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经方六经辨证体系 中医黎展文 2024-05-10 04:13 广西 听全文
罗XX,女 34岁,就诊时间:2024年04月23日
主诉:失眠2月余。
现病史:患者2月余前出现失眠,夜间难入睡,近日心情烦躁,口干口苦,手足冰冷,平素情绪激动,易生气,易上火,月经周期不规律,量少,无血块,无头晕头痛、无咳嗽咳痰,无恶心呕吐,纳较差,小便黄,大便烂。舌淡红,苔白,裂纹舌,齿印舌,水滑舌,左脉沉细弦,右脉沉细无力。
刻诊:失眠,夜间难入睡,近日心情烦躁,口干口苦,手足冰冷,平素情绪激动,易生气,易上火,月经周期不规律,量少,无血块,无头晕头痛、无咳嗽咳痰,无恶心呕吐,纳较差,小便黄,大便烂。舌淡红,苔白,裂纹舌,齿印舌,水滑舌,左脉沉细弦,右脉沉细无力。
经方六经辨证体系:厥阴病夹血虚水饮
经方六经病位病性:半表半里虚之阴证夹血虚水饮
脏腑经络辨证:不寐病(脾虚肝郁化火夹血虚水饮)
西医诊断:1、睡眠障碍 2、焦虑状态
治则:益气健脾,疏肝理气化郁火,化气利水化饮,安神定志。
方证:柴胡桂枝干姜汤合当归芍药散加减
方药:
北柴胡30g 黄芩10g 桂枝15g 干姜15g
天花粉15g 生牡蛎30g先煎 炙甘草15g 当归15g
白芍15g 川芎10g 茯苓20g 白术15g
泽泻30g 龙骨30g先煎 木香6g 佩兰10g
广藿香10g 茯神30g
3付,水煎200ml 分早晚3次温服。
二诊:2024-04-25:患者失眠较前已明显改善,夜间尚能安静入睡,但睡眠较浅,原方加用针对安神转药增强疗效,继服5付疗效。
拟方如下:
北柴胡30g 黄芩10g 桂枝15g 干姜15g
天花粉15g 生牡蛎30g先煎 炙甘草15g 当归15g
白芍15g 川芎10g 茯苓20g 白术15g
泽泻30g 龙骨30g先煎 木香6g 佩兰10g
广藿香10g 茯神45g 砂仁10g 首乌藤60g
合欢皮20g
5付,日1付,水煎,分早晚3次温服。
2024-04-30电话随诊,患者已能安然入睡,上诉症状已全部消失。
中医临床诊治思路:目前患者从经方六经辨证体系看,目前患者失眠,难入睡,心情烦躁,口干口苦,平素情绪激动,易生气,易上火,左弦脉属于上热,患者手足冰冷、苔白,裂纹舌,齿印舌,左脉沉细,右脉沉细无力,整个机体功能偏于沉衰,属于下寒,因此属于厥阴病。同时患者有月经周期不规律,量少,裂纹舌,水滑舌,属于血虚水饮的特有体征。
中医临床诊治思路:病因及病机:缘由于患者青年人生活压力大,劳累,患者机体衰弱,陷于中焦,胃气不能运化,脾胃运行无力,而生水湿及痰湿,纳差,口苦,同时脾胃气虚到一定程度必然进一步影响至阳虚引起手足冰冷,齿印舌、脉沉细无力;陷于下焦,热蒸腾于膀胱,故尿黄;同时脾胃虚弱引起水湿内生,水湿郁久化火,肝火气郁结,郁而化热向上故易情绪激动,亢奋,难入睡,思虑多。半表半里厥阴病不同于少阴、太阴有出路,很容易寒郁化热,故失眠、口苦、口干、手足逆冷等上热下寒临床表现。因此此失眠病案的病机:脾虚肝郁化火夹血虚水饮,阴阳不交,阴不潜阳,阳不敛阴形成失眠。
中医临床诊治思路:目前患者存在有厥阴病,《伤寒论》147条:“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从经方六经辨证体系属于厥阴病夹血虚水饮,从脏腑经络辨证,脾虚肝郁化火夹血虚水饮上逆引起失眠病。柴胡桂枝干姜汤总治疗原则清上温下,其由小柴胡汤发展而来,柴胡桂枝干姜汤方义分析,可将其分为三个理解,第一组,柴胡、黄芩以和解少阳邪热,透散郁火,除少阳半表半里为尽之邪,辛开苦降,枢转少阳,调达气机;第二组桂枝、干姜、栝楼根(天花粉),牡蛎用以温阳生津安神;第三组桂枝、干姜温阳化饮,栝楼根、牡蛎散结。炙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既可清上温下,又能调和脾肝胃。
中医临床诊治思路:《金匮要略》卷下,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篇:“妇人怀妊,腹中疗痛,当归芍药散主之。”当归芍药散病机:血虚水饮,是调理肝脾的代表方,该方既能养肝木,又能疏肝气,既能补脾土,又能利水湿,其用药与肝脾的病理特征极相吻合。《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云:“经水前断,后病水,名曰血分…先病水,后经水断,名曰水分。”此原文指出了血与水为患的因果病理关系,即或因血脉瘀阻导致水气停留,或水气停留导致血脉瘀阻,均可用当归芍药散治疗。
中医临床诊治思路:当归芍药散,方中芍药味酸苦而性微寒,入肝、脾二经,既擅养血柔肝,缓急止痛,又能通血脉,利小便。川芎辛温,善走血海而活血祛瘀;当归辛甘而温,养血活血,合芍药补血以治肝血不足,合川芎祛瘀以疗瘀阻血络。泽泻甘淡性寒,入肾与膀胱而利水渗湿,正所谓“血不利则为水”,以消除血与津的滞塞。白术、茯苓益气健脾,以复脾运,同时有燥湿渗湿之功。合而言之,芍药、川芎、当归调血以柔肝;白术、泽泻、茯苓调津以益脾,与酒和服,更可助血行,通经络。六味配伍,消除病因,流通津血,柔和筋脉,兼顾导致腹痛的多种因素。故《金匮要略》中“妇人腹中诸疾痛”能投剂辄效。方中芎、归、芍活血而不峻猛,术、苓、泽除湿而不伤牌。本方的配伍特点有三:一是补泻兼施,泻中寓补;二是津血并调,治血为主;三是肝脾同治,调肝为要。
中医临床诊治思路:本方证中,除去柴胡桂枝干姜汤合当归芍药散,在原方加用了部分专病专药,加龙骨与牡蛎配,加强重镇安神之功效,木香、佩兰、藿香,芳香行气,芳香化湿,化浊脾胃湿气,与砂仁合用,健脾利湿,芳香药物与白术、茯苓相配,增强健脾利湿之功效。重用茯神、首乌藤、合欢皮,以宁心安神,合欢皮更是有和血之效,调理妇女经期,还能治疗心神不安;而茯神在安神同时,还能健脾利湿。
中医临床诊治思路:通过此病案的分析,可以懂得:经方六经辨证来自八纲,六经的本质就是三个病位、两个病性所构成的六个诊断,就是我们常说的三阴三阳,其实就是表里半表半里三个病位上的三个阳证、三个阴证。太阳病的实质就是病位在表的阳证,少阴病的实质是病位在表的阴证,阳明病的实质是病位在里的阳证,太阴病的实质是病位在里的阴证,同样半表半里的阳证是少阳病,半表半里的阴证是厥阴病。因此从六经辨证学起,对于初学经方的医家,世间一切疾病的证只有六种基本证型,即太阳病、少阴病、阳明病、太阴病、少阳病、厥阴病。执简驭繁,以不变应万变。胡希恕老先生指出:方证是辨证论治的尖端。经方六经辨证体系是中医的精华辨治体系,仍然遵循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的原则,临床思维是先辨六经,也就是诊断,再辨方证。方从法出、法随证立,因此方证相应才能取效,临床中六经辨证准确只是第一步,因此辨方证很重要,辨方证是辨证论治的尖端。因此此失眠病案从经方思维为厥阴病,有着典型上热下寒临床表现,不能选择酸枣仁汤,半夏秫米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等常用方证,选择柴胡桂枝干姜汤加减治疗失眠,这就是经方医学的魅力所在。
编辑及整理:张峰铭
指导老师:黎展文主任医师
(声明:以上方药、剂量及中医技术仅供交流参考,非专业医生及阅读者切忌不可直接照方服药及中医技术,如因误服药物方剂产生任何后果风险责任自负,具体诊病需要在中医执业医师指导,同时坚持诊病读书,注重临床疗效,文章仅供中医交流分享,非广告,用药或者中医技术请遵医嘱,以文会友,请勿抬杠)
规培学员:张峰铭,师承推拿科三区副主任黎展文主任医师
指导老师:黎展文,主任医师,推拿科三区科副主任。
师从广西推拿、针刀专家、广西名中医廖信祥教授。
师从广西中医骨伤、整脊、银质针专家、广西名中医安平教授。
崇尚仲景医学,六经辨证,运用经方治疗常见病、多发病,做经方一代传人。善于运用纯中医药、中医经方治疗本专业常见病、多发病如:颈肩腰腿疼痛等痹症;同时眩晕、失眠、抑郁症、焦虑症、头痛、消渴、咳嗽、发热、胃痛、胃胀、月经不调、痛经、心理障碍等疑难杂症。
擅长运用“脊柱平衡手法推拿”、“拱腰法推拿”、“反压法”、“六经辩证推拿手法”、“银质针疗法”、“四维牵引整脊调曲”、“针刀疗法”、“PRP技术”、“功能锻炼”等特色疗法治疗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滑脱症、腰椎椎管狭窄症、腰背肌筋膜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骨质疏松症伴病理性骨折、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胸椎后关节紊乱症、肩周炎、肩袖损伤、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滑囊炎等脊柱及四肢关节疾病
人划线
#artContent h1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s://zydq.1006ss.com/?p=33296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