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年轻小伙。
现病史:因吃了生地、麦冬、大黄后引发乏力和胃胀,经疏肝补脾消食化痰的中药合平胃丸,香砂六君丸,消食的中药例如焦三仙鸡内金未见好转。
刻下症:胃满胀,不想吃饭,吃了不消化,站着的时候又涨又满,胸闷,乏力,消瘦,偶尔口干,但不渴,不苦,肚子柔软,凹陷,没有硬的东西,按着不难受。
拟诊:厥阴病,太阴病。
拟方:半夏泻心汤,茯苓饮,厚朴生姜半夏人参甘草汤。
处方:姜半夏30克,黄芩10克,黄连6克,干姜10克,生晒参15克(另炖兑服),炙甘草6克,红枣15克(剪开),厚朴15克,茯苓45克,白术20克,枳实15克,陈皮30克,7剂。
结果:吃完4剂,胃中堵塞感大减,乏力消失了,继续服完剩下3剂。
按语:《伤寒论》第149条,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此虽已下之,不为逆,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若心下满而鞕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
《金匮要略》第12篇,第31条,假令瘦人,脐下有悸,吐涎沫而癫眩,此水也,五苓散主之。附方《外台》茯苓饮。治心胸中有停痰宿水,自吐出水后,心胸间虚,气满不能食,消痰气,令能食。
《伤寒论》第66条,发汗后,腹胀满者。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主之。
这次去钦州跟诊师父也是经常用于这样的思路,今日见证效果可观。
莫金乙,主治医师。热爱中医,崇尚仲景医学,善用六经辨证,熟练运用经方,擅长用纯中药治疗各种常见病、多发病。
莫金乙医师坐诊在广西贺州莫金乙诊所,上班时间为08:00-21:00。
善于纯中药治疗发热、不名原因的发热、外感病,脾胃病,咳嗽、头痛、胃胀、胃痛、眩晕、失眠,不寐、消渴、哮喘、月经不调、痛经、肿瘤术后胸痹、胸痛、心力衰竭等病症。
立志传承经典,潜心临床,服务一方百姓,做经方一代传人。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zydq.1006ss.com/?p=35275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