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养生 > 微浸润型腺癌及浸润性肺腺癌
2024
08-30

微浸润型腺癌及浸润性肺腺癌

一、微浸润型腺癌(MIA)

孤立而离散的小腺癌(≤3cm),以贴壁生长为主,任何切面浸润灶均≤5mm(或多个浸润灶百分比之和×肿瘤的最大直径≤5mm),常为非黏液型,黏液型罕见。

浸润标准:

①出现贴壁型以外的任何生长方式的成分(腺泡、乳头、微乳头、实体、胶样、胎儿型或者侵袭性黏液腺癌)。

②肿瘤细胞浸润间质或出现在贴壁生长的腺癌腔内。

③浸润淋巴管、血管、胸膜,出现肿瘤性坏死和气腔内扩散(STAS,肿瘤周围的肺泡腔内出现单个癌细胞、微乳头、环状瘤细胞团或实性瘤细胞簇)时,应诊断浸润性腺癌(即便肿瘤≤3cm、浸润灶≤5mm)。

大体:大多发生在肺周边,肺结节形态多小于10mm,CT可以为纯磨玻璃结节,也可以为混杂磨玻璃结节(实性成分不超过5mm)。可能有血管异常,可能出现空泡,胸膜牵拉。

注意:真性浸润与假性浸润

①肿瘤细胞:原位腺癌细胞异型性小,浸润性腺癌细胞有核仁及深染

②肿瘤间质:真浸润腺体有明显张力,不规则,有肌纤维母细胞反应

③肺泡的原有结构:假浸润原有肺泡结构,真浸润消失

与非典型腺瘤样增生(AAH)及原位腺癌(AIS)鉴别

二、浸润性腺癌

1.沿肺泡壁生长型腺癌

形态一致且温和的Ⅱ型肺泡细胞或 Clara 细胞沿肺泡壁表面生长而构成的非黏液性腺癌。浸润灶>5mm 或肿瘤细胞侵犯淋巴管、血管、胸膜,出现肿瘤性坏死或气腔内扩散(STAS)。

鉴别腺泡型腺癌:

①沿肺泡壁生长型腺癌的肺泡壁可增厚(弹性纤维胶原化等),使肺泡壁相互连成封闭的腺腔样结构,相对均匀一致的肺泡间隔和腔内缺少分泌物等可鉴别。

②贴壁生长方式会出现折叠、内陷的腺样细胞巢,只有当肺泡样结构消失、腺泡周围出现宽窄不一的含有肌成纤维细胞的间质,才认为出现腺泡型腺癌。

鉴别乳头型腺癌:

贴壁生长的腺癌肺泡壁断面可形成“乳头”假象(没有纤维血管轴心)

2.腺泡型腺癌

由恶性上皮细胞围成的圆形、椭圆形的腺泡或管腔状结构,肿瘤细胞胞质内或由其构成的腺腔内可含有黏液,有时瘤细胞聚集成圆形结构,其核位于基底部。

筛状腺癌:大的腺泡由多个背靠背的小腺腔构成,以筛状结构为主既可诊断。

鉴别腺样囊性癌:

①癌巢周围间质内缺少基底膜样物质

②筛状结构是肿瘤细胞构成的囊腔

③发生部位非支气管壁

3.乳头型腺癌

癌细胞围绕纤维血管轴心构成乳头状结构。

4.微乳头型腺癌

肿瘤细胞簇缺乏纤维血管轴心,可与肺泡壁相连或游离于肺泡腔内。

肿瘤细胞小,立方状,核有不同程度异型。

只要出现微乳头成分就要标出所占比例(易浸润间质、血管、出现STAS,预后差)

5.实性型腺癌

由多角形的恶性上皮性瘤细胞构成的实性片状的癌巢,其内没有腺泡、乳头、微乳头和沿肺泡壁生长的方式存在。

可出现印戒样腺癌细胞(标出所占比例)

鉴别:

①肿瘤全为实性成分时,需鉴别非角化型鳞癌和大细胞癌(包括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免疫组化TTF-1、NapsinA为阴性时也不能完全排除实性型腺癌的可能(组织化学染色证实:每2个高倍视野内>5个瘤细胞内含有黏液,仍要诊断实性型腺癌)。

②黏液表皮样癌:与支气管关系密切,可存在低级别黏液表皮样癌成分,TTF-1、NapsinA为阴性,存在MECT1-MAML2 基因重排。

声明:以上知识点及图片来源于病理相关书籍及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记录,侵权删。

最后编辑:
作者:y930712
这个作者貌似有点懒,什么都没有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