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败毒散,很多同仁都知道是三把伞之一,在与笔者跟诊的学员中,也曾写过这方面的文章,但总觉得没有说透,然余也不一定能说透,但就手头的资料和临床运用,再说一次,使人了解到除内科以外,特别是疡科,用之几率很多,疗效满意。壹
方剂浅释
组成:柴胡9克、前胡9克、川芎9克、枳壳9克、桔梗9克、羌活9克、独活9克、茯苓9克、人参3克、甘草3克、生姜2片、薄荷少许。
功用:散寒祛湿、益气解表
主治:气虚外感证:憎寒壮热,头项强痛,肢体酸痛,无汗,鼻塞声重,咳嗽有痰,呕哕寒热,胸膈痞满,舌淡苔白,脉浮而按之无力。
方义:本方证为正气素虚,又感风寒湿邪所致的气虚外感证。
·
体虚之人,外感风寒湿邪,正邪交争,正虚不能祛邪外出,则见憎寒壮热无汗,头项强痛,肢体酸痛。风寒犯肺,肺主皮毛,肺气不宣则鼻塞声重,咳嗽有痰,胸脘痞闷,舌苔白腻,脉按之无力,为虚人外感风寒湿之征,治宜散寒祛湿,益气解表。
方中羌、独辛温发散,通治一身上下之风寒湿邪为君。
·
·
川芎行气祛风,柴胡疏散解肌,助羌、独散外邪、除疼痛。
人参补益元气,一则扶正气以祛邪外出;二则使散中有补,发汗而不伤真元,共为臣药。
·
·
桔梗宣肺,枳壳降气,前胡祛痰,茯苓渗湿以宣利肺气,化痰止咳,共为佐药。
甘草调和诸药,益气和中,生姜薄荷为引,助解表之力,属佐使药。
·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方中羌独具有解热、镇痛、抗炎、抗菌、抗过敏等作用,薄荷可发汗解热、抑菌、稀释痰液;人参可增强免疫功能;生姜可促进消化,并有抗病原微生物、解热等作用。上述药物合用可达到提高机体免疫力、解热、镇痛、祛痰、镇咳等作用。
本方原为治小儿之疮而设,因小儿元气未充,故用小量人参补其元气,正如《医方考》曰:“培其正气,散其邪毒,故曰败毒。” 后世推广用于年老、产后、大病后尚未复元,以及素体虚弱而感风寒湿邪,见表寒证者,往往多效。笔者用治疮疡瘙痒,亦收到满意效果。主要机理在于该方的发散风寒湿邪,行气活血之功。因风寒湿邪郁于肌腠,发为疮疡瘙痒,特别是初起疮疡未成脓而寒热见证且无汗者。
笔者赞尝喻嘉言先辈对此方的应用,喻氏认为:“人受外感之邪,必先汗以驱之。惟元气大旺者,外邪始乘药势而出。若元气素弱之人,药虽外行,气从中馁,轻者半出不出,留连为困,重者随元气缩入,发热无休。……所以虚弱之体,必用人参三、五、七分,入表药中少助元气,以为驱邪之主,使邪气得药,一涌而出,群非补养虚弱之意也。”喻氏运用本方治疗外邪陷里而成之痢疾,意即疏散表邪,俟表气疏通,里滞亦除,其痢自止,此称“逆流挽舟”之法,在外科疮疡瘙痒证中,亦大有用武之地。
贰
病案举例
01
小儿皮肤疮疡案
患者:曾*淼,女,6岁,家住本市易俗河,2018年4月23日就诊。
代诉:患儿周身皮肤起坨,瘙痒,伴有咳嗽,恶寒,不发热,起病约一周,在当地治疗少效,转而求余,查体弱,纳差,经常易感冒,此次皮肤瘙痒起坨,色红,欲抓,睡眠欠佳,大便偏干,小便黄,脉细而有数意,苔白,诊断为脾虚疮疡瘙痒,治宜益气健脾,祛风散寒。方用败毒散为基方,仅四剂而愈。
按:此患者素体较弱,平时易感,消瘦纳差,今又罹患疮疡,以据证而视为脾虚,机体抵抗力较弱所致,不能只凭瘙痒而祛邪,必须扶正健脾,《经》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而选败毒散,甚为合拍,以达祛邪不伤正,扶正不留邪的双重目的,双向效果,故能效如桴鼓。当然疮疡愈后,必须进一步调理好脾胃,因小儿之病,多在二太,脾胃的调摄是最重要的,即便是大人、老人,也应注重脾胃,盖土能生万物,小孩要使健康,一定要保护好脾胃,生冷、零食、饮料多在少服或禁忌之列,厚德载物。
02
寒痒案
患者:徐**,女,57岁,家住本市欧家岭,2019年8月13日就诊。
主诉:上半身皮肤瘙痒,且反复发作,不起坨,皮色抓之色红,遇冷加重,得温暖缓,一身疼痛、酸楚,饮食一般,睡眠欠佳,大便不调,质稀,日2-3次,小便清短,脉沉细,舌质正常,苔白。诊断为寒性瘙痒证,治宜疏风散寒、和胃理肠,方用败毒散加荆、防、蚕沙、皆治、神曲等,先服5剂,嘱其勿形寒引冷,忌食鱼腥海味,生冷辛辣。
二诊:2019年8月17日
自诉:服药后,自感症状有所减轻,且大便有改善,查脉、舌同上,拟续用上方,稍许加减,再进5剂,医嘱同前。
按:此患者经2诊而治愈,缘于治痒,不能囿于风热,当然大多数是瘙痒证是风湿热毒,唯此患者不然,她病位在上,以上半身及头面部多现,而又遇风寒较重,有点怕冷喜温,且周身疼痛酸楚,大便不调,乃风寒滞于胃肠,所以选用败毒散为基方,且加荆、防着疏散风寒,酌加蚕沙引药下行,又清热化浊,皆治乃鸡屎藤,即可通肠化浊,又能表里兼顾,再加力曲者,以排除肠中腐浊,这种内外兼治之法,不泛笔者的经验之处,况任何疾病凡遵循此法者,确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治病要整体,确是中医之核心特色。
03
手足口病案
患者:周*轩,女,3岁,家住本市金源小区,2022年3月1日就诊。
其母代诉:患儿发热无汗,间有恶寒,渐至口内及手足起疱生疮,发病3天,西医诊断为婴幼儿手足口病,伴纳差,烦哭,大便干结,小便黄,指纹沉紫,苔白厚。
治宜:疏风清热败毒,方用败毒散加减3剂,嘱每剂煎约280毫升,分4次频频灌服,饮食清淡,注意观察病情变化。
3天后其母携哥来诊,同是手足口病,波及其妹,疫病已愈,哥步妹尘,间亦服败毒散加减而愈。
按:手足口病,系现代医病名,中医无此对应病名,自1957年以来,先后在加拿大、美国、英国、日本等国都发生过流行,1982年,在我国的天津、北京、上海等地也流行过,近些年来,我国各地均有发生,本病中医认为属疫毒温病范围,多数按温病的发病时间的长短,受邪的轻重论治。西医则以抗病毒为主,中医则要辨证论治,笔者认为初期以温毒袭肤居多,中期则属心脾积热,后期则对证论治。
鉴于本病为内蕴湿热,复感时行疫毒,系内外合邪,湿遏热伏,蕴于脾胃,外蒸肌肤,上熏口腔为基本病机,即属中医“疫疹”,故选用败毒散为基方有效。应当指出的是本方组成药物多辛燥性温,应仔细辨证,不能借此方能泛治,而是要随证加减,可在方中酌加清凉疏透之品,寒温并调,温清兼顾,而不能拘泥于温为阳邪。中医治病,贵在切入点,用药贵在灵活,加工炮制,增减药味,改性赋能,便可拓展名方。骏横弛聘,游刃有余,任我潇洒。
叁
历代医家选摘
a
《医宗金鉴·删补名医方论 》云:“东南土地卑湿,凡患感冒,辄以伤寒二字混称。不知伤者,正气伤于中,寒者,寒气客于外,未有外感而内不伤者也。仲景医门之圣,立方高出千古。其言冬时严寒,万类深藏,君子固密,不伤于寒。触冒之者,乃名伤寒,以失于固密而然。可见人之伤寒,悉由元气不固,腠理之不密也。昔人常言伤寒为汗病,则汗法其首重矣。然汗之发也,其出自阳,其源自阴。故阳气虚,则营卫不和而汗不能作;阴气弱,则津液枯涸而汗不能滋。但攻其外,不固其内可乎?表汗无如败毒散、羌活汤。其药如二活、二胡、芎、仓、辛、芷,群队辛温,非不发散,若无人参、生地之大力者君乎其中,则形气素虚者,必致亡阳;血虚挟热者,必致亡阴,而成痼疾矣。是败毒散之人参,与冲和汤之生地,人谓其补益之法,我知其托里之法。盖补中兼发,邪气不至于流连;发中带补,真元不至于耗散,施之于东南地卑气暖之乡,最为相宜,此古人制方之义。然形气俱实,或内热炽盛,则更当以河间法为是也。”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2:“伤寒时气,头痛项强,壮热恶寒,身体烦疼,及寒壅咳嗽,鼻塞声重;风痰头痛,呕秽寒热。”
b
c
《医方集解》:“此足太阳、少阳、手太阴药也。羌活入太阳而理游风,独活入少阴而理伏风,兼能去湿除痛,柴胡散热升清,协川芎和血平肝,以治头痛目昏,前胡、枳壳降气行痰,协桔梗、茯苓以泄肺热而除湿消肿,甘草和里而发表,人参辅正以匡邪,疏导经络,表散邪滞,故曰败毒。”
《张氏医通》:“问时疫初起,用人参败毒,得毋助邪为虐之患乎,又何以治非时寒疫,汗后热不止?盖时疫之发,必入伤中土,土主百骸,无分经络,毒气流行,随虚辄陷,最难叵测。亟乘邪气未陷时,尽力峻攻,庶克有济。其立方之妙,全在人参一味,力致开合,始则鼓舞羌、独、柴、前,各走其经,而与热毒分解之门;继而调御津精血气,各守其乡,以断邪气复入之路,以非时之邪,混厕经中,屡行疏表不应,邪伏幽隐不出,非藉人参之大力,不能载之外泄也。”
d
e
《成方便读》云:“方中必先以人参补正祛邪,羌活走表,以散游邪,独活行里,以宣伏邪,柴胡、桔梗散热升清,枳壳、前胡消痰降气,川芎芳香以行血中之气,茯苓淡渗以利气中之湿,甘草协和各药,使之不争,生姜辟秽祛邪,令其无滞。于是各建其长,以收全功,皆赖人参之大力,驾驭其间耳。至于治痢用此者,此喻氏逆流挽舟之法,以邪从表而陷里,仍使里而出表也。”
以上笔者摘录了古先贤们对败毒散的论述。然祖国医学著述浩于烟海,据我所知,有30多个版本,但我所使用的是《小儿药证直诀方》,并可随证加减,如加荆、防,加连、牛,加银花等,层出不穷,例如治手足口、治痢疾,有近代医家用此方治肾病,治疗之域很宽,治疗病种很多,除感冒外,支气管炎、哮喘、婴幼儿腹泻、急性病毒性肝炎、化脓性腮炎和登革热等,应抓住要点就是元气不足而又外感风寒夹湿者。
肆
体 悟
笔者擅用败毒散,缘于60年代,余初涉杏林时,恩师赵国麟老长于外科,也精于内科,当时败毒散用的机率相当多,不论是风寒感冒身痛无汗,还是痈疽疮疡初起,亦或是皮肤瘙痒。临证加减,屡建疗效,应证了“一日到晚三把伞(败毒散、正气散、五积散)上屋不喊下屋喊”的景象,笔者几十年来的临床验证,这三个方能熟练灵活运用,确能有其治病资本,但必需基本功扎实,基础理论娴熟,机动灵活运用。
本文系笔者用辛温之剂治疗皮肤疮疡的汇報,因为前二方均是从疏风清透上阐述的,而败毒散则是从寒湿方面来认识,但绝没有忽悠同仁,值得注意的是要方药对证,有时证才用是方,决不能生搬硬套,拘泥执板,笔者用败毒散治疗疮疡是强调辨证的,本方在方剂学里属扶正解表剂,要抓他的病机、病位,凡头面部,上半身,乃至周身偏寒者等疾均可应用,医者意也,赋予方剂强大的使命,让其完成任务,保障疗效,是医者运筹帷幄的技巧,要达到这种境地,必须坚持学习,大胆实践,总结经验,提升理论认知,传承中医,为民服务。
作者:陈厚忠 编辑:Zixi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s://zydq.1006ss.com/?p=41092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