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养生 > 伤寒论与周易的关系(二)
2024
06-18

伤寒论与周易的关系(二)

《伤寒论》把卦象当成人体的生理和病证的模型。在外感病过程中,阴阳气机之升降至为重要,故每以阴阳上下能交感之泰卦为正常生理模式,而上下不交之否卦模式便成为六经病过程和常见证候,如太阳病过程中的五泻心证、阳明病和少阴病的承气汤三急下证等皆是,尤其三承气证颇有代表意义。

《伤寒论》治阳明腑证用三承气汤。

何以用“承气”二字命名方剂?历代医家多从成无己之注:“承,顺也。正气得顺舒。”此说虽通,难免失凿。“承”并非指顺,“气”也当是邪气。如是而论,“承气”之义就不是“正气得顺舒”。

仲景伤寒之论,阐发于《内经》“三篇热论”,但理从《周易》者颇多。阳明腑证为胃家实,有燥屎阻隔。正合否卦之卦象。朱骏声《六十四卦经解》说:“否,闭塞不通也。此本乾卦阳往而消,阴往而息,至三爻成否。”“天气上升而不下降,地气沉下又不上升,二气隔也。”以天地之象应人,阳明腑证之位序与否卦之六二爻正相合。《否卦·六二》爻辞曰:“包承。小人吉,大人否,亨。”承气之气,概指邪气,承气汤并非顺其邪气,而是“包承”其应爻能达到阴阳之和。所谓“包承”,系指下卦三爻之世爻(阴爻)与上卦三爻之应爻(阳爻)二者之世应。特别是六二与九五爻。六二爻应该能包承九五爻之卦气。《否卦·九五》爻辞:“休否,大人吉,其亡其亡,系于苞桑。”是离乱危险之处境。六二爻对九五爻得有包承,才能达到《易传·系辞》所谓:“危者安其位,亡者包其存者也,乱者有其治也。”因而承气汤并非顺其邪气,而是“包承邪气于燥屎中而下之之称也”。用了承气汤,最后达到下卦为三阳爻,上卦为三阴爻,全卦为泰卦;或下卦二爻为阳爻,上卦五爻为阴爻,全卦为既济卦,均可。此时才能达到“否休,大人吉”。

五泻心汤证,也是因为出现了“心下痞”,以泻其火而治。因泻心汤证乃是“病发于阴,而反下之,因作痞”和“脉浮而紧,而复下之,紧反入里,则作痞”。此痞即否卦之意象。因心下即胃之上脘,处身体之中部,在胸之下、腹之上,为上下交界,气机升降之枢。气机上下升降失常,痞寒于中,而致心下痞。根据痞满的特征分别用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大黄黄连泻心汤、附子泻心汤等五泻心汤,乃至旋覆代赭汤,泻热下气消痞,改变如否卦的状态以治。

《周易》的中和观与《伤寒论》之“和”

中和观念是《周易》的哲学特征之一。《黄帝内经》和《伤寒论》的疾病观念和治疗原则都是以中和为模式建立起来的。

在《周易》象数推衍中,常采用“比应”的分析方法。以下卦和上卦同爻位相比,有如阴爻与阳爻相比,谓之“有应”,也称“和”。二、五爻中之位两爻相比“有应”,则谓之“中和”,是为最佳。因为它能达到阴阳协调的“保合太和,乃利贞”之故。《周易》重视阴阳调和也是《黄帝内经》的立论点。《素问·生气通天论》的“内外调和,邪气不能害”,以阴阳匀平为生理,以阴阳失和为病理,故调和阴阳,使达到“平人”状态的动态平衡是治疗的目标,即《素问·至真要大论》“必先五胜,疏其血气,令其调达,而致和平”之谓。

“和”也是《伤寒论》言生理、论病及治疗之要义。张仲景之言“和”,就是要达到负阴抱阳有“冲气以为和”的水平。《伤寒论》以“身和”“色和”“脉调和”“口中和”“腹中和”“身形如和”为平人。如其“不和”或“未和”,则为疾病,如“胃中不和”“卫气不和”“睛不和”与“表里未和”等,这些不和就是阴阳不协调,不在正常范围。《伤寒论》据此以“和”为治疗目标。例如第58条:“凡病,若发汗、若吐、若下、若亡血、亡津液者,阴阳自和者,必自愈。”第250条云:“太阳病,若吐、若下、若发汗后,微烦,小便数,大便因鞭者,与小承气汤,和之愈。”

《伤寒论》还创立了和法,用于疾病之初,由表入里后,治疗时,循《乾卦·彖传》“保合大和”之理。外感之初的太阳中风,可以用桂枝汤调和营卫以“小和之”;而当邪在半表半里之间时,可以“与小柴胡汤和解之”;当治疗了很长一段时间,有阴阳表里失和乃至心律率乱等,可用炙甘草汤以和之。此时已是阴阳两虚,气血不续,以至心动悸、脉结代。《伤寒论》把此方放在最后一节,可见其用心。当然,和法所调节的内容是多方面的,有时调节营卫、气血、津液,有时调节人体的生理节奏及人与天地间的节奏,有时又是双向调节。但可用一句话以概括之,就是——调节阴阳。调节阴阳,是《周易》中道观念在医学上的应用。《尚书·周官》有“论道经邦,燮理阴阳”之语,孔安国亦有“经纬国事,和理阴阳”之谓,张仲景运用得最为神妙。有时即使在偏盛偏衰的情况下,仍需用和法来维护患者,如“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对这样阴寒水湿之痰饮,除用温药外,也用和中之品以防温药伤阴之弊,体现了一种辩证法的思想。可以说“和为贵”之论用于医学也不为谬。

最后编辑:
作者:y930712
这个作者貌似有点懒,什么都没有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