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养生 > 中医对微循环认识
2024
08-10

中医对微循环认识

中医在古代没有显微镜等现代诊断条件,凭着长期的临床实验,观察人体血脉的分布及其功能,认识到脉络可分支为细小的孙络(亦称孙脉,细络),这个孙络相当于微循环。本文从中医血脉角度来认识微循环。

1血的功能

“肝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明代张介宾对血的生理功能作了较全面的论述:“故凡为七窍之灵、为四肢之用,为筋骨之和柔,为肌肉之丰盛、以至滋脏腑、安神魂、润颜色、充营卫、津液得以通行,二阴得以通畅,凡形质之所在,无非血之用也,是以人有此形、唯赖此血”可见血液在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性。

古代中医已认识到血液循环干脉管之中,内至五脏六腑,外达皮肉筋骨、薰肤、充身、泽毛、血行不息,不断地对全身组织器官发挥营养滋润作用,以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现代医学证实血液供给人体组织营养物质,氧气、水份、盐类、内分泌素及热能等、

2血液循环与微循环的关系

血液流动、环周不休,“经络之相贯,如环无端”。“夫脉者,血之府也”。血液流动在一个相对密闭的管道系统中。血液循环有一定的走向,“食气人胃,浊气归心,谣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经于皮毛……气口成寸,以决死生”“经脉者,所以行气血……是故血和则经脉流行”,经脉渗灌气血的作用是双向的,一方面“经满气溢,入孙络受血,皮肤充实”,由经而络,由络而播宣皮质,薰肤、充身,泽毛”,另一方面,“血和则孙脉先满溢,乃注入络脉,皆盈乃注入于经脉”。中医已认识到心动排出血液行于经脉(即所谓心行血),由经脉分支为络脉,乃至孙脉(或称孙络、细络),其功能是渗灌气血,营养躯体各部组织,为生理活动提供物质基础,再经组织物质交换后,带着代谢产物,又由孙络到络脉、会合到经脉,返流到肺,肺司呼吸,呼出二氧化碳,吸收氧气,起到吐故纳新作用,故称肺朝百脉;最后返回心脏,形成一个完整的循环系统,其走向途径以公式示意如下:心→脉→络脉→孙络→络脉→脉→心。古代中医对微循环已有详细描述:“经脉十二者是,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诸脉之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支而横者,络脉,孙络也。夫经脉内营于脏,外络于形身,浮而见于皮部者,皆孙络也”。张介宾:“经脉直行深伏,故裹而难见,经脉支横而浅,故在表而易见,络之别者为孙,孙者言其小也,愈小愈多矣,凡人遍体细脉、即皆肤之孙络也”、这些关于微循环的描述既详细、也形象。孙络(或称孙脉、细络、浮络)相当于微循环,此孙络无计其敝,逐渐由曲线状延伸扩大为面状弥散,这可加强经脉气血和驱体各部组织的密切连系,籍以供给营养成份,并进行新陈代谢。这和现代医学对微循环的认识是一致的。

3血和津液的关系

津血同源,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血和津液都是来源于脾胃所化生的水谷精微,二者可相互转化,相互为用,血液循行于经脉,在一定条件下,血液中的部分水液可渗出干脉外,与脉外的津液化合在一起,而成为津液的一部分,从面润皮肤肌膜等作用,故血可化生为津液。同样,津液在必要时亦可转化为血液“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而为血”:存在于脉外的津液,渗入于脉中加入血液的运行,补充了血液,亦构成血液的一部分,起着充盖血液和畅通的作用。广义的津液包括血液、淋巴液和组织液,水和电解质,这和微循环的组成及血液流变性有着密切的关系。

津液的作用主要有二点:(1)营养滋润组织器官,皮肤的润泽,肌肉的丰满,肢体与关节的运动自如,离不开津液的滋润作用。由津液化生出来的涕、泪、唾液,可以润泽和保养鼻、眼、口腔。(2)津液常随着体内的生理情况和外界气候而变化,这种变化对身体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从而便机体内环境获得相对的平衡。例如天热时汗多而尿少,天冷时汗少而尿多,就是明显的例子。西医认为血容量不足,可由于出汗过多或利尿太过而消耗人体津液,体液丢失,水盐平衡失调所致,而血容量不足,可以影响血压;治疗上宜补充血容量,注意水和电解质平衡。中医还认为:津亏不足以载血而导致血行不畅,甚至淤阻,即血虚致瘀,相当于微循环障碍。血粘度增高,治疗上除解除津液亏耗的原因以外,在给予活血化瘀药物的同时,还应给予养阴牛津之品。

4血与气的关系

血与气,互相依存,互相资生,血以气所运化的水谷精微与原料,又须经气化过程转变为血液,所以称“血为气之母”。气生于血,气舍血中,血能载气养气,气能摄血,血液之所以能在血管中运行不息而不溢出脉外,是由于气能摄血之功。故称“气为血之帅”。中医认为“血载气而行,血至则气至,无血则无气”。又认为“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二者关系密切;而“气”又为五脏、六腑、五官、四肢百骸、皮毛等·切生命活动的动力、气就是生命的象征。凡是脏腑经脉淤阻,血液不达或流行不畅则气就达不到,气不到则脏腑四肢皮毛就失去功能,所以人体的外观气色及精神状态其实质是血液循行于微循环是否充盈的表现:如果血液充盈,则神采奕奕,颜面光泽红润;血液衰少,则神萎不用,颜面苍白无华,唇色淡红;血液耗竭,则神散而亡;血液阻滞,则面色晦暗,舌青紫,或有瘀点,脉细涩,即血瘀证。因此可以理解以上这些表现与微循环障碍导致功能障碍是基本一致的。

5血瘀证与微循环障碍

血行脉中,无时不流,若停滞不行或流而不畅,瘀积之血,包括溢于脉外离经之血,和久病人络污秽之血,称为血瘀。中医对血察证早已有记载:“病人脑满,唇姜、舌青……为有血瘀”。《灵柜、经脉篇》云:“血不流则色不泽,故其面黑如漆紫者”。清代王清任更明确指出:“青筋暴露,非筋也,现于皮肤者,血管也,血管青者,内有瘀血也”。中医辩证是凭藉感官察觉到的征象来诊断病情的,诸如舌质紫暗或有瘀点,皮肤瘀斑瘀点,舌系带两旁静脉曲张紫暗,肝掌,蜘蛛痣,脉涩或结代这些证侯是由于脉络瘀阻,微小血管扩张,血流缓慢所致。冠心病的心前区

痛,慢性肝病的胁肋部疼痛及肝脾肿大这些症状是由于气滞血瘀,不通则痛。面色黑,肌肤甲错,或肢体麻木这些症状是由于血流瘀滞不能满养肌肤所致。

近年来中医血瘀证及微循环学的研究不断向深度广度发展,取得不少的研究成果。临床方面许多疾病,诸如冠心病出现心绞痛或心肌梗塞,脑血栓形成、慢性肝炎、重症肝炎、肝硬化、跌打损伤、骨折、瘢痕疙瘩、硬皮病、闭经、痛经、宫外孕、产后血瘀腹痛、休克、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新生儿硬肿症、流行性脑膜炎、败血症型,流行性出血热的发热期及体克期等百余种疾病均可能存在血瘀证,血瘀证候可表现在不同疾病的不同阶段,也可累及不同部位。

关于血瘀证的治疗:中医按辩证论治方法结合用活血化瘀药物。《内经》就已提出“血实者决之”的活血化瘀法则,《伤寒论》有桃核承气汤、抵当汤等,王清任《医林改错》有血府逐瘀汤,下逐瘀汤等代表方剂

中医认为血瘀证的病因有:(1)气虚,(2)气滞,气滞不能行血,(3)寒凝,寒凝致血瘀。(4)热邪,热邪煎熬致瘀,(5)外伤等病因,因此从整体辨证出发,分别按虚则补之,寒则热之,热则寒之等治则,配合用活血化瘀药,或兼用行气药,常用的活血化瘀药有:丹参、当归、赤芍、桃仁、红花,五灵脂、蒲黄、泽兰、鸡血、益母草、苏木、乳香、没药、血竭、水、灯盏花等。活血化瘀代表方如血府逐瘀汤,药味用桃仁、川芎、红花、赤芍、牛夕以活血化瘀,生地、当归以养血活血,柴胡、枳壳、桔梗以行气解郁。

最后编辑:
作者:y930712
这个作者貌似有点懒,什么都没有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