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养生 > 刘力红略谈导引按跷——《黄帝内经》里可以随身携带的安身立命之法
2024
06-01

刘力红略谈导引按跷——《黄帝内经》里可以随身携带的安身立命之法

导引按跷,一作“道引”,“通气令和,引体令柔”的意思。《黄帝内经 异法方宜论》:“中央者,其地平以湿,天地所以生万物也众。其民食杂而不劳,故其病多痿厥寒热。其治宜导引按跷,故导引按跷者,亦从中央出也。”导引按跷是早期中医的主要治疗方法,它的内涵是导引,外在治疗形式是按跷。导引在中国用于养生,治疗已经有五千年的历史。70年代在湖南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画《导引图》和80年代在湖北张家山出土的简书《引书》都是我国目前现存最早的有关导引治病的专著。广西中医药大学教授刘力红老师就多次提及导引按跷,称之为《黄帝内经》里可以随身携带的安身立命之法。下文整理自刘力红老师上海公益讲座片段(摘自同有三和优品)。

  《黄帝内经》开显的五术

《黄帝内经素问·异法方宜论》中开显了中医养生治病的五种方法:“砭石、毒药、灸焫、九针、导引按跷”。”其中砭石是从东方来,相传山东泗水的砭石是最有名的;毒药从西方来,在中医体系里,所有的药都叫毒药,不管人参还是附子,因为有偏的东西即可谓之毒。《素问·平人气象论》讲“平人者,不病也。”生病就意味着偏离了平人的常态,药物治疗是以偏纠偏,使机体恢复中正平和的状态。而灸焫为什么从北方来,九针为什么从南方来?这些术与方位的对应都是有其深意的。那从中央出的导引按跷会把我们引向何方呢?      

  痛与通

和合才有健康,如《伤寒论》所言:“阴阳自和者,必自愈”,这是养生治病的总则。如何才能和合呢?需要“中”发挥作用,因为中的作用就是和。

我操作导引按跷的第一个阶段是按腹,按腹是寻找痛点的一个过程,痛是由很多原因造成。俗语讲“不通则痛”,无论心病还是身病都与此有关。身病,是经络脏腑不通;心病,是因为想不通。不通是疾病的症结所在,表现就是痛。痛由“疒”加“甬”构成,甬是通道,“甬”的作用是通,不通就会通过痛来呈现。我们看通和痛是同声,文字是有生命的,也是有形神的,文字的声音就是它的神,是灵魂,这里面蕴含着道。

透过按腹,会发现腹部有许多痛的地方,这就意味着腹部有许多不通的地方。大肠、小肠、胃、膀胱、三焦、胆等六腑主要位居于腹部。六腑与五脏的关系在《素问·通评虚实论》归纳为“五脏不平,六腑闭塞之所生也。”当我们按腹,找到疼痛,找到闭塞的地方,通过按腹就可以把六腑的闭塞清理掉,六腑闭塞清除一分,五脏就安和一分,这就是“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导引如何下手?

导引如何下手操作呢?导引的作用如何产生?导引靠的是“感”,导引引出来的东西是本具的、本有的,是天地赋予你的东西。你需要的只是感受它,有了这个感受,它就会作用于你,没有感受就与你无关了。感是靠心去感!我们的心在哪里?心不是heart,心不是心脏。月肉旁意味着有形体,肝肺脾肾都有月肉旁,心没有,它不在形的范畴里,心是“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心在哪里?心是周遍的,无处不在。有所住,有所执着,心就在这里,这叫挂一漏万,有执着就有漏。

我们是透过一个无处不在的心去感,如何下手?我们要找一个可依的地方,从感觉的层面来说哪里离心最近?十指连心,从觉性的角度来讲,十指离心最近。导引的操作借助十指。用十指轻轻的触摸在前正中任脉,把心放在那里,把感放在那里,剩下的就是去感而已。孟子讲良知、良能,这是每个人都本具的,只需要去感受良知良能的作用,不需要再做其它。透过这样一个感,去开发这个沉睡的良知良能的作用,当这个良知良能作用于我们,我们对生命的认知和探索才真正发生。我们多数人习惯关注在生命之外,如股票、上学、交通、升迁或降职等等,我们整个身心都放在这些身外的东西上面,极少去关注生命本身的精彩奥妙,导引是可以帮助我们回归生命本身的一个方法。

 一般操作是舒适地平躺在床上,最佳时间是寅时(早晨3—5点),取仰卧位,手指指腹轻轻地搭在前正中任脉,把心放在这里,去感。导引切忌用力,导引不在形体上的运动,它既可以作用形而下,也可以引动形而上。一般而言,最先着手处在膻中,这是一个大穴,也是是十二官之一。“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它对人生很重要,主管喜乐,这个时代太多的压力使人处在焦虑压抑之中,很多人都是愁容,没有发自内心的笑容,甚至患抑郁症、很悲观,喜乐的正能量没有开发出来,这与臣使之官封闭、闭塞有关系。对治抑郁的方法,就是膻中这一关,使喜乐出来。然后沿着前正中线从上到下,每处停留的时间因人而异,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

  

导引方法1:

双手手指并拢相靠,把并拢相靠的手指放在任脉上(身体前面正中线上),手指的位置只要在任脉上即可,或者放在任脉上不舒服的地方。

导引方法2:

一只手搭在另一只手的手背上,下面手的中指指尖放在神阙(肚脐),其余手指弯曲,弯曲的手指、手掌自然放在腹部。一般要求男性左手在下,女性右手在下,但也可以反过来,其中不同作用请自己体会。

刘力红,广西首位中医博士,现任广西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教师,经典中医临床研究所首席教授,善用中医传统经典方剂治疗疑难病症。著有专著《思考中医》、《开启中医之门》及学术论文30余篇。

❃ 整理◎老柯

❃ 审校◎魏医生

❃ 图文整理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最后编辑:
作者:y930712
这个作者貌似有点懒,什么都没有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