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养生 > 【听百家言—汇集名家伤寒论条文注解】第1条 太阳病提纲
2024
05-28

【听百家言—汇集名家伤寒论条文注解】第1条 太阳病提纲

原创 老郑 大龄岐黄学童 2024-01-10 19:43 广东

[1]  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成无己《注解伤寒论》:经曰:尺寸俱浮者,太阳受病。太阳受病,太阳主表,为诸阳主气。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者,太阳表病也。

朱肱《类证活人书》:足太阳膀胱经从目内毗上额,连于风府,分为四道,下项,并正别脉上下六道,以行于背与身。太阳之经,为诸阳主气,或中寒邪,必发热而恶寒。缘头项腰脊是太阳经所过处,今头项痛、身体疼、腰脊痛,其脉尺寸俱浮者,故知太阳经受病也。

张志聪《伤寒论集注》:太阳为诸阳主气,有通体、分部之不同。通体太阳如天,主周身皮肤毫毛肌表,一似天之环绕于地外;分部太阳如日,主头项脊背尾闾血室,一似日之旋转于躔度。此首明太阳主通体之毫毛,而复有循经之分部也。太阳之为病脉浮,言太阳运行于周身之肤表,病通体之表阳,故其脉应之而浮也。头项者,太阳经脉所循之分部也。病在表而涉于分部,故强痛也。恶寒者,恶本气之寒也。盖太阳之上,寒气主之,以寒为本,以热为标故也。《天元纪大论》云:“太阳之上,寒气主之,所谓本也。”《六微旨大论》云:“本之下,中之见也,见之下,气之标也。”六气皆然。

方有执《伤寒论条辨》:太阳者,膀胱经也。其脉起于目内,上额交颠,从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项,连风府,循肩膊内,挟脊,抵腰中,乃六经之首,主皮肤而统荣卫,所以为受病之始也。《难经》曰:浮脉在肉上行也。滑氏曰:脉在肉上行,主表也。表即皮肤,荣术丽焉,故脉见尺寸俱浮,知为病在太阳之诊也。项,颈后也,强痛者,皮肤荣卫一有感受,经络随感而应,邪正争扰也。恶寒者,该风而言也。风寒初袭表而郁于表,故不胜复被风寒外迕而畏恶之。及其过表而入里,则不复恶。仇雠之义也。以下凡首称太阳病者,皆指此而言之也。

柯琴《伤寒论翼》:仲景六经各有提纲一条,犹大将立旗鼓使人知有所向,故必择本经至当之脉症而标之。读书者须紧记提纲以审病之所在。然提纲可见者只是正面,读者又要看出底板,再细玩其四旁,参透其隐曲,则良法美意始得了然。如太阳提纲提出脉浮头项强痛恶寒八字,是太阳受病之正面,读者要知三阳之脉俱浮,三阳具有头痛症,六经受寒俱各恶寒,惟头项强痛,是太阳所独也,故见头连项强痛,知是太阳受病。盖太阳为诸阳主气,头为诸阳之会,项为太阳之会故也。如脉浮恶寒发热,而头不痛。项不强,便知非太阳病;如头但痛不及于项,亦非太阳定局。如头项强痛反不恶寒,脉反沉。不可谓非太阳病,或温邪内发,或吐后内烦,或湿流关节,或病关少阴,法当救里者也。因当浮不浮,当恶不恶,故谓之反,所谓看出底板法者以此。

尤怡《伤寒贯珠集》:人身十二经络,本相联贯,而各有畔界,是以邪气之中,必各有所见之证与可据之脉。仲景首定太阳脉证,曰脉浮,头项强痛,恶寒。盖太阳居三阳之表,而其脉上额交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项,故其初病,无论中风伤寒,其脉证皆如是也。后阳明篇云:阳明之为病,胃家实也。少阳篇云: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三阴篇云: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下不,自利益甚,时腹自痛;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冲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即吐蛔。暨本文共六条,递举六经受病之脉证,故柯氏目为六经之纲领,而此则为太阳之纲领也。然阳明条下无口干恶热之文,少阳证中无往来寒热之目,少阴欲寐,仅举一端,太阴厥阴,多言脏病,学者当参合他条,毋徒执一可也。

徐大椿《伤寒论类方》:脉浮头项强痛恶寒八字,为太阳一经受病之纲领,无论风寒温热,疫疠杂病,皆当仿此,以分经定证也。

陈修园《伤寒论浅注》:太阳为诸阳主气,主人身最外一层,有通体、分部之不同;有经之为病,有气之为病。运行于周身之肤表,病通体之表阳,故脉应之而浮。《内经》:太阳之脉,连风府,上头项,挟脊,抵腰,至足,循人身之背。病在表而涉于经脉所循之分部,故强痛。恶寒者,恶本气之寒也。《内经》:太阳之上,寒气主之。人周身八万四千毛窍。太阳,卫外之气也。若病太阳之经,则背恶寒;若病太阳之气,则通体恶寒。

黄元御《伤寒说意》:太阳以寒水主令,外在皮肤,卫护周身,为六经之纲领,故其脉浮。一被风寒,皮毛闭塞,此经先病。其经起目内眦,自头下项,行身之背,挟脊抵腰,由外踝走足小趾。风寒外束,经脉不舒,故头项腰脊筋骨疼痛。其脉连督脉之风府穴,穴在头后,其窍常开。风寒伤人,皆自风府传入太阳。肝司营血,行于经络,肺司卫气,行于皮毛,而皆统于太阳。营卫伤感,太阳始病。

程应旄《伤寒论后条辨》:脉浮者,太阳主表,浮为阳为表故也。头项强痛者,太阳经脉行头项,邪客则触动其经脉故也。恶寒者,太阳为邪所袭,郁而不宣故也······太阳之见证,莫确于头痛恶寒,故首揭之,使后人一遇卒病,不问何气之交,而但兼此脉此证,便可作太阳病处治,亦必兼此脉此证,方可作太阳病处治,虽病已多日,不问其过经已未,而尚见此脉此证,仍可作太阳病处治。

吴谦《医宗金鉴》:太阳主表,表统营卫,风邪中卫,寒邪伤营,均表病也。脉浮,表病脉也,头项强痛,恶寒,表病证也。太阳经脉上额交颠,入络脑,还出别下项,连风府,故邪客其经,必令头项强痛也;恶寒者,因风寒所伤,故恶之也。首揭此条,为太阳病之提纲,凡上中下三篇内称太阳病者,皆指此脉证而言也。

喻嘉言《尚论篇》:太阳病之总脉总证,统中风伤寒为言也。太阳,膀胱经,乃六经之首,主皮肤而统营卫,所以为受病之始。

钱潢《伤寒溯源集》:此举中风伤寒之总脉总证而言,乃太阳三篇之大纲也。太阳者,膀胱寒水之经也。膀胱易为称寒水乎?夫肾者天一之水也。《上古天真论》云:肾者主水,聚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者也。盖以肾与膀胱,一脏一腑,相为表里而为一合也。既为寒水,为又称太阳乎?肾为坎水,一阳居于二阴之间,真阳藏于真阴之内,水中有火。谷入于胃,其清气化而为营,行于脉中,谷入浊气,降于下焦。而肾中之真阳,蒸腾其气,行于脉外,直达皮肤而为卫气。故膀胱虽为肾脏寒水之腑,而寒水之中,其所以蒸腾发越而为卫气者,则又肾中之真阳也。故卫气之行,一日一夜五十周于身,昼行于阳二十五周,夜行于阴二十五周。平旦阴气尽,阳气出于目,目张,则气上于头,循项下太阳矣,故曰太阳。太阳者,盛阳也。阳不盛,不足以密腠理而卫风寒,故为六经之首,为皮肤营卫之总统。《灵枢·营卫生会篇》云:太阴主内,太阳主外。《生气通天论》云:阳者,卫外而为固也。又曰:阳因而上,卫外者也皆言太阳之统营卫而为最外之第一层也。脉浮者,脉有浮中沉三候,浮者,其上候也。浮脉行于肉上而主表,以风寒初入皮毛营卫,邪气在太阳之表,故独盛于上候而脉浮也。足太阳之脉,起于目内毗,上额交巅,从巅络脑,还出别下项,连风府,循肩膊,内挟脊,抵腰中,挟督脉而行。风寒客之,故头项强痛也。风寒在表则恶寒。《皮部论》云:邪之始入也,泝然起毫毛,开腠理。《玉机真藏论》云:风寒客于人,使人毫毛毕直,皮肤闭而为热。当是之时,可汗而发是也。言恶寒而不言恶风者,以恶寒者未必不恶风,恶风者未尝不恶寒,举一即可该其义也。此条见症,为中风伤寒之所并有,故总举之为篇首。至太阳上篇,则由此脉证而申出中风诸证,以别风伤卫者如此。中篇亦由此脉证而申出伤寒诸证,以见寒伤营者如此。至下篇则又因此脉证,而申出风寒兼有之证,以风寒两伤营卫者又如此,然后各因其证而立法施治也。以后凡称太阳病者,皆具此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者,方是也。

卢之颐《仲景伤寒论疏钞金錍》:之为二字,内含八字(脉症),惟除“而”字。如云太阳之脉为浮,太阳之经证为头顶强痛,太阳之化气为恶寒,则下凡云太阳病者,虽略“之为”二字,总一“病”字该摄之,则八字在其中矣。

张锡驹《伤寒论直解》:太阳者,三阳也。太阳之为病,兼气与经而言也。何谓气? 太阳之上,寒气主之是也。何谓经? 太阳之脉,连风府,上头项,挟脊抵腰至足,循身之背是也。脉浮者,太阳之气主表而主外,故脉应之而浮也;头项强痛者,太阳之经脉不和也;太阳以寒为本,恶寒者,恶本气之寒也。此太阳经气之为病,而为太阳之总纲也。

魏荔彤《伤寒论本义》:此条乃申明伤寒太阳经,表受外邪之为病,总揭之以示人也。人之躯体面阳而背阴,犹天地阳南而阴北也。唯坎水之位在北,故太阳寒水之经,亦行人身之后者多,此太阳所以为受病之始也。北乃阴位也,而水为太阳,膀胱属太阳也,而曰寒水别有耑论,学者详焉。就太阳所感而言,则在荣卫,就荣卫而言,则通脏腑也。至脉浮病在表,方注明之矣。然同一浮,而浮缓浮紧迥别,则内之荣卫受者分,而外之风寒感者异矣。兼之头项强痛而恶寒,是邪伤太阳经,而其脉行之处先病,邪伤于皮肤故其身外先怯于寒。天地之以气感人本无心,而人之受邪必有验,此病之所由作,而医药之事所以兴也。故经文于受病之始首揭焉于下条,即叙明风伤卫之脉证,并治法以辨之,所以示人知严爱身之道也。

郑钦安《伤寒恒论》:太阳本气主寒水,太阳统周身皮肤、毛窍、营卫、百脉、经络,为一身纲领。毛窍乃太阳寒水气化出路,一切外邪之来,必由毛窍而始入内。“出人”两字乃邪正机关,万病绳墨。脉浮者,指邪初入也;头项强痛者,指邪犯太阳地面经络也;恶寒者,指太阳本气受病也。“恶寒”二字,乃太阳提纲,认证眼目。知得“恶寒”二字,无论一年四季为病,只要见得病人现有头项腰背强痛,恶寒发热,即按太阳法治之,毋得拘于时令而有失经旨也。

张璐《伤寒缵论》:脉浮者,邪气并于肌表也;头项强痛者,太阳经脉上至于头也;恶寒者,虽发热而犹恶寒不止,非无热也。以始热汗未泄,故脉但浮不缓耳。

唐容川《伤寒论浅注补正》:太阳主外,则脉应之而浮,然脉何故要应之,此理须透。乃知仲景一切脉法,盖脉为血脉,西洋医名为血管,《内经》名为营血。脉管之外皆是网膜,《内经》名腠理,为卫气往来之所。故诊脉有单论脉管者,细大涩皆脉管所主是也,有单论气分者,浮沉紧皆气分所主也。脉管只在腠理膜油之中若卫气伏内,则脉管往内而沉;卫气鼓出,则脉管往外而升紧者,脉管外之卫气有所裹束,不得舒散,故绞束而紧。此节脉浮,正见外感在皮肤,则内之卫气往外迫凑,遂将脉管鼓动而浮出于外也。辨脉能知气在脉外,血在脉中,脉之动根于心,而气之原生于下,于仲景一切脉法自然贯通。

陈伯坛《读过伤寒论》:特书首五字,重挚太阳二字,统标阳本阴而言也。发于阳发于阴之省文曰为病。发病在太阳,先与邪以可乘之隙,故不曰寒为病,曰太阳之为病。病则太阳浮,阳浮故脉浮。指出走头之脉,一望而见其浮,两手之浮脉在言外,以脉浮非如下文阴阳俱浮之比。下两条脉缓脉紧,又浮脉在言外故也。阳浮显与寒邪相搏击,则痛在太阳。太阳不甘受痛,极力以御邪,遂移其痛于头项,故不独曰痛曰强痛。既犯寒,又不胜寒,纵有强忍之力以耐痛,却无强忍之力以耐寒,形容其与邪相得而不相得。曰而恶寒,“而”字合首句语气似有微憾之词。吾谓仲圣爱惜太阳之第一声,字字悉载福音而出也。

黎庇留《伤寒论崇正篇》:六经以气化言,故本文“太阳病”,不曰“足太阳病”,单指膀胱则狭隘;太阳卫外之气,达肌肤,行营卫,只云皮肤与卫则偏。太阳为六经之首,如《论》云“伤寒一日太阳受之”是也。然多有初病即见少阳、阳明及三阴病者,云病必始于太阳则泥。

陆渊雷《伤寒论今释》:六经篇第一条,相传为该经之提纲,谓必具如此之证,乃得断定为此经之病也。旧注以为风寒之邪由表入里,太阳主皮肤而统营卫,故为风寒所始病之经。其解释脉浮以下诸证,亦从皮肤营卫及太阳经络为说。所言既在可解不可解之间,证以今日科学知识,尤多错误。夫病有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者,事实也,用麻黄、桂枝诸方治此病而愈,亦事实也事实则古今中外无异。若夫脉之所以浮,头项之所以强痛,乃至麻、桂诸方之所以愈此病,则属病理、药理而有待于研究矣。前贤注解,大抵根据《内经》《难经》,而参以自己之臆想。即《内》《难》本文,亦不过依附五行、四时等当时通行之理想,而托之黄帝、岐伯、越人而已。且以当时条件所限故此等旧注,类多失真。近年欧西传来之医学,出自种种精密实验,虽未能悉合真际,大体已无多违失。是以鄙人治医,取古书之事实,释之以科学之理解,此《今释》之所以命名也古书理论及旧注之不背科学者,间亦援引,至于旧说沿误已久,深入人心者,辄根据科学以驳正之。非敢求胜前贤,亦冀中医学有所进步耳。凡百学术莫不因其所已知,从而推究试验,以求其所未知。若已知之理论为谬妄,则推求所得之新知,将愈益失真,此理甚明。而皆吾者诋为失却中医真面目,斯可异也。

今欲释伤寒太阳病,应先注意数事:第一,凡流行性病,皆有病原细菌为原因。菌之使人病也,或以其成群结队之菌体,直接为害于人体,或分泌毒质以害人体。吾书为便于言说计,概称之为毒害性物质。第二,毒害性物质不制伏,其病则不愈,而中西药物可以直接制伏毒害性物质者较少,即或有之,其性亦毒用少则不足以愈病,用多则人体先受其害。直至近世,始有磺胺类及抗生素,而品类不多。临床家经验,或谓抗生素之效力,今日已不如初发明之日,盖细菌亦逐渐产生抗药力也。在仲景之世,流行性热病当然无特效药品,惟幸人体感染病毒后,必立起反应而产生抗毒力。此种抗毒力,即西医所谓自然疗能。中医古书,则谓之正气。其治疗热病,亦惟凭藉此正气,从而利导匡救。第三,内科病之证候,多非疾病之本体,而是正气抵抗病毒时所发生之现象,故观察证候可以测知正气抗病之趋势。于是选用方药,以利导匡救而达治疗之日的。明乎此三者,然后可以释太阳病,而全部《伤寒论》亦不难知。太阳病者,正气抗病之趋势向上向表,其目的欲令出汗而从汗液中排除毒害性物质也。人体受病毒刺激,立即产生抗毒力。抗毒之法,盖视毒害性物质之种类而有不同,虽细菌学、免疫学专家,亦未能详知。大抵是产生某种物质,使与毒害性物质结合而化成无毒之物。抗毒力产生时,必恶寒发热。注射防疫菌苗者,用动物做 细菌试验,或制造治疗血清者大多数见恶寒发热,可以征也。恶寒既常与发热同时发作,目伤寒以发热为主证,则知经文“恶寒”二字,即含发热在内当发热时,体内新陈代谢亢进,而心脏之张缩力为之加强,心力强则脉搏大,大而未甚充实,则重按即觉其软,且古人观念,谓太阳病在肌表,遂以心理作用,认此种大而较软之脉为浮脉。不然,脉管有结缔组织,固着于一定部位,太阳轻浅之病,岂能移脉管而浮向外表耶?由是言之,“脉浮”二字,亦含发热在内,脉浮发热而产生抗毒力矣。然倘使毒害性物质相当强盛,则新生少量之抗毒力,未足以抵抗而胜任愉快。计之上者,莫如排除其一部毒害性物质,使仅留于体内者,不足以危及生命,适足以引生抗毒力。太阳为热病之初起,病菌学证明病初起时,毒害性物质多在血液中,欲排除之则莫如出汗汗腺在肌表,欲出汗,则气血必须趋而向表,吾于下文将说明一事。人体种种机能,表之与上,里之与下,常相联系。又汗腺之排列,上半身较多,故气血向表以求出汗者,同时必向上。气血向上,则上部充血,而头为之痛,项为之强,剧者且见鼻妞(本论四十七条、五十六条)。故头项强痛为气血向上、向表之征,而是正气欲令病毒与汗俱出之征。太阳之病理如是,故发汗解肌,为太阳病之惟一疗法。

曹颖甫《伤寒发微》:此节为太阳病总纲,故但言脉浮,而不备言兼见之脉(兼见之脉如中风之脉浮而必兼缓,伤寒脉浮而必兼紧之类)。盖无论所受何等外邪,始病必在肌表,皆当见此浮脉,不惟合本篇太阳病言之,并赅“痉湿喝篇”太阳病言之也。外邪束于肌表,内部阳气被遏,则上冲头项,于是有头项强痛之证。皮毛肌腠之中,皆有未泄之汗液,从淋巴管输泄而出,医家谓之太阳寒水。邪犯肌表,必阻遏其外出之路,此水内停,即有恶寒之证。无论伤寒恶寒,中风亦有时恶寒,即温病之初起,亦必微恶寒也。

承淡安《伤寒论新注》:脉浮,主病在表。太阳病之机体反应属于兴奋性的,阳性的,故其脉必浮。其机体反应的作用为加强体内抗菌功能,加速血液循环,促进抗体之产生等,中医称之曰正气,西医称之曰抵抗力。因为血液循环加速,浅层动脉之血液充盈,故桡动脉之搏动乃见浮象。脉浮非一定指表证和实证。如张介宾曰:“大多浮而有力有神者,阳有余也。阳有余,则火必随之······浮而无力空豁者,阴不足也······若以此为表证,则害莫大焉。”

何以见头项强痛?因血液循环加速,颞颥动脉之搏动,或受毒素刺激而影响知觉神经,回旋椎部运动神经受到影响而发生障碍。有谓头则痛,项则强;其实不必机械式之分割;有头痛而不项强者;有头项之回旋,但觉重而不灵动者;总之,头项有不舒适之自觉症状,即可谓头项强痛之证。其强与痛之程度高低,病人各不一致,需视其感受病毒之轻重,与其本身之抵抗力强弱如何以为衡量。何以见恶寒?吴襄《生理学大纲》上说:“通常在发热的初期,病人常有寒冷的感觉,甚至发抖。事实上,这时候的体温已经升高,但因皮肤小血管正在普遍收缩,皮肤温度很低,以致刺激了皮肤的冷觉感受器。皮肤小血管收缩的结果,体温发散减少,再加发抖增加了体热的产生,于是体温更迅速上升,因之和四周空气的温度不平衡。”所以条文中虽曰恶寒,其实恶风亦包括于其中。《伤寒论》只言脉与证,独于舌苔之症状不言,虽“阳明篇”有舌上苔者栀子鼓汤主之一条,亦含混不明。为便于初学者之辨认症状起见,于讲解条文之后,补入舌色苔证;其无脉证之条,应知其脉证者,亦补入脉证。续貂之嫌,则不计也。本条太阳病之舌质颜色当为红润或红淡,苔则薄白而不燥。本条解释谓从脉浮上知其必有发热之症状者,以血液集散于表层,其脉必浮,其身上肌肤之温度必高过正常体温;而仲景不言发热者,因非“太阳病”之所独有症状也。

苏世屏《伤寒论原文真义》:何为太阳?六脏六腑禀赋于天之本气,即真气。《灵枢·刺节真邪》云:“真气者所受于天,与谷气共并而充身者也。”《素问·离合真邪》云:“真气者经气也。”六经之气,小肠本热,热气从手太阳经隧而出,化为标阳;膀胱本寒,寒气从足太阳经隧而出,化为本阴,标阳与本阴合化而成全面之太阳。是太阳内涵阴阳二气,阳在上而交于下,阴在下而交于上,阴阳相济,以成功用,故六经各有其本经之阴阳,以贯通全论者也。《黄帝内经》云:“太阳之上,寒气主之。”热从寒化,全面又以寒气为主持,而中见手少阴本气之热。中见者乃小肠与心。本热而同气,其经脉表里相络故也。

太阳气层,是在外表第一层,为一身之藩篱,其经气变动,或生化不前,或生化太过,则开阖失宜,升降失序,而标阳本阴之为病生焉。太阳全面之上,以寒气为统治,故能直接受之。唯太阳之标阳与寒邪,异气相拒,趋势在外,则经隧中之血脉,亦皆随之而浮。足太阳之经脉,起目内毗,上头项,循背膂,至小指外侧。寒邪刺激其经脉,经脉奋张,则必见头项强痛,而足下不痛者,何也?《素问·太阴阳明论篇》云:“伤于风者,上先受之”,风即寒之标气,亦即伤寒也。太阳之本阴与寒邪,同气易入,两气相合,则全体而起恶寒。

陈逊斋《伤寒论改正并注 》:此篇专论太阳病之脉证。脉浮,即太阳病之脉也;头项强痛,恶寒,即太阳病之证也。太阳病是表病,身体之表部感受外邪,故为太阳病。脉者,血管也,血不能自动,赖卫气以鼓之。卫气向内伏,则脉沉;卫气向外迫,则脉浮。表部受邪,卫气郁而不达,愈郁则愈急,愈急则愈向外迫,故脉浮也。头项强痛者,头痛而项强也。太阳经之脉,上头下项,外邪循太阳之脉而循行,故头为之痛,而项为之强也。恶寒者,身体表部感受寒邪也。凡人衣服单薄,或遇天气骤寒,则体外之冷气加增,体内之温度不敌体外之冷气,故有畏寒之现象。寒自外得,而皮肤最先受之,故曰“表病”。

朱壶山《伤寒论通注》:此节是太阳经与气皆病也。经病则头项强痛,甚则由背连腿。其寒与痛,比周身重。气病则卫外之阳弱,不足抵御外界风邪,无论微甚,势必恶寒。后言太阳病,属经属气必具此。脉浮者,不得以太阳主表,脉应之而浮了之。盖脉者血之府也,脉管之外皆是网膜。网膜为化气行水之道路,血液充足,热力之熏蒸,网膜中之气不致停而为水,所谓营血足则卫气强者以此。又时吸气人脉管中,以调和血液之稠黏,其循环愈利。《内经》曰血在脉中、气在脉外者以此。脉管既在腠理膜网中,若卫气伏于内,脉管往内而沉,卫气出于外,脉管外鼓而浮。紧者,脉管外之卫气,有所裹束,不得舒散,现出弦直有力之象。此节脉浮,正见外感在皮肤,内之卫气,往外凑迫,遂鼓动脉管浮出于外。诊脉者须知细大涩为脉管所主,浮沉紧为气分所主,于南阳一切脉法,自然贯通。

或日:体温去路之放散障碍,为太阳病。夫体温之产生,一由身体组织氧化之生理,发生燃烧,一由机械动作之物理,发生燃烧。体温之来源,基于消化系所吸受之蛋白质、脂肪、含水碳素及各种荣养成分。体温之制造机关,由血液、淋巴之导养素,以入细胞,使与碳素相合,发生氧化。体温去路之放散,一汗腺,二呼吸器,三泌尿器。体温之变调,凡消化系、汗腺、呼吸器、泌尿器及血管、淋巴,皆为病所。此等语云,虽与中医治疗上不尽有关,而普通人应有之常识,吾人亦当知此,故随笔摘要附之。时人谓机能亢盛于肌表及上部者,为太阳病。浅层动脉之血液充盈,故脉浮。头部充血,三叉神经受压迫,故头痛。项部亦因充血而凝滞,项背之神经肌肉麻痹,故项强。病由抵抗风寒之刺激而起,故恶寒。太阳诸症,皆因气血向外向上所致。可知是自然疗能欲驱病毒于肌表,使从汗腺而出。故发汗为太阳病之正治法。然机能亢盛,属何器官?肌表上部不尽属太阳。动脉充血,岂只浅层? 浅层充血,岂只脉浮?头项脊背,本太阳经属,而肌肉麻痹,非风寒专症。恶寒为营卫虚其气血已无抵抗之能力,发汗为驱邪方,而解表又非充血之主治。中医兼重气化,强加以西医之病症名词,根本不同,支流难合。研究经脉者,将迷其从人之途径。

包识生《伤寒论讲义》:太阳属表,表者,最高最外之谓也。人身最高最外之地,莫若于头项背与皮肤,故头项背与皮肤皆为太阳所主,故其脉外浮于皮肤之间也。太阳之经脉,起于目内毗,上额交巅,循脑后下行项背。经脉伤邪,则营卫不通,不通则作痛也。太阳为寒水之经,寒水性寒,伤于人身则寒气司令,寒多而热少,故太阳受邪必恶寒也。

此言太阳寒水之经为病,发现脉症之确据总法也。夫太阳寒水之为病,有气,有经,有质。三者之别:脉浮即气病也;头项强痛即经病也;恶寒即质病也。总论虽言三证,但三证不必悉具,即现一证亦可谓为太阳病矣。以后所谓太阳病者,皆指此三证而言也。

刘绍武《三部六病伤寒论条文全解析》:

正误:本文被后世医家定为太阳病提纲证,作为提纲应具备两个条件即简要和概括。本条作为太阳病的提纲,不能概括太阳病的性质和统领太阳病的目证。

补缺

(1)根据第7条“病有发热恶者,发于阳也,无热恶者,发于阴也。”“发热恶寒”是太阳病的特征性热型,第1条有恶而无发热,不具备太阳病的特性,应补入。

(2)根据第63条“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子石膏甘草汤。”第35条“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咳喘为太阳病的多发证,但非必见证。太阳主表,肺与皮毛相表里,因此太阳病多累及肺系而出现咳喘之证,原文应补入“或喘”。

(3)太阳病为表部阳性病,包括热实两个方面,无证是表实的特征性体征,参见第 35、31 条,应补入。

立纲:太阳病,发热恶寒,头项强痛,脉浮,无汗或咳喘。

胡希恕《胡希恕讲伤寒杂病论》:后世称本条为太阳病提纲证,即太阳病的纲领,概括了太阳病的特征,凡是太阳病必须有这样的特征。太阳病不是一个类似于现代“肝炎”“肺炎”这样的具体的病,虽然叫作太阳病,却不是指一个具体的病说的,是说只要具有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这组症状的,都叫太阳病。平常见到的普通感冒、流感、伤寒、隐疹,一开始发作都有这种症状,具备这种特征都叫太阳病,按照太阳病的方法治疗是不会错的。

脉浮,即脉向外浮出,就是浅在动脉充血,实际不是病后血液增加,而是水分体液增加。尤其是头项部,充血更加厉害。“强”有两解,一种说法读qiang,是板硬强直之意;一种说法读 jiang,是僵硬的意思。仲景是河南南阳人,现在河南人形容身体某个部位僵硬不适时,还说某某部位强 (qiang )。可见“强(qiang ”确是河南方言。这种充血是上半身厉害,且越向上越厉害,大家都有体会,感冒时头部血管都会绷胀起来,说明浅在动脉都充血,以上半身更为严重。恶寒是因体表有热,平时人体体表温度与外界气温是有个相对稳定的差距的,所以人体能够适应。体表温度升高,与外界气温的差距骤然加大,就会感觉外界空气寒冷,就会恶寒。人要出汗以前,血管要扩张,大量体液往外来,这时脉就浮,而上体部面积较大,容易出汗,这样体液就被大量输送到上体,热就随着体液一起波动,使体表温度升高,人就会感到寒冷。通过描述可以看出这是出汗前驱的一种证候,要出汗而没能出汗,所以太阳病就是要出汗而未能达到汗出的病理现象。中医有一种传统说法非常正确,也非常重要,叫“正邪交争”。我们得病时,机体就会和疾病进行斗争,太阳病时,机体为解除疾病,就要出汗。所以太阳病这个表证,正邪斗争的位置是在表。机体利用发汗的机能,把疾病排出体外,假如排出去,疾病就好了,可是人自愈的能力是有限度的,往往达不到把疾病排出的程度就出现了太阳病这种情况。假如人体没有卫外的这种机能的话,人是不能生存的,人体遇到外在刺激和内在刺激,都会起来斗争,就是“正邪交争”。

吕英《伤寒一元解》:

1. 此条太阳的内涵为人身第一道防线,依据疾病发展规律由表入里、由浅入深、由阳入阴,脉浮说明疾病在人身最表、最浅部位。

2. 依据同气相求之理,恶寒必是寒邪入侵。3. 自然界中空气的流动即为风,太阳体现的是人之生机初之气厥阴风木和缓有序的升发,故太阳病最典型的病机规律为厥阴风木和缓有序升发的失常。《素问·生气通天论第三》及《素问·骨空论第六十》曰:“风者,百病之始也。”《素问·玉机真脏论第十九》及《素问·风论第四十二》曰:“风者,百病之长也。”故太阳病涉及的六气为寒、风二邪。风寒入侵人身之表太阳,正气抗之,经气凝滞于阳之会-头,及阳气输布的关口-项,不通则痛,故出现头项强痛。

刘渡舟《伤寒论讲稿》:太阳,就是太阳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太阳膀胱腑是相连的,太阳之腑居于下焦,但是它的气是通过太阳之经外行于体表,温暖肌肤,抗御外邪,保护体表。因为有这样的生理功能,因此就把它叫做卫气。不要把卫气和太阳之气分开。卫气是中医特色性的概念,古代的医学家对于营气、卫气是非常重视的。

关于太阳主表,《灵枢经·营卫生会》说:“太阴主内,太阳主外。外就是表。《灵枢经·本脏》说:“肾合三焦、膀胱。三焦、膀胱者,腠理毫毛其应。”肾为阴阳之根,所以人的阴阳不和之病,穷必及肾。肾既合于三焦,又合于膀胱。膀胱叫做水府;“三焦者,水谷之道路,气之所终始也”,三焦又叫做水的道路。三焦出气以温肌肉,因此肾阳之气通过三焦和膀胱而外应于腠理毫毛。“腠理毫毛其应”是说人体腠理毫毛中的阳气就是通过膀胱和三焦输布来的肾阳之气。应是外应,外应于腠理毫毛,是气和水根于内,应于外的意思。因为膀胱、三焦都是带有津液的,所以到腠理毫毛的气不是单纯的气,里面还有水分。外感风寒之邪一旦闭塞了阳气,就意味着腠理毫毛里的水液也闭郁住了,因此要发汗才能把风寒之邪去掉。日本的医学家就认为麻黄汤发汗是解水毒。《伤寒论》表证的提纲没提到发热,只提到了恶寒。表证也应该发热,因为阳气被郁。太阳之气被邪气所伤,阳气要抗邪于表,开合不利,阳气闭郁;应该有发热的证候。为什么《伤寒论》提纲这一条没说发热?邪气伤人的时候先伤卫阳,因此恶寒是一定会出现的。从自觉症状来说,恶寒一定出现在发热之前。表阳被伤以后,人身上的阳气、营卫、气血要积极地抗邪于体表,发生了阳气郁遏以后,就会出现发烧。但是,临床也有恶寒的同时就已经发烧了。古代没有体温表,只能根据患者的主诉来记载,所以强调恶寒。因此,表证除了恶寒以外,应当有发热。

陈亦人《伤寒论讲稿》:条文中的脉浮是脉象浮在表面,轻按即得。项是颈的后部;强音绛,是强直不柔和之意。头项强痛,即头痛伴有后项部强直不柔和之感。恶音误,憎恶之意。恶寒,即厌恶寒冷。

本条开宗明义,概括性地阐述了典型太阳表证的主要脉象和症状。太阳主一身之表,为六经之藩篱,统摄营卫而卫外为固。外邪侵袭人体,首先影响太阳经。因感受外邪而出现的表证,就是太阳病。正邪交争于体表,便出现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的脉证。这里所述的脉证,只是太阳病的主要证象,所以称为总纲。以后凡条首冠有太阳病三字,即包含此种脉证。接下来我们仔细分析一下脉浮、头项强痛和恶寒这三个证产生的机制。第一个证是“脉浮”。外邪侵袭机体,机体的最早反应就是气趋向体表以抗邪气血充盛于外,故脉应之而浮。换言之,“脉浮”是外邪袭表,卫气向外抗邪的表现同时也揭示病位在表,正气未虚,是表病的主脉。第二个证是“头项强痛”。太阳经脉起于目内毗,上额,交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因此,头项部是太阳的专位。太阳经脉受邪,气血运行不畅,筋脉拘急不舒,就可出现头痛伴后项部强直不柔和,头项转动不灵活。第三个证是“恶寒”。外邪束表,卫气被遏,不能正常发挥“温分肉、充肌肤、肥腠理、司开合”的功能,所以症见恶寒。“恶寒”是太阳病出现最早并贯穿始终的症状,后人将其作为诊断太阳表证的必有症状,并总结出“有一分恶寒,便有一分表证”的规律和经验。表证提纲中没有提到“发热”一证,这是为什么呢?究其原因,可能是太阳病初起,发热较恶寒出现稍晚,早期未必都能见到如论中第3条描述太阳伤寒表实证就有“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的说法,提示太阳病发热有迟有早,而恶寒则是早期的必见之症。

李克绍《伤寒论讲稿》:太阳主肤表,外邪侵袭太阳表位,则气血趋向体表,故脉浮;表阳卫外作用失职,故恶寒;太阳之经脉不利,故头痛项强。这一系列脉证,是太阳病最主要的病理反应,故以此作为太阳病的提纲。太阳病的恶寒,多与发热并见,但因发热一症,为三阳病所共有,并且太阳伤寒证的开始期,往往亦有短时期尚发热的,所以发热一症,不列入提纲。

郝万山《伤寒论讲稿》:本证成因:风寒外袭。主症和病机:脉浮,外邪袭表,正气因抗邪而浮盛于外,气血必充盛于表而脉象是反映气血活动状态的,故脉应之而浮。主表的浮脉,特点是轻取即得,重按少力,举之有余,按之不足,如水漂木。

头项强痛,太阳经脉上额,交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外邪束表,太阳经脉受邪,经气不利,因此就在太阳经脉的循行部位上出现了筋脉拘急,肌肉痉挛的症状,于是就出现了头痛并伴见颈项部拘紧不柔和。这是诊断邪气在太阳经脉的定位性症状。恶寒,风寒之邪外袭肌表,卫阳被伤,温煦失司,也就是“温分肉”的正常功能失司,故见恶寒。“恶寒”之前的“而”字,是进层连词,有“而且一定”的意思,旨在强调“恶寒”在诊断表证时的重要性,于是后世的医学家就有了“有一分恶寒就有一分表证”的说法。此三证反映了风寒邪气侵袭太阳经脉和肌表,正气奋起与邪气抗争的病机,是太阳病表证的基本特征,列在“太阳病篇”的开头,后世医学家称其为太阳病提纲。太阳病应见发热,本条未将发热列入,可能是因太阳病初起,发热较恶寒出现较晚的缘故。如第3条就有“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的说法故将发热省略未提。但是应当知道,太阳表证虽然在初起阶段,有时候发热出现较晚,但是在其整个病程中,一般是恶寒与发热同时存在。这是因为,邪在太阳正邪相争,卫阳因抗邪而亢奋于外,所以必有发热。此外,不独太阳表证可以见到脉浮,其他如风湿在表、虚阳外浮正气外脱、里热内盛等,也可以见到脉浮;不独太阳表证可以见到头项强痛,在里的水湿之邪阻遏太阳经气也可以见到头项强痛:不独太阳表证可以见到恶寒里阳虚衰,表阳不足温煦失司也可以见到恶寒。因此要诊断为太阳表证,上述三个症状必须同时存在。

李培生《伤寒论讲稿》:

析义:

1.太阳病,太阳包括手足两太阳与小肠膀胱两腑说。太阳经气的特性以寒水为本而标属阳。太阳主一身之表,统摄荣卫,以固护于外,为诸经藩篱。风寒之邪,侵袭人体,太阳首当其冲,出现有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脉证,叫做太阳病。

2.提纲,本节是太阳病主要脉证故称提纲,以后括有太阳病,多包括此脉证而说。

脉浮一邪干于表,正气向外抗邪头痛项强一风寒外阻,太阳之气运行受阻,邪正交争于太阳经的头项部分恶寒-一风寒之邪外束于表,卫阳被遏

3.

4.当有发热证 本条除恶寒外,当有发热。

补证:(1)柯韵伯:凡言太阳病必根据此脉此证,如脉反沉,头不痛,项不强,不恶寒,是太阳的变局。(2)程郊倩:使后人一遇杂病,不问何气之交,但见此脉此证,便可作太阳病处治,亦必兼此脉此证,方可作太阳病处治;虽病已多日,不问过经已未,尚见此脉此证,仍可作太阳病处治。

5.辨证,总纲的重要性;八字同样重要。辨头痛与寒热。

姜建国《伤寒论讲稿》:本条论述太阳为病的基本脉症。太阳主肤表而统营卫,当外邪伤人,太阳首当其冲,卫行于脉外,必然先受其邪气,卫阳与邪气相搏,卫阳浮盛于外于表,脉搏必然显示浮象。卫阳因为外邪的侵扰,失去“温分肉”的功能,就会恶寒。足太阳经脉上额交颠,还出别下项,外邪侵袭太阳的经络,经气不利,就头项强痛。

[疑难解析]

提纲证一一整体性辨证思维的问题:《伤寒论》六经病的写作有一个最为突出的特点,就是每一病篇都有一条用“之为病”打头的,而且都位于这个病篇的第一条(阳明病篇例外),所论述的基本上属于本经病脉症提要性质的内容。清代伤寒注家柯韵伯是这样评述的:“仲景作论大法,六经各立病机一条,提揭一经纲领,必择本经至当之脉证而表章之。”并且强调“后凡言太阳病者,必据此条脉证。”自此确立了“提纲证”一说。有的人不同意提纲的说法,主要理由是提纲证对于本经脉症的归纳总结不完整、有缺陷,例如太阳病提纲证就没有谈到“发热”。其实,对于提纲证是否成立的看法,应该综合六经病的提纲整体看,也就是说,必须运用整体观进行分析,才能够得出较为合理的、符合仲师原意的认识。比方说,太阳病提纲证中没有提及发热的问题,一定要与第3条太阳伤寒证的“或未发热”和第7条的“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联系起来,用整体辩证思维分析,才能理解其中的道理,后面还要详细谈这个问题。

从另一个角度讲,所谓的提纲,就应该提纲掣领,不能面面俱到,这叫做纲举目张。如果在提纲证中将本经病的所有脉症一一罗列,那就是“纲目”并举了。一旦纲目并举的话,也就失去“提纲”的意思了。

肖相如《伤寒论讲义》:本条原文提出了太阳病的基本脉证,所以现在都将这条原文称为太阳病的提纲。这条原文并没有说太阳病是什么,只是说太阳病的表现有脉浮、头项强痛恶寒。

脉浮常见于外感病的初期,因为外邪侵袭人体,人体正气向外抗邪,脉象应之而浮。头项强痛,从部位划分,属于太阳,因为太阳的经脉分布于人体的后部;痛是不通的表现,如果外邪中的寒邪侵袭人体,使太阳的经脉不通畅,就会在太阳经脉循行的项部发生疼痛,即不通则痛,因为寒性收引、凝滞。项部强紧不舒、不柔和,也与感受寒邪有关,以物遇寒则强紧,遇温则舒缓故也。恶寒的特征是病人怕冷,不为加衣被或烤火所减轻。恶寒的形成机理是,寒邪侵袭人体,束缚了人体的卫气,使卫气不能发挥温分肉的功能所致。因为寒性收引、凝滞使然。恶寒是外感寒邪初期的特征性表现。从上述太阳病的表现进行分析,太阳病是外感寒邪的初期阶段,病因是寒邪,病机是寒邪侵袭人体,卫气被寒邪所束缚。这条原文就是太阳病的诊断标准。凡是脉浮、头项强痛、恶寒并见的,就是太阳病。但三者的重要程度不一样,其中“恶寒”最重要,是诊断太阳病的特异性指标凡是有恶寒的就是太阳病。脉浮、头项强痛常见于太阳病,但并不仅仅见于太阳病。见到脉浮、头项强痛,可能是太阳病,但并不一定是太阳病。中医将外感病也称为外感热病,说明发热是外感病的主要表现,为什么太阳病的提纲中没有发热,只有恶寒?这需要具体分析。外感病虽然都是可以发热的,但不同的外感病发热的时间和机理并不一样。太阳病的病因是寒邪,则病人先出现恶寒,后出现发热。因为恶寒是寒邪束缚卫气的反应,只要寒邪侵袭了人体,束缚了卫气,恶寒就出现了。而感受了寒邪以后发热的形成机理是,人体的正气开始抗邪,发生正邪斗争的时候人体的反应才是发热。所以从时相上看,太阳病是恶寒在前,发热在后至于临床上看到的病人往往是发热与恶寒并见,这是因为病人就诊时已经不是发病的最初了。结合第3条原文“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理解,就很清楚了。项强,是太阳病的常见表现。项,《说文》谓:“头后也。”《释名》谓:“确也,坚确受枕之处。”足太阳膀胱之脉,起于目内毗,上额交巅,其直者,从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项,所以吴人驹谓“项为太阳之专位”。但项强并不仅仅见于太阳病,《素问》病机十九条中有“诸颈项强,皆属于湿”;《素问·金匮真言论》中有“东风生于春病在肝,俞在颈项”。可见,项强不仅仅见于太阳病一端,还应考虑湿和肝的问题。中医将怕冷分为恶寒和畏寒两种。恶寒的特征和形成机理已如上述,畏寒的表现是病人怕冷,加衣被或烤火可以减轻,畏寒的形成机理是人体的阳气虚弱,不足以温煦机体,治疗畏寒需要温补阳气。《伤寒论》中没有提出畏寒的概念,对恶寒和畏寒没有区分。比如第 385 条:“恶寒,脉微而复利,利止,亡血也。四逆加人参汤主之。”原文中的“恶寒”显然应该属于“畏寒”。如果恶寒是表证的特征性表现,“有一分恶寒,必有一分表证”的话,则表证是指外感病中感受寒邪引起的外感病的初期。恶寒是寒邪束缚了卫气,使卫气不能温分肉所致,因为寒性收引、凝滞,只有寒邪才可能束缚卫气,引起恶寒,其他的外邪除湿邪外),特别是热邪,不可能束缚卫气,不可能导致恶寒,不可能导致表证。至此,我们可以明确,太阳病是表证,太阳病的病因是寒邪。

最后编辑:
作者:y930712
这个作者貌似有点懒,什么都没有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