揆度(1)
— 原文(略) —
— 逐句解读 —
齐襄公问于扁鹊:揆度浅深,何气使然?
揆度,是与奇恒并行的另一套脉法。这句的揆度,是诊断之意。浅深指病位。“何气”从后面两段的内容来看,包含了几种意思,这里简单的理解,就是问揆度脉法的诊断基础理论是什么。
扁鹊曰:归藏生动长育止壴谦,差移于气也。
这里回答的是其中一种气,就是八舍九气的气,也是八舍九气差异组合的七十二舍之气。这一句是这一段的开始,牵引出来的实际是以音律候舍为组合特征的二十七候之气。
安孚躬彁执淩解变随盉,当位于音也。候者以睹其应,舍者以定其位。
气化十音是当位于音。这里指出了音律候舍的音、候、舍,缺个律。
音律候舍,揆度之道焉。
直接点明。
音之高下,舍之浅深也。
这个音之高下,是一音十分,正少众开判质虞加太上。音的高下反映舍的位置。
律之长短,舍之胜复也。胜者当其位,相司舍之音;复者应其位,相司舍之律。
波长所对应的律,实际上包含了两个指标,胜和复。胜对应的是一音十分,正少众开判质虞加太上;而复对应的是黄钟、南吕等十二律。
当其位者气交之舍,应其位者气行于会也。
前者是内里脏腑的气血交会之处,而后者是与前者呼应的365个经络节会
位者,交变由行之所焉。
这个位,就是当其位、应其位的位。两者之位,都是气血交会之场所,只不过一个在内里脏腑,一个在外部经络。
孙络之气流入经者,由行之气;
这句是新一段的开始。
前一段讲的是测量之气、抽象之气,而这一段讲的是物理之气、具象之气。两者是对应的关系,也就是镜像的关系。这是《扁鹊镜经》之镜的含义。
孙络是小道,经是大道。从小道进大道的气,称为由行之气。
经隧之气灌注交会者,当位之气。
经隧是五脏六腑的大络,经隧之气,就是内里脏腑之气。
其出入升降之机,皆经络三百六十五节之会也。
前面说了,应其位者气行于会也,所以当位之气、由行之气的出入升降,都会与三百六十五节的交会相呼应。
节者气交之所,舍者气交之度矣。
内里有气交,外部经络的三百六十五节也是有气交,这都是属于物理性质的气交。而度量它们的就是气舍,抽象之气。再次阐明了两者之间的镜像关系。
气交者,由行当位之气,与经脉动气交会于分焉。
由行之气、当位之气,经脉动气,三气交汇,就是气交。
分者,真气生会出入之所也。
气交的场所,就是分。这个分有点象反应炉,各种气在这个反应炉里出入升降、交会融合、生生化化。
当位之分,音律合度,差移之所舍也。应位之分,专胜兼并,比受之处名也。
分是个统称,又细分为当位之分和应位之分。当位之分是内里的气交场合,应位之分是外部经络的气交场合,也就是节。
当位之分的量度就是音律候舍。
应位之分的量度也是音律候舍,但因为是外部经络,所以也同时,可以用手足经脉之间的组合来量度。
这也就是前面分析过的,气化十音对应着十条手经脉,而十二律则对应着十二条足经脉。
当位者变之原,应位者病之化。
当位之分是内里之分,是属于病的源头。而应位之分是外部经脉,与当位之分相应,病的症状会体现在应位之分上。两者是呼应的关系,内里有变化,自然外部也就有变化。这也是镜像的关系。
诊其三关通度,当位气口之候;揆其气化之度,恒其差移出入。闻声切脉,乃知三气交会之度,及于舍之所处,病之所病也。
这一句相当于是这一问的总结。用气口之脉来衡量音律候舍之气,然后度量当位、应位之气。
当位气口之候,是指波峰所代表的的气化十音;
气化之度,是指一出一入所代表的波长,这个波长代表了一音十气和十二律两个指标的组合。所以说是“恒其差移出入”。
三气交会之度,是指气化十音、一音十气、十二律的三气组合,也是指当位之气、由行之气、经脉动气三气的交会。
— 整篇翻译 —
齐襄公问扁鹊:通过把脉来揆度疾病所在的位置,其内在的机理是什么?
扁鹊说:归藏生动长育止壴谦,差移组合形成不同的气舍。安孚躬彁执淩解变随盉,是用来测量内在气交之位的气化十音,脉的二十七候,是用于观察内在之气交所反映出在脉波上的对应变化,而七十二气舍,则是用于确定气交的位置。音律候舍,这几个指标是揆度的核心体系。一音十气是用于反映舍的浅深位置。律对应的脉波长短,涵盖了舍的胜和复两个指标。胜是指当其位,与气舍的一音十气相呼应;复是指应其位,与气舍的十二律相呼应。当其位就是体内的气交之舍,应其位就是经气在脉上的交会位置。位,是各气交会变易的场所。
孙络之气流入经,称为由行之气;经隧之气流入交会的场所,称为当位之气。当位、应位之气的出入升降,全都与全身经络三百六十五节的交会变易相呼应。节就是气交的场所,舍就是气交的量度。气交,是由行之气和当位之气,与经脉动气在分处交会。分,是真气的产生、交会和出入的场所。当位之分,是由音和律不同的组合形成不同的气舍所对应的内脏之位。应位之分,是手十经与足十二经之间的专胜兼并,与内脏之位呼应的筋脉肢节之位。当位是变化的源头,应位是疾病反映在经脉身躯上的变化。通过诊断脉气在寸关尺三关上的通达状况,得出波峰对应的脉候位置。通过计算出气化的分度,就可以区分出脉气出入所代表的一音十气及十二律的组合。这样通过闻声切脉,就可以寻找出气化十音、一音十气、十二律的三气组合,就可以知道对应的是什么舍,病是在何处。
— 核心解读 —
此篇是讲机理,相关原理在前面的篇章都有提到,这里相当于一个总结。
反复讲的就是一个机理:内在的深层脏腑、外在经络周身、寸口脉的音律候舍,三者是对应关系。
内在脏腑的虚实顺逆(当其位),会在经络周身也相应体现出虚实顺逆(应其位),内里有问题,外在就有问题,疾病就出来了。而寸口脉的音律候舍就对应着它们的位置和虚实顺逆变化(睹其应)。
用图表示就是:
其中重点讲的是内里脏腑与外在筋脉肢节的对应关系。《八舍》开篇有一段话与本篇有明显的对应关系:“人之走也,右手比于左足而行,左手比于右足而行。手足迭移而前,皆经之气比类使然也。比者,一同而和,相司以应也。”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zydq.1006ss.com/?p=30327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