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养生 > 【名医名家】李振华:崇尚四大经典 善用经方验方
2024
06-14

【名医名家】李振华:崇尚四大经典 善用经方验方

编者按:在中医药学的学术发展长河中,历代中医药工作者进行着不懈的理论探索和临床经验积累,不断丰富着中医药的内涵。为了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医名家的学术思想,医药卫生报中医药周刊围绕河南省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思想传承和发展的重要成果进行报道。本期对全国首届“国医大师”李振华先生的学术思想和诊疗经验进行报道,现将原文刊发如下:

医药卫生报中医药周刊报道

    李振华先生(1924年11月~2017年5月23日)是我国著名中医临床专家,全国首届“国医大师”。李振华先生谙熟经典,博采众长,擅长治疗脾胃疾病及疑难杂症。在60余年的实践中,他治学严谨,多有建树,辨治精妙,独具风格。

1

以“真善为本,济世成德”为准则

    李振华先生于1924年生于河南省洛宁县,出身中医世家。洛宁县依山傍水,北有凤翼山,南有洛水河,可谓人杰地灵。李振华先生的父亲李景唐是一位名医,医术精湛,名闻豫西(见《洛宁县志》)。其父为医:医德高尚,仁善为本,济贫救厄,不惜个人,治病活人,一丝不苟,胆大心细;为学:谦虚谨慎,虚怀若谷,博采众方,善于治疗外感热病和内伤杂病。对于这些为医、为学品德和医术经验,李振华先生尽得其传。尤其是为人方面,他的父亲以自己的“真善为本,济世成德”的思想和行为准则来教导年少的李振华,常言:“行医要首先立品做人,做一个正直的人,一个有真才实学的人,只有仁善待人,才能济世活人。”这些都深深地影响了李振华先生的一生。1953年,洛宁县人民医院成立,李振华被首选为该院唯一一位中医医师。由此,李振华从乡到县,而后从县到地市,借调到洛阳中医师进修班和洛阳地市西学中班任教,后从地市上调省城,在河南中医学院(现为河南中医药大学)担任医疗教学工作,直至担任该院院长,步入医林,走上了漫漫的岐黄之路。

2

崇尚四大经典  善用经方治疗脾胃病

    李振华在其父亲的指导下学习四大经典。在每日诊余,尤其在晚间,其父亲既给李振华讲授医理,又讲解文学知识。对于《黄帝内经》,李振华从阴阳五行、脏象经络、病机、诊法、治则、养生等重要篇章开始学习,掌握了中医理论体系;对于《伤寒论》,则重六经,先辨识六经各自主证,后理解各经方与应用以及传变、合病、并病、直中的应用,明确其为寒邪伤人阳气的基本病理;对于《金匮要略》,则重名言警句的理解和运用,比如“黄家所得,从湿得之”“诸病黄家,但利其小便” “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胸痹的病理为“阳微阴弦”等;温病则重点学习叶天士、吴鞠通等诸家经方。李振华对中医经典的学习皆以理解、运用为主,以此练好了扎实的中医基本功。

    诊治疾病重视脾胃。李振华反复强调脾胃为仓廪之官,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脾主运化,脾失健运和升清,主要责之于脾的功能即脾气虚,甚至阳虚,擅治病者应注重调理脾胃;无论情志伤肝,木郁克土或饮食等损伤脾胃,均可致肝脾失调或肝胃不和,脾胃与肝之病变相互影响。因此,治疗脾胃病时需佐以疏肝理气之品,治疗肝脏病时亦应注意健脾和胃。多脏器的病变均可从脾胃论治,除上述疾病外,比如老年肺气肿、中风等痰湿型疾病均应从健脾利湿入手;脏躁病有失眠易怒、心悸气短等特点,以温胆汤、导痰汤化裁往往收效颇佳。此外,黄疸、眩晕、痿病、便秘等皆可从脾论治。李振华充分认识和掌握了这些理论,并实际运用了这一脾胃病的病理特点及规律,提出“脾本虚证,无实证”的学术观点与“脾宜健,肝宜疏,胃宜和”的治疗思想,并自拟治疗脾胃病方剂,比如李氏香砂温中汤等,形成了独特的临证用药特点。同时,健脾药物无论是甘温补中,还是淡渗利湿,芳香化浊燥湿,益气温中化湿以及大辛大温之药温化寒湿等,无不都在助脾气或脾阳。

3

中医为体,西医为用

    李振华先生运用阴阳学说为总纲之理论体系,以此作为指导思想进行临床辨证,同样用于外感热病治疗,取得了卓效。对于很多疾病,甚至没有治过的疑难疾病,李振华先生根据该病的症状、特点,用阴阳辨证的理论基础来指导治疗,皆能取得良好的疗效。

    李振华先生不仅博采中医各家所长,还重视西医之长。他认为,传统中医对疾病的治疗采用辨证施治的方法,但随着西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新的疾病不断被人们发现,过去尚未被认识的疾病已经得到科学证实,这就为中医学提出了新的课题,需要辨证与辨病相结合。他依古人之训,并汲取西医学之精华,在把握中医辨治思维的基础上,主张辨病和辨证有机结合起来,达到“疗效为先”的目的。在临证、遣方、用药时,也适当参考中医药的现代药理研究成果。在脾胃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面,他特别强调,中西医结合与保持中医特色之间不是相互矛盾的,而应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

4

总结临证经验,验方治疗脾胃病

    李振华不但崇尚经方,并且善于总结和创新,在学习中医先贤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形成了一系列辨治脾胃病的常用经方、验方。针对慢性脾胃病常见症状,他分别以自拟系列经验方加减治疗,这些经验方应用起来不但疗效显著,而且突出了中医治疗的优势和特色,既便于熟读掌握,又利于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他对于临床辨证十分精细,遣方用药也各有差别。对脾胃病的治疗,他根据慢性脾胃病气(阳)虚者占90%以上的临床观察结果,以四君子汤、五味异功散、六君子汤、香砂六君子汤、平胃散、温胆汤、五苓散、补中益气汤、归脾汤、四神丸、胃苓汤、柴苓汤等经方、时方为基础,结合多年临床用药的体会,分别自拟组成了脾、肝、胃同时治疗的李氏香砂温中汤和萎胃方,用于各种慢性脾胃病之脾胃气(阳)虚证,收到了显著疗效。总之,对于脾胃病经验之丰、用功之深、用心之细、用方之巧、用药之妙,我们从其验方中可见一斑。

来源:医药卫生报中医药周刊

最后编辑:
作者:y930712
这个作者貌似有点懒,什么都没有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