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养生 > 【典传筋骨】学习指南!
2024
08-15

【典传筋骨】学习指南!

典传筋骨训练体系共分“三阶九段”,所谓三阶即为“筑基、整劲、传承”。筑基由“六大开”组成,分为“胯、肩、肘、肋、脊、内脏”六大部位的单关节训练;整劲即为“整劲运用”,以七拳体系为核心;而传承则以“劲力运用”为主要内容。 六大开训练是筋骨体系的核心基础,后续提升都是建立在其之上。学习过程中,我们遵循“动作模仿、技术深化、劲力寻找、量变质变”这四步曲,逐步深入,不断提升。而筋骨训练中出现的“筋骨齐鸣”为功力提升的标志,我们可以循着声音进行练习,精确度更高。 每个人对于单关节开发的感受都是不一样的,如果我们在某个关节的开发上遇到阻力,超过一个月无法突破的情况下,最简单的方式就是跳过这个关节,直接进入到下一个关节的训练中去,不但可以突破这个环节,同时对上一个关节没有突破的问题,能够起到引导性作用,我们要相信筋骨开发对于各个关节的训练技术是相通的,感觉也是类似的。 “筑基”部分训练达到一定效果以后,是否每天都得不断训练呢?实际情况是当我们对身体某一部分开发以后,在工作时、走路时、搬东西时……都会不由自主的用上“筋骨”,这是“功夫”生活化的一种表现,即使未来的三五年,我们不进行训练,一般也不会有明显的退化。 在筋骨训练体系中,“整劲运用”是极其重要的训练阶段,相当于把之前已经开发好的各个关节“模块”,通过特定的训练“组装”起来,起到整体运用的效果。在整劲发放时,要牢牢记住“十根筷子抱成团”的道理,多点联合,才能形成我们所需要的“整劲”,这不仅是传统功夫的精髓所在,也是身体健康的重要保障。 功力的提升可以用“明劲、暗劲、化劲”来表现,所谓“明劲在手,暗劲在肘,化劲在身”,对于“筋骨训练”而言,则分为“单关节训练,多关节联合,内动外随”几个部分;而拳谱中“易筋、易骨、易髓”这三个阶段,用筋骨体系理论同样能够解释,通过大筋与骨架之间的相互拉抻训练为“易筋”;通过骨缝开合强化筋骨拉伸训练为“易骨”;而通过筋骨训练提升神经反射能力,达到筋骨敏感的程度则为“易髓”。以上论述,涵盖了“筑基与整劲”的范畴。 筋骨体系的“传承”部分,为筋骨劲力的实操训练,包括了身法、步法乃至打法的运用,是对筋骨训练的深入研究与传承。 【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的几个误区】一、是否需要把每个关节的训练都做到完美呢?事实上,在没有对接“整劲”以前,每个部位的训练都是一个制模的过程。正确的学习方式是先跟随课程学习进度,整体过一遍,然后找到自己的弱点,再申请进群强化训练,可以很快突破;二、如果某个关节的训练出现阻碍,一时间突破不了,该怎么办呢?不妨暂时跳过,先学习后面的内容。每个人擅长的点不一样,在某个关节部位的突破也许就可以成为打开筋骨训练大门的“钥匙”;三、那么日常的训练量该如何把控呢?其实每一次训练都分为“热身部分、训练部分、强化部分”,前面50个是热身部分,中间100个是训练部分,而最后50个则效果最佳,是强化部分;把控住这个原则,平时无论做2组,还是做3组,都有不错的效果。如果时间充裕,每天可以练习三次,那效果当然会比较明显,但必须要记住,超负荷的训练量是不可取的,一旦感觉到疲劳,对身体健康就会产生隐患,所以每次的训练必须留有余量。四、每天是否需要把所有动作都练习一遍呢?大可不必,当我们学完六大开课程的时候,动作已经非常之多,要想全部过一遍是很费时间的事情。正确的做法是,在第一阶段,从每一个单关节训练中拿出一个典型动作进行练习;而在第二阶段,尽可能地叠加练习,把“胯、肩、肘”以及“肋、脊、内脏”分为两组,每组都是可以同步训练的。每组找出一个组合动作,这样每天训练两个动作即可;五、“六大开”需要练到什么状态后,升级“整劲”训练才比较合适?有朋友认为六大开足以训练一辈子,只要不断进行强化练习就可以了。其实我们要明确的是,陆功翰老师在设立六大开时,就对训练方式进行了模块化设计,有模块就必定有组装,否则永远都只是件半成品,与运用脱节很大。也有朋友说,等六大开练到完全过关了,再练习整劲,否则整劲练不好。其实对于每一关节而言,在整劲产生过程中,每一部分所付出的机能是其功能的几分之一就足够了,均衡才是关键,在均衡训练中才可以挖掘更大的潜力。 写在最后的几句话:筋骨训练体系,继承了传统武术中最精华的部分,与现代解剖学、运动力学等理论融汇贯通,经不断实践总结而成,在筋骨训练过程中,我们要不断总结探索,深入学习,以传承为己任,让更多人受益于筋骨训练。 #artContent h1#artContent p img#artContent table

最后编辑:
作者:y930712
这个作者貌似有点懒,什么都没有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