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养生 > 麻子仁丸治疗脊髓空洞的依据是什么?
2024
04-01

麻子仁丸治疗脊髓空洞的依据是什么?

导读:

脊髓空洞症属于神经内科难治的疾病,我们并无应用麻子仁丸治疗此病的经验,但仍旧能取得良效。临床我们用麻子仁丸的依据是什么?如何准确掌握此病机?以下这篇文章写出了心中的答案,今天小编整理出来与大家分享。

患者女,55 岁,初诊日期为 2019 年 11 月,确诊脊髓空洞症 5 年,因活动不便,日常活动坐轮椅,脉诊右关滑而左脉稍细,问诊有大便不畅,其余仍有诸多症状。

阴阳脉法:

问诊前先客观地把握脉诊表现。右关滑而左脉稍细,属总体脉太过,而最强太过脉为右手,属于阳盛(或气血津液实证),“实则左升右降”,故治法当用苦寒降法。兼以左脉稍细,属于阴虚,治用甘寒降法。

脉证合参:

右关滑为中焦有热的脉象,属于实热证,大黄黄连泻心汤、小承气汤等均为此类脉象。

此例兼有左脉稍细,细为阴虚、血虚、津液虚的典型脉象,实热证日久容易伤阴,这是实热证经常容易兼夹的脉象。

但是,临床中,单纯就脉象进行鉴别并非那么容易,我们很容易在右关触及到与其他部位的脉相比更为“突出的脉”,但究竟具体是什么脉象,却并非那么容易准确把握的。

许多临床常见方证都是右关脉表现突出,比如半夏泻心汤证、泽泻汤证、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证等,而进一步单纯通过脉象就鉴别出这些方证来,理论上完全可以,实际操作是比较难的。这也是从古至今脉诊难学的原因,就是把所有的责任都压到了脉象上来了。

实际上,我们前文已述,脉象只是脉诊表现的一部分而已,实际还有许多渠道非常容易获得准确的信息,那就是我们前文所述的仲景阴阳脉法及分部、分位的诊查。

而要进一步具体到方证上来,脉证合参就会简单得多,并且这也是仲景给我们指出的方向。

笔者询问患者大便情况,诉大便不畅。

这时我们的鉴别就非常容易了。举例说明,半夏泻心汤的方证为呕、痞、利,即使表现为便秘,其脉证中右关脉的突出也不及本例;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的主要症状是腹痛、小便不利,且其右关脉是水饮停于心下之脉,结合方证脉证加以区别就很明显;

泽泻汤方证是冒眩,右关的太过脉也是水饮脉,结合两者加以区别同样非常明显。

那么,实热证兼有阴虚,可以治疗大便不畅的方药,直接指向了一个我们大家都非常熟悉的一张方,麻子仁丸。图42  麻子仁丸脉证图来源:《仲景阴阳脉法》

予麻子仁丸煮汤,火麻仁 30g,杏仁 15g(捣碎),生大黄 10g,枳壳10g,白芍10g,厚朴 12g,蜂蜜 30g,七剂。药后患者告知,已经可以下轮椅活动。

原文:

《伤寒论》第 247 条:趺阳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浮涩相搏,大便则硬,其脾为约,麻子仁丸主之。

麻子仁二升,芍药半斤,枳实半斤(炙),大黄一斤(去皮),厚朴一尺(炙,去皮),杏仁一升(去皮尖,熬,别作脂)

上六味,蜜和丸如梧桐子大。饮服十丸,日三服,渐加,以知为度。

关于麻子仁丸的方证与脉证,领会原文是重要路径,此方也是仲景书中很有代表性的以脉论病机的实例。

麻子仁丸证,仲景是以趺阳脉来讲解应用的,胃气强则趺阳脉浮,意思是中焦有热则趺阳脉就会出现太过。趺阳脉太过映射到寸口脉,就是右关脉太过,这里的浮是提示浮位很容易探知,但临床实际中并非我们一般认识的最强脉动在浮位的浮脉,这与大黄黄连泻心汤提示的关上浮是一样的,临床当中所见多为滑脉、滑数脉。

小便数则趺阳脉涩,意思是小便数背后的病机导致趺阳脉涩,具体病机为阴虚、津液虚导致的趺阳脉涩。

从仲景论脉可知,既有中焦热,兼有阴虚、津液虚是麻子仁丸的病机。结合方药看,麻子仁丸方中既有苦寒泄热的大黄、厚朴、枳实、芍药,又有甘寒滋阴养津的杏仁、麻子仁、蜂蜜,仲景病、脉、证、治一以贯之的思想通过这一张方的原文就跃然纸上。

从临床当中看,仲景书中趺阳脉的表现,可以通过右侧的关脉体会。

因此,从病机上看,此例患者的病机与麻子仁丸证的病机完全吻合。

从方证看,麻子仁丸方证有明确的大便硬。

从脉证看,患者的脉证也完全符合麻子仁丸的脉证。

从治疗方向看,完全符合阳盛阴虚用降法的大法。

以上已经有足够多的依据指向了麻子仁丸这张具体的方剂,我们就直接选用此方,结果取得满意疗效。

按语:临床中,病史多年的患者往往有许多不适症状,一些患者为了充分利用面诊的时间,把自己关注的所有症状都提前写到纸上,有的竟然密密麻麻数千字。如果把所有症状均进行细致解读,往往令人无所适从。

此例笔者就是在把握脉证的基础上,问诊确认还有大便不畅一症,方证与脉证吻合,处以麻子仁丸原方七剂。结果,不但其叙述的诸多不适症状缓解,困扰患者数年的活动不便也明显好转。

脊髓空洞症属于神经内科难治的疾病,我们并无应用麻子仁丸治疗此病的经验,但仍旧能取得良效,仅为依据仲景提示的“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而已。可见,中医并非经验医学,而是一切都是有路径可循的。

最后还要特别强调一点的是,我们随着临床经验的增加,往往会根据患者的症状或者仅仅根据脉象就直接应用某一张方子治疗,这往往难以取得最大程度的疗效。之所以如此,大都是因为所有症状看似非常符合某一张方,其实在治疗的方向上却出现了大的偏差。

而要明确治疗的方向,既要在临证的开始就用仲景阴阳脉法来辨证,又要在确定方药时验证此方药是否符合仲景阴阳脉法。也就是说,要始于大法,终于大法,始终不离大法,才能临证之时准确高效。


临床中如何做到但见一证便是,唯有准确掌握这张方的客观应用依据、指证、病机。“脉证经方常用方密训营”精选临床最常用的二十四张经方,从原文到病机、从方证到脉证、从加减到应用,全面揭秘、深度讲解,帮助广大经方爱好者、中医经典爱好者从此“茅塞顿开”、应手而效,课程内容涉及仲景阴阳脉法和脉证经方学说的精髓。

文章来源:陈建国脉证经方公众号

最后编辑:
作者:y930712
这个作者貌似有点懒,什么都没有留下。