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养生 > 感冒与痛风之间,就差一剂四逆汤
2024
05-13

感冒与痛风之间,就差一剂四逆汤

最近一段时间,主流患者所反馈的症状,我归纳有以下几点:微畏寒,头晕头闷,流涕(先清涕,2-3周后转为浓涕),咳嗽(先干咳,2-3周后转为剧烈痰咳),咽痛咽肿(2-3周后肿至几乎封喉,甚至说不出话来),浑身乏力(有种骨架要散开的感觉),想睡觉(尤其是2-3周这段时间),小便黄赤,舌暗苔白腻,脉滑数。

这些症状的背后,反映出三个特点:一是高热基本没有出现;二是胃纳基本正常;三是大便基本正常。这与三年来的新冠典型症状有所不同,不发烧意味着什么?是新冠疫苗起了作用,让人有了金刚不坏之身?还是人们的免疫系统正在退化,已无力再与变异的病毒去抗争?

患者们的担忧并非杞人忧天,有些’久病成医’的老患者就深有感触:’感冒了,真要发烧俺倒不怕,就怕不发烧,身体里的毒火出不来。’我想跟大家说:’不发高烧也不一定是坏事,比如病毒在变异中,毒力在次第减弱;比如国内绝大多数人已完成三次接种,全民免疫屏障已经形成,病毒找不到大的入侵突破口,只能与人类免疫系统以较和平的方式共处;比如上述症状尽管带给我们不少困扰,但仍处于三阳层次,病邪尚在脏腑之间游弋而并未真正伤及脏腑。 ‘你看你哈,吃得好、睡得好、便得好,出入顺畅,又能躺平,病毒又能奈之你何?

有患者问我需要吃些什么药?我说既然不高热就不必吃扑热息痛、布洛芬等退烧药。也不必喝大小青龙汤、麻杏石甘汤等解表药。有条件的倒是可以做些针灸、刮痧和拔罐。待你邪退热退,就用四逆汤来调理最管用,四逆汤是你的扶阳大药。任何感冒根由大多是表虚肺卫不固,肺卫不固大多缘于脾胃不足,脾胃不足大多缘于心阳不振,心阳不振大都缘于脾肾阳虚。而能够温中散寒、回阳救逆、大补脾肾阳虚的非四逆汤莫属。

前几天,一个嗓子封喉的患者家属打来电话,想寻求解决方案。我告诉他用家庭测血糖的采血针头,点刺商阳、少商、老商穴,挤瘀血数滴即可。他照做了,患者即刻咽喉肿消痛减,当时就能说出话来。有个患者,病后咳嗽相当厉害,开始是干咳,后来转为痰咳,不能自控,昼夜不停。来我这里,我只给他针刺了一针天突穴,2寸针快速刺入,旋即捻转数下,留针十分钟起针。咳嗽了近半个月的患者,一针而愈。

眼下出门口罩还得戴,防范意思还要有。如果你的咳嗽还没好,有一天忘了带口罩,你在地铁、餐馆里不停地咳嗽,人们大概率要像避瘟疫似地躲着你,你还觉得挺委屈。戴了口罩就不一样了,即使你咳嗽,别人会以为你是有教养的人,大概率对你选择原谅。所以疫情之下,别小看一只口罩,它既是一种防范措施,让你的健康更有保障;也是一种道具,让你更容易地融入这个社会。

昨天,一个痛风患者给我发来消息:说他的痛风已经将近一年没有犯了,以前遵照医嘱,什么都不敢吃。比如:豆腐,鱼,各种红肉等。现在什么都放开了吃。听到这个消息,我也真心为他高兴。

回想这位痛风患者,2021年初他是坐着轮椅来诊所的,那时他的右足面高高肿起,右足第一趾跖关节肿痛掀红,皮肤痛不可触。患者告诉我,他痛风发作时实在难以忍受,是那种一跳一跳的胀痛,胀得血管像要炸开!最严重的一次,他去医院还打过杜冷丁。

记得这个痛风患者,几乎3-5天会发作一次。尽管他每天都按时服用别嘌醇及秋水仙碱,可是症状改善并不理想,两次痛风发作最长一次间隔,也不到两个月,最后一次发作让他彻底崩溃。服药期间他还出现过药物反应:牙龈出血,四肢出血点,还有腹泻,精神萎靡。他知道西药如果再用下去,不仅痛风治不好,还可能出现更多的药物反应。此时他非常想试试中医。

也是机缘巧合,我俩相遇。他开门见山地跟我说:’艾医生,我这痛风实在是挺不住,你帮我开个方子吧!’我没有立刻答应他,因为痛风患者我见得太多,大都是好了犯,犯了好。就算方子对证,最多挺个小半年也得再犯。中医业内有句话:牛皮癣小儿瘫,痛风聋哑小姑癫。意思是说这几种病,得了不容易治;治了不容易好;治好了还容易复发。

患者也是看出我有顾虑:’艾医生,你别多想,我经历了那么多专家都没治好,也不差你这一次,该怎么治你怎么治,治不好是我的命,绝不怪你。’话到这份,我不再推辞。但是如果按过去清热祛湿的老路子,十有八九效果出不来。我在想:患者是年近古稀的老人,曾做过省速滑队教练,长期严寒条件下的工作环境,对其阳气必有耗伤。再有,其人特别喜好冷饮,加之他曾长期服用秋水仙碱等药物,再结合其舌脉分析,我认为肾阳不足,脾肾阳虚,是其当下主基调。于是我直接开出四逆汤加味,处方如下:

黑顺片30、干姜30、炙甘草30、山药30、山萸肉30、茯苓20、桂枝20、芍药20。十副,水煎服。早晚分服。20天后,患者又来到诊所,连说脚已不痛了。主动要求再进十副,以防再犯。

方义:本方寓有四逆汤、桂枝汤、六味地黄丸合方之义。患者长期工作于寒冷环境,且喜冷饮,苔白腻,脉沉弦细,一派肾阳不足脾肾阳虚之象;痛风一证,受损伤最大的也是肾脏。四逆汤主少阴、太阴证,功在温中祛寒,回阳救逆。

方中附片大辛大热,上助心阳以通脉,中温脾阳而散寒,下补肾火而回阳,峻补元阳,为君药。干姜辛热,温中散寒,温阳守中,回阳通脉,与附子合用,相得益彰,能增强回阳救逆之功,山药、萸肉、茯苓为半个六味地黄丸,山药、萸肉双补脾肾,养阴固精,共臣药。茯苓渗湿健脾,配山药补脾而助健运,为佐药。炙甘草之用有二:一为佐药,益气和中,合桂枝以解肌,合芍药以益阴;一为使药,调和诸药。炙甘草补脾阳,益肾阳,后天与先天互资,且调和药性以防姜附燥烈伤阴。诸药合用共奏温中散寒、回阳救逆之功。文章内容仅供参考,非专业医生请勿试针试药 #artContent h1#artContent p img#artContent table

最后编辑:
作者:y930712
这个作者貌似有点懒,什么都没有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