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茱萸是一味大辛大热的药,能散寒,能理气,能祛湿,事实上呢,吴茱萸虽然大热,却常常用来治上火的症状,而且经常外用。
第1用:吴茱萸敷脚板心,可以治疗口腔溃疡,慢性咽炎、牙龈上火等一系列上火症状,甚至还能降高血压、改善失眠等。
操作方法很简单:把吴茱萸打成粉末,然后加一点醋在里面调成糊状,取适量敷在脚板心,然后包上一层保鲜袋,美美地睡上一觉,火气就下去了,症状就改善了。
吴茱萸虽然是热性的,但它有个神奇的功能,就是能够引火下行,可以把上面的火拽下去,针对上热下寒的人,容易上火的人,再合适不过了。
第2用,用吴茱萸泡脚,可以驱除腿脚的寒湿。
有一个专门治寒湿脚气的方,叫做《鸡鸣散》。在这个方子里,主要有吴茱萸,用吴茱萸来散筋膜里的寒湿。吴茱萸辛热,散寒湿力量强,它主要走肝经,主要散肝经里的寒湿,唯一有个缺点,吴茱萸有小毒,我们可以用吴茱萸粉来泡脚,也有不错的效果。
第3用:吴茱萸可以用来治疗疝气疼痛,及寒凝痛证。
操作方法:用30g小茴香+10g吴茱萸,炒热用纱布袋包好,趁热烫熨疼痛部位。
吴茱萸最擅长散肝经寒气,最擅长治巅顶痛。
肝经上行颠顶,如果肝经有寒,就会导致颠顶痛,这种肝寒导致的颠顶痛,医圣张仲景有个专门方子,叫做《吴茱萸汤》来对治,里面君药就是吴茱萸。
吴茱萸还用来治五更泻。
五更泻的原因是因为脾肾寒湿,常常需要用散寒祛湿的思路,中医有个专门的方子,叫做四神丸,就是吴茱萸+补骨脂+肉豆蔻+五味子这4味组成,其中吴茱萸主要负责驱散肝肾里的寒湿。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吴茱萸用得最多的还是外用,记住那个最好用的用法,吴茱萸打粉贴脚板心,可以引火下行,专治各种上火的症状。内服需要谨慎谨慎再谨慎。
——赤脚说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zydq.1006ss.com/?p=37254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