》第七篇第14条:肺胀,咳而上气,烦躁而喘,脉浮者,心下有水,小青龙加石膏汤主之。小青龙加石膏汤方:麻黄,芍药,桂枝,细辛,干姜,甘草各三两,五味子,半夏各半升,石膏二两。肺胀,咳而上气。肺胀的病人,他肺胃都是很虚弱干枯的,一旦咳喘发作,往往会伴有打呃的现象。烦躁而喘。这个烦,一定是有肺热胸满了,很难受,因为又咳又胸满又打呃,心里非常烦。躁,就是近乎发狂了,形容病情很严重。脉浮者,这个说明是热喘,有热。那前面说了,病人烦躁几乎发狂,怎么会这样呢?在临床经验上,这样的病人往往会在下腹部有动悸感,会有水气,才会这么严重,憋气。所以就要上面止咳平喘,下面要利水才行。我们看这个方子的设计,麻黄,细辛,干姜,五味子,半夏,这些都可以止咳平喘了,但是因为病人体内湿气重,所以组方就要适当加减了。麻黄,桂枝,芍药,甘草,这其实就是一个麻黄汤,可以发汗,利水,把水气解决掉了,又达到了止咳平喘的作用。加用石膏的目的是增强发汗解肌的力度,同时石膏又能大补肺津,能清热,还能除烦,解发狂,这才是加石膏的用意所在,石膏又是咳喘病的要药,单味应用也有效。这个方子,麻黄与桂枝合用能实现发汗以泄水于外,半夏,生姜,细辛能温中以散水强于内,芍药养肝,五味子润肺敛肺气,甘草调胃气,石膏去烦躁发狂,并能解肌汗出。
我们看一下,治疗肺病,喘咳,麻黄,细辛,干姜,甘草,五味子,石膏,这些最常用的。
这一篇讲的肺病,肺痿,咳喘,肺痈,这些已经学习完了,下面有几个附方,都是从别的书上收集过来的,我们再来看一下。
《外台》炙甘草汤:治肺痿涎唾多,心中温温液液者。
这个炙甘草汤,在《外台秘要》里是用来治肺痿病人流口水,又有胃中泛泛欲吐之意的。炙甘草汤在《伤寒论》里是治疗脉结代,心动悸的,补虚的一个方子,这里用来补肺了。炙甘草汤的组成是,炙甘草四两,桂枝,生姜各三两,麦门冬半升,麻仁半升,人参,阿胶各二两,大枣三十枝,生地黄一斤。这个炙甘草汤里面重用炙甘草,大枣,生地黄,又用到人参,阿胶,看得出是一个大补的方子,可以用来治疗各种虚劳病,临床应用非常广泛,很常用的。《千金》甘草汤:甘草二两。
这个甘草汤,来自于《千金方》,其实呢,它最早是出现在《肘后方》里面。一味甘草,到底有什么神奇功效呢?我们别小看它,它的功效还真不一般,在中医药里面曾说它是国老,因为它的功用确实很多,生甘草能清热解毒,止咳化痰利咽喉,下气,止渴,并有滋养的作用,所以它也是肺病的专药,对肺痿有效,对咳喘有效,对肺痈同样有效。因为它能生津止渴,能补肺润肺,所以它能治疗肺痿咳唾涎沫,还能润利咽喉。生甘草由于能清热解毒,在临床上还是治疗舌肿,咽喉肿痛的要药。
《千金》生姜甘草汤:治肺痿咳唾涎沫不止,咽燥而渴。
生姜甘草汤方:生姜五两,人参三两,甘草四两,大枣十五枚。
这个方子来自《千金方》,实际都是补充津液的药物,生姜性温善通利,能温肺化饮,肺痿本来是肺中虚冷而不能输布津液,又不能摄纳津液,所以才会咳唾流涎沫不止,流口水。这里人参,甘草,大枣,补胃津实际上也等于补肺津,生姜又能宣肺化饮,饮,就是白痰或口水涎沫。
上面这三个附方,都是补方,怎么补呢?用药都是补津补血,性味比较平淡,不是大辛大热之药。
我们今天就学习到这里,再见。
杨大夫《金匮要略》第三十六讲各位朋友,晚上好,我们继续学习《金匮要略》。
昨天,讲过了三个附方,这个《金匮要略》里面,由于张仲景原文遗失较多,所以有很多方子是从别处收集来的。我们看到的仲景书,并不是真正的原文,因为年代久远,失传的内容很多。总之,这个肺病,不外乎三种,肺痿,肺痈,咳喘。这个肺痿,我们临床上看到的多数是中风瘫痪病人,或帕金森综合证之类,他们往往有肺痿的证状。肺痈,往往是肺结核,肺积水,肺癌的病人。如果是肺痿,我们可以用甘草干姜汤,麦门冬汤,生姜甘草汤来治疗。如果是肺痈,我们可以用桔梗汤,葶苈大枣泻肺汤来治疗。如果是咳喘,轻的可以用厚朴麻黄汤,重的可以用泽漆汤来治疗,总之,根据证状来看,合理用药就是了,这一篇里,方法,用药选择已经很丰富了。
现在接着来学习几个附方。
《千金》桂枝去芍药加皂荚汤:治肺痿吐涎沫。桂枝,生姜名三两,甘草二两,大枣十枚,皂荚一枚(去皮子,炙焦)。这个方子治肺痿吐涎沬,我们临床上见到的这种病,往往是中风偏瘫的病人,或半身不遂的病人,正气特别不足,肺痿的原因造成的,肺虚,再住前找原因,肯定是脾胃虚寒造成的。那么,这个方子里用生姜,甘草,大枣来复胃津,胃津足,肺津自然就足了,肺津足,肺痿才能得愈。那为什么会用到桂枝呢?因为肺痿的病人体质很差,他口中流涎沫与上焦心阳不足有关,这里采用升阳利水法,桂枝强心阳,生姜宣肺利水,这是针对流口水而用药的。为什么这个方子是桂枝汤去芍药呢?还是因为此中风病人津血不足,用了芍药,血会往静脉走,心血就不足了,中风病人要考虑尽量不用或少用芍药才行。加了一味皂荚,它能去风痰,能开窍通痹,是治疗中风的要药,常常用于治疗中风口歪眼斜,吐涎沫,这里用来治肺痿,实际上也就是中风的一个证状。服法,七升水煮成三升,一天喝三次。
《外台》桔梗白散:治咳而胸满,振寒脉数,咽干不渴,时出浊唾腥臭,久久吐脓如米粥者,为肺痈。桔梗,贝母各三分,巴豆一份(去皮,熬,研如脂)。这个方子来源于《外台秘要》一书,也是治疗肺痈的,证治与桔梗汤相同。咳而胸满,说明痰涎涌盛。振寒脉数,说明久病体寒,久病了,自然说明病情严重。咽干不渴,咽干说明肺中热盛,不渴是因为肺中痰多,肺水不降,急需要把肺中痰清理出去。时出浊唾腥续,久久吐脓如米粥,这个整个胸腔都是痰饮了,急需排解下去。桔梗是肺病专药,开肺排脓,贝母去烦热,清五脏邪热,临床上还是治疗妇女难产的要药,也是治疗中风去风痰的要药,也是跌打损伤的要药。巴豆大热,能够涤荡五脏六府,开通闭塞,所以它是治疗严重便秘,水肿,尿闭的要药,这里用于破肺中痰积。这个桔梗白散,在中医临床上用途广泛,我们看一下它的作用原理就知道,它也能够应用于肿瘤的治疗当中,不仅是能治肺痈,此方比桔梗汤更为峻猛。本方中巴豆在使用中要烤黄,减其毒性,三味药合在一起研成粉,一次服半汤匙,不可以过量,瘦小的人还要减量。这个药吃后有什么反应呢?可能病人会吐出很多脓,说明这个脓是从膈以上吐出来的。如果大便拉出来很多脓,说明是从膈以下排出来的脓。如果病人下泻不止,说明药吃多了,胃中太热了,可以喝一碗凉水,胃热降下来就好了。还有就是,由于巴豆开通闭塞,涤荡五脏六腑的作用,如果病人有水肿,或其它的问题,同样会一攻而下,尿也会增多。
《千金》苇茎汤:治咳有微热,烦满,胸中甲错,是为肺痈。苇茎二升,薏苡仁半升,桃仁五十枚,瓜瓣半升。这个苇茎汤来自《千金方》,孙思邈的著作。治咳有微热,说明病人并不发烧,病情不是很严重,因为咳嗽上气而产生的虚热。烦满,没有说是胸满,应该是腹滿不能吃饭。胸中甲错,是为肺痈。前面刚说过这个病人咳嗽不是剧烈,但医生再一看病人胸部长了很多的斑疹或者长有银屑病,那么,医生就可以判断出病人有肺痈了,并且瘀血很严重了,因为这个胸中甲错起皮屑是病人久病内热瘀血重才会有的。这里特别说一下,牛皮癣就是因为长期内热成瘀造成的,所以,外用药物是难以根治牛皮癣的,内服才行。苇茎,就是芦苇的茎节,尽管太普通不过,但却有着特殊的功效。它能清热解毒,清五脏六腑的热,它能把肺中热毒通过小便排出来,所以才有止咳排脓的作用,同时还能化瘀血,是各种肺病的良药。薏苡仁润养五脏,通利关节,利湿消饮。桃仁活血破瘀血。瓜瓣就是冬瓜子,这个在《唐本草》里有记载,能清热解毒化痰除湿气,同时也是治疗淋病,脚气,痔疮,酒渣鼻的要药。那么,这个方子,苇茎,瓜瓣用于清热解毒,消痰排浓,薏苡仁润养五脏,桃仁活血破瘀,瘀血除,甲肤错自愈。这个汤药喝下去,病人应该会有象脓一样的浓痰吐出来。
《金匮要略》第七篇第15条:肺痈胸胀满,一身面目浮肿,鼻塞清涕出,不闻香臭酸辛,咳逆上气,喘鸣迫塞,葶苈大枣泻肺汤主之。这一条是这一篇肺病最后一条,还是说肺痈的证治。肺痈胸胀满,说明这个肺炎很严重了,肺气肿,肺积水才会这么严重。一身面目浮肿,大家看一下这个全身水肿,这可能已经发展到尿毒证了,病程迁延日久了,不光有肺痈,还有肺痿了,不然不会全身肿胀。中医对全身水肿的治法,上身水肿用发汗法,下身水肿用利尿法。现在上身也肿了,如果用发汗法用热药,本来肺痈就有热此时不能用热药,只能用凉性的药才行,所以选择了葶苈子。葶苈子,性大寒,味辛苦,辛能宣散开窍,苦能降泻除热。它主要走肺和膀胱,能够泻肺平喘,利水消肿。一边清肺热止咳喘,另一方面可利水消肿,可谓一箭双雕。病人鼻塞清涕出,不闻香臭酸辛,鼻子什么气味也闻不到,这是肺气失和造成的。咳逆上气,喘鸣迫塞,就是又咳又喘又打呃,这是痰涎涌盛造成的,要清解肺中痰饮为急迫。葶苈子泻肺排痰饮,因为有毒性,剂量不宜过大,一般掌握在10克以下,还要与大枣煮的水同煎,以解毒性。
到这里,这个第七篇有关肺病治法,我们已经学习完了,肺病在临床上很常见,希望大家有空好好把它温习好,不然的话,临床上遇到急危证就要手忙脚乱了。再见。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s://zydq.1006ss.com/?p=41622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