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养生 > 【郭永来:阑尾炎三法】
2024
04-12

【郭永来:阑尾炎三法】

我治阑尾炎的常用三法

汇至中医 北京中合汇至 2023-12-18 06:30 北京

我治阑尾炎的常用三法

导读:小编上大二跟诊时,见过老师用大黄牡丹汤治慢性阑尾炎,记得当时效果非常好,所以对中医治疗阑尾炎印象特别深刻。学习了郭永来老师的这篇文章,则知治疗阑尾炎大黄牡丹汤只是其中一法的一方而已。郭老师通过二十年来的临床总结,结合自己的切身体验,参考前辈医家的经验,总结为治阑尾炎的常用三法:清热解毒通下法;温中散寒法;理气和胃法。作者/郭永来

      阑尾炎是西医病名,那么中医中药有没有好的法子呢?回答是肯定的。大家都知道,阑尾炎它大概基本等同于中医的肠痈,早在一二千年前的《金匮要略》中,就有比较详细的论治方法,而且在中医界也一直在延用着这些有效方剂,虽然后世医家也有不少创新的名方传世,但在我看来,总不出乎大黄牡丹皮汤和薏苡附子败酱散的范畴。

      我通过近二十年来的临床总结,结合自己的切身体验,参考前辈医家的经验,总结为治阑尾炎的常用三法,如果真能作到辨证准确,灵活运用此三法来处方选药,鲜有不效者。下面分别论述之:

清热解毒通下法

      代表方剂是大黄牡丹皮汤,由

大黄,牡丹皮,桃仁,冬瓜仁,芒硝五味药组成

方解

      方中大黄芒硝苦寒泻下,荡涤肠中湿热瘀结之毒,使之速下,桃仁活血化瘀,丹皮凉血清热,冬瓜子主散腹内结聚,为治内痈之要药,五药相合,功能泻热破瘀,散结消肿。

主治

      肠痈初起,右少腹疼痛拒按之证。方虽千古,功效卓箸,许多时候,原方即可,无须加减,历代医家虽然各有发明,但其处方却总不能离此方之范畴。此方治阑尾炎,临床报道很多。

      治阑尾炎服用大黄牡丹皮汤必须泻下,服药后五六小时如仍不能泻下者,可再续服之,一般来说以一日之间不超过三次左右为原则,过多则体虚,少则效果不明显,泻下后体虚者,处方中可酌加人参之类以护正气,也可采用现代液体疗法配合治疗。方中大黄既是攻逐瘀滞之先锋,又是“抗菌消炎”之主药,不可或缺,如有化脓倾向或已化脓者,可以合用薏苡附子败酱散方加减以疗之。腹胀明显者,可加理气药如枳朴之类以消之,总之,灵活权变,在于医者。

两方区别

      王智贤老薏苡附子败酱散,即由此三味药组成,功能清热解毒,利湿消肿,排脓。主治肠痈已经化脓者,根据金匮要略的观点,脓已成者用此汤,脓未成者用大黄牡丹皮汤,唐宋以降,历代医家多持此观点,但也有认为此方乃是治内有痈脓之方而非是治肠痈之方者(如曹颖甫),证之临床实践,中医的方剂,适应证广,原非专治某病而不及其他,只要证相类,即可用之,今再以王老所治验以证之,更是不辨自明,故学者不必拘执,而本方能治已成脓的阑尾炎,当是毫无疑问的了。

温中散寒法

      提到治阑尾炎,人人皆知用清热解毒法,而今我提出用散寒的方法来治阑尾炎,未免骇人听闻,或者有人会说我是在标新立异,请读者先不要过早下结论,耐心看完我下面的病案,自会明白。自治阑尾炎之经过

       90年元旦刚过,2号我即感冒,一月7日,天将晓,睡梦中觉腹痛,以致痛醒,醒后发现痛点正在右下腹阑尾区,因我经常有腹痛之疾,未在意,仍坚持上班,至中午,痛渐加剧,心疑是阑尾炎,即服复方新诺明片,为止痛,又服阿托品,每次二片。至8号,仍痛如故,也不觉胀,痛处不移,手不敢按,行走也须略哈腰才行,否则疼痛难忍。坚持又服药二日,痛虽不再增重,也不减轻。只好按阑尾炎试治之。用大黄牡丹皮汤加减:大黄15克,牡丹皮10克,地丁30克,桃仁10克,冬瓜子15克,三剂,一日一剂,水煎分三次服。连服二日,每天便泻5-6次,腹泻后觉痛略减,但旋复如故,体力渐虚,剩余一剂即不敢再服。

      余细思症状,确是阑尾炎,但服药腹痛不减应以辩证施治为原则,不当拘于什么阑尾炎之类的名词,既是有寒,自当温之,乃意遂决,用:

党参15克,干姜15克,白术10克,甘草10克,二剂。一日一剂,又虑痛有定处,恐是有瘀,因用血竭5克,研细装胶囊12粒,每服二粒,取其活血散瘀止痛(这在后来的再实践中证明是多余)

      11日上午服第一煎,服药后即觉辛辣甘暖传遍全腹,腹痛渐轻。当天下午服二煎,即不再痛,且腹中也频转矢气,12日,二剂服完,霍然病愈。余深叹辨证之难,又叹方药对证之神验,故不厌其烦而详记之。

      我自从悟出阑尾炎有寒热之分,中焦虚寒者可以治以热药,而且用理中汤如此价廉的方剂即可治愈如此重证,很觉得意,以为乃是自己一得之见,及至后来看了中医内科急证医案辑要,才知前人早已有之,虽然有点让我失意,但却也更能证明我的所见决不是臆语,故再把此案引用过来以证我言不虚。可见肠痈不仅多是温热蕴积,血瘀气滞,在临床上也有阳虚阴盛,寒凝水结,肠道不通所致之证。肠痈瘀热者多,阴盛寒凝者亦有之,不可不知。此案以脉证诊断为阳虚寒凝,气血壅聚不通,以真武汤扶阳温通,俄倾病除,亦经方之妙用者也。

1

理气和胃法

      主治慢性阑尾炎之属于气滞型者,或由上二型的治疗期中,转为此型,或一开始是用西药消炎的方法,久治不愈而成。以腹痛绵绵,肠鸣漉漉,或舌苔厚腻等为主证。常用处方有二:

一:如果没有瘀热证状,而现一派虚寒加气滞者,即用《温运中宫汤》(即理中汤和二陈汤加乌药,木香,砂仁,神曲。寒重加用附子)医案见上例。

二:慢性阑尾炎汤,方由

香附9克,乌药9克,槟榔6克,半夏10克,陈皮9克,沉香3克,丹皮10克,黄芩10克,白芍30克,苏梗10克,生姜5克,谷芽10克,麦芽10克,香连丸9克(分吞)。

     是方以香附,乌药行气活血,主疮疡之痈瘀,槟榔破滞攻坚,又治症结,黄芩清热活血,沉香苏梗行气,芍丹止痛,夏陈和胃,香连调气,全方行气活血,清热凉血,治气滞血凝之痈疡,确可消散止痛,本方来源于上海早年一名医,后由沈仲圭先生广为介绍,疗效可靠。

结束语:

       阑尾炎是临床中常见病之一,其治疗方法也不是唯一的。中医中药对它也有很好的疗效,但由于受西医“炎证”这一理论的影响,致使现在的医生在治疗此病时,不管病人脉证如何,似乎也只剩下了清热解毒泄下法这一条途径了。如果有效,便沾沾自喜,若无效,也不知原因出在哪里。西医也说,中医不过如此,连个阑尾炎也治不了。真的治不了吗?我通过自身的治验而及于他人,证明了这个问题。而且温中散寒法同样可以治好阑尾炎,为治疗阑尾炎拓宽了思路。尤其是在治疗用“消炎”方法而没能取得好的疗效,从而转为“慢性阑尾炎”者,用温中散寒法和理气和胃法往往能取得十分理想的疗效。

最后编辑:
作者:y930712
这个作者貌似有点懒,什么都没有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