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养生 > 一针疗法治疗痛经
2024
04-03

一针疗法治疗痛经

至阴

【位置】在足小趾外侧,趾甲角旁0.1寸。

【针法】(1)毫针针刺(或加灸)法:取至阴穴,常规消毒后,针刺 0.3~0.5寸,得气后行捻转手法,留针30分钟,留针期间每5分钟行针1次。针治时间在月经来前2日或痛经发作前2日,至月经来潮不痛为止。寒者可加艾条灸,灸法可参照下述艾灸至阴穴法。

(2)艾灸至阴穴法:患者取坐位,两手各持艾条1根,点燃一端,在双侧至阴穴的上方或侧方距离约1寸处,固定不动灸之,使皮肤有温热感,直至至阴穴周围起红晕为止。每次灸5~10分钟(或20分钟)。月经前3天开始至经后为1个疗程(月经期也可用)。

内庭

【位置】当次趾与中趾合缝处之上际取穴。

【针法】毫针直刺,从足背刺向足底,深度为5分~1寸。得气后行捻转手法,运针时嘱患者按摩小腹或提肛,留针30分钟,留针期间每5分钟行针1次,运针时仍嘱患者按摩小腹或提肛。针治时间在月经来前2日或痛经发作前2日,至月经来潮不痛为止。

行间

【位置】在足趾、次趾趾缝间,趾蹼缘后约5分处。

【针法】用毫针刺入5分左右,平补平泻,运针时嘱患者按摩小腹或提肛, 留针30分钟,留针期间每5分钟行针1次,运针时仍嘱患者按摩小腹或提肛。针治时间在月经来前2日或痛经发作前2日,至月经来潮不痛为止。

太冲

【位置】在足背,大趾本节后,第1、2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处取穴。

【针法】用毫针刺入8分~1寸,得气后行捻转手法,运针时嘱患者按摩小腹或提肛缩小腹,留针30分钟,留针期间每5分钟行针1次,运针时仍嘱患者按摩小腹或提肛缩小腹。针治时间在月经来前2日或痛经发作前2日,至月经来潮不痛为止,一般月经来时亦可针之止痛。

门金

【位置】在足第2、3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中取穴。

【针法】向足心针刺或直刺均可,针深1寸。得气后行捻转手法,运针时嘱患者按摩小腹或提肛,留针30分钟,留针期间每5分钟行针1次,运针时仍嘱患者按摩小腹或提肛。针治时间为月经来前2日或痛经发作前2日,至月经来潮不痛为止。

三阴交

【位置】在内踝尖上3寸,胫骨后缘。

【针法】用毫针直刺1.5寸,行提插捻转泻法。留针30分钟,每5分钟运针1次,运针时嘱患者按摩小腹或提肛,有利于气至病所。

承山

【位置】在腓肠肌肌腹下方,“人”字形凹陷中。

【针法】令患者俯卧,以毫针针刺双侧承山穴,徐徐捻转进针,以有强烈针感为度,运针时嘱患者按摩小腹或提肛。留针30分钟,留针期间每5分钟行针1次,运针时仍嘱其按摩小腹或提肛。针治时间在月经来前2日或痛经发作前2日,至月经来潮不痛为止。每日或隔日针刺1次。

承浆

【位置】在下颔正中线,下唇缘下方凹陷处。

【针法】取承浆穴,斜刺,针尖从前下向后上方刺入,深度为3~5分,待患者有针感后快速提插捻转30秒,留针30分钟,每隔5~10分钟行针1次。一 般在经来前3天治疗,到月经停止为1个疗程。每日1次或隔日1次。

次髎

【位置】俯卧,在脊椎正中线和膀胱俞之间,第2骶后孔凹陷处取穴。取穴时,以食指按在小肠俞与脊椎正中线之中间,小指按在骶角(尾骨上方黄豆大小的圆骨突起)上方,中指和无名指相等的距离分开按放,则中指尖所按之处是穴。

【针法】患者俯卧于床上,取准次髎穴后,用30号毫针刺入,深度为1.5~2寸,其针感可向少腹、前阴及肛门、直肠等部位扩散,适用于治疗泌尿、生殖系统及直肠、肛门疾患。当患者小腹内有沉胀或酸麻感时,用小幅度泻法捻转毫针,留针30分钟,每10分钟行针1次。对寒凝型痛经可加灸收效更速。

十七椎下

【位置】在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5腰椎棘突下凹陷处取穴。

【针法】患者取俯卧位,取17椎下,常规消毒后,用毫针直刺1寸左右。待得气后,快速捻转,施强刺激手法,运针时嘱患者缩小腹或提肛,有利于气向少腹传导,持续行针30秒~1分钟,疼痛减轻或消失后,留针30分钟,每5分钟运针1次,运针时仍嘱其缩小腹或提肛,以利于气至病所。在月经来潮前7天开始治疗,隔天1次,直至经行停止。

妇科

【位置】当大指背第1节之中央线外开3分,距前横纹1/3处1穴,距该横纹2/3处1穴,共2穴。

【针法】贴于骨旁下针,针深2~3分,一次两针齐下,谓之倒马针。

【解析与经验】本穴为妇科常用穴,治痛经极有效,配门金或内庭效更佳。

#artContent h1#artContent p img#artContent table

最后编辑:
作者:y930712
这个作者貌似有点懒,什么都没有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