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虎加人参汤 药物组成:知母六两 石膏一斤碎 甘草二两炙 人参二两 粳米六合 散剂比例:知母6石膏16炙甘草2粳米7人参3 经方病理:里热 水虚 金水堂方歌: 服桂烦渴大汗倾 液亡肌腠涸阳明 膏斤粳七知六两 参三草二米熟成 名家解读 胡希恕:服桂枝汤大汗出之后,由于丧失津液,阳明内结,也是常有的事情。“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它是由于服桂枝汤,这不是误治啊,表证这个期间是桂枝汤证,就得服桂枝汤,服桂枝汤不应该大出汗,但可能这个护理没搞好,大捂大盖,出了大汗。由于丧失津液太厉害,那么反倒造成胃不和与里热,所以大烦渴不解。就是说服桂枝汤大汗出后,表证解了,可这个由于津液丧失,它就动了里热了。
“大烦渴不解”,烦躁也厉害,渴得也厉害,脉洪大,脉洪大是里热的情形。这个里热大烦渴,这是白虎加人参汤证。白虎汤证不一定渴。脉洪大,身热有汗,口舌干燥,可以是白虎汤证,但是津液太伤,他就要渴了,津液伤,口渴的时候,必须加人参兼以健胃。尤其它是在白虎汤这个基础上大量用石膏,更容易影响胃,所以必须加健胃的东西。人参是补气且鼓舞胃气的,补气就生津液,它就是起(生津液的作用)。人参主治心下痞硬,即胃虚有心下痞硬的这种情况。知母去烦躁,那么知母配合石膏,苦寒,加石膏更寒了,胃受不了,所以要搁粳米、甘草。这两个药啊,都是甘药,能补脾。但不光能补脾,比如这个粳米,它粘得很,它生一种胶粘质,西医说是种粘滑药,甘草也是,我们把它们煎煮后吃下去,它能在胃里头挂一层粘滑药保护胃,它能减少知母石膏这些大苦寒的药对胃的伤害。如果他渴,光用甘草粳米也不足以济事了,必须用人参。人参它是健胃的,它配合甘草、粳米,这个胃气才能够复健起来。这两个药去热,这三个药健胃生津,所以这个大烦渴,这个津液亏到这个份上了,非得加人参不可。 李冠杰:白虎加人参汤证,它就是一个人体偏于热,津液又虚。但是,偏于热津液虚了以后,不同的人程度不同,他会有不同的反应。 “大烦渴不解”,关于“大渴”,就是人体里热严重,机能过于亢奋,致使整体的循环代谢运行都加快,就产生过多的热量,使人体体内温度,超出正常值过高。人体为了维持它内环境的正常温度,就用加快代谢这种方式,将过多的热量散发出来。所以常常伴有或汗出或小便频数,指的这一类的症状存在。这个“大渴”就在这个基础上,因为体液消耗得太多了,它就出现渴。 “渴不解”里边隐含了一个,喝了水也不能解渴。那么这儿就涉及到白虎汤证的病理。他喝了水为什么不解渴?就是说对津液的吸收还存在不良的情况。 “舌上干燥而烦”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患者主观上自我的感觉啊,他感觉口干口渴得比较重。其实咱们临床当中啊,倒是你接触接触病人啊,反倒是比较好理解。你像有的病人啊,你问他口渴吗,他说又渴又干,早晨醒来以后,嘴里头就跟“木头板”一样,我们这形容的一句土话,说就跟“木头板”一样,特别干燥,要喝很多的水,这是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呢,在问诊当中,医者的感觉啊,这一类的患者,他的舌质舌苔大多数因为里热严重而出现舌质红啊,舌苔黄啊,而且舌苔燥,就是说比较干。“烦”呢,是因为里热过盛,体内温度高,对人体精神方面的一些影响。你像这一类患者常常会表现心神不宁啊,烦躁易怒哇,那个难以入睡呀,往往有这一类的症状。 “脉洪大”,代指人体机能过度亢奋,过度的亢奋以后,它需要的血液就多,就跟一个工厂满负荷运转,它需要的原料和能源也会多,由此整个的循环系统也会随之呈现一种亢奋状态,血管里血液的量就会大,呈现“脉洪大”,包括心脏的博动的次数也会快,就会呈现数脉。 “四肢厥逆”给人的感觉:就是这是一个里热的病,而且机能偏于亢奋,他怎么会四肢厥逆呢?当人体热到很严重的程度以后,它破坏了循环的系统的正常的工作环境,心脏受不了,那么它的功能就从以前的亢奋一下进入一种抑制状态,因此血液循环反倒是不好了,血到不了四末,就会出现四肢厥逆。但是,像这种情况都是出现在个别人身上。其他的兼症,就比较好理解了。比如说小便黄赤,这就是因为有里热;背恶寒,往往是因为胃功能不好,所以影响到背。 白虎加人参汤里边有一个很特殊的症状——“时时恶风”。实际上这个“时时恶风”是指表证还没解一再地误治,伤到里了,产生里热以后,表证也没有经过合理治疗,产生里热以后表证自己消失了,这种表证的消失是一种正常的痊愈吗?不是,它不是一种正常的痊愈,而是人体没有能力在表的这个病理阶段抗争了,人体自己放弃了,是这么一种状态。是一种没有疾病反应的状态。所以说这个时候表的功能和状态肯定并不是很好,再加上里虚,特别是对津液的吸收不好;那么又有里热,对津液又造成大量地消耗,这时侯可能会出现体表失养的状况,可能会有点怕冷。这个症状出现的机会非常少。 关于方药,知母和石膏都是去热解烦的药;甘草起到一个缓急迫的作用;粳米重量应该在100g以上,用的量很大。粳米起到健胃生津的作用。后世有人就说用山药代替粳米,那么行不行?我也试过,行。但是如果这个人真正里热很厉害,差不多都出现昏迷的这种情况,事实上还是粳米要好一些。为什么?因为粳米是寒性的,山药反倒是偏温性。但是它们都能起到一个保护胃黏膜的作用。 人参这一味药,这个作用就非常重要了。因为它就是白虎汤证的基础加上人参,人参能改善胃对水分的吸收。白虎加人参汤有一个特点:喝了水以后还渴欲饮水数升?就是他老想喝,喝了以后他还渴。那么为什么会渴?一方面是人体里热严重过于亢奋,另一方面是胃对水分的吸收功能不好。它不能很好地把水分转化成人体有用的体液,人参就有改善这种情况的作用。这个时候就是说这个胃功能,它把这个有效的转化水分的效率太低了,而人参能解决这方面的问题。人参在这个方剂当中的作用非常简单:就是健胃生津,可以改善胃肠对津液的吸收。实际上就是增强这个胃肠功能。
黄煌: 适用人群: 本方适用人群以明显口腔干燥并有强烈渴感、脉象洪大、人逐渐消瘦为临床特征。反复发汗后,容易出现这种状态。舌证、脉证有特异性。 1.精神萎靡 精神萎靡,疲劳虚弱感明显,甚至或神志恍惚;体重开始下降,眼眶凹陷,皮肤干瘪脱水,无光泽。 2.口干舌燥 有明显的渴感,能大量喝水,喜欢喝凉水。口腔干燥,舌面无津。舌苔干燥,缺乏津液,有的如砂皮。 3.精神萎靡虚象显现 心慌气短,呼吸表浅,语音低微;或头昏眼花,耳鸣耳聋;或微汗出而恶风寒,背部尤为明显;或食欲不振,只想喝点水。 4.脉象血压异常 脉浮大而重按无力,或来势汹汹而有歇止。或心率数疾,或心律紊乱,或血压脉压差极大,或血压过低。 方证鉴别: 1.本方与白虎汤 本方证是白虎汤证虚性化的发展,其表现为形体消瘦、口渴异常和食欲不振。白虎汤证汗多,本方证口舌干燥明显。 2.本方与五苓散 两方均能治疗发热、汗出与口渴。本方证热重脉洪大或数,彼方证脉缓。本方证为津伤,舌红干燥便秘多;彼方证为蓄水,舌胖齿痕浮肿腹泻多。本方证口渴异常,欲饮水数升;彼方证渴不欲饮或喜热饮。
曹颖甫:凡白虎汤证而又有大渴,饮水不解,或时时恶风,或舌燥而背微恶寒,脉大而按之中空无力。方用石膏、知母以除烦,生甘草、粳米加人参以止渴,此白虎汤加人参之旨也。
医案 张建荣:王某,男,5岁。1974年冬季患流感,高热39.5℃,注射退烧针并口服“小儿退热散”出大汗后体温稍降,须臾又升至40℃,身热、颜面潮红、烦躁,结膜及咽部充血,不咳嗽,口渴欲饮冷水,大汗淋漓,脉洪数,舌质红苔黄燥。
诊为阳明经病。根据《伤寒论》第26条:“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应用白虎加人参汤:生石膏(先煎)45克,知母6克,炙甘草9克,粳米9克,党参9克,野菊花15克,水煎服。从下午四点少量多服,连着服到六点钟,至下午七点开始诸症减轻。体温降到38℃,能吃小碗面条,晚上又服一剂。夜晚十点服头煎,夜两点服二煎。至第二天黎明体温退至36.5℃,诸症消失而痊愈。
附:
暑厥
黎庇留医案:林某某,女,38岁。夏月午睡后,昏不知人,身热肢厥,汗多,气粗如喘,牙关微紧。舌苔黄燥,脉洪大而芤。诊为暑厥。暑热灼阳明,故见身热炽盛;暑热内蒸,迫津外泄,则多汗而气粗如喘;热郁气机则肢厥;热上扰神明则神昏:脉洪大而芤,为正不胜邪之象。治以清暑泄热,益气生津。投白虎加人参汤:朝鲜白参、知母、梗米各15克,石膏30克,甘草9克。服1剂后,脉静汗止,手足转温,神识清爽,频呼口渴,且欲冷饮,再投1剂而愈。
(广东医学.祖国医学版1963,(1):36)
按语:
本案乃夏月中暑,津伤气耗而发病。《素问·生气通天论》云:“阳气者,烦劳则张,精绝,辟积于夏,使人煎厥,”又云:“因于暑,汗,烦则喘喝。”其四肢厥冷,乃因阳气闭郁于内,不达四肢所致。故以白虎加人参汤清暑热,益气津。待暑清热泄,气津两复,则厥疾乃。
痿证
刘景祺医案:李某某,男,71岁,1979年7月23日就诊。全身无力已半年,两腿无力较甚,但关节不肿不痛,走路不过一里则劳累不堪,口渴喜冷饮,纳呆。脉洪滑。辨为阳明热盛,气津两伤。处方:
石膏18克,知母18克,甘草12克,花粉18克,党参9克,梗米18克。
服21剂,纳增,口渴止。现能步行三里而不倦,起坐自如。
(《经方验》1987:68~69)
按语:
下肢痿软而见口渴喜冷饮,脉洪滑,乃病在阳明燥热内盛。《素问·痿论》指出:“阳明者,五脏六腑之海,主润宗筋,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也。”故阳明热盛,伤津耗气,使四肢筋脉失养而致肢体痿软,不能行走。故用白虎加人参汤加党参、花粉以清阳明燥热,兼以益气生津,此《素问·痿论》所谓“治痿独取阳明”之又一法也。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s://zydq.1006ss.com/?p=37444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