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养生 > 【原】《伤寒论》.第187条
2025
04-30

【原】《伤寒论》.第187条

186、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是为系在太阴。太阴者,身当发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至七八日大便硬者,为阳明病也。(见《伤寒论》.第187条)。

作者:蒋远东

脉浮主表,缓者中风;脉浮而缓本太阳中风,太阳中风:发热、汗出、恶风,脉浮缓。今伤寒者为寒所伤,脉浮而缓者,风也、热也,《太阳病下篇》第39条讲:伤寒脉浮缓,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无少阴证者,大青龙汤发之。

故知此伤寒脉浮而缓是太阳风寒转属阳明病,手足自温是风寒袭击了太阴经表,太阴脾经是以阳明为表,以其互为表里故。寒伤胃,热伤脾,脾寒而胃热者,手足自温也。《脾胃论》讲:脾主四肢,手足者,四肢也;风为热,风热乘脾,寒伤于胃,所以本条文讲:手足自温者,是为系在太阴;是在古汉语中当这个讲,系是关系的意思,是为系在太阴是说:这个手足自温与太阴有关系。

太阴处三阴之地、为寒、为阴,以其燥、本身喜润而所受风袭,合化为热,此为湿热也。湿热瘀积在脾胃,脾为已土,胃为戊土,脾胃之土为湿热所困,身必发黄是以脾胃之土为黄色,所以身必发黄。当脾胃之土为湿热湿热所困的时候,病土不能克水,小便不利;当脾胃之土不为湿热所困,小便自利;小便自利者利湿也,湿热无所依,瘀热无所存,又岂有发黄之理乎?故不发黄也。

本篇第181条问曰:何缘得阳明病?答曰:太阳病,若发汗、若下、若利小便,此亡津液,胃中干燥,因转属阳明;不更衣,大便难者,此名阳明也。太阳风寒转属太阴,虽未发汗、未下、未利小便,然小便自利者,脾中之湿去也,亦为亡津液也,至七八日大便硬者,此脾胃俱热也,胃中干燥,大便因硬,此为阳明病也。小便利者,与茵陈蒿汤;小便不利,与茵陈五苓散。

最后编辑:
作者:y930712
这个作者貌似有点懒,什么都没有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