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养生 > 《伤寒论》中姜的运用
2024
07-20

《伤寒论》中姜的运用

《伤寒杂病论》为医圣张仲景所著,后世按伤寒和杂病分为《伤寒论》《金匮要略》两书,记载了269个方剂,(其中《伤寒论》113方,《金匮要略》262个,两书重复方剂106个),被后世称为“方书之祖”。这些方剂至今仍然被临床医生奉为圭臬。现就《伤寒论》113方中“姜”的运用谈谈体会。

姜的五个作用

经梳理,《伤寒论》113方中,用到“姜”的方剂达56个。按用姜的种类分析,用生姜35处、用干姜22处(生姜泻心汤既有干姜又有生姜)。其中,姜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解表散寒

《伤寒论》“群方之冠”的桂枝汤中,生姜的用量等同桂枝,意在加强桂枝辛温发汗之功,得甘草、大枣健脾和营,芍药酸收敛阴,使汗出而不伤阴。桂枝系列方剂如桂枝加葛根汤、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桂枝加附子汤、桂枝二麻黄一汤、桂枝麻黄各半汤、桂枝二越婢一汤等,均是以表证未解、营卫不和为基础,伴随或经气不舒,或痰喘,或里阳不足,或表郁不解而随证加减,但这种情况使用生姜的作用都是解表散寒,宣通阳气。在太阳表寒而兼里热的大青龙汤中,生姜也是助麻、桂辛温解表。

温肺化饮

《伤寒论》中温肺化饮主方当属小青龙汤。第40条记载:“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方中干姜的作用是散寒化饮,得细辛以温肺。《金匮要略》苓甘五味姜辛汤亦是为寒饮咳嗽而设,同样使用干姜、细辛搭配。只是小青龙汤病机为外有表邪、里有寒饮,苓甘五味姜辛汤病机则是脾阳不足、寒饮内生。二者虚实各异,但干姜、细辛温肺化饮的功能不变,针对外寒予麻、桂祛邪,针对脾阳不足予茯苓、甘草健脾利湿复阳,可见张仲景用药之精准。

和胃止呕

《伤寒论》中和胃止呕的方剂很多,如小柴胡汤、葛根加半夏汤、黄芩加半夏生姜汤、栀子生姜豉汤、吴茱萸汤、竹叶石膏汤、半夏泻心汤、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等。除竹叶石膏汤为清热养阴、和胃止呕而设,其余方剂中都有用姜。其中,只有半夏泻心汤方用的是干姜,其余为生姜。

半夏泻心汤之气逆欲呕乃脾胃虚寒、邪热内扰之寒热错杂所致,方中既有参、草、枣之健脾,亦有芩、连之泻热,故以干姜助半夏止呕既能助参、草、枣温脾阳,又能佐制芩、连之苦寒。《金匮玉函经二注》:“半夏之味辛,其性燥,辛可散结,燥可胜湿,用生姜以制其悍。孙真人云:生姜呕家之圣药,呕为气逆不散,故用生姜以散之。”《金匮要略》小半夏汤可谓和胃止呕基础方,也是生姜与半夏搭配。可见一般情况下的和胃止呕多使用生姜。

温中散寒

《伤寒论》中用姜温中散寒的方剂很多,如桂枝人参汤、小建中汤、生姜泻心汤、半夏泻心汤、甘草泻心汤、吴茱萸汤等。其中桂枝人参汤和半夏泻心汤、甘草泻心汤均用了干姜,小建中汤和吴茱萸汤则是使用生姜,生姜泻心汤既有干姜又有生姜。桂枝人参汤是理中汤加桂枝,为外邪未解而因误下致脾阳受损而设,其用干姜为温中散寒,助参、术、草健脾扶正,桂枝小促其汗。三泻心汤都有干姜,都是脾阳不足,但又里有郁热之寒热错杂证,三方都用干姜温中散寒,唯生姜泻心汤除脾胃虚寒兼有郁热外,还兼饮邪干扰,故减少干姜用量,加上生姜以散水气。小建中汤方用生姜,为素有里虚寒证,气血不足复受表邪,在桂枝汤调和营卫的基础上倍用芍药养血,饴糖健脾养胃,故方中生姜既是协同桂枝解表散寒,又助枣、草、饴糖温养脾阳,共同达到温中散寒的目的。吴茱萸汤中用生姜六两,剂量也超出其他方剂常用的三两,其作用就是利用其辛温散寒止呕之功,助吴茱萸辛温散寒,配参、枣、草温阳和中。

另外,乌梅丸虽为厥阴病而设,但也为中焦虚寒而用。方中干姜十两,其用量是《伤寒论》方剂中使用姜的最大剂量。该方主治脏寒蛔厥,干姜在此方中用于温中散寒且力量宏大,并与附子、细辛、桂枝、蜀椒等大辛大温之品同用,体现了“寒深厥亦深”的存在,非力专效宏不可救逆。

温里回阳

《伤寒论》少阴病篇列举了大量温补阳气、回阳救逆、温肾助阳的方剂,如四逆汤、通脉四逆汤、白通汤、白通加猪胆汁汤、真武汤、附子汤、吴茱萸汤、桃花汤等,其中附子汤方中未用姜,真武汤方使用生姜,其余方剂均是干姜。四逆汤为纯阳之剂,方中干姜既助附子辛温助肾阳,又得甘草甘温养脾阳,三者合用内寒得散里阳得复,缺一不可。通脉四逆汤在四逆汤基础上加大附子、干姜剂量,特别是干姜由一两半加大到三两,甚至四两,可见其温阳的作用。正如《医宗金鉴》所说:“以其能大壮元阳,主持中外,共招外热反之于内。”白通汤亦是以姜、附温脾肾之阳,在四逆散基础上去甘草加葱白旨在通阳气、消格拒,干姜用量虽少,作用相同。真武汤温肾助阳,方中使用生姜,因其为阳虚水泛之通用方,故生姜辛温发散最利温阳化饮。张仲景原文强调“若下利者去芍药,加干姜二两”,可见使用真武汤时可以根据阳气虚衰的程度选择生姜与干姜,也就是说凡阳气虚衰严重时,生姜力小效弱,非干姜不可以起沉寒、散阴霾。

值得一提的是,《伤寒论》中主治阴阳两虚之基本方甘草干姜汤中,甘草倍于干姜,借甘草甘平和中、干姜辛热逐寒,用于伤寒兼里虚误汗证,共奏温中复阳之效。同样是甘草干姜汤在《金匮要略》中用于肺痿虚寒证,症见吐涎沫、不咳嗽、口不渴、头眩、遗尿、小便数诸症时,意在虚则补其母,甘草干姜汤温暖中土,此时干姜炮用以削弱干姜辛热之性,如《本草纲目》“熟用和中”,守而不走。

姜的现代研究

《伤寒论》运用“姜”乃是平淡中见神奇的选择。现代医学研究,生姜含有挥发油及姜辣素,可促进血液循环而发汗,并可促进胃酸分泌有助于消化。干姜所含挥发油能反射性兴奋血管运动中枢和交感神经,促进中枢循环系统兴奋有效缓解低血压休克。《伤寒论》方剂中使用姜类,与现代医学研究不谋而合,正是利用其温热之性,促进循环,加强消化,兴奋中枢而起到发汗解表、温中止呕、回阳救逆的作用。(赵玲瑜  湖南省湘乡市中医医院)

(注:文中所载药方和治疗方法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最后编辑:
作者:y930712
这个作者貌似有点懒,什么都没有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