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养生 > 一张古方解决溃疡性结肠炎反复发作的难题
2024
05-07

一张古方解决溃疡性结肠炎反复发作的难题

 导读 

溃疡性结肠炎作为临床治疗十分棘手的难题,患者肠黏膜反复发炎,常出现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等症状,现代医学病因仍不明!中医治疗有什么好的办法呢?本篇中妙方“胃风汤”治疗溃结后期十分有效,与大家分享学习!溃疡性结肠炎是我科的常见病,一般多在门诊用药,症状重的住院治疗。多以三黄泻心汤加减、锡类散保留灌肠,结合中药口服,配合美沙拉嗪、柳氮磺胺吡啶等,必要时还要结合激素、抗生素治疗,但通常只能缓解症状或达到临床治愈,常有反复。说实话,这种病确实棘手。以前曾有一个年轻女患者在北京东直门医院找专家治疗,使用激素灌肠、中西药口服后缓解,后来也时常发作。现有一患者经住院治疗5次,仍反复发作便脓血,不愿继续住院,找到我要求服用中药治疗。

  病案

患者张某,女,54岁,大学教师。身材颀长,体型适中。诉因夫妻关系不好,常常心情郁闷。面色白皙,有时泛油光。情绪激动时,面部充血明显。双眼皮,大眼睛,目光灵活而传神。语言表达清晰流畅,症状描述细腻生动。查咽红,舌暗红,苔黄白腻。心下、腹部按之无不适。现主症:寐欠安,不能吃水果或凉食,食后即泻;肛门重坠,自觉有拳头大的东西顶着;大便每日1~2次,成形或稀便,有脓血性分泌物排出。无口干口苦,无腹胀腹痛,小便正常。血常规正常,便常规可见红、白细胞。肠镜自2002年至今已做5次,均显示直肠部位充血水肿、糜烂。初诊时,我给予温胆汤、甘草泻心汤加减治疗。药后寐安,便血明显减少,肛门部坠痛感消失,患者对疗效满意。但用药近2个月了,以小柴胡汤、黄芩汤化裁,却始终不能彻底消除脓血便。补充:该患者不能耐受中药灌肠。患者脉象弦略滑。曾合方薏苡附子败酱散,但自觉药后症状加重,遂又改用以前的治法。我的疑惑是:患者舌苔始终黄白腻。效果好的时候,只有每天一次大便时极少出血,但每天都有脓性分泌物,量较多。最初用三黄汤加锡类散灌肠、白头翁汤灌肠,均不能耐受,更觉肛门坠胀难忍,便次增多。

  治疗建议:古方胃风汤的使用

发表于:2010-03-10

“慢性炎症不能单纯用清热药,适当配伍温热药,可以促进炎症部位的血液循环,有利于炎症愈合。胃风汤里有桂,可以鼓舞气血,有粟米可以收敛病灶。我用的方剂如下:党参10g,白术10g(腹泻用炒白术,便干用生白术),茯苓10g,当归10g,白芍10g,川芎10g,肉桂6g,粟米20g(粟米即小米子,不是罂粟壳,一开始我曾用蜜制罂粟壳一个,后来改为小米子)。矢数道明著作《临床应用汉方处方解说》一书中有详细记录,可以参看。”

胃风汤《和剂局方》

当归  芍药  川芎  人参  白术各3g茯苓4g     桂枝  粟各2g

【应用】用于慢性且呈现衰弱之虚证下利。此下利,不仅小肠而且结肠和直肠均有慢性炎症。本方主要应用于慢性结肠炎、慢性直肠炎、溃疡性结肠炎、冬季脱肛、冬季便血,不能应用半夏泻心与真武汤之慢性下利等。【目标】以平日胃肠虚弱之人,因寒冷容易引起下利,慢性病程,体力衰弱,严重炎症期已过,由于残余炎症所引起之小肠炎、结肠炎、直肠炎为目标。大便软,完谷不化,或水样便,或混有少量粘液、血液均可应用。大便每日不超过2~3次。脉浮弦弱,腹虚软。【方解】处方之构成,由四君子汤去甘草;四物汤去地黄,再加桂枝和粟。茯苓、白术、人参系四君子汤之意,逐胃肠之水毒,增强其功能;当归、芍药、川芎因有四物汤之功,故有止血、补血、增强肝功能之力;桂枝引导诸药;粟收敛肠道之弛缓。【主治】《和剂局方·泻利门》:“治大人小儿,风冷乘虚入客肠胃,水谷不化,泄泻注下,腹胁虚满,肠鸣疠痛,及肠胃湿毒下如豆汁,或下瘀血,日夜无度。并宜服之。”《勿误方函口诀》:“此方治水谷不化,稀便与血液漏下不止,面色不华,病程迁延岁月者。盖甘草泻心汤、断利汤属于上焦之方剂,此方属于下焦之方剂。”《丛桂家方口解》:“用于寒泻。即寒湿之邪入肠作泻。肠鸣加木香,虚人脐下冷痛加木香有益。八珍汤去熟地、甘草而成此方,宜以其意而施治之。”《牛山方考》:“此方古今所传,为下脓血症或下瘀血之妙剂。冬月之脱肛下血加木香、炮姜(炮干姜)有奇效。冬月严寒之时,必腹绞痛,排泄1~2次,或结或泻者,日本风俗称霜腹气(霜降即腹痛下利),加木香、炮姜、砂仁、良姜有奇效。肠痈之类,下脓血者,加连翘、金银花、酒芩(酒浸黄苓)其效如神。”【鉴别】○半夏泻心汤(119):下利,心下痞硬,呕吐。○断利汤:下利,心下有水饮,阴位。○真武汤(75):下利,水样便、心下悸、腹痛、小便不利。○桃花汤(103):下利,下利脓血,更加虚弱者。○桂枝人参汤(35):下利,有表热,心下痞。○人参汤(理中汤)(111):下利,心下痞,胃症状多。○参苓白术散(76):下利,胃肠虚弱,食欲不振,嘈杂。【参考】细野史郎氏于《汉方临床》3卷2号,以“关于冒风汤”为题,就本方之应用进行详细解说之后,诸家对慢性下利症均用本方。【治验】1.慢性胃肠炎73岁老年妇女。5年前经常下利,1日2~3次。严重时从7~8次至10数次。营养不良,颜面苍白,皮肤完全不泽,舌白苔湿润,脉浮而弦,弱而迟,腹部软,仅在心下部触有抵抗,完全无食欲。与生姜泻心汤加茯苓、白术未好转,因食饼则精神好,但又过食,故病情恶化。主诉傍晚便意频频,下腹部有难于名状之痛苦,伴有粘液便和轻度里急后重。在左下腹部乙状结肠处有索状物,并有压痛。曾拟用白头翁加甘草阿胶汤或真武汤,最后决定用胃风汤加木香。服用1周,获得非常显著的疗效。异常健康,颜面充满生气。继续服药数周,数年之顽固下利完全治愈。(细野史郎氏《汉方临床》3卷2号)2.慢性肠炎20岁妇女。3年前食物中毒病后,常下利,接受各种治疗均无效。瘦而无力,面色尚佳。有胃下垂,进食则轻度腹痛下利。腰拘急且痛。足冷,脉细而软弱,无舌苔,腹虽虚软,但脐左傍与乙状结肠部有抵抗压痛。与胃风汤,身体渐温,食欲恢复,进食后亦不下利,体重增加。先后服药6个月,体重增加4公斤,完全恢复健康并已结婚。(作者治验)3. 直肠溃疡62岁妇女。自2年前下利,经各种治疗无效。下利时,有紧束样腹痛,一次排便量很少,为粘血便。多则1日超过10次。医师诊断:由于直肠溃疡,有变成癌症之可疑。腹诊,左肠骨窝触及索状物,有压痛。用胃风汤,随着时日增加而下利减少,腹痛渐止,半年后大便恢复正常。       (大塚敬节氏《汉方治疗实际》)

  后期反馈

发表于:2010-04-01

“我用了胃风汤,把粟米改为薏苡仁同煎。患者服用后感觉甚好,脓性分泌物甚少,几乎没有肉眼可见的便血,正在观察中。”  心得近期再次读起《追忆胡希恕先生》,关于胡老的自己与自己下棋之语与大家分享!“我自己跟自己下,考虑的是用药如用兵,怎么开局、怎么落子、布阵,这里头辗转腾挪,显尽机巧,是为轻灵一路;另一面,走坚实一路,步步为营,渐展威风。”开局、落子、布阵,像是机体与疾病进行的一场博弈,我们能否在棋局之外,客观助战。如同这篇病案开始,病人所呈现的“舌苔始终黄白腻”之象,且肠镜下充血水肿、糜烂,以及脓性分泌物的持续,很容易理解为热象未除,而单纯使用三黄类清热药却导致症状反剧。可当使用药组多偏于温热性的胃风汤却反收奇效。这之前表现的热象再次值得我们反思。疾病本身也会在长期的斗争中建立一些防御机制,当现象丛生,一时难以寻求真机和根本,我们应该怎么办?其实胡老的思路也是一种非常值得我们借鉴的方式!在棋盘博弈中,模拟与疾病斗智斗勇的过程,或轻灵机巧、或坚实为营,都是为求取胜局。尽管疾病规律的总结,机体反应的观察,遣方用药的选择,确实是一条任重道远之路,但好在古人的智慧仍有保存,如同本案中的奇效方胃风汤,使我们有机会借助前人的经验总结获知一条捷径!来源|《黄煌经方沙龙》《临床应用汉方处方解说》

最后编辑:
作者:y930712
这个作者貌似有点懒,什么都没有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