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曾经历过咽喉肿痛、干燥不适、发声困难的煎熬?这些折磨人的症状,往往源于肾阴不足、虚火上炎。
中医认为,肺、肾、咽喉息息相关。一旦肾水亏虚,虚火就会窜至肺系,灼伤咽喉,导致咽痛、声嘶、咽干等一系列’无法言语’的痛苦。面对反复发作的慢性咽炎,西医常感束手无策。
01
幸运的是,中医药独具慧眼,几味看似平常的中药,却有着滋阴清热、祛痰利咽的神奇功效。那么,这几味中药到底是如何起效的呢?这其中又蕴藏着怎样的中医智慧?
咽喉位于肺胃之门户,与肾关系密切。《素问·宣明五气篇》指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皮毛者,肺之合也。’可见,肺为娇脏,喜润恶燥,肺之气血通过经络输布于皮毛。
而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生髓,为人体阴阳之根。肾中精气化生真阴真阳,上济于肺。肾阴亏虚,则无以上济于肺,肺失濡养而燥热内生。
久之,虚火循经上炎,灼伤咽喉黏膜,出现咽干、咽痛、声音嘶哑等症状,正所谓’阴虚火旺,肺肾同病’。
咽喉黏膜娇嫩,极易受到虚火煎熬。正如《金匮要略》所言:’火逆上气,咽喉不利。’
一旦阴虚虚火炽盛,咽喉失于濡养,虚火乘虚上炎,咽喉黏膜就会出现充血、水肿、干燥等病理改变。患者常表现为咽部干燥灼热、疼痛难忍,严重影响日常讲话和进食。
西医将其归为’慢性咽炎’,但往往治标不治本。频繁使用抗生素、消炎药,不仅难以根治,还会进一步伤及肺胃气血。
02
中医认为,虚火乃病之本,滋阴清热、泻火利咽才是治本之法。针对肺肾阴虚的病机特点,古人创制了一张精简而效验的方子——玄参麦冬甘桔汤。
《伤寒论》倡导’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慢性疾病更要在缓治的基础上,兼以治标,双管齐下。玄参麦冬甘桔汤正是这一思路的绝妙应用。
方中玄参既能滋阴生津,又能清热泻火,为君药;麦冬味甘、微寒、质润,有养阴润肺、生津止渴之效,佐君药;
桔梗宣肺利咽,祛痰排脓;甘草味甘性平,调和诸药,益气和中;四药巧妙配伍,共奏清热滋阴、祛痰利咽之功效。
中医认为’肾主骨生髓,上济于肺’。玄参正是归经肺肾,滋阴清热的良药。《本草纲目》称其:’能入肺与肾,滋阴降火,解斑毒,利咽喉,通小便血滞。’
玄参味苦而寒,苦能泻火,寒能清热。《神农本草经》谓之:’主疗喉痹,咽痛不通。’
苦寒沉降,善清肺胃虚热;甘平质润,能滋肺胃阴津。与甘、润的麦冬相伍,二药同用,滋阴生津,充养肺胃之阴,使虚火自敛,咽痛咽干悉除。
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言:’玄参麦冬,滋水之剂也。水能制火,故亦可治虚火上炎证。’可谓点睛之笔。
用桔梗治疗咽喉肿痛,源于《金匮要略》。书中论述:’病咽喉者,必用桔梗汤。’细究方义,桔梗之所以必不可少,除了其善于宣肺利咽外,最关键在于——引药上行!
桔梗味苦辛,性平,入肺经,善宣肺气上行。与玄参、麦冬同用,桔梗恰似一艘快船,将滋阴之品迅速运送到病灶之处。
如此,“玄参麦冬甘桔汤”四君连璧,协同作战。甘寒填精补髓,清热解毒;辛苦利气祛痰,涤雾除烟。共同呵护着娇嫩的咽喉黏膜,助其恢复如初。
03
也有人担心,桔梗性升散,会不会助长虚火?清高士徐沁在《名方类证医案》中曾借喻解释桔梗的作用。
他说,就像水灌溉河堤能够平息风波一样,桔梗和麦冬这样的滋阴药物,虽然有升提的作用,但实际上是通过滋养阴津来平息虚火。一语道破玄机。当阴津上济,咽喉濡润,虚火自然偃旗息鼓了。
总之,玄参麦冬润肺滋阴,甘草和中解毒,共为君臣;桔梗宣肺利咽,佐使药力上行,使清润之品直达病所,滋阴泄热,无往而不利。四味药浑然一体,滋而不腻,清而不伤,堪称慢性咽喉病的良方佳剂。
‘九天之上,风不留行。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中医药宝库广阔而深邃,时常能在不起眼的角落里,发现治病救人的奇方秘药。玄参、麦冬、甘草、桔梗等已是家喻户晓,却组合成如此精妙的良方,岂不值得称道?
其实古人留下的中药方剂,每一味药都有其独特的意义和作用。各不相同,却又相辅相成。整体大于部分之和,这岂不是中医的智慧所在?
当代生活压力巨大,气血亏虚,阴阳紊乱恐怕是许多人的通病。乍看寻常的几味中草药,说不定就有滋阴润燥、气血双补的奇效。
真诚希望,中医学说能继续发扬光大,让古人的智慧结晶造福当今。让更多看似不起眼的中药,发挥出它们神奇的功效。让中医药的神奇魅力,为更多现代人解除病痛,重拾健康与快乐。这不正是中医学最鲜活、最有意义的生命力吗?
温馨提示
1、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和看法,不代表平台立场。
2、本文仅作为知识分享和健康科普,不作为医疗建议,不作为对任何药和治疗的推荐。
3、中医讲究辩证论治,请勿盲目试药。如有诊疗需求,请前往医院就诊。
4、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一切责任。
winter
喜欢这篇文章记得点赞+在看哟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zydq.1006ss.com/?p=36517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